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套进化系统》089吕不韦的败局,势力重回平衡

龙套进化系统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天,李良很早就离开幸福的小窝,重新去参加朝会;仙武金庸。
    在一般的情况下,像他这种守城的武官,根本没有参加早会的可能,而李良另一个身分是太傅,更是大秦历史上到现在为止绝无仅有的国师。
    而且现在储君尚未成年,无论是太傅还是国师的身份出席朝会,都没有人可以阻止和议论的,而且李良只是重新加重了国师的身份,参论朝政而已。
    腾翼和荆俊都要去都骑军署衙上班,几人于是一起从国师宫赶往内宫。
    刚进宫门,昌平君和昌文君兄弟把李良截着,走到一旁说话。
    两人又惊又喜,显是知道了在他提议下昌平君被挑了作左丞相的候选人。
    众人下马后,昌平君苦笑道:“我也不知该感激你还是该揍你一顿了,储君昨晚深夜找了我去说话,说你推荐我代徐相。唉,为何你自己不干呢?若你肯做左相,我们这批人无不心服口服。”
    昌文君更有点怀疑地道:“大哥若把事情弄得一塌糊涂时,那就变成因福得祸了。”
    滕翼笑道:“真想不到这两个小子平时天不怕地不怕,现在反怕了升官发财,真是笑煞旁人了。”
    荆俊捧腹道:“有储君和我们在背后撑你们的腰,确是不行时就打回原形好了,有什么大不了哩!”
    昌平君气道:“你们倒说得容易,吕不韦现在权倾朝野,人人均趋炎附势,争相捧拍和仰他鼻息说话。国师你自己躲在一旁,却教我去与他抬杠作对,以后我还有安乐日子过吗?”
    李良搂着他肩头。淡淡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放心吧!有李斯在后面给你打点出主意。吕不韦又没有了莫傲,还怕他什么呢?来!我们该进去了。”
    昌平君怀疑地道:“李斯的公务这么繁忙。何来时间助我?”
    李良向滕翼等打了个道别的手势后,扯着昌平君兄弟去了。
    百官跪拜行礼中,嬴政稳坐王座,朱姬坐于其右后侧处。
    大殿王座的台阶共分两层,嬴政的亲卫由昌平君、昌文君两人统率,由王座下的台阶直排至殿门处,气氛庄严肃穆。
    除禁卫外,入殿者均不准携带兵刃。
    七十多个文臣武将。穿上整齐官服,雁列两旁,右边以吕不韦为首,接着是王绾、蔡泽、贾公成、云阳君嬴傲、义渠君嬴栖等一众文臣,李斯和缪毒分别排在第十七和第十八位,官职算相当高了。
    另一边则以王陵为首,跟着是王齿、蒙骜、杜璧。
    且不说国师的身份,李良身为太子太傅,亦是地位尊崇,只在居于杜璧之下。打后还有近三十人。
    但是李良没有按照内廷礼官给出的实权排定顺序就位,径直在吕不韦的惯例客气邀请下,在他的惊愕中登上仅次于王座下一旁的尊贵的国师宝座上。
    嬴政首先表示了对鹿公的哀悼。宣布了大殓将于七日后举行,当然是由他亲自主持了。
    李良见嬴政从容自若,隐有未来秦始皇的气概,心下欣悦。
    各人正待禀奏,吕不韦首先发言道:“太后、储君明鉴,我大秦现今正值多事之秋,先有东郡民变,接着徐相在魏境遇袭身亡,鹿公又因忧愤病故。诚宜立即重整朝政。填补空缺,励精图治。再张威德。”顿了顿,又冷哼道:“血债必须血还。否则东方小儿,会欺我大秦无人矣!”
    王颔怒喝道:“楚人实在欺人太甚,以为送上春申君首级,割让五郡,就可平息我们的怒火,确是太天真了;御道宗师。”
    众臣纷纷附和。声势浩荡。
    嬴政冷冷审视众人的反应,淡然道:“是否须向楚人讨回血债,因此事内中另有隐情,暂且按下不提。至于徐相和上将军空出来的两个遗缺,寡人与太后商量过后,已有主意。”
    吕不韦大感愕然,望向朱姬,见后者毫无反应,心知不妙,沉声道:“徐相遇袭致死一事,连楚人都直认不讳,未知尚有隐情?请储君明示。”
    嬴政不悦道:“寡人刚说过暂把此事摆在一旁,就是摆在一旁,仲父难道听不清楚吗?”
    这几句话说得极不客气,吕不韦脸色微变,向王齿和蒙骜使个眼色,闭口不言。
    没有了朱姬的支持,他那敢顶撞嬴政。
    王颔等想不到嬴政如此强硬,一时间不敢冒失发言。
    自商鞅改革秦政后,君主集权于一身,故若朱姬不反对,嬴政确可为所欲为,除非把他推翻了;否则他的话就是命令。
    嬴政却是暗中称快。自李良离秦后,在朱姬和吕不韦的压力下,他一直在忍气吞声。现在李良回来了,无论在实质上和心理上,他都感到形势大改,那还不乘机伸张君权,借打击吕不韦来达到震慑群臣的目的。
    他若非这样的人,日后就轮不到他来作始皇帝了。
    大殿内一时静至落针可闻。
    朱姬首次发言道:“军政院大司马一位,由王陵大将军补上,众卿可有异议?”
