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30》第七十六章封侯与顺义王

大明1630最新章节目录
  
    qu
    “什么?陈大人来了,就在外面,快请他进来!”杨嗣昌的眉头立即紧皱了起来,是什么事情能让陈新甲丢掉军机处那一大摊子跑自己这来?难道是李自成招抚的事情出了纰漏?
    转眼间便看到陈新甲进了庭院,只见脸上满是掩不住的兴奋,连袖子都卷了起来,向杨嗣昌与温体仁抱了个团揖,便从怀中取出一份塘报递了过来:“杨先生您请看,大同那边的加急塘报!”
    “大同?刘成那边又出了什么事情?”杨嗣昌看了一眼陈新甲,打开文书刚看了两行,眼睛便不由自主的瞪大了,他霍的一下跳起身来,一下子就把面前的棋盘掀翻了,棋子洒落了一地。正对着棋盘冥思苦想的温体仁顿时恼了:“文弱,你这是作甚?输了便输了嘛!”
    “温公,皇、皇太极死了!”杨嗣昌的声音和身体都在剧烈的颤抖,连带着那份塘报,就好像蜻蜓的翅膀。
    “谁,谁死了?”温体仁没有听清楚杨嗣昌的话,站起身来便要伸手去接杨嗣昌手里的塘报。
    “皇太极!东虏酋首!被刘成在白格尔河畔击斩,斩首七千余纪,生俘一万四千余人,甲仗山积!”此时的杨嗣昌已经全然没有了平日里首辅的城府和风度,双目微红,手足颤抖,浑如一个突然中了五百万彩票的赌徒。
    “什么?当真?快给我看看!”温体仁一把抢过塘报,一边看一边念叨道:“这不太可能吧,刘成该不会是谎报军情吧?”
    “应该不会!”杨嗣昌已经从方才的狂喜中恢复了过来:“七千余级首级,刘成就算是去杀良冒功也不容易弄到七千多壮丁的首级吧?还有俘获的甲仗,生口,这些都是骗不了人的。皇太极乃是东虏之首,并非寻常小头目,何况他还说虏酋的首级随后就送来,最多请个朝鲜使臣前来看看就知道是真是假!刘成是个精细人,还不至于蠢到撒这么容易揭破的慌!”
    “若是真的,那就是封侯之功了!”温体仁将塘报还给杨嗣昌,眉头紧皱了起来。
    “封侯是板上钉钉的了,俘虏这么多人,连虏酋都死了,东虏恐怕是元气大伤!刘成若不是已经有了妻室,只怕天子还会赐婚!“”又看了看塘报,杨嗣昌突然叹道:“刘成也咽喉中箭,身负重伤,哎,为何这一箭不高上寸许呢?”
    温体仁脸色微变,他挥了挥手示意一旁的奴仆退下,庭院里只剩下他与杨嗣昌、陈新甲三人。他压低声音道:“文弱何出此言?刘成也是有功之臣呀!”
    “当初朝鲜之役,虏酋努尔哈赤时任建州卫指挥使,他亦请出兵朝鲜,屏护辽东,那时他何尝不是我大明的有功之臣?谁能想到二十年后他成为我大明的心腹大患?”杨嗣昌的声音不大,但却十分坚定:“此时忠未必彼时忠,掌一郡时忠未必掌一省时忠,只有使其大小相制,强干弱枝,方为长久之计!刘成现在就已经掌握了漠南诸部,其妻又是准格尔部之公主,与漠西,漠北诸部交好。利兵坚甲、骏马火器俱全,此番他击斩皇太极,重创东虏是对我大明有利,可要是将来他举兵谋反,又有谁来抵挡他呢?”
    “那文弱你以为应当如何办?”
    “升其爵禄以酬其功,分其部众削其权!”杨嗣昌稍一思忖答道:“有功必赏是朝廷的法度,其击斩虏酋乃是立下了大功,自然应当重赏,否则不足以激励将士有杀敌报国之心!分其部众则可防患于未然!温公,你以为如何?”
    “嗯,文弱持身公正,深得我心。这样吧,明日你我上书圣上,请求封刘成为侯,同时封额哲为顺义王,遣其出塞,带金帛奖励有功部众,招揽人心,有机会便让他与阿布奈并为汗,以分刘成之势!”
    “甚好,如此一来这额哲必然感激朝廷,同时分走刘成一半的部众,力分则弱,相互牵制,也算得上是一举两得了!”
    朝邑。
    “大人,这是这半年来的账目!”徐显明将厚厚的一叠账本放到刘成面前,小心的退到一旁垂手而立。
    “这里没有旁人,你也不必这么拘礼!”刘成并没有去翻账薄,笑着指了指旁边的那张椅子:“坐下说话吧!”
    “多谢大人!”徐显明跟随刘成久了,知道对方是个爽快人,便落下半边屁股,笑道:“小人便逾越了!”
