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归来做才子》王者归来157大干部来捧场

梦境归来做才子最新章节目录
   莫正阳搬到新宿舍之后,请客的时间一再推迟,现在他已经是上尉军衔、正连级别,前天他荣立个人特等功的消息也得到了确认。
    对于军人来说,特等功的荣誉太难得了,莫正阳要是再不请客,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时间进入11月份,粮食和副食品的供应越来越紧张,这个时候请一次客可是不容易,需要提前准备很长时间才行。
    虽然莫正阳什么都不缺,但也要做做样子,免得被人怀疑。
    星期二的时候,莫正阳就通知了创作室的领导和几个要好的同事,请他们星期天到家里做客。
    在以后的几天时间里,莫正阳开始陆陆续续的往家里拿东西。
    星期天上午,吃过早饭之后,莫正阳把准备好的一部分吃食,搬到了厨房里。
    莫正阳的宿舍是二楼,同一个单元有六户人家,共用一个厨房。厨房的空间虽然不小,但如果六户人家同时开火,还是会显得很逼仄,转不过身来。
    都知道莫正阳今天要在家里请客,早上见面的时候,都主动和他打招呼,家里的煤炉、碗筷、桌椅板凳,都随便他使用,如果还有其他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说话,不必客气。
    同一个单元里的六户人家,创作室占了四家,除了莫正阳和赵凯旋的宿舍,还有两位创作室副主任的宿舍也在这个单元。
    赵凯旋和两位副主任,都在莫正阳今天的请客名单之内,借用三位领导家里的煤炉、板凳,就足够应付了。
    同一单元的其他两位领导,毕竟不是同一科室,莫正阳对两人发出邀请之后,两人都找借口推脱了。
    莫正阳把白菜、土豆、萝卜、海带、咸腌菜、花生米等,从橱柜中取出来,摆放在台面上。现在距离中午时间还长,倒是不急着做菜,他把自己家的煤炉烧旺,准备先把杂粮粥提前熬上。
    现在各家各户的生活都挺困难,粮食是最紧要的一项,就算是请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只能是日常吃的那些东西。
    莫正阳不想搞特殊,没有专门准备细粮,摆在明面上的粮食,和家家户户当月下发的完全一样。
    这个月的粮食供应,有两斤大米,莫正阳漂洗之后,全部放进了锅里,然后又把玉米碴子、高粱米、小米、红薯块,还有上个月攒下来的半斤红豆,混杂着放进锅里,加满水之后,大火熬煮。
    经过长时间的小火熬煮之后,这一锅杂粮粥还是很绵软、很香甜的,莫正阳很喜欢吃,他自己在宿舍这边开火的时候,经常这么做。
    这种做法,比起把粗粮磨成面,蒸成拉嗓子眼的杂粮窝窝头,绝对要好吃多了。同一个单元里的其他几家,看了莫正阳的这种做法都非常羡慕。
    但是,莫正阳的做法始终没人效仿。
    原因是:莫正阳的这种做法,实在是太费煤球了。
    煤球供应也都是限量的,并不充裕,各家各户使用的都非常节省,像莫正阳这种做法,用不了半个月,当月供应的煤球可能就要用完了。
    莫正阳是个单身汉,还是在读大学生,在宿舍这边开火的时间并不多,煤球票根本就用不完,这种浪费煤球的做法,也就是他能够承担的下来。
    赵凯旋的老婆齐大妮,今天特意提前半个小时做好了早饭,好多腾出一点时间来给莫正阳帮帮忙。
    莫正阳熬上杂粮粥,齐大妮走进厨房,大嗓门儿的说道:“小莫,有什么需要婶子帮忙的?别跟婶子客气,你别看婶子没文化,婶子炒菜做饭可都是一把好手,滋味好还省油,一般人都比不了。你有没有准备杂粮面,你今天客人多,一锅杂粮窝窝头估计不够,你得多准备点才行,婶子蒸得杂粮窝窝头,又松又软,保管不给你丢人。”
    “婶子你来得正好,我正发愁这杂粮窝窝头该怎么蒸呢?炒菜我还行,这窝窝头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蒸,我长这么大也没干过这事儿,今天就全靠婶子你了。”莫正阳赶紧把这个难题转交出去。
    “你把东西都准备好,有哪几个菜你也告诉我,今天这顿饭用不着你动手,我一个人就都给你包圆儿了。”齐大妮大包大揽,“老严媳妇和老田媳妇,也惦记着给你帮忙,她们俩今天都加班,请假还得扣钱,这么点活都不够我一个人干的,我就给你推了,晚上和她俩见了面儿,你记着和人家客气一声。”
    老闫媳妇和老田媳妇是另外两位副主任的爱人,都有正式工作,为人也都不错,都是顾家的传统妇女。
    “多亏和婶子分在了一个单元里,什么事儿都用不着我自个操心,我就不和婶子客气了,今天婶子是大厨,我就请等着吃了。”
    接下来,莫正阳把今天准备要做的菜,一一说了一遍。
    现在副食品紧缺,每月供应的蔬菜品种很少,量还不大,莫正阳明面上能拿出来的,也只有萝卜、土豆、小白菜这三种。
    招待客人只有这三种蔬菜,怎么也说不过去,除了这三种蔬菜,莫正阳还准备了一捆海带,一坛子咸腌菜和二斤油炸花生米。
    莫正阳准备的主菜是:一只熏鸡、三斤猪耳朵和二斤猪头肉。
    他做事一直都很谨慎,准备的猪头肉、花生米等稀罕物,都是在正规市场上花高价能够买到的东西。大家都知道他不缺钱,请客的时候手面大一点儿,说明他对客人重视,没人会说什么。
    听完莫正阳的打算,齐大妮惊叹的啧啧几声,“老赵他们可真是有口福了,今天这八个菜,真是比过年都丰盛呢!”