    李良听得心中暗叹,想到若这番话由嬴政这未来秦始皇说出来,那会征询各人意见。
    王颔乃王陵同族之人,闻言欣然道:“王陵大将军确是最佳人选了。”
    吕不韦本属意蒙骜,但在这情况下,朱姬既开金口,已是无可奈何,不由狠狠盯了李良一眼,知道是他从中捣鬼。
    蔡泽倚老卖老,躬身道:“左相国之位,事关重大,若非德高望重之人,必不能教人倾服,未知太后和储君心中的人选是谁呢?”
    这回轮到朱姬说不出话来。因为若说德高望重,何时才轮得到昌平君?
    李良望向站在阶台下守卫一侧的昌平君,只见他垂头不语,胀红了脸,显是心中惊徨。知道若这时不为他制造点声势,待群臣全体附和蔡泽,说不定朱姬会拿不定主意。哈哈一笑道:“蔡公说得好。不过本座以为尚未足够,愚意以为有资格补上宰相此位的人。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接着转向嬴政和朱姬躬身道:“太后,储君明鉴,可否让微臣略陈己见?”
    嬴政大喜,向朱姬请示了后,欣然道:“国师请直言,不要有任何顾忌。”
    吕不韦等均心叫不好,偏又无法阻止。
    杜璧则脸带冷笑,在他的立场来说倒宁愿这左相国之位。不是落到吕不韦手下的人去。
    王颔虽倾向吕不韦,但终属秦*方本土势力的中坚人物,对李良亦有好感,所以只要李良说得合理,他自会支持。
    此中形势,确是非常微妙。
    众人眼光全集中到李良身上。
    李良微傲一笑道:“用人惟才,首先此人必须有真材实学,足以担当此职;好莱坞之路。至于德望是可培养出来的,在目前反非那么重要。就以吕相为例,在任相位之初。大家都知是什么一番情景,但现在谁不心服口服,由此便可知微臣提出这第一个条件背后的道理。”
    众人均哑口无言。盖因李良硬将此事扯到吕不韦身上,若还出言反对,反变成针对吕不韦了。
    吕不韦差点气炸了肺,他最恨人提起他的过去,但这一刻偏是有口难言。
    蒙骜脸色沉了下来,冷冷道:“请问李大人,另外两个条件又是怎样呢?”
    李良从容道:“左相之位,辖下大部份均为军政统属,故此人必须来自军方将领。且为了稳定军心,此人须像徐相般乃出身自我大秦本土的军将。如此才可教我大秦兵将心悦诚服,此条件至关紧要。绝不可草率视之。”
    这么一说,等若把王绾或蒙骜当左丞相的可能性完全否定了。
    而完全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杜璧和王颔,昌平君仍差了一点点。
    吕不韦气得脸色发青,却又是欲语无言,因为李良确占在道理的一方。
    秦国的军方将领,自王齿下,无不颔首同意。
    嬴政拍案道:“说得好,现在连寡人都很想知道那第三个条件了。”
    李良先谢了嬴政的允同,微笑道:“第三个条件,是此人必须年青有为,以能陪伴储君一同成长,藉以保证政策的延续。也是我大秦国祚稳定延续的一个基本保障。”
    坦白说,这本是李良三个条件中最弱的一环。
    在群臣登时起哄、议论纷纷时,李良继续说道:“诸位可以想见,试问能够与储君一起成长的核心重臣班底,对我大秦的万世基业的稳固是否有益处呢?”
    有人点头思虑着,有人皱眉不语。
    吕不韦肯定是坚决反对的,呵呵一笑道:“李太傅这最后一个条件,实大有商榷之余地,未知太傅心中人选是谁呢?”
    嬴政哈哈笑道:“国师之言,正合寡人之意,昌平君接旨!”
    大殿倏地静了下来。
    昌平君跑了出来,跪伏龙阶之下。
    嬴政肃容道:“由今天开始,昌平君就是我大秦的左丞相。寡人之意已决,众卿家不得多言,致另生枝节!”
    李良心中好笑,他与嬴政的双簧戏,弄得气得脸无人色的吕不韦不得不带头跪拜下去、承认嬴政的这项政令。明确体现了正统王权与辅国重臣的差异在哪里。
    这吕不韦受到这次刺激,肯定会逐渐走向与嬴政对立、甚至加快取代嬴政位置的步伐的。
    这次布局对付、打压吕不韦,扳回劣势。在别人看来原本没有可能的事,就这样变成事实了。
    关键处自是先取得了缪毒和朱姬的支持,而如此一来,缪毒和朱姬的一方,亦与吕不韦公然决裂,再没有回转的余地了。
    这样,有了嬴政暂时与嫪毐和朱姬的联盟,吕不韦的很多政令、权利都会受到压制,这次败局也会给吕不韦很大的打击。
    政局重新洗牌后,双方暂时回到了势力平衡的位置上来。
    等到李斯将职位职权范围规划清楚、下发正式政令文件规则后,吕不韦插手军政事务时,可能就更加束手束脚了。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