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玉令》正文卷第972章大结局(三)[3]

锦衣玉令最新章节目录
   非笑地道:“王爷不再睡一会儿吗?若是不睡,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嗯?”
    赵胤眼睫微动,听着她这句引人遐想的话,不由促狭地问:“阿拾要怎的?”
    时雍抬头盯住她,倏而一笑,在他颈间轻蹭慢咬,低哑的声音说不出的缱绻滋味儿,
    “温柔乡,英雄冢……”
    听她诱哄,赵胤有些情动,隔着衣料在她身上慢游轻撩,沉哑低问:
    “阿拾说说,谁是英雄?”
    时雍胡乱地答道:“自然是我……”
    “那个叫爷疼疼的小憨货,又是谁人?”
    “不记得了……”
    赵胤见她矢口否认,低笑一声,将人抱到身上,掌心顺着后背缓缓……不消片刻,时雍便香腮透粉,耳朵烧得热红。赵胤这才气息不稳地笑话她。
    “如今可记起来了?”
    “讨厌。”时雍惯常耍赖,撑着他肩膀起腰坐起,不肯认输地解他衣领,垂头就在他颈间轻啃,直将赵胤厮磨得呼吸不匀,声音仿佛都哑在喉间。
    “不知羞的小娘子。”
    时雍喜欢情丨动时难以自抑的赵胤,低低娇笑。
    “王爷,你不想么?”
    赵胤面孔微微一僵,继而低笑。
    “想,本王想得厉害。”
    这样的女子,世间便只有她了。赵胤双臂稍一用力将人抱起来,一个翻身压在身下,低头在她耳边轻轻地吻,轻轻地问:“不疼了?”
    时雍眼皮乱颤,听着他温柔的声音,身上原本火一样的炙烤,却似缓和了许多,反倒是五脏六腑里,被他的撩得沸腾起来。
    “嗯。”
    她垂目摇头,一声不发。
    赵胤却看懂了她的意思,仿佛受到鼓励般黑眸烁烁,低笑一声,与她两手交扣,低下头,在她鼻子上轻轻一啄。
    “小娘子知法犯法,动摇军心,那本王便要按军法处置了。好好受着。”
    ……
    ……
    天阑静,夜未央。
    娇风推宝帐,银枪灼红粉。
    这天赵胤再起身已是日上三竿,久违的酣畅让他有些许的恍惚,好像又回到了在锦城府的那些日子,没有焚情之毒,时雍也没有生病,他们一家四口和和美美。
    那时无须早朝,想睡到什么时候起便什么时候起。赵胤极是自律,可有一个不怎么自律的小妇人总喜歪缠她,一次次令他破戒。
    阿拾很喜欢如此。
    喜欢赵胤因她而打破常规。
    但凡不想让他起身,阿拾便这般缠磨他,令他丢盔弃甲,终是要遂了她的心愿才作罢。
    然而,这一切终究有变。
    赵胤醒来时,时雍尚未苏醒。不是因为她睡得太熟,而是身子再次发病,一身的虚汗,赵胤一面替她擦拭着密密麻麻的汗,一面传水再叫人请太医。
    “没事。王爷,我没事。”时雍双眼半开半阖间,看赵胤急得额头青筋都暴涨起来,摇了摇头,握住他手。
    “我不难受。这焚情的药性,我已是习惯了。一天不来两次这般,我还紧张呢。”
    赵胤喂时雍吃下两粒她自己配的宁神药丸,看她脸颊通红嘴唇发青的模样,心疼不已。不承想,太医来看过情况,开了方子,虽然没有明白,却隐隐有些责备赵胤的意思。
    “王妃身子虚弱,王爷房里仍是要节制一些。”
    赵胤:……
    时雍:……
    两个人默默对视一眼,时雍忍不住笑,赵胤面无表情地保持着风度,等太医一走就惭愧地抱住时雍,好一番自责。
    这模样,直把时雍笑得弯了眼。
    ……
    晌午刚到,庆寿寺的觉远大师就被人抬到了无乩馆。
    之所以用的“抬”,是因为觉远大师受伤了,一条腿骨折。听说是那天下山去魏国公府示警,回去的时候不小心滚落到山涧里,若非两棵双生并排的古松挡住,大概就不是断腿,而是要命了。
    得闻这事,时雍怔愕之余,笑出了声。
    “这大和尚算天算地算人命,连自己的劫难都没有算到……就这般,王爷竟然以为他还能扭转乾坤?相信他能为我改命?”
    赵胤看她今儿服了药以后,精神和气色都好了许多,心下略略一松,跟着笑。
    “无妨。且听他怎么说,权当一乐。”
    时雍噗哧一声,“此话若让觉远大师听得,只怕又要哀叹连连了……”
    她板着脸,捋着下巴作捏胡子状,模仿觉远说话的语气,“锦城王无礼无德,不遵礼教,当真是被祸水歪缠得入了魔……”
    赵胤听她自嘲是祸水,唇角微勾,洗罢手拿布巾擦擦,又走回床边,弯下腰来,低头看她,大拇指慢慢摩挲着她的脸颊,目光柔软又温暖。
    “我瞧着,你今日气色尚可?”
    时雍慵懒地半阖着眼看他,像一只被顺毛的小动物,享受着他的爱丨抚,语气也懒洋洋的,
    “全是王爷的功劳。”
    谢放和白执就站在门口。
    赵胤闻言一怔,随即挽唇,捏一下时雍的脸。
    “阿拾可要随我同去?”
