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茫茫》2.66

星海茫茫最新章节目录
   66、
    银标历1356年8月,地索尔共和国境内,卡勒森恒星系
    一艘接一艘各式大小舰船脱离超空间,恒星系外围一下子出现几乎整个共和国第二舰队,担任攻击任务所部第二、第三、第四分舰队调整阵型后迅速向恒星系内急进,第一、第五分舰队则依然留在恒星系外围,防备自波普及地索尔星方向增援。
    卡勒森守备舰船并不多,只一艘“棱镜”级战列舰、一艘“利刃”级战列巡洋舰及其下属战斗群,卡勒森毕竟不过是个矿业殖民地,虽说对地索尔工业而言至关重要,到底人口不多,不过一千万人,地索尔人不会为此等殖民地而投入过多防御兵力。
    所以裴恩特元帅认为,眼下己方摆出三个战列舰战斗群与六个战列巡洋舰战斗群外加十个攻击型航母战斗群庞大战力,对敌军而言无异于泰山压卵,估计对方连打都不敢打就直接逃之夭夭。此便是本次作战中裴恩特元帅所希望达到效果,在短时间内,尤其在波普与地索尔驻军反应过来并赶来增援之前,一举拿下卡勒森,打掉地索尔——波普——卡勒森这个防御铁三角其中一角,往后作战便会轻松许多。
    不过裴恩特元帅似乎忘了一点,便是战争首先由地索尔人挑起,没有哪个国家或种族会在未做好充分准备前便贸然开战,地索尔人攻击阿拉玛星令共和国措手不及,然共和国反攻地索尔,难道还有这种战役发起突然性可言么?地索尔人难道也会毫无防备,任由共和国反攻?
    因此,实际上卡勒森早已做好防御准备,罗德元帅知道,共和国一旦反攻,调集兵力可就不是一两个战斗群这么简单,少说也有一两个分舰队,搞不好是整个舰队,按理说布置在卡勒森方向守备舰队不可能太少,至于只有现在这点兵力,实在是因为地索尔共和国疆域广阔,罗德元帅已经无兵可用,只能牺牲次要殖民地,放少量舰队负责警戒并迟滞敌军攻势,坚持到殖民地疏散或援军到来。
    可这样也存在隐患,万一敌军攻势迅猛,在殖民地疏散或援军到来之前便已经消灭守备舰队并攻陷殖民地,便会满盘皆输。这点双方统帅都很清楚,但罗德没有办法,其兵力与国力均十分有限,不得不如此冒险。
    好在卡勒森距离地索尔并不远,作为早期殖民地之一也具有完善防御系统,曾经在对抗阿拉玛人入侵的第一次卡勒森战役中重创阿拉玛舰队那些轨道要塞,多年来一直不曾忘记对其进行保养与升级。罗德相信,以坚固要塞辅以舰队支援,不说能打退共和国军攻势,至少能坚持到波普和地索尔两恒星系援军到来,届时地索尔大军依托自家殖民地有利天文环境给予共和国军重创,并非不可能。
    卡勒森守备舰队并未出击迎战,而是一直龟缩在卡勒森2号行星轨道上,将外围小行星带完全让给共和国军。共和国军则在“星辰”号带领下,小心翼翼进入小行星带,准备穿越过去,靠近卡勒森2号。
    早前共和国军得知情报,卡勒森共有三个轨道要塞,全部部署在卡勒森2号附近,而在到达卡勒森后实地侦查中,竟然一个也未曾看到,消息传回旗舰“至诚”号,裴恩特元帅感觉奇怪,而其身边参谋则解释道,可能是由于小行星带干扰或行星而遮挡造成侦查失误。
    卡勒森恒星系结构古怪,只有两颗气态巨星及外围一个庞大小行星带,这些小行星在当初为何不曾合成一个大行星,曾令地索尔天文学家们大惑不解。小行星带覆盖了卡勒森2号轨道外好大一片范围,一直延伸到恒星系外围,虽然可从上下两方向上绕过去,但距离太远,共和国军不及如此,只能硬闯。
    小行星带纷繁复杂,严重干扰共和国军感应器,直至距离小行星带边缘10光秒,距离卡勒森2号约122光秒时,方才勉强观察到位于卡勒森2号轨道上要塞,却只看到其中一个,另外两个依旧不见踪影,要塞附近舰队倒是和情报没有太大出入。
    共和国军一点一点接近小行星带边缘,打头阵者乃第二分舰队下属“极光”号战列巡洋舰战斗群,后面则是“拖雷德”号攻击型航母战斗群,分舰队旗舰“星辰”号在第三阵,而第三、第四分舰队各战斗群尚在后面,大军正准备以鱼贯队形穿过小行星带,然后再展开重整队形,进入战斗状态。
    使用此种队形无可厚非,小行星带犹如雷区,对高速运动的飞船而言极其危险,舰队若以鱼贯队形穿过,则后方飞船可借鉴前方穿越时经验,避开可能进入自己运行轨道的小行星,使得舰队穿越更安全更快速。然而此队形亦有弱点,便是一旦遭遇伏击,狭长舰列极易被截成数段,首尾不能相顾,庞大兵力也难在短时间内展开,易遭各个击破。简而言之,此乃行军队形,并非战斗队形。
    冰冷虚空中,两颗“小行星”隐蔽在众多与自己相仿物体之间,漆黑眼睛死死盯着猎物,敌人尚不知道其存在,或是知道但过于轻视,那么很好,利爪与獠牙已经备下,只待猎物入彀,来个致命一击。
    打头阵之船“极光”号此时距离小行星带边缘不过5光秒,按照当前航速,不过二十来分钟便可冲出,正当人们暗自庆幸之时,两轮光束破空而至!全部集中在战斗群旗舰“极光”号上,舰上磁重复合场对此竟毫无阻碍或偏转作用,是中子束,且是中近距离发射,其中一发打在舰尾观景台下方,连片爆炸几乎将整个观景台炸飞,另一发更绝,直接击中舰体中央,由左上至右下,依次穿过外层装甲、部分船员寝舱,然后击中舰桥,再往下打到机库,最后由另一侧穿出,舰长及参谋长当场阵亡,副舰长重伤,“极光”号完全陷入瘫痪!
