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野史说》第一一二:亘古混沌幽冥微,惊雷一声天地开[2]

星际野史说最新章节目录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进入二维空间,那么我们所认知的光速根本就不值一提,但我们是进不去二维空间的,只能利用一些模糊的东西来投机取巧。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某种形式在空间壁垒中移动,也可以找到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之间的一个模糊地带,然后以此来超越三维空间的光速。”
    “二维空间的光速为什么会比三维空间大这么多?”
    “因为二维空间少了一个空间维度,物质本源在其中运行时所受到的阻力更小,而在三维空间中运行时,物质本源通过的路径则更加复杂,所以三维光速自然被降低了。”
    “这点也可以用金字塔模型来解释,我们从金字塔的底部和上部各取出一个截面。这两个截面的面积是不一样大的,但它们就是同一个截面,是完全重叠在一起的截面,所以穿越这两个截面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但穿过底部截面的距离却更远,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速度自然要更快才行。”
    “两个面积不一样大的截面,其实是同一个截面?”
    “对,其实整个金字塔的所有截面从我们的视角看来都是同一个截面,因为我们无法跳到这个宇宙之外。这些不同的截面,也可以说是不同的空间维度,它们的立体性并没有表现的那么强,它们被内在的某种连结紧密地拉在一起。”
    “这是圆滑的空间结构必然导致的结果,我们这个三维宇宙是建立在一个看不见的二维宇宙的基础上的,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那么幕的维度又是什么呢?”
    “幕的意思是幕后,原本指的是一切的幕后,而现在我们把它理解为一种宇宙智能。这涉及到了我们智慧生命智能的起源,以及我们自身的存在,所以我们需要先知道宇宙中的各种力。”
    “在我们的这个四维宇宙模型中,所有的力都被划分为三个等级。能够无视所有的空间壁垒,对所有的空间维度产生影响的力,被称为一级作用力,比如说引力。当本源物质在某个地方聚集,所带来的物质效应就会变大,也就是它自身和它所演化出的其它物质的影响力就变大,这种影响力决定着空间结构,表现形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引力,因此引力就是一种大尺度上的超越空间壁垒的一级作用力。而幕,也是这样的一种一级作用力。”
    “二级作用力指的是能够穿越一定空间壁垒的力,比如说电磁力,它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有着一定的表现形式。三级作用力则是只能作用在一个空间维度内的力,比如说微观上的各种力,强作用力和弱作用力,它们都被限定在固定的空间维度内。”
    卓君一这时候突然伸出一只手,然后地面上的一颗小石子就突兀地跳起来,落入到他的手里:
    “我刚才的这种行为,在地球上我们一般称之为隔空取物。要想做到这种隔空取物,其实方法有很多种,我刚才采取的做法就是利用引力,也就是空间结构。我用自身的力量把手掌这一处的空间肥皂泡壁给按了下去,让它和小石子所在的空间位置相比形成了一个低位,因此这颗小石子就自己沿着新的空间结构,滑入到我的手里。”
    “如果在这附近制造一个电磁场,那么它的力场作用也可以很容易地让这颗小石子飞入到我的手里。并且如果这样的力场很大、很多,不仅包围住了这整颗星球,还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力场系统,那么这颗星球上一切都将被我所掌控。什么搬山倒海、飞天遁地都不是问题,在弹指之间,既可以产生沧海桑田的巨变,也可以制造出繁花落流水的幽微景象。谁如果能够制造并掌握这样的力场系统,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伟大的魔法师,在这个力场系统内拥有着不可思议的魔,电磁文明在这方面应该有着很高的水平。”
    “同样,微观上的很多作用力都可以在不知不觉间产生这样隔空取物的效果。我们自身也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各种力的交换,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构成的。”
    “而幕,则是本源物质所产生的的一种一级作用力,它像本源物质一样,渗透在所有的其它物质、渗透在所有的空间结构内,当然也渗透在我们生命体的内部。”
    “当本源物质以某种特殊的巧合进行分布的时候,幕这种作用力突然之间就拥有了某种魔力,也就是让我们产生了智能,更甚至我们的生命也是由此而产生的。”
    “再简单点说,这其实就是一个随机事件。在一个排列组合的无限可能性中,突然出现了一种巧合,然后生命和生命智能就这样产生了。所以,我们只不过是宇宙演化史上的一个意外而已。”
    “这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智能只是本源物质以某种特殊的结构排列,因此才出现的巧合?”
