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风流》第一百零七章变局(一)

官路风流最新章节目录
   第一百零七章变局(一)
    “三年调回沙州”,这是侯卫东对陈庆蓉的承诺,也是他追求的目标。
    年8月到青林镇上班,如今已是95年6月,时间如流水一样,悄悄地流走了,无声无息,永远不回,就如那绝情而去的女子一样。侯卫东仍然呆在上青林工作组,仕途上无所进展,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却顺理成章地在上青林拥有了两个石场,轻松地成了上青林第一个百万富翁。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对侯卫东这两年的生活最好的注解。
    离开了秦飞跃的家,侯卫东先到邮电局门市买了一个最新款的摩托罗拉手机,给小佳邮寄了过去,有了这一款手机,侯卫东就能随时找到小佳。
    寄完了手机,他又来到新开的益杨百货商场买了一台冷暖空调,四千六百多,虽然上青林的夏天比益杨县城要凉快得多,但是最热之时,气温还是在三十七、八度,最冷的时候,就在零下三、四度,辛辛苦苦赚了钱,也应该犒劳自己。
    由于上青林距离益杨县城太远,安装空调的工人不愿意跑,侯卫东当了这么久的老板,习惯了用钱来解决问题,他道:“跑一趟,我给两百安装费,一百块车费,愿不愿意,随便你。”安装工脸上露出笑容,道:“老板是痛快人,我也不假打。好,我马上去喊车。”
    正要上车,传呼机又响了起来。是朱兵办公室的电话。
    “喂,朱局长,我是侯卫东,有何指示。”
    朱兵在电话另一头笑道:“有屁的指示,你今天在山上等着,等一会办公室小梁要带报社记者上山,益杨报社准备对交通建设重点工程进行一次系列采访。要上益杨报的头版头条,曾局长非常重视。我给小梁说了,直接来找你,到上青林山主要采访狗背弯石场和大弯石场,今年县乡换届。这是一个政治任务,你要好好准备。”
    “朱局,我在益杨城里,正准备回上青林,小梁有没有传呼机,我好跟他联系。”
    “那正好可以一路上山,我让小梁给你打传呼,喂,疯子。你也应该买个手机了,这样方便。”
    “我倒是想买,只是山上信号不好。买了没有用,等建好机站,我再买。”
    “就算信号不好,也要买一个,大小你也是老板,以后出去办事。没有一个手机,别人也不信任你。”
    “好。我马上就去买一个。”
    益杨百货商场正好在邮电局门市对面,侯卫东直接去了手机柜台,二话不说,就买了一个一万四千元的手机,从进门到拿着手机离开,前后花了八分钟。
    出来的时候,空调机还没有搬出来,侯卫东就在新建的益杨百货商场门口等了一会,安装工才坐着一辆长安车过来,不一会,又装新空调提了出来。
    正在这时,一辆皮卡车就开了过来,停在了侯卫东面前;惊世战妃。
    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的是小梁,他是交通局办公室副主任,认识侯卫东,却并不知道侯卫东和曾昭强、朱兵的特殊关系,停下车以后,就坐在车上招了招手,道:“侯卫东,上车吧。”
    皮卡车司机老吴是梁必发的好朋友,和侯卫东也熟,他按了下喇叭,大声道:“疯子,上来。”
    侯卫东把脸凑在车窗前,道:“我这里有一辆长安车,要运空调上山,你们跟长安车后面。”
    梁主任不耐烦地道:“别浪费时间,快上车,让长安车跟在后面,你在车上先和记者先谈一谈,到了石场就节约时间。”梁主任今天晚上有比较重要的应酬,可是曾局长安排了他带人采访,他无法推脱,就想速战速决,早些完成采访任务。
    段英坐在后排,她早就看到了侯卫东,却只是隔着玻璃窗看着他,没有主动招呼,她已有大半年没有见到侯卫东了,只见他穿着一件质地不错的短袖t恤,脸呈黑红色,头发剪得短短的,和前一次相见,似乎更加成熟自信,很有男子汉的味道,刘坤和他相比,显得太过文弱阴弱了。
    侯卫东给长安车司机说了几句,也就上了车,抬头就见到坐在左侧的段英,他愣了愣,立刻反应过来,段英已经调到益杨报社。
    段英穿了一条牛仔裤,上身则是一件长袖衬衣,腰上扎了一条宽皮带,背了一个大包,头发简单地扎了起来,她和侯卫东对视一眼,主动招呼道:“侯卫东,好久不见了。”
    “是啊,一年多未见了,你到报社多久了?”
    “到报社七个月了,你还在上青林?”
    侯卫东“嘿嘿”地笑了笑,“我还能到哪里去,就在上青林坚持,*有论持久战,我是深悟其精华,准备认真实践。”两人凑然见面,侯卫东就特意说些玩笑话,免得太尴尬。
    小梁主任扭过头,道:“你们认识?”
