《福运小农女》正文卷第三百五十九章三个月

福运小农女最新章节目录
   “梆梆梆……梆梆”
    随着木梆子被敲响,沉闷的声响传进周围住户家中。
    正躺在屋里睡着懒觉的赵玉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盯着床板,略有些发懵的眨了眨,觉得差不多了,这才一骨碌,翻身坐了起来。
    伸手打了个哈欠,赵玉甩了甩手,整个人精神了不少。
    眼下时间进入十月初,早前还炎热的天也逐渐冷了下来。
    不同于北面气候干燥,南面无论何时都有些潮湿,空气中的水汽很大,弄的赵玉总觉得不舒服。
    好在南面医疗条件不错,喝上两幅汤药,也就成了。
    前些时日,夜庭郡下了场较大的雨水,一连下了两天,温度骤然降了不少,赵玉趁此机会,也将早就准备好的厚实被褥取出来用上。
    身子从温暖的被窝中挪出,娇嫩的皮肤碰到冷气后迅速泛起一层鸡皮疙瘩,赵玉哈了哈气,搓了搓有些发冷的小手,一鼓作气的将放在枕边的衣服套在身上。
    “吧嗒”
    麻溜的穿鞋下地,踏着窗边撒进来的蒙亮微光,赵玉利落的将离她几步之外的蜡烛点燃。
    “擦”
    随着火柴一亮一灭,点燃的蜡烛散发出的微光照亮周围。
    伴着光亮,赵玉赶紧将身上散落的衣服扣子系好。
    将自己从头到脚捂得严严实实,上下打量两眼,自觉没什么问题,赵玉复而吹灭蜡烛,哼着小曲小步轻快的出了门。
    伸手,推开房门,赵玉抬头看了眼天边灰蒙蒙的天,吐了口气。
    现下不过辰时过半,差不多六点多的模样,距离蛋糕坊开门还早的很。
    随着天气渐冷,白日里的时辰也愈发的短了起来。
    相应的,蛋糕坊的开店时间也调整了一些,往后推了推,由原本的辰时三刻最后改成了巳时初。
    她今天之所以这么早出来,还是因为有旁的事,需要赶早去一趟她奶那边的小吃铺。
    ………
    三个月匆匆而过,直到现在赵玉还是住在蛋糕坊后院的。
    她娘袁氏早在几个月前就去了荆州没有回来,而她爹赵善川也随之回了烧砖厂,现如今还在烧砖厂继续做工赚钱。
    当然,住在蛋糕坊后院的不是只有她一个人。
    为了安全起见,她娘袁氏也有考虑到蛋糕坊离不得人,铺子里诸如沈静等女伙计,按照排班,也是会按日子轮流住在距她不远的小屋里休息。
    算上从青平县过来的伙计,十几个人一溜排开,一个月差不多也就两次,而且每住一晚,赵玉还会额外给钱,别说,伙计们也都十分乐意。
    眼下隔壁屋子是黑的,伙计们还没有起来。
    赵玉也不打扰,顺着打开的小门出了蛋糕坊。
    “对了,昨晚新做的蛋糕还要带上,”拍了拍小脑瓜,赵玉猛地想起来有事,临迈出门的脚收了回来,转身小跑去了厨房。
    等再出来时赵玉手上拎着一个小木盒,盒子是纸质的,四方的结构上布满了特殊的花边,勾人的香味顺着盒子的缝隙飘了出来。
    盒子是蛋糕坊新出的产品,里边装的也是蛋糕坊新研究出来的泡芙和一种名叫千层的甜品糕点,这也是蛋糕坊的新品种之一。
    赵玉想着赵霞和赵明腾目前都在她奶李氏那里,平日蛋糕坊忙的时候她这边又顾不上,索性趁着今天过去,将昨晚做好的糕点带去给两个小人尝尝鲜。
    没办法,袁氏和赵善川两人这边人都不在,赵霞和赵明腾两个小的也不能一直住在青平县,这不,就在一个月前,两人被她爷赵福祥一起带来了夜庭郡。
    因为赵霞和赵明腾年纪小,李氏不放心他们跟赵玉一起住,所以就将两个小的留在小吃铺生活。
    小吃铺目前只有李氏一人,雇的伙计也都不在铺子,两个小的留下来也能多陪一陪李氏。
    除此之外,她四叔赵善行也顺利的考过了夜庭郡学堂九月份的考试,进入其中,和他的几个同窗好友继续学习。
    赵善行本身就很聪明,加之学习不错,而且李氏也可肯花钱,母子俩人一拍即合,赵善行直接住在了学堂。
    平日里,她四叔就在学堂那边读书,只等到休沐日才会回到小吃铺。
    至于家里的其他人,也都长进了不少。
    大伯娘刘氏和三婶程氏,两人在青乐县的小吃铺经营的不错,加上大伯和三叔一家子也都帮忙,日子过的红红火火,颇有一种发财了的表现。
    小叔赵善宇那边,草甸村的畜牧发展的特别好,两口子赚了不少钱,还雇了不少村里人,小婶周锦更是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取名叫赵明晟,还特意花钱雇了两个大娘帮忙伺候。
    至于她爷赵福祥就清闲了,草甸村的地有小叔帮忙住,她爷平日更多的还是青平县和夜庭郡等几个地方来回跑,不过眼下天冷了,土路不好走,怕是不会来了。
    两个姑姑,大姑赵金燕依旧没什么变化,闲的时候去小吃铺帮个忙,她奶李氏对其算是放弃,好在姑父程星孟靠谱,学堂夫子的收入也够一家五口吃喝。
    大姑赵金燕饿不死,加上青平县那边,她奶李氏也特意留了人照顾,哪怕去了小吃铺也不累,加上每个月她奶还给开丰厚的银钱,总的来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二姑赵银燕,自打去了其他县城发展,赵玉就没怎么见过了。
    不过有她奶这个渠道,赵玉还是了解的。
    听说小姑姑的小吃铺干起来后也慢慢的步入正轨,其生意火爆程度不比大伯娘那边差。
    细数下来,他们整个赵家人的日子都呈现出了红红火火往上升的姿态。
    她奶李氏高兴,这不就想着将大家都聚一块,趁着不忙赶紧开一个家庭会议,不然等天更冷了,各个县城又离得远,来回可不方便。
    迈着小步一路溜哒,赵玉脚步麻利的来到了小吃铺门口。
    此时小吃铺的大门已被打开,铺里透出微弱的光亮,时不时的还有几道人影闪过。
    赵玉抿着嘴,迈着小碎步踏踏踏的走了进去。
    “二丫,过来了,”李氏见赵玉进来,伸手招呼一声。
    “二丫,吃饭了没?”