    战斗群其他船舰大吃一惊,幸而共和国军军纪严明,指挥官阵亡时指挥权接替有明确规定,并未导致大乱,正当各舰准备向对手还击时,方才发现,开火之物哪里是什么战舰或要塞,分明是两颗小行星!
    两艘离子炮护卫舰靠近那“小行星”进行一轮离子炮扫射,那“小行星”表面不过泛起一阵红热,掉下一些碎石,全然没有受损迹象,而隐藏于岩石之下那中子炮却再度开火,又一艘驱逐舰遭了秧。
    更多共和国军护卫舰围了上去,其余主力舰亦开始减速变轨,准备作战,依照各指挥官所想,在中近距格斗战中如定向中子炮这等武器跟踪速度太慢,难以有效瞄准,并不好使,护卫舰离子炮威力虽不大,却是蚁多咬死象,终归会将其外层装甲击穿,破坏内部设备,而且只要保证主力舰不断机动变轨,减少损失,待后面大军到来,战列舰、战列巡洋舰所有强大攻坚火力下,三下五除二便能让这些“小行星”变成宇宙尘埃。
    可不幸再度降临,两“小行星”不但拥有反舰中子炮,还有近防用离子炮与速射激光炮,护卫舰群并未讨到多少便宜,其中两艘被击中受伤,所发射“苍穹II”反舰导弹更是将第二队“拖雷德”号战斗群阻滞在距战场25光秒位置上。
    正当共和国军指挥官们惊讶于这“小行星”强大火力时,两“小行星”已经给前锋舰队造成巨大伤亡,很快坏消息再度传来——卡勒森2号轨道上舰队出击了!
    作为前线指挥官,“星辰”号舰长托斯卡亚?布托?科里萨大将下令本舰编队与“拖雷德”号编队立即突破敌军导弹攻击封锁,前往支援,此时“星辰”号距离尚远,短时间内无法投入作战,“拖雷德”号作为航母,本尊停在距战场25光秒位置上,派出自己全部载机及编队下属其他舰船参战。
    不料如此正中地索尔人下怀,“拖雷德”号编队战舰刚到半路,不知从哪里冒出一群地索尔军离子炮护卫舰,直扑那艘载机和护航船舰全部派出,已经成光杆司令的“拖雷德”号,虽然“晨风”级攻击型航母本身拥有巡洋舰级火力,不似常规航母只能依靠载机,但航母如何能与多艘专业反舰型护卫舰相抗?很快舰体各处装甲被离子束切得支离破碎,原本洁白流畅的流线形外壳被烧痕与破洞填满,几乎陷入瘫痪,若不是后面“星辰”号编队载机与护卫舰全速赶来,怕是这艘航母早被直接击沉。
    至于其所派出去支援载机和战舰,亦遭到大批护卫舰伏击,加上“拖雷德”号遇袭等消息传来,不多时便陷入半溃退状态,回头途中又遭之前围攻航母那护卫舰群迎头痛击,最终损失数艘护卫舰与两艘驱逐舰后仓惶退出战场。
    托斯卡亚大将无奈,只得命令前线仍在奋战所部“极光”号编队,尽快脱离战斗。所幸“极光”号虽舰桥被毁,然动力系统尚且完好,加之已失去战斗力,并未遭到地索尔人再次攻击,竟奇迹般逃了出来,而其战斗群则损失一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和八艘各式护卫舰以及一些机艇。
    地索尔军首战告捷,其战前便将两轨道要塞外糊上岩石伪装成小行星隐蔽于小行星带中并埋伏大批护卫舰,取得了预期战术效果,而共和国军也因侦查不利、麻痹大意而付出代价,尤其是侦查时只注意地索尔军主力舰与超主力舰数量与位置,丝毫未曾关心敌军下属护卫舰数目是否与情报相符,才导致其根本没有意识到敌军大批护卫舰不知去向,终于在小行星带中吃足苦头。
    这些损失对共和国军而已不算太大,并未伤及元气,不过损失时间却难以承受,第一次攻击受挫,要重新整编、调整部署,然后再次攻击需要一两日,随着时间推移,来自波普和地索尔方向援军只会更近,倘若增援一到,想拿下卡勒森,非经历一场恶战不可。
    裴恩特元帅深知,此乃唯一机会,现在已经失败,眼下需要重新考量之处,便是要暂时退兵伺机再战,还是在敌军已经得到增援情况下强攻卡勒森。虽说失败责任并不在总司令身上,而是前线指挥官轻敌大意,可失败毕竟是失败,所造成后果不可逆转,裴恩特元帅唯有接受其结果,并依此做出后续部署。
    不久后新命令下达,第二分舰队由于麾下“极光”号、“拖雷德”号两舰已经失去战斗力,不得不前往阿拉玛星进行大修,整个分舰队战力大损,裴恩特元帅将其从主攻位置上撤下,改为预备队,而准备以第三、第四两分舰队齐头并进,由两边一些不起眼之处同时突破小行星带,让地索尔人无从埋伏,而只要进入恒星系内部开阔空间,共和国军便可所向披靡。
    战役设想完美无缺,只剩一个问题——来自波普与地索尔方面援军,在裴恩特元帅设想中,两路援军必然抄近路快速赶来,则第一、第五两分舰队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