    段英道:“我们是大学同学。”
    小梁主任晚上要请县府办桂主任吃饭,他约了好几次,桂主任都没有答应,今天终于答应出来吃饭,没有想到曾昭强又点名派他上山,正是满肚子意见,他知道段记者和侯卫东是大学同学,便高兴地道:“这太好了,段记者,我晚上有很重要的事,不好耽误,我们商量一下,你能不能和侯卫东一起上山,我就不去了。”
    段英爽快地道:“这本来就是我的采访任务,有侯卫东带路,没有任何问题,梁主任,你就去忙吧。”
    小梁主任交待了吴师傅一句。“段记者是局领导请来的,你跟着他,把采访任务完成。”
    皮卡车性能很佳。只是为了让长安车跟上,速度才慢下来。侯卫东和段英坐在后排,两人曾经有过短暂的亲密,这种情况下再见面,一时就不知聊些什么,就不咸不淡地聊些学校的事情。
    到了盘山路,段英看着车窗外面的路。感叹道:“侯卫东,你还真是历害。上青林公路修得不错。”侯卫东谦虚地道:“上青林七千人,全部都来修了路,后来县里又出了一百万,我就是一个跑脚的。有什么功劳。”
    吴师傅接着话头道:“这条路上跑的都是重车,现在有好几处都起凼凼了,镇里面最好是请养路段来养路,要不然这路面撑不了多久。”
    上了山,侯卫江就给段英介绍上青林的风土人情,话题展开了,两人才渐渐自然起来,但是,话题都小心翼翼地回避了张小佳和刘坤。
    “这是小弯石场。是运行得比较好的石场,你先采访朱富贵,我随后就来。”侯卫东先把段英扔到了小弯石场。自己就坐着长安车去场镇安空调;我的哥哥不是人。
    安好空调,再跟着长安车回到了小弯石场。
    等侯卫东一露头,朱富贵就笑着对段英道:“采访我没有意思,侯疯子是上青林石场的开山鼻祖,口才又好,你采访他。”
    段英吃惊地道:“侯卫东在开石场?”
    朱富贵竖着大指姆。夸道:“他的狗背弯石场,管理最规范。产量最大,是上青林最好的石场,等会你可以去多拍几张。”
    等到侯卫东走近,段英笑道:“侯卫东,明明知道我来采访石场,你这个石场大老板在车上硬是稳得起,一句石场也不谈。”
    侯卫东笑着摇头道:“哪里是我开的石场,我妈退休在家,闲来无事,就开了狗背弯石场,现场管理人员是何红富,我最多是穿针引线。”
    到了狗背山,吴师傅懒得下车,坐在车上听音乐,侯卫东就带着段英进入了他的地盘。
    狗背山石场外面有一个大料场,碎石堆得象小山一样,外面有七辆东风车等着远货,人多车多石头多,比大弯看上去更加热闹。
    “侯疯子。”段英学着叫了一声侯卫东的绰号,忍不住笑了起来,“怎么取这么难听一个绰号?”
    侯卫东道:“这算什么,还有更难听的,疯子的绰号总比哪些叫屁眼虫、嫖客的好听。”
    “我真是服了你,怎么不声不响就搞了一个大石场,我有很多下岗的姐妹,干脆介绍几个到你这里来。”
    侯卫东赶紧摆摆手,道:“算了,这里都是重体力活,你的姐妹干不了,再说,你的姐妹都那么漂亮,到这里要制造安全事故。”
    段英幽幽地道:“等我失了业,就到你这个石场来打工。”牛仔裤加衫衣,仍然很性感,侯卫东眼光的余光从其胸前迅速地滑过,他不愿多说这个话题,笑道:“你是大记者,怎么会失业。”
    进了货场,安全员林中川就拿过来两顶安全帽,戴上后,侯卫东吩咐道:“把何红富叫过来,报社段记者要来采访他。”林中川就急急忙忙进去喊何红富。
    段英没有想到狗背弯石场规模这样大,她夸道:“侯卫东,一年多时间,居然成了企业家,金子到那里都会发光。”段英是从企业出来的,看这事的眼光就和纯粹的官员不一样,她是真心的佩服侯卫东。
    侯卫东解释道:“我可不是老板,这是我妈的石场。”
    段英笑道:“你别蒙我了,这事我明白,伯母只是挂名老板,放心,我不会在报上戳穿你。”
    不一会,何红富就走了出来,出了石场,他就取下头上的安全帽,汗水早已将头发打湿,他道:“疯子,明天的货还没有备好,不要耽误我的时间,你自己讲了就是。”
    “这是段记者,你主要介绍一下狗背弯石场的日常管理?”侯卫东很冷静,他现在还是青林镇的干部,而干部是不许经商办企业的,他不愿意在报纸上抛头露面。
    让何红富接受采访,侯卫东就进了石场,转了几圈。看生产正常,便走了出来。平时牙尖嘴利的何红富,在段英的提问面前。反而有些语挫,看到侯卫东出来,就吼道:“疯子,你来说,我要去干活了。”
    侯卫东不理他,笑道:“这是政治任务,狗日的不要跑。你不要怕记者,就当平时说话一样。对了,照相的时候不要把你的黄板牙露出来。”
    采访结束,已经是五点半钟。
    上车的时候,吴师傅道:“疯子;[韩娱]晋江女主的脸每天在啪啪啪。刚才梁经理打了传呼过来,哪里有电话,我去回一个。”正说着,侯卫东的传呼也使劲地响了起来,拿起一看,正是梁必发的留言:“疯子,晚上吃饭。”
    侯卫东问道:“梁经理今天有什么事?”吴师傅想了想,道:“可能是他过生日。”
    来到了上青林乡大院子,吴师傅去邮政代办点回电话。侯卫东邀请段英道:“既然来了,还是到我的狗窝去看一看。”
    段英就跟着上去,在楼梯上。轻声问道:“厕所在哪里?”她在采石场就想方便了,只是见到石场简陋的女厕所飞舞着无数的绿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