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最强BOSS》第52章大战将启,天下瞩目(为本书第一位长老s妖妖灵加更)[2]

诸天最强BOSS最新章节目录
   国大难临头。若是再给寡人两年的时间,还能交给太子一个稳固的江山。如今,哎。”
    李牧小心地看了眼赵王死气沉沉的面容,安慰道:“大王莫要说这些丧气话,太医已经说了,大王只是偶感风寒。”
    李牧话音未落,赵王无力地挥了挥手,苦笑道:“寡人的身体如何,寡人还能不清楚。这一次,寡人是撑不过去了。
    只是寡人死不足惜,却有三事放心不下。
    一为北方的匈奴,二为西方的秦国,三为我赵国。
    匈奴屡屡破关入侵,让我赵国不能倾全国之力对付秦国,实乃心腹之患也。寡人早年犯下大错,以至酿成长平之战的苦果。如今秦人大势已成,若是吞并了韩魏两国,则我赵国危矣。
    至于我赵国,寡人必将不久于人世。
    太子与廉颇将军间隙颇深,寡人担心太子继位之后,会犯下与寡人当年相同的错误。如今有廉颇将军统领二十万大军镇守南方,才能阻挡秦魏两国的攻伐。可一旦廉颇将军出事,则南方防线危矣。”
    李牧听着赵王的叹息,心中相当不是滋味。
    北方匈奴困扰赵国多年,自己在北方镇守的这些年里,也是与他们多有交锋。若是再给自己一年,或有机会收拾了北方的匈奴。只是如今天下形势纷乱,韩魏若是灭亡,只怕匈奴会与秦国一统攻伐赵国。
    到时候,北方边关的形势,可就难了。
    廉颇将军性格火爆,这些年来得罪的人太多。李牧完全可以想象,一旦太子殿下继位,廉颇将军必然会受到牵连。
    就在李牧沉思的时候,赵王侧首看向他,双眸多了几分精芒,沉声道:“牧,如今韩国即将覆灭,南方整体形势大变,匈奴人恐会大举入侵。没有你坐镇北方,寡人心中甚是不安。你即刻启程前往北方坐镇,定不能让匈奴人进入关内。”
    李牧闻言,神情凝重地躬身拜道:“臣,领命。”
    齐国,桑海,小圣贤庄。
    自从鲁国灭亡之后,儒家的大本营为楚国所灭,他们迁至小圣贤庄已经有了十年之久。这十年来,儒家弟子在掌门荀子的带领下,潜伏于小圣贤庄不问世事,只追求学问的深浅,已然是已经无心天下的模样。
    只是,唯有小圣贤庄中的核心弟子才知道,荀子并非不再过问世事,而是在暗中关注着天下局势的变化。
    此时,小圣贤庄后山。
    陡峭的山巅,被飘渺的云气遮掩。
    三道人影盘坐其中,就好似端坐在云海之中的仙人,透着飘渺自然的气息。其中一人须发皆白,清瘦的面容看起来严肃而不苟言笑,让人不由为之紧张。
    此人,正是儒家当代掌门荀子。
    在荀子的下手处,坐着两位面容年轻的学子。他们在头上挽了个发髻,身着小圣贤庄的学员服,一人看起来神情肃穆不苟言笑,另一人看起来神情淡泊如水,宛若隐士。
    他们正是儒家当代最杰出的两位弟子,伏念与颜路。
    荀子神色肃穆,声音爽朗道:“以你们之见,韩国的局势将走向何方?”
    伏念与颜路对视一眼,随后伏念拱手道:“依弟子之见,眼下的形势虽是秦魏联军,兴兵六十万而伐韩,但最终秦魏必有一战。此战魏国若胜,则秦人东征之路受阻,数年之内当无力兴兵。魏国若是败了,则秦人锋芒在无人可挡。”
    颜路神色平静,柔声道:“弟子的看法,与伏念师兄相同。”
    荀子满脸肃穆地点了点头,沉默了数息的时间,道:“关于秦魏之间的看法,我也你们也是相同。只是,你们看漏了一点。”
    看漏了一点?
    颜路与伏念对视一眼,眼中闪烁着淡淡的茫然,不明白荀子说的到底是哪一点。
    荀子沉吟了一下,继续说道:“赵将廉颇领军二十万镇守南方边关,如今率军十五万驻扎的赵魏边境。此战赵国若是参与,则秦魏之争实难断定胜负。”
    两人闻言,这才明白过来。
    伏念脸上露出惭愧之意,躬身拜道:“多谢掌门指点,是伏念孟浪了。”
    荀子微微摇头,叹息道:“如今韩国的六万主力大军,被秦魏六十万大军围堵在广武一带。此战之后,天下怕是再无韩国之事。
    不管魏国是利令智昏,还是另有谋算。当他们踏出国土的那一刻,胜负就已经开始向秦国倾斜。现在这个局势,只能看赵国是否会动手,如何动手。”
    伏念两人闻言,脸上神色并无太多变化。
    当荀子说话,伏念躬身道:“掌门,此战之后,我小圣贤庄当如何自处?”
    荀子沉默了片刻,凝声道:“等!”
    道家天宗驻地。
    在一处虽然很普通,但布置相当别致的小院之中,六七位道家天宗长老汇聚一堂,讨论着紫微星的下落。
    “依老夫之见,此战秦国必败。”
    “不过,天机显示,为二龙争雄之势。现在魏国新王登基,又倾兵四十万而出。若是能够吞并韩国,覆灭秦人二十万大军,则真龙之势初成。”
    “不不不,我不同意两位的意见。依我之见,真龙当是出自赵国。
    赵王天星暗淡,已然是命不久矣。新王登基虽然会有混乱,但也是大治的征兆。而且赵国虽然经历了长平之战的失败,但如今的实力依然是冠绝天下。老将廉颇有万夫不当之勇,新将李牧当为破军在世。由此二人镇守赵国,纵然是秦国也是无可奈何。”
    “不错,此战秦魏交锋,不论哪一方成功,都必然损失不小。赵国若是趁此机会出兵,则真龙之势成矣。”
    就在众人长老畅所欲言的时候,一位头发花白,脸上褶皱宛若山岭般的老人,低声呢喃道:“咦,诸位师弟说了这么多,为何无人谈到韩国。
    想当年老夫闭关的时候,韩国因为前往长平之路断绝,将此地献给了秦国。不知秦国与赵国关于长平一事,处理的如何了?”
    老人话音落下,宅院中一片死寂。
    众人满脸无语地看向老人,简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长平之战,距今可是已经十几年了啊!
    师兄啊,那都十几年前的事情了,您现在才想起来询问,真的合适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