    “这里有些煎饼,垫垫肚子,”
    “就是就是,路上冷了吧,平日可要多穿些……”
    叽叽喳喳七七八八的声响从屋里响起,赵玉咧着嘴,笑呵呵的挨个回复,随后被一旁热情的二姑赵银燕拉过来坐下。
    赵银燕因生意的缘故,如今周身气势大变,整个人也变得意气风发了起来。
    赵玉看着这样的赵银燕,心里也为她高兴。
    “二姑,铺子生意如何?”眼下已经进入冬季,小吃铺也将一些夏秋受众的凉食撤了下来,换上了更适合冬天食用的火锅,酸辣粉,麻辣烫,锅子,烤鱼等食物。
    说道铺子,赵银燕眼含笑意的点了点头,“眼下倒是比之前要闹几分,”尤其小吃铺的名气出来了,不过小半年,整个县城无人不知。
    赵银燕更是大气,不仅花钱将隔壁的店铺一口气租赁了下来,还打算明年开春打通两个铺子,让其一起连起来扩大规模。
    赵玉听得点头,心里也觉得她二姑厉害,不过半年,就比大伯娘和三婶的铺子发展的还要好。
    不过这也是预料之中,毕竟大伯娘和三婶两人虽然强,但互相之间还是有些摩擦的,偶尔也会冒出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事,互相别别苗头。
    忘了说,这一次,大伯娘和三婶也都过来了,两人正凑在李氏跟前搭话,表现的很是乖巧。
    赵玉看了眼,随后收回目光视线。
    ……
    见人都齐了,李氏拍拍手,示意肃静,“咳咳,长话短说,这次将大家伙叫来,除了铺子的事,还有临过年的安排……”
    李氏简短的说了本次聚集的目的,主要还是两件事。
    第一件,就是他们老赵家来到南面一年多了,他们一家人虽说分家,但各自都发展的不错。
    不管是哪一家哪一口,手里都有自己的私房和产业,而这个,直接代表了他们未来生存的底气。
    俗话说,手有钱,心不慌。
    当然,有了底气,能琢磨的就更多,众人做事也就有些发飘。
    据李氏所知,这里边,可有好几个觉得自己很厉害,想要跃跃欲试想一口气吃成胖子的。
    李氏自然不能放任这样的局面发展下来。
    为此,她才在这种时候将家里人都喊过来开会,也是怕众人将好不容易才创造出的大好局面毁掉。
    这里边蹦哒最厉害的就是赵玉的大伯娘刘氏和三婶程氏。
    两人一直都不安分,之前是没分家,被李氏压着蹦哒不起来,现下李氏不在她们身边,加之两人的小吃铺又发展的如火如荼,可不就见天的上窜下跳。
    李氏实在看不过眼,这次特意嘱咐让两人过来,也是存了心思好好教训一通的。
    除了这两人外,也有小叔赵善宇一家靠着养殖牛羊猪等牲畜赚了钱,起了心思想要继续扩大畜牧规模。
    李氏瞪眼狂喷,警告几人的手发也简单粗暴,“不过才多久,眼皮子浅的见了钱就走不动道,也不动动你们的猪脑子想想,自己是不是那块料,”
    “旁人,旁人一忽悠就上头,也不知你们是不是真蠢,家里怎么就有你们这几个讨债的,哎呦,好生生的日子不过,偏要作死呦,”
    巴拉巴拉……
    劈头盖脸的一通骂,成功的让几人都老实了。
    “哼,我不管你们怎么想的,眼下听我的,”
    “最要紧的,就是先稳住,步子都收回来,尤其是你们几个,”李氏扭头瞪了眼刘氏和程氏,伸着手指一通指指点点,“你们两个,经营的小吃铺虽确说生意不错,但时间太短,一个县城还没能摸透就想着上天,呸,之前被人家算计的事怕不是都忘了,”
    李氏喷的两人不敢抬头,缩着身子仿若鹌鹑。
    “啧,行了,将那一脸丧气给我收起来,倒霉催的,见着就烦,”
    “你们两个毕竟也是想给家里创收,”虽说自己也有小心思,但李氏不在意,心知打一棒子也要给颗甜枣,“小吃铺不用急着开,这样,你们先过这个年,然后将隔壁铺子租下来打通,等差不多稳了,再谈其他。”
    李氏一人干脆的将两人的未来计划定下。
    刘氏和程氏虽说对此计划尚不太满意,但毕竟小吃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