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锦华歌》正文卷第246章返淮

似锦华歌最新章节目录
   大唐西北一侧与之接壤的地区,或东北一侧,受战争影响,战败国的一些人,沦为了奴隶,后来是丝绸之路的缘故,奴隶贸易盛行。
    其中最为有名的是这三种奴隶,昆仑奴,胡姬,高丽婢。
    昆仑奴,指的是肤色黝黑,头发卷翘的一类人,当时多来自印度,马来西亚,而不是非洲。
    胡姬,即,西域波斯女子,或唐北方的女子。
    高丽婢,则是东北方高丽国的女性,身上贴着“卑谦”的标签,当时那些人认为其尤为适合作婢女。
    奴隶的地位低于普通百姓,据说,大致等同于牛羊牲畜等等,这种现象在北方等地较为罕见,譬如,大唐的心脏——长安。
    与此相反,南方等地,其实也存在此等“贸易”。
    但大王为了保证自家血统的纯正性,以及,突出同民族的优越性等等,自然是不准本国有“对外奴隶贸易”现象的存在。
    在自家地盘上,使用本地奴仆那是正常的,使用外地奴仆,那也是证明自身实力的正常现象,然而,要是贩卖同族之人到外国,特别是女性,那可是大罪!
    明面如此,背地里总有人顶风作案。
    顶风吧,万一被发现,捉了实质性把柄在手中,那就是牵连甚广的罪项。
    不凑巧,万鹏就中招了。
    柳微跟芳草解释道:“万鹏利用自家渠道,帮岭南一个组织干了贩卖人口的买卖。”
    跟金家实力相比,万家本落了下风,如此一来,查实了罪证,更是抬不起头来。
    万鹏的下场。
    终究是蹦跶不了几日。
    此外,万家受到牵连,紧着顾凯芝也受到一些影响。
    最后的判决。
    马赛:杖七十,徒一年。
    仗打七十,其实,已经很重了,这是施刑,不是那种中途犯人不服,打几下让害怕,能够达到开花脆皮肠的程度。徒刑,就是吃一年的牢饭。
    记得《唐律》中,徒刑似是分三种,一年,一年半,两年,再严重的惩罚就是——流放。
    马赛的喉咙是真喊破了。
    救他出火盆的金琅,随后不久,离开了淮安。
    今年内,她是再也没见过金琅。
    此外,玉枝阁也被查封。
    那晚万鹏出事,为了寻找那个小厮,衙役和万家人进行了全城搜索,其中,在进行地毯式搜索时,从玉枝阁内找到几十具尸体。
    数量之大。
    远远超过露桥巷那间郑家鬼宅。
    日子回到那日金琅拿出反转证据之后,没过两日,陈志诚就回来了,她是在半路上碰见的他。
    “回来了?”
    陈志诚示意她到街侧去:“人,半路上就走了。”
    “知道去哪儿吗?”
    “估计是富阳,其间,他跟我打听过。”
    “钱收了吗?”
    陈志诚点头:“他说他会还你。”
    不再说这事儿。
    “陈师傅,你赶紧去学堂吧,阿坤那教学水平,简直是让人笑掉好几颗牙!”
    路上不光碰见了陈志诚,还有个令她惊喜的人。
    “终于回来了!”
    “柳掌柜安好,没想到,竟在此处遇见了你。”
    文掌柜向她作揖。
    她笑着作揖还礼,一边看向身旁的年轻男子。
    “这位就是我所说的柳掌柜。”
    “就是她?这……”
    在一瞬间,年轻男子瞪大了双眼,嘴也大大张开:“……这……不会吧?”
    “我还能哄骗你不成?”
    文掌柜一面转向她:“他是许安,我老家的表弟。”
    “你表弟瞧着倒是年轻。”
    “他是长了一张娃娃脸,瞧着是小,已经二十好几的人咯!”
    许安低下脸来,摸了摸后脑勺,腼腆一笑。
    文掌柜去了一趟西蜀。
    带回了在造纸坊堂做学徒的表弟。
    说服表弟的事情,并不顺利,早两年返回老家的家人也极力反对,据文掌柜说,他俩人是从崇文逃出来的。
    “逃出来?”
    文掌柜跟她解释道:“安子家穷,最开始,相当于是卖给一家纸坊,那家纸坊在山中,很是辛苦,寒冬腊月也得干活,光着脚在池子里踩,脚丫子险些冻掉了……”
    纸坊在山坳里。
    就地取材是方便,其他条件比起城内来,则苦多了,说是不怕吃苦,吃到嘴里还是难受。
    寒冬腊月的天。
    也就是过年的时候,其他学徒都回去过年,只有他一人,不得不在池子里踩泥浆,当时他不过十岁而已。
    一般到纸坊里干活的学徒,会有一个五年左右的“学徒期”,在这个期间,老板包吃包住,不会给你一分钱,等老板觉得该学徒合格了,可以“出师”了,相当于可以在纸坊里担任一项工作,这个时候,学徒就可以返家,同时,能够拿到月钱,或是按照一年一年的工资。
    其他学徒不过是一个五年。
    许安却是三个五年。
    “十五年,当时是卖了多少钱?”
    文掌柜“哼”一声:“还不是怪他那个不争气的赌鬼爹。”
    十五年的时光。
    当时就卖了一百个钱。
    好不容易熬到了头。
    家里人想让许安继续待在纸坊,也给他安排了一门亲事。
    “亲事,出了岔子?”
    “根本没成。”
    文掌柜连着叹息好阵子。
    “我姨母不知怎么就嫁个这么个窝囊废,害人精!”
    “安子爹吃了酒,应了别人的婚事,你可知那个女子是怎么回事?”
    文掌柜指了指脑袋:“这儿有问题,还是个哑巴。”
    “他俩就这一个娃儿,现在想起来人家二十好几,还没有成个亲,可家里穷,彩礼都拿不出个甚,就应了说媒人的话,收了些钱。”
    她嘴角一抽抽:“这……后来?”
    “他爹说,那姑娘脑子有问题,但……但能生娃,能给他们家留个后就成。”
    说到这里,文掌柜已经是一副吹胡子瞪眼的模样:“简直是……是……”
    他半天说不出个后续来。
    就在这节骨眼上,文掌柜回去了,他提出带许安来淮安发展。
    自然是遭到强烈反对。
    许家不同意。
    他自家也是坚决反对:“那个人可不是省油的灯,你千万不要搅和他们家的事儿!”
    “后面是怎么出来的?”
    “我给他说了你想办造纸坊的事儿,他就让我先走,约好在丁家口子见。”
    在成亲的当晚。
    许安竟然逃婚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