    莫正阳今天请的客人一共有十位,分别是赵凯旋、严副主任、田副主任、陈副主任、文工团保卫部部长孙志武、综合办主任刘红军、词曲创作室主任林卫风、两位正连级同事以及金小柱。
    这些人当中,职位最高的就是赵凯旋和孙志武,两人都是正团级干部。因为抓捕敌特,莫正阳和孙志武没少打交道。孙志武是整个文工团里,除了赵凯旋之外,莫正阳最熟悉的一位正团级干部了,这次的客人,是以赵凯旋为首,孙志武和赵凯旋级别相同,不会压了他的风头,莫正阳便也把孙志武加进了约请名单里。
    这么多客人,菜太少了实在是不够吃,莫正阳一共安排了八个菜,分别是:猪头肉炖萝卜、猪头肉炖土豆、猪头肉炒小白菜、猪头肉炒海带丝、咸腌菜、油炸花生米,主菜是红油猪耳和熏鸡。
    个人吃饭,八个菜不算多,但莫正阳明面上能够拿出来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
    就像齐大妮所说,在这个副食品严重紧缺的年代,能够拿出这样的八个菜,已经比过年都要丰盛了。所有客人都会从中看到莫正阳的诚意和重视,没有人会不满意。
    “我知道你不缺钱,可这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难免会遇到沟沟坎坎的,平常过日子还是要节省一点儿,多攒下点钱,心里也踏实不是?”齐大妮还是忍不住劝了几句。
    “我知道婶子是为我好,我记住了。”莫正阳很诚恳的解释,“我来文工团以后,赵叔他们这些领导都对我挺照顾,这又是我第一次在家里请客,大伙都知道我不缺钱,我就自觉点儿,好好给大家打打牙祭,补充一点营养。现在的供应越来越紧缺了,说不定过些日子,有钱也买不到这些东西了,趁现在花钱还能买到,我就大方一回。”
    金小柱过来的时间最早,还不到九点钟,就赶过来帮忙了。
    莫正阳家里的桌子最多也就能坐八个人,11个人吃饭,还得再添一张桌子才行。金小柱便把赵凯旋家里的桌子搬了过来,虽然大小有点不一致,但现在的条件艰苦,没那么讲究,莫正阳也只能将就了。
    从邻居家里借过来几把椅子,凑齐了桌椅板凳,莫正阳拿出一盒龙井茶,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完成,就等着客人上门了。
    还不到10点半,莫正阳约请的客人,都陆陆续续赶了过来。
    大家围着桌子坐了一圈,一边喝茶聊天,一边嗑着瓜子儿。
    所有人的嘴巴都没有闲着,莫正阳提前准备好的三斤瓜子儿,很快就下去了一半儿。
    文工团的物资供应比普通市民的物资供应,条件要好一些,但平常的时候,瓜子、花生这些紧俏物资也是没有的。
    食油是最为紧缺的物资之一,花生和瓜子都是压榨食用油的最重要原料,非年节几乎不会供应。
    为了节约花生,总理甚至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各机关单位在聚会的时候,不允许吃花生,可见花生紧缺到了什么程度。
    花生买不到,高价瓜子还是能买到一些的,在场的干部们,一两个月也未必能吃到一次瓜子儿,尽管都是军人作风浓郁的大老爷们儿,但没有一个人矜持,嗑瓜子的速度一个比一个快,生怕自己比别人少吃了。
    时间刚过11点,莫正阳的家里突然来了三位贵客。
    在一位小战士的引领下,范卫东、周清则,还有一位很陌生的中老年干部,一起走进了莫正阳的宿舍。
    看到周清则率先走了进来,莫正阳赶紧站起身来迎接,一脸惊喜的问道:“周书记,您怎么突然来了?也没下去迎接,真是失礼了。”
    “跟我你还客气呀,没那个必要,别嫌我来得冒昧,上门白吃饭,那就行了。”周清则说明来意,“你这也算是乔迁之喜,既然我知道了,怎么也要上门讨杯酒喝。”
    莫正阳连忙说道:“您是大忙人,能够莅临寒舍,这是多大的荣幸,就是今天的白酒一般,要是不合您口味的话,您可别嫌弃。”
    “我们过来是给你贺喜的,可不是来添麻烦的,白酒我们已经自备了,整整两箱茅台,保证所有人都能喝个痛快。这些茅台都是老常准备的,老常你还不认识,我给你介绍一下。”
    莫正阳把目光投注的陌生人的身上。
    这个人看起来也是50岁左右,高高瘦瘦的,中山装虽然只是半新,但熨烫的非常平整,虽然一脸的笑容,但身上的气势比周清则丝毫不差,应该也是个级别不低的大干部。
    “常存志常书记,是我们周书记的老战友,现在是魔都红星食品厂的党高官,红星食品厂是水产部的直属工厂,以水产品的深加工为主,和我们振华食品厂是平级。”范卫东把话接过去,给莫正阳做介绍,“常书记这次来首都开会,今天上午才和周书记见面,听说我们要来你家里做客,也想凑个热闹。”
    “魔都红星食品厂大名鼎鼎,常书记是功勋卓著的革命老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