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茫茫》2.64

星海茫茫最新章节目录
   64、
    银标历1356年7月,阿拉玛酋长国首都阿拉玛恒星系
    护卫舰群冲锋吃了亏,整个地索尔舰队前锋不稳,随时有溃退危险,地索尔军迅速调整战术,由两艘战列巡洋舰极其附属战斗群中弹射大量载机前来支援。虽说地索尔军数量占优,然终因不重空战,航母及载机数量不足,与阿拉玛机艇部队空战并不能占多少便宜,不过好歹缠住阿拉玛机艇群,暂时稳住前线局势。
    护卫舰群趁机撤回,重新编组准备再战,只是此时地索尔军已经为其鲁莽行动付出了十余艘护卫舰、两艘驱逐舰与一艘巡洋舰沉没代价,阿拉玛方面亦有近三十架各式机艇被击落。
    护卫舰群突击本是一种特殊战术,依靠中近距离格斗战进行快速战斗,虽带有冒险性质,然一旦成功,却能一举击破敌军阵线——主力舰由于回旋速度太慢,定向主炮在近距离下难以瞄准高速运动且不断变轨机动的护卫舰,侧舷炮威力又远逊主炮,未必能在短时间内将护卫舰群压制下来,往往给护卫舰充足时间回旋瞄准并发射其主炮,尤其是共和国军现役制式“鞭挞者”级离子炮护卫舰[注1],四座双联装氢离子炮与两座多用途离子炮威力恐怖,对主力舰装甲亦能造成可观伤害,一旦使用反物质弹药,更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便将主力舰打瘫。
    由此不难看出地索尔军欲速战速决之企图,然残酷现实还是给了他们一个教训——不可因优势兵力与技术而轻敌,虽然如此进行下去最终这场战役地索尔人将会获胜,却也要付出相当可观代价,以及不少时间。
    地索尔人很快吸取教训,一改骄傲自大之鲁莽作风,转入其拿手方面——正面舰队战,两艘战列巡洋舰带领整个地索尔前军与中军基本保持阵型不变,以一个整体缓缓上压,主力舰主炮则不断攻击,在数量及质量上均全面压倒阿拉玛军方面炮火,而阿拉玛机艇部队又不敢轻易靠近此等阵型完备、防空火力配置得当的地索尔舰阵,数次强攻均以失败告终——机艇大队刚到敌军阵前便被密集防空火力赶了回来,少数强行突入者亦在地索尔机艇追击下不得不放弃,甚至干脆被击落,基本上没有几架能顺利投弹。
    阿拉玛人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虽然舰队不断后退,规避地索尔军远距炮击,并未造成太多损害,然机艇部队损失不少,不得不召回整补,而不断后退所造成另一个后果,便是被挤出“雷之行星”轨道,失去舰队支援,行星空间站很快被地索尔人攻陷。
    既然行星空间站已丢,阿拉玛舰队便没有必要继续留在这里,很快布成防御阵型,不断向母星方向后退,阿拉玛人明白,欲正面取胜毫无可能,唯一希望便是不断拖延时间,直到共和国援军到来。
    地索尔军紧追不舍,加速上压,阿拉玛军航母居多,不可能正面拼火力,为减少损失不得不加速后退,期间以机艇不断袭扰,给地索尔人造成了一定麻烦与损失,然自身伤亡亦不小,开战第四天,地索尔人终于打到阿拉玛星上空。
    阿拉玛人虽好战尚武,却终因加入共和国后常年无战争而荒废首都防御,不似马维恩星上空有“铪”系统那般轨道防御系统,除战舰外,能够应战者仅限行星地表所部署陆基行星防御系统,火力十分有限。
    然而正是在绝境之中,方才显示阿拉玛人不屈之精神与斗士之血性,背靠首都,舰队面对强敌誓死不退,加上由行星与两卫星各地面基地来援机艇,虽是损失惨重,却死死顶住地索尔大军攻势,地索尔舰队被迫暂时后退调整,双方在阿拉玛星高轨道上对峙。
    地索尔人深知此次战役中己方拖延不起,必须尽快结束,此时四天已过,共和国大军估计只有不足三天路程,地索尔人再次改变策略,将阿拉玛舰队以远距炮火驱离后便转入另一条轨道,不再理会它们,而是径直朝其中一颗卫星“水之月”去了。
    地索尔人很清楚,阿拉玛军情急拼命,航母均投入到第一线作战,已经损失数艘,但其载机战力却丝毫未损,究其原因,还是利用阿拉玛地月系中各个基地,尤其是阿拉玛星两卫星“水之月”和“风之月”,由于两卫星均只有两千余米半径及不太大质量,机艇起降十分容易,简直就是两艘不沉航母,故而即便阿拉玛军部分航母被击沉,机艇失去母舰依靠,亦可从容返回两卫星上基地补给后再战。因此地索尔人必须首先压制两卫星,以轨道轰炸摧毁其太空港及军事基地,方能为后续轰炸阿拉玛星铺平道路。
    “水之月”和“风之月”处于同一轨道两端,距阿拉玛星45万公里,由于两星半径及质量相近,很好平衡了阿拉玛星,使得这行星不至于像太阳系中冥王星与卡戎(冥卫一)那样相互环绕而造成不稳定。“水之月”大气富含甲烷,颜色偏蓝,远处望去如同汪洋一片,“风之月”则是干旱沙漠卫星,常年风沙不断,故而得名。
