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政之路》第三百一十一章新榆湾(二)[2]

匡政之路最新章节目录
   整理后递交给区政府。督促他们尽快落实这一行动。”
    虽然围观的众人和在座的代表们大部分不清楚这里面到底是什么道道,但是听到区委和区委书记愿意出面找区政府督促这一事情,自然很高兴,在他们想来,区委书记都发话了,区政府还不赶紧麻溜地把这事办好了。
    等到大家高兴的情绪慢慢缓解下来,苏望转向一直不做声的菜贩代表们问道:“大爷,你们对这一方案有什么意见?”
    “没有意见,没有意见;莫言重生。能让我们继续卖菜就好了,感谢dang,感谢政府。”五十多岁的菜贩大爷连连摆手道。犹豫了一会,终于问出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请问领导,这个小菜市场还收我们的钱吗?”
    “肯定要收一部分费用的。”苏望毫不犹豫地答道。看着菜贩代表们满是失望的脸,他耐心地跟他们解释起来。
    “这个简易牢固的棚子政府可以出钱,日常巡护维修政府也可以负责,而且做为便民措施之一,我会向区政府建议免除市场管理费。但是这里每天总要请人来打扫和收集垃圾吧,要是任由它每天垃圾满地,影响到了市容市貌和这里的卫生,我们就违背了开设社区便民菜市场的初衷了。”
    “大爷,请人来打扫卫生,你总要给人家钱吧?毕竟这里是增加出来的垃圾和卫生,不能给原本就已经很辛苦的环卫工人增加负担。这就好比你在家里收稻谷,请人来帮你收拾稻草,你总要给人家管顿饭吧。”
    苏望的话让大爷和其余三位菜贩连连点头,这个比喻让他们也明白了,自己在这里挣钱,请人来帮忙打扫卫生,总不能让人家白干啊。
    苏望趁火打铁继续说道:“大爷,各位,开设社区便民菜市场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比如说,这个菜市场只有这么大,其他观望的菜贩也想加入进来,挤不下怎么办?难道又摆到街边上去?这岂不是又回到原地。因此,我建议这事交给居委会进行管理,菜贩们到那里做登记,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确定这个小菜市场的入场人数。还有要协调大家,在保证常用菜的供应量基础上尽量不要卖同样的小菜。地方只有这么大,大家还要重复卖,太浪费了。还有,我们是为了便民,不能变成害民。这里只能卖小菜,不能卖猪肉、鸡鸭,因为这些肉食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检疫才能上市,我们不能留出缺口让不法商贩把病猪病鸡鸭卖给居民们。还有我们必须向区政府建议,各部门必须极力配合,如区工商局、公安局要顾到这边,避免某些人趁机欺行霸市;如卫生部门要定期抽检大家卖的菜,农药含量有没有超标,质量有没有符合上市的要求等等。我们既然是要做出便民的措施,就不能做了不管。因为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也不是一阵风,而是我们的日常工作。”
    苏望的话刚落音,刚才还一片寂静的人群突然爆出一阵掌声来,还有人在高呼道:“苏书记说得好!”
    这次面对面区委书记与群众的沟通会经过剪辑和郑伯林的反复审查,与第三天晚上在榆湾区电视台的榆湾新闻里播放了,很快引起了不小的反应。可以看出,郑伯林在这段十分钟左右、别出心裁的“新闻”上花了不少工作。八位代表们的紧张、现场尴尬的气氛、甚至那位中年妇女居民代表的“不知所谓“、很有奉承意味的话也被原汁原味播放出来了,但是在整个新闻看来,这反而不显得突兀和让人反感,反而显得这次沟通会很真实,至少看过的观众都觉得这次沟通会没有经过“预演”,请来的代表都不是“演员。
    按照榆湾区电视台的惯例,这则新闻一连播放了三天,很快在榆湾区群众和市里造成了不小的动静。
    这里,詹利和也破例把频道转到了榆湾区电视台,完整地看完了整个新闻。坐在旁边的是他的儿子詹小斌,他这两天回市里过周末,顺便看看已经快要临产的妻子。
    “爸,苏书记这样是不是太过了?”待到新闻播完,詹小斌有点忧心忡忡地问道。
    “你是不是也听到什么风了?”
    “是的爸,我在五方县都听说了,说苏书记太会演戏了。”
    “哼,”詹利和很不屑地鼻子一哼,然后语重声长地对儿子说道:“小斌,有时候我们就是在演戏,关键是你要知道什么时候演,如何演。我看苏望这次就演得很不错,至少榆湾区普通百姓喜欢他的这场戏,而且市里也觉得他这出戏演得不错,大大改善了此前榆湾区百姓对区委区政府的不好看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