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之超越星辰》01581火星(四)[2]

进化之超越星辰最新章节目录
   br>虽然无法确定这种阳光直射意味着什么,但苏晚霞确信一号发掘场找到的遗迹确实有其特殊用途。
    这种用途又可以延伸出多种猜想,其中苏晚霞认为最有可能的猜想有两种。
    第一种是火星先民被证实早于人类文明,而如果这些先民与当代的人类有着某种联系的话,这座遗迹就相当于先民进入星际移民时代初级阶段前的观测台。火星先民肯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把地球作为最佳遗民星球。
    但嘲讽的是,地球上的人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曾把火星作为最佳移民星球,当然……这种想法已经在人类第一次踏足火星时熄灭了。
    如今火星看地球,就像地球看系外宜居星球开普勒—22b一样。
    不过这个猜想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早期的地球其实一样是一片不毛之地。就算是几十亿年前的大冲撞为地球带来了许多未知的变量,可在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之前,地球仍不能算是一片宜居星球,除非火星先民早已预料到地球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但如果结合与“适者生存法则”相对的“生命改造创生”理论,即便地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具备生命繁衍生息的条件,可生命的力量亦是不容小觑的。被动的“伊甸园”式的“适者生存”认为是地球先有了宜居的环境,而后有了适应环境的生物。可在近现代一些理论则认为,生命自身就具备改造环境并存在的力量。
    这一点不仅限于人类自身。
    事实上,就好比植被茂盛的山脉远比荒芜的山丘更不容易受地球自身气候因素的侵蚀一样,植物一样可以为自身的存在创造条件。
    所以即使这种猜想存在可能致命的点,苏晚霞也依然认为它的可能性很大。
    第二种猜想与太阳有关。
    太阳作为太阳系的核心,这颗正值壮年的恒星为整个星系提供者光和热。宇宙本身是虚无与黑暗的集合,光与热作为生命基本的呈现元素就更加凸显了一颗靠谱恒星的重要性。火星先民留下的遗迹在观察地球的同时也在观察太阳,这一点几乎已经可以确认。
    不过相对于人类,火星先民对太阳的理解和观察似乎要更为长远一些。
    以苏晚霞的感受,不管太阳是否处在壮年,它在时间上的尺度都不是现在的人类所需要理解和担忧的。
    但偏偏在苏晚霞来到这里之前,“太阳”刚刚消失不久。
    那颗为太阳系提供光和热的巨大恒星就这么突然消失实在让人困惑不安……火星先民一直在观察太阳,是否与“太阳”消失有关呢?
    苏晚霞从文献资料中了解到,留下这些文献的智慧却有提到过关于“恒星枢纽”的概念。而这个枢纽的工作原理是……由于太阳本身作为银河系内的天体,它也是围绕银河系做公转运动的。
    天文观测速度显示,太阳带着八大行星绕银河系中心公转的速度大约为每秒二百五十公里,相当于光速的一千二百分之一。这个速度位于第四宇宙速度和第五宇宙速度之间,因此曾有科学家提出过借助太阳系自身的公转速度建立“恒星枢纽”,从而使人类突破第四宇宙速度的临界,拥有摆脱银河系引力束缚的力量。
    但这一概念虽然惊艳,却没有多少现实操作价值。
    原因无他,人类尚且不能在太阳系内部自由穿梭,谈何飞出银河系?
    要知道,如果真是为了资源,为了更为广袤的殖民地的话,银河系内就存在着几乎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可供人类探索的恒星系统和各种神秘莫测的天体。
    所以“恒星枢纽”在当代人类科学世界中仅仅短暂闪光后就消失无踪。
    但苏晚霞却在火星先民的文献中找到了与之相关的内容,一时间,苏晚霞不禁开始猜想。或许火星上的一部分先民已经借助“恒星枢纽”离开了太阳系,去往更遥远的未知星域。
    而如果这一猜想是事实,那也就意味着,或许在太阳系里存在着一座人类尚未踏足的由火星先民留下的“恒星枢纽”,而它将成为人类踏足“创造阶梯”从而晋升自身文明等级的重要基石。
    顶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