    地索尔舰队数量庞大,攻击“水之月”所部不过是“依马尔”号战列巡洋舰所带领大概占全军三分之一兵力,余下继续留在阿拉玛星轨道与阿拉玛人对峙。阿拉玛人无力分兵拦截,只得依托“水之月”地面基地及陆基防御系统勉强抵抗,但效果不佳,“依马尔”号作为一艘“暴风”级战列巡洋舰,其16门双联装磁轨炮所发射辐射空爆弹对阿拉玛机艇群威胁极大,基本上没有机艇可靠近其范围内,阿拉玛轰炸机与重型突击艇只能在远处草草发射导弹或投下等离子炸弹便匆匆变轨逃开,命中率之低下,可想而知。
    然此处毕竟为阿拉玛母星,阿拉玛星地月系经营多年,无论是阿拉玛星本身还是两颗卫星上均拥有完善的陆基防御系统,尽管宇航时代制天权至关重要,陆基防御系统不可能在制天权尽失之下挽回败局,但于双方争夺制天权过程中,还是能发挥强大效力,给予敌军极大干扰和杀伤。“水之月”各个地面基地附近均部署有地对天轨道炮、离子炮及导弹阵地,极大限制了地索尔舰队行动范围,使其在与阿拉玛宇军对峙中吃了不少暗亏。
    地索尔舰队攻击“水之月”,除破坏地面基地削弱阿拉玛人载机战力,自然也要将这些钉子拔掉,以保障后续行动顺利进行。然这过程显然并不轻松愉快,阿拉玛人几个基地遭到磁轨重炮猛轰同时,地索尔舰队亦损失数艘护卫舰甚至一艘巡洋舰,飞船碎片散落下来,带着道道火光,划破“水之月”那蔚蓝色甲烷大气,重重砸在地面上。
    地索尔人看似占优,却最终还是败下阵来,其原因便是攻击行动旗舰“依马尔”号重伤退出战斗——不得不佩服阿拉玛人尚武民族所具备战术素养,关键时刻临机应变,趁地索尔人以为附近区域陆基防御体系已被摧毁,麻痹大意之时,突然动用民用太空港质量加速器将多块数吨重巨石抛射而来!这质量加速器本是一种大型电磁加速设备,可以将数十吨载荷(一般为小型飞船或货柜)投射至卫星低轨道上,乃是一种廉价发射装置,原理与磁轨炮类似,因此用来当磁轨炮使用并无问题。
    地索尔人以为那是民用设施,并未引起过多注意,不料阿拉玛人偷偷将巨石装入,当地索尔舰队临近时,以最大功率发射,直指“依马尔”号而去,“依马尔”号猝不及防,企图以近防炮拦截,然激光速射炮对巨石如何有效?舰艏被巨石击中,塌陷下一大块,巨石在巨大撞击力下粉碎成无数小石块,以极高速度在舰内乱窜,舰艏瞬间被打成马蜂窝,主炮受损,感应器设备亦遭破坏。
    阿拉玛人毫不客气,第一发刚出,第二发、第三发立即跟上,又一枚巨石击中左舷机库大门边缘位置,断裂为两截,一半摧毁了大门控制装置和附带系统,另一部分则冲入机库内部,导致机库严重受损,全舰乱作一团,第三发击中舰顶观景台,几乎将其整个削掉!
    地索尔舰队不得不后退重整,虽说整体战力损失不算太大,然多次攻击无效,浪费了大量时间,局势对地索尔一方愈发不利,对峙和小规模冲突又持续一天,最终地索尔人放弃,舰队机动变轨,准备退出阿拉玛地月系。
    谁都看得出来,地索尔人不得不走,因为共和国大军马上便到,再不及时退出便有遭全歼之危险。地索尔人退走之前在高轨道上对阿拉玛星以导弹和磁轨炮一顿乱轰,无非是想发泄其愤怒,并不指望造成多少实质性损害——这些导弹基本上被阿拉玛舰队与行星防御系统拦截,磁轨炮弹则大多落到边远地区,只有极少数侥幸击中城镇,造成一些民众伤亡。
    地索尔舰队刚离开阿拉玛星地月系不久,恒星系外便传来强烈超空间信号——共和国援军到来!第三舰队未叛变部分在第三舰队舰队副司令、第三分舰队司令、第三分舰队旗舰“太阳神”号战列舰舰长卓里奇?海尼森?科里萨大将带领下出现在阿拉玛恒星系外围,这次调来了第三舰队第二、第三、第六分舰队,包括两艘“原野”级战列舰,一艘“星空”级战列巡洋舰与两艘“暴风”级战列巡洋舰及下属战斗群庞大兵力。地索尔人见了,除加速逃跑外,别无选择,而之前战斗中受创舰船,有些无法超空间跳跃,有些则推进器受损跟不上舰队撤退速度,只好将人接走后自行击沉,甚至有些来不及自毁,如“依马尔”号,干脆被共和国军俘获。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场战争已经没有必要进行下去,因为地索尔人必败无疑,阿拉玛人顽强顶住其对自己母星的强大攻势,成功坚持到援军到来,地索尔人损兵折将同时,却并未完成既定战略目标,而阿拉玛人和银河共和国军,必定不会就此罢休,大军反攻地索尔,狠狠教训他们一顿,看来在所难免。
    注1:银河共和国宇军“鞭挞者”级离子炮护卫舰,长159m,宽33m,高35m,银标历1294年设计并建造服役,装备4门双联装“短鞭”氢离子炮(即只能发射氢离子(质子)的简易粒子加速器),2门“长鞭”多用途离子炮(可以发射各种带电离子的加速器,包括小质量的氢离子、锂离子,中质量的钾离子、氧离子,大质量的铜离子、铅离子等,甚至反质子和正电子,各种离子弹药各有特性,适合在多种情况下打击不同目标),2门四联装激光近防炮,总质量约22万吨,船员额定14人,另配备磁重复合场发生器、超空间模块等。“鞭挞者”级为目前共和国军护卫舰中坚舰种之一,为舰队突击和反突击作战的主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