    时雍摇了摇头,微笑道:“我去了,怕把大和尚的另一条腿也气断。”
    赵胤好笑,“那岂不更好。他走不得路了,便留在无乩馆,念经渡人。”
    “嗯?”时雍想了想,歪着头看他,唇角微微一抿,一本正经地道:“王爷,妾身觉得——此计甚妙。”
    见时雍又开起了玩笑,情绪极佳,赵胤稍稍松口气。
    “早膳想用些什么?我让人准备。”
    时雍笑着推他,“你快去忙吧。不必管我。我娘昨儿走时说了,要给我做灌汤包,我等着呢。王爷快去,快去吧。别又让人笑话,缠绵闺中,不顾正事。”
    赵胤被她推得身子后仰,迟疑片刻,慢慢起身,摸了摸时雍的头。
    “那我先去了,小憨货。”
    时雍甜甜地笑,眉梢带俏。
    “快去吧,大驴哥。”
    ……
    赵胤走后,时雍又闭上眼睛休息了一会,王氏和宋香就带着两个小的来了。拎着热腾腾的早膳,探入被窝里,将时雍拎了起来。
    “别躺了,起来吃了再你出街。”
    王氏的性子,时雍心里十分清楚。大嗓门,刀子嘴,却有一颗玲珑豆腐心。她不提时雍的病,成日就寻思怎么照顾她,话里话外没有唉声叹气,只有乐观的鼓励。
    她就像一颗燃烧的太阳。
    相反,宋香就比她娘的性子糯了许多,脸上勉强带笑,可有时候看时雍看久了,她就会忍不住掉眼泪,惹得王氏很上火,就不爱让她来了。
    今日要不是两个小的吵着要看姨母,王氏一个人拎着东西怕带不了孩子,她都不肯让宋香来掺和,就怕她舍得时雍心里不舒服。
    情志不畅,易生百病。
    这是以前时雍为王氏看诊时告诉她的,好家伙,这话被她当名言似的记在心上,时时刻刻都乐呵呵的。
    时雍半阖着眼睛,赖床,顺便撒娇。
    “娘,我可不可以再睡一会儿?”
    “不可以。”王氏照她屁股上轻轻一拍,“看看都什么时辰了?快些,一会儿灌汤包凉了,可就不好吃了。”
    看在灌汤包的份上,时雍伸了一个懒腰,墨迹着爬起来,宋香赶紧上前,和娴衣一起伺候她洗漱。
    娴衣也算王氏的养女,这几年时雍不在京中的日子,她和朱九常去鼓楼街看望老娘老父,同宋香关系也处得近,因此,姐妹一起动手,丝毫不见生分。
    亲人在侧的感觉,十分的好。
    时雍笑盈盈地逗着盼儿和环儿,顺便问娴衣。
    “九哥的伤可大好了?”
    娴衣眉目微动,迟疑一下,“差不多快好了。”
    时雍刚松一口气,就听她道:“不过孙大夫说,伤及筋骨,可能会留下些暗疾。”
    “暗疾?”
    娴衣嗯了一声,点点头,“便是腿伤无法恢复如初,大抵两条腿会不一样长,走路会受点影响……”看时雍脸色微变,娴衣又笑了起来。
    “不过他都说了,不妨事。就他那身板,等伤好起来,多练练,兴许就复原了。”
    时下的医疗设备本就简陋,而朱九的伤情主要在于他受伤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而是被邪君投入大狱,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这才会造成后遗症。
    时雍道:“过两日,等我师父回来了,你让九哥找他瞧瞧,他老人家是外伤圣手,就没有他治不好的。”
    娴衣笑了起来,“好嘞。”
    有两个小孩子在旁边,气氛和乐,一家人嘻嘻哈哈地玩笑着,时间过得极快。
    时雍洗漱好,被两个姐妹扶上桌子,王氏递上筷子,满眼希翼地盯着时雍。
    “快尝尝。好不好吃?”
    时雍点点头,做出咽唾沫的样子,笑盈盈地夹起一个灌汤包,塞入嘴里,咬一口,脸色微微一变。
    “怎么样?”王氏有些迫不及待。
    宋香和娴衣也眼巴巴地盯住她,大气不敢出。
    时雍僵硬一瞬,只眨眼工夫,脸上又恢复了笑容。
    “好吃!太好吃了。”
    王氏却变了脸,“当真?”
    时雍点头,嗯一声,笑盈盈地哄王氏,“从未吃过如此清香鲜美的灌汤包。皮薄馅足、小巧精致,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油。好吃,好吃极了。”
    她朝王氏竖了竖大拇指,完了又夹一个,狼吞虎咽。
    王氏默默立在旁边,看了看宋香突然变得哀伤的眼,怔忡片刻,很快就跟着笑了起来。
    “吃。你既喜欢,明儿娘又给你做。”
    “有娘真好。”
    时雍难得撒娇,这一撒娇啊,声软又乖巧,王氏有些架势不住,借口带盼儿洗手,抱着孩子去了院子里的水盆。
    盼儿很乖,小手伸入水盆。
    可是,洗着洗着,她发现水面荡起了涟漪,有水珠滴下来。
    小丫头讶然地抬头看着王氏。
    “姥姥,你为什么哭哭?”
    王氏飞快地用袖子抹去眼泪,破涕为笑。
    “呸呸呸!姥姥才不会哭。有坏蛾子入了眼罢了。”
    “哦。蛾子在哪里?盼儿帮姥姥打蛾子。”
    王氏轻嗯一声,脸上带着笑,却难抑心头的酸涩。
    今早做灌汤包的时候,她想到阿拾嘴里无味,愣是一勺一勺地加盐。盐多得宋长贵尝一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