    “没错,当我们生命智能想要研发出人工智能的时候,都是试图去重现这种巧妙的排列组合。但我们无法真正了解本源物质,所以任何人工智能都不可能像生命智能这样,天生带有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玄之又玄的独特魅力。”
    “那么宇宙中是否存在其它维度的生命呢?”
    “有这种可能,但即便存在我们也难以接触到。我们最多只能在不同的维度空间中找到一个模糊地带,而无法真正进入。我们曾做过一个猜想,这个宇宙中可能存在多维、多栖的超强生命体。”
    “那么在这个四维宇宙模型中,宏观和微观是如何联系的?也就是不同维度之间是如何联系的?”
    “通过一个‘比率’的概念来联系,这个比率就是冰山水面上部分和水面下部分之间的比率。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水面下的东西,但通过这样的比率,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测出水面下的情况,乃至整个冰山的情况。”
    “找到这样的比率就是建立起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就是在我们和宇宙之间建立联系。”
    “是否可以把这个四维宇宙模型中的本源物质当做是我们地球人一直在寻找的暗物质?把幕当做是充斥着整个宇宙的暗能量?”
    “有这种可能,但不同的文明对宇宙的理解都不同。我们觉得这其中最大的关键是如何构建空间维度的模型,如何找到联系冰山上下部分的比率。”
    “而要想构建空间维度模型,首先要把‘时间’概念剔除在外,因为时间在本质上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一个我们观测到的宇宙的衍伸属性,是宇宙某种特性的不完全展示。”
    “时间的本质是‘比率’变化的速率,也就是冰山在水面上载沉载浮的速率。所以,当质量较大时,也就是本源物质聚集时,其所带来的相互作用力更加稳定,导致冰山也更加稳定,‘比率’变化也就更慢,而在我们观测看来,就表现为时间变慢了。”
    “速度也同样如此,本源物质的移动速度,直接影响到了冰山的沉浮速率,也就是时间。所以,时间只是‘比率’概念的一个片面展示,但它同样能反应出宏观和微观上的某种联系。”
    “因此,什么回到过去、穿越未来都是我们自以为是的想法,时间概念本身就是虚的,真实的只有冰山上不同的‘比率’变化速率。这些‘比率’变化速率受到了不同力的影响,自然是不一样的,但它们只是代表了不同的时间线而已,彼此之间不可能产生什么穿越、重叠等交集。”
    “那么也就是说,时间其实是一种物质,或者说是物质在组成宇宙过程中的演变速率,是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在联系上的一种不完全展示?”
    “对,我们的理解大概就是这样吧,但还是有很多不确定的地方。比如说什么才是二维空间?这个金字塔到底是正立着的还是倒立着的?我们所处的宇宙到底位于冰山的水面上还是水面下?”
    “这有重大的关系吗?”
    “当然有,我们曾经做过另一个假想,这个三维宇宙最终会演变成四维,而我们也将会从三维生物进化为四维生物,所以这关系到了我们未来是朝那个方向前进的。”
    “我们在拉波特星球的实验室里,发现了本源物质的作用力——幕,然后借助这种一级作用力,来到了宇宙中,并且最终走到了现在。”
    在听完了卓君一和刘嫣笑共同解释的这个四维宇宙模型后,所有人都面面相觑,陷入了呆滞的思考状态:宇宙整体是圆滑的、直线和平面从来就不存在、时间也不存在、不同维度空间的光速是不一样的、“比率”在宏观和微观上建立联系、宇宙和生命一样拥有共同的智能、我们是生活在冰山上还是冰山下……
    “这就是我们全部知道的,也是我们所走过的路。”卓君一和刘嫣笑相视一笑,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