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茫茫》2.55

星海茫茫最新章节目录
   十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55、
    银标历1356年3月,佩恩民族联合会总旗舰“佩恩之希望”号,位于地索尔共和国首都地索尔星高轨道
    地索尔恒星柔和的黄白色星光照耀在这巨舰舰体上,反射出淡黄色荧光,投射处于黑夜半球人们眼中,光点在夜空中凭空出现,越来越亮,如同一面镜子在旋转,将阳光反射过来,当角度恰当时,亮度达到最大,如同流星划破,继而旋转继续,亮度减小,直到几乎消失,夜空再度恢复往常黑暗。[燃^文^书库][][774][buy][]
    佩恩人与地索尔人关系不错,这“佩恩之希望”号也时常出现于地索尔星轨道上,人们早已习以为常,加之地索尔星重力较大,巨舰不敢过分靠近,轨道较之位于科里萨星时更高,故不曾像在科里萨一般遮挡恒星,引发骚动。
    “本舰已经完成入轨,各位可以开始相关工作了。”“游之长老”隆娜尔德3号说道,此时他刚刚完成飞船入轨停泊操作,控制舱中外界空间全息投影尚未关闭,依旧投射着宇宙空间中真实景象,地索尔星行星图像以绿色与紫色为主基调,在佩恩人船舰内海水中投射,随着水流微微流动,别有一番虚幻飘渺之感。
    地索尔星位于距离银心约光年南十字旋臂外段,一颗21倍太阳质量F型主序星带着三颗行星——帕帕罗斯、斯特兰两气态巨星夹着唯一一颗类地行星地索尔,为地索尔星提供了良好引力保护,外围柯伊伯带所闯入小天体大多被这两个巨型保镖引力捕获或荡开,使得地索尔星免遭大部分陨石轰炸,拥有优良环境,得以发展出生命,最终成为一代智慧文明母星。
    地索尔恒星属于第二代恒星,在其形成之前附近曾有多个超巨星存在,漫长岁月中它们一一走向生命尽头,变成超新星,将大量重元素抛洒到地索尔恒星系形成之前那原始星云中,随着星云逐渐凝结,恒星、行星开始出现,这些重元素也就顺理成章存在于其中,而由于只有三颗行星,数量较少,故而每一颗都集中了巨大质量,两颗半径数万公里气态巨星自不必说,即便是最小者地索尔星,也有质量14*10^25kg,半径,表面重力高达^2,即将近地球3倍。
    在银河其他种族眼中,地索尔星乃是寒冷之地,一条两亿三千三百万公里(约56天文单位,与火星轨道半径相近)圆形公转轨道,使得这颗行星毫无温暖可言,赤道上最高温之处也不过刚到零上,中纬度地区常年维持在-50℃左右,极地则可达-100℃。没有卫星,加上一个1度黄赤交角,说明地索尔星早年形成时十分平稳,并未遭受过多少大规模撞击,行星依旧保持着它最初形成时姿态与角动量。
    从轨道上来看,地索尔星就如同木星一样,拥有好几个条状带,泾渭分明。由于地索尔星黄赤交角很小,并无四季,意味着赤道、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地区均具有极明显特征,温度环境常年不变。赤道附近一条蓝色腰带,乃是地索尔星唯一海洋,同时将行星划分为南北两个大陆,而两极地区则常年覆盖着冰雪,其他地方则是形态各异丘陵与平原。
    地索尔星自转缓慢,除了他们自己,其他种族大多不喜欢这长达22银河标准日(546小时)自转方式,这意味着地索尔星磁场比科里萨还弱,所幸轨道半径更大,加之其前面还有一颗气态巨星产生强大磁场保护,凶猛的太阳风才不至于吹破行星贫弱磁场防御圈,轰击到表面来。
    缓慢自转同时也意味着地壳活动较弱,地索尔星本身重力又强大,限制了高山形成,自转缓慢带来另一个方面影响便是热交换不够频繁,降水和风力不足,侵蚀作用大减,整个行星地貌相对单一,大多为平原或低矮丘陵,绝无高山峻岭。
    巨大重力造就了健壮的地索尔人,也同时令其小心谨慎、未雨绸缪。地索尔人最初在北半球一处形成,并无明显家庭,雌雄同体以及幼儿并不算羸弱使得他们不重视小家庭作用,而更加趋于族群这种大家庭生活方式,因此慢慢聚集成为部落,发展壮大后又向其他地区扩张,形成其他部落。每个部落虽然相互联络通商或通婚,但各自为政,也少有摩擦,其中原因令许多外族社会学家与历史学家感到不解,也许是当时地索尔人还并未成为地索尔星最顶级掠食者,仍有其他生物如科特瓦斯兽等,不仅时常捕食地索尔人最喜欢的食物特科兽,还经常直接攻击地索尔人,成为地索尔人重要死因之一。这个共同敌人使得地索尔人内部极为团结,集体智慧与排外思想令其最终战胜科特瓦斯兽威胁,成为行星主宰者,同时亦极大影响了其后来遇到阿拉玛人时的反应,以及进入共和国后的行为方式。
    慢慢随着技术发展,地索尔人控制整个行星北半球,并扩展到南半球,期间一直保持半统一状态,相比马维恩、拜尔、阿拉玛这些种族,地索尔人内战次数相当少,至银标历-2474年地索尔人正式进入航天时代时,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内战总共也就爆发过9次。而在此之前,全球地索尔人就已经达成一致,建立统一地索尔共和国,让大家站在同一面旗帜下,出现分歧也有地方可商量,以避免险恶内战再度爆发。