    “我这大半年都在带兵打仗,朝邑这边也都没有怎么管,其实这里才是我的根本,若无你在这里调度转运,白格尔河那边也赢不了,辛苦你了!”
    徐显明赶忙站起身来:“大人临白刃,冒箭矢于阵前,小人不过是在书案前打打算盘,如何敢当辛苦二字!”
    “当得起,我说当得起便当得起!”刘成笑道:“说说吧,你掌着我的钱袋子,这段时间有什么难处?”
    “难处倒也说不上!”徐显明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只是手头上有点紧!”
    “有点紧?”刘成点了点头:“打起仗来,花钱如流水,也是没办法,不过你放心,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直到明年秋天我都不会有大的动作了,就算秋后要动兵,规模也会比这次小得多!”
    “那就好说了!”徐显明的脸上现出了安心的神色,旋即问道:“规模会比这次小得多?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
    “皇太极被多尔衮所杀,接下来他们兄弟内斗,我便可以坐观成败,像这次这样出倾国之兵是不用了!”刘成笑了笑:“估计未来两年你的日子要好过多了!”
    “那大人觉得应该钱花在哪个方面?”
    刘成欣赏的点了点头,这位计委主任不是个守财奴,明白钱花出去才是钱的道理,仅凭这一点就胜过了当时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了。
    “这上面有十九个问题!”刘成从怀中取出一张白纸,递给徐显明:“从明年开始,从我私人的收入中拿出百分之一来,用于奖励解决了任何一个问题的人。任何解决了其中一个问题的人都可以得到我私人收入百分之一的奖励。除此之外,他还能得到济农的朋友的称号,拥有随时可以亲自晋见我的特权!”
    “百分之一?”徐显明瞪大了眼睛,虽然打理刘成自己财产的人不是他,但作为计委的主办,他还是知道一个大概的数字的。刘成的私人财产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河套地区的大片土地、各地的矿山收入;朝邑的数十家工厂以及各种获利丰厚的长途贸易;济农与大同总兵的黑白利益。这些收入加起来大概超过一年八十万两白银,也正是有了这样一大笔收入,刘成才能从中亚各地招募雇佣兵、动员蒙古各部、维持自己的军事机器的运转。如果依照刘成方才许下的诺言,那就是说他愿意为每个问题付出八千两银子,这个价码在当时真可谓是天价了,至于后面“济农的朋友”这一称号与随时面见刘成的特权反倒没留意了。想到这里,徐显明下意识的向白纸上看去,只见上面的第一个问题是:“找出将现有火炮射击频率提高一倍的办法!”他下意识的咦了一声。
    “这些问题都是如何改进火器的威力,提高金属加工能力、提高火药威力、减轻火炮重量、降低制造成本的。”刘成笑了笑:“我已经将每个问题可能的思路都列在下面了,这对于提高军力很重要,我希望能够尽快将其一一解决。待会你便将这十九个问题交给刘宗敏与汤慕尧,让他们在工厂里贴出告示,任何人有想法的,都可以让他来见我,即便是不能成功,只要是有可取之处的,我都会有赏赐!”
    “是,是大人!”徐显明将那张白纸小心折好。他眼见得对方立下这等大功,身上还有伤,不呆在大同静养,却一路颠簸跑到朝邑来拿出重金悬赏改进火器,明显是有非常之志。而自己在内地所见大明已经是一片衰败气象,内地的明军除了极少数精锐,大部分都衣甲不完,贫弊交加,相比起刘成麾下的骄兵悍将,与土鸡瓦犬无异,若是刘成起兵,取大明而代之易如反掌。想到这里,徐显明竭力按奈住自己剧烈的心跳,躬身道:“大人请放心,您行事顺天应人,定然是无往而不利!”
    刘成突然听到部下这句前言不搭后语的马屁,不禁有些愕然,但看到徐显明那隐隐透出兴奋与野心眼睛,才明白了过来。原来这徐显明也是个明白人呀,他微微一笑道:“若是没有你们,我也走不到今天这一步呀!”
    “大人抬举了,臣不过是庸碌之辈,尽了一点本分罢了,能遇上您实在是祖上积下的福分!”说到这里,徐显明起身向刘成拜了一拜,恭声道:“大人请先休息,臣先告退了!”说罢他躬着身子倒退了几步,到了门边方才转身出去了。
    “看来这世道明眼人也不少呀!”看着徐显明的背影,刘成笑了笑。他重伤初愈,说了这么说话也有些疲累,正准备找个地方歇息。却看到赵文德从外面快步走了进来,神色惶急。
    “建生呀,出什么事了吗?”
    “大人,京师有要紧消息!”赵文德压低声音道:“朝廷要封你为侯!”
    “哦!这不是好事嘛!封侯总要涨点俸禄吧!我这正缺钱呢!”刘成笑道:“怎么看你的样子不是很高兴嘛!”
    “在下不是为了这个!”赵文德低声道:“除此之外,朝廷还封额哲为顺义王,听说还要遣其出塞,犒赏漠南各部有功之贵酋!”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