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锦华歌》正文卷第224章别有洞天(1)

似锦华歌最新章节目录
   学府路。
    象山书院。
    刚走进书院的少年郎,正要打个哈欠,忽然被角落里两人所吸引,紧贴着门边墙壁,探出半个身子,竖起了耳朵。
    “嘿!昨晚的大火,听说了吗?”
    “早听说了!别提,我当时以为是书院着火,头顶勒着一根绳,手里提着一颗心,赶紧跑来书院,路上还跑掉我一只鞋!”
    “那你可见着漫天火光?”
    “那漫天火光倒是不成见着。刚到路口,就听说着不是咱们书院,我就把心搁回了肚腹里。”
    “那到底是怎的一回事?”
    “路口的铺子,就是用布围起来那个,它隔壁的衣帽行烧了起来,据说,当时火势极大,但被人及时扑灭了。”
    “那小洞天如何?不是听闻今日开张?”
    “还开张?怕是开不了咯,我先前来的时候,围布还是将周围一圈遮挡着,像是昨晚也烧着了些?”
    一人叹息:“唉,可惜可惜,我倒还是馋小洞天的美食,盼着他们尽早开业呢!”
    “哈哈哈!我还盼着他们赶快上一些新的诗句,用在文章里,那叫一个新鲜!”
    两人说了一阵的悄悄话。
    一旁的人听了一阵壁角。
    “咳咳!”
    两人一回头,立马低下头,规规矩矩站立。
    而探着身子那位,嘴中“啊”一声,往前一倒,整个人扑在了地上。
    稍后。
    还有七八个学子,规矩站好,却是在努力憋笑。
    “陆夫子。”
    “还不快进去?”
    学子们纷纷进了书院。
    一上午。
    整个学府路上的人,大家都在讨论昨晚的大火,以及准备今日开业的铺子。
    “还围着呐?”
    “粗布围着呢!唉,说到底,只是个女子,受了那么大的打击,哪里还……”
    “柳掌柜没见着人?”
    “上哪儿见着人,一大早,就这样!”
    “铺子可是烧着了?”
    “不知,不知,围得那叫一个严实!”
    两人正闲聊着,突然,见着几人匆匆跑过。
    紧着。
    几位学子打扮的少年郎,快步往前跑,甚至于,有人摔了一跤,那人却是来不及喘口气,抓起地面的纸笔,一个劲儿往前追。
    “鞋,你的鞋!”
    站在路边闲聊那人,帮忙捡起一只鞋来。
    少年郎急匆匆倒回,抓起鞋就开跑。
    “你跑什么?”
    “小洞天开张了,我去抄诗词啊!”
    “什么?开,开张了?”
    也就是一刻钟不到的功夫。
    铺子开业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学府路。
    围挡已经拆去。
    一众学子正站在铺子一侧,个个拉长了脖子,双眼直勾勾盯着墙面,像是阵阵发愣,又像是陷入了深思,而有些,则是脑袋跟着在墙面书写那人,一上一下,一左一右。
    有人看着出神,有人正奋笔疾书。
    “在看什么?”
    “诗啊!好诗,好诗!”
    绝大多数人,挤在街口,也就是学府路与其他几条路相交的那个路口,而靠学府路一侧的铺子,窗户关着,依旧看不见里侧的光景。
    只能看见铺子改成了二层楼的样子。
    一位男子绕过外侧人群,缓缓朝那路口走去。
    “是陆夫子,来,你上里面些。”
    象山书院的陆夫子。
    脚步缓慢。
    却是从退让的学子间,走到了最前排。
    书写诗句的人,正好落下最后一笔。
    他的目光迅速扫过墙面。
    瞬间。
    怔住。
    在此空隙,现场已经有人大声读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k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那人念完,现场静如落针可闻。
    期间,闻得笔杆子落地的声响。
    不止一支笔。
    紧接着。
    有人从铺子里出来,在一侧挂了个小木牌。
    “今日小店开业,欢迎诸位客官光临。”
    女子说完,朝众人行礼。
    随即,那人转身走进了铺子。
    一时间。
    竟没人进。
    铺子门不在学府路上,也不在背后那条街上,而是在原本的两侧墙间,一整面的白墙,仅仅在一侧角落,开了一扇小门罢了。
    那门的位置正好是以前小洞天的巷道。
    光是这门。
    就足以让人觉得奇怪。
    且不说为何门只有那么小一点。
    “门上哪儿去了?”
    说是“门”。
    实际上只是一个门框子。
    门框一侧挂着个小牌子,走进了些,才能看见上面的字。
    “将进酒”。
    再望一眼墙面的诗句。
    陆夫子迈步走进了这扇门。
    回淮安之前。
    陆渊已听闻“小洞天”之名,一家食肆而已,竟从中流传出几十段上好佳句,并且,还有一篇惊世之作《滕王阁》。
    绝世佳句,究从何处来?
    小洞天掌柜,并未承认诗句来自她本人,与此,没有其他人宣称诗句出己方。
    猜测纷纭。
    他同样不解,只念着回淮安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去学府路上的这家铺子。
    亲眼见一见。
    只可惜。
    回到淮安,却得知铺子已经关门。
    何时开?
    无人知晓。
    直到铺子被围了起来。
    做什么?
    搞装修。
    装修?
    虽不知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但他也在等,等着“小洞天”重开的一日。
    而至今日。
    当他看见墙面的七言乐府诗,心中徒升一种别样之感,难以描述,却带着几分惊心动魄。
    不自觉走进了铺子。
    作为第一个进铺子的客人。
    他先看见了别人暂时看不见的东西。
    脑子里浮现四字——别有洞天。
    进门后,不过两三臂的距离,面前是一堵墙,只是一堵白墙而已。
    右边也是墙。
    因此,只能往左手边去。
    抬眼望去。
    一瞬间而已,他再次怔然。
    头顶上方正悬挂着一只只灯笼。
    共七只。
    可是意指佛道“三魂七魄”的说法?
    七魄,就像头上的七盏明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