    作为优秀掠食者,地索尔人拥有良好视力,而冗长夜晚加上热交换不频繁所带来常年晴朗夜空使得古地索尔人对星空尤为着迷,早期地索尔文学与传说中,往往将宇宙想象得极为浪漫,甚至接近于童话——到处是花园式行星,充满着各种各样生命,文明间和睦相处,共赏美丽星空,这也使得他们对宇宙极其向往。随着银标历-2474年第一个载人航天器进入轨道,地索尔人开始坚定迈出向宇宙空间扩张的步伐。
    银标历-2195年,地索尔人完全控制本恒星系,开始向最近两个恒星系“波普”与“柯克”派出大型探险船队,由于当时地索尔人并未开发曲速推进或超空间等技术,船队只能以亚光速常规航行缓慢前进,从地索尔星到波普恒星系短短2光年距离,花了足足178银标年,直至银标历-2017年方才到达,另一支船队开往柯克则要跨越4光年,于银标历-2001年到达,母星则于两船队分别到达3年多后收到通信,船队失望的发现两恒星系中根本没有什么美丽花园式行星,不是几个贫瘠石块,破破烂烂,便是气态巨星,根本无法立足,然他们没有办法,短时间内不可能返回,唯有先在此建立基地,改造当地行星环境,攫取资源生存下来,再图日后发展。
    地索尔人星际探险、殖民活动十分鲁莽草率,与他们在地面上小心谨慎显得格格不入,又成了外族学者大惑不解之处,是其认为宇宙中脱离了行星强大引力束缚,再也不需要如此小心?抑或是其宇宙相关神话与幻想令其对宇宙憧憬过于美好,以至完全脱离实际?当然更多人则认为地索尔人当年技术不成熟,遥测只能显示远处恒星系中各行星类型、大小、质量等,却看不见具体情况,文化影响造成舆论压力又让政府不得不急于扩张,才导致此次探险扩张行动虎头蛇尾,最终草草收场。
    往后如此类型扩张又进行了6次,无一例外全都碰了壁,一颗花园式行星也没找到,不免让地索尔人感到气馁,这些人为了生存,也不得不接受其他恒星系严苛自然环境,开始了全新生活——开采当地矿产,建设大型太空要塞;改造行星环境,将千古不毛之地变为沃野绿洲;组建自治政府,管理内部事务等等。当然,这些人名义上仍是地索尔共和国公民,而实际上,共和国根本不可能干涉其任何事务,光是两地一次通信,便需要数年之久方能收到回复。
    地索尔人就这么开始过着缓慢而悠闲的星际殖民生活,一个边远恒星系小殖民地不过数十万人口,每日优哉游哉,根本不会想到宇宙中还有别人,会来打破其固有宁静——银标历-1423年,一支三艘由飞翼状舰体飞船所组成小船队现身波普恒星系中,并逐渐靠近波普恒星系中位于波普3号轨道上太空要塞,地索尔人向对方发送信息,只见对方竟全无回应,还发射了两不明物体过来。
    后来根据阿拉玛人所提供资料,银河各族历史学家才搞清楚,当初这支船队所发射只不过是探测器而已,却被地索尔人当做某种武器,故而要塞瞬间火力全开,不但拦截了两枚探测器,还将这三艘不明来历之船全部击沉。
    事后地索尔人从残骸中打捞出不少好东西,包括曲速引擎、量子通信设备等,极大提高了其技术水平,很快便向母星发出了报告,并着手进行相关方面研究。
    2年后地索尔星收到了波普发来通信,一方面民众认为拥有了技术突破,飞船航速达到光速,通信不再延迟,无不对太空殖民来说是极大鼓舞,而与此同时,不少有识之士却对被毁飞船表示担忧,这不知来者为何方神圣,来此做甚,然从技术水平来看肯定比地索尔人先进不少,如此草率动武,一旦日后招来报复,恐怕凶多吉少。
    果然,短短5个银标年后,十余艘大型运输舰出现于地索尔恒星系外围,无不千疮百孔,当母星一片惊慌之时,才发现来者竟是地索尔人,具体而言,是从波普逃回之人,他们已经掌握曲速推进技术,才能在短时间内撤回母星,至于船体伤损,不用说也知道,船队遭到攻击,乃是强行突围而来。
    据船员所言,银标历-1418年大批外族战舰出现于波普恒星系外围,从船型来看与之前探险船十分相似,舰队对地索尔人通信根本不予理睬,二话不说便展开攻击,地索尔人轨道要塞仅装备有磁轨动能炮,但对方主力舰竟全部停泊于数十光秒以外,仅靠大量载机铺天盖地发动攻势,要塞防空火力不足,瞬间落了下风,关键时刻自治政府下令全体人员疏散转移,利用要塞拖住敌军,掩护其余人员全部搭乘新造运输舰立即撤走。
    敌军见运输船队准备逃走,分出一部分力量进行拦截,机载反舰导弹威力不小,多艘运输舰受损严重,两艘落在后面则被彻底击沉,其余十二艘终于脱离恒星引力范围,曲速引擎启动,进入光速逃走。
    地索尔共和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未雨绸缪的特性让他们迅速意识到事情严重,波普恒星系距地索尔星不过2光年,敌军舰队完全可能在2年后便杀到自家门口,在此期间,必须立即开发太空战舰,组建宇宙舰队,以抵御潜在入侵。
    不知是地索尔人运气好或什么原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