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执道》天龙八部第12章神通第一

诸天执道最新章节目录
   ------------------------------------
    佛门广大,渡一切有缘众生。
    这是大乘佛法的教义。
    法海修佛,然而却不想渡一切有缘众生,因为他觉得世人愚昧,并非人人可渡之,他只想修自身,渡自己。
    他降魔除妖,也非要渡世人,只为渡自己成佛。
    小乘佛法主张众生自救,人人都能经过修道而进涅槃,但不能人人成佛。
    大乘佛法则主张不仅要自渡,还要兼渡他人,认为只要虔诚地信仰,人人皆可成佛。
    小乘佛法,只以佛陀为导师而不是神,不拜偶像。
    大乘佛法则接受了外道思想,以佛为神,并有不同的化身和无边的法力,宣扬神异,造出各种偶像加以崇拜。
    法海修了几百年的佛法,最终还是无法接受大乘佛法。
    在法海眼中,如来便是导师,是佛法的先行者,并非要膜拜到底的神,他可以追随如来,但不能盲从如来。
    所以,他无法理解如来的心思。
    所以,如来的金身佛像崩塌了。
    法海心中的那一座山,也自然而然的崩塌了。
    修行者,无论修佛还是修道,很容易在心中树立一座大山。
    特别是修大乘佛法之僧人,时常将我佛挂在嘴边。
    世人愚昧者占据了大多数,佛门为何能在多元大宇宙之中盛行,便是牢牢抓住了这一点。
    法海不是愚昧者,他是一个注重自身修行的人。
    所以,法海来了,他来到了杭州府。
    因为,那一日,他在金山寺的山顶看到了七彩祥云。
    法海神通不小,没用了多久,便到了杭州灵隐山。
    灵隐山上,有飞来峰。
    法海站在飞来峰上,眺望着雨后初晴,眺望着那西湖水面上的小舟,单手持掌,道一声。
    “南无阿弥陀佛。”
    为什么修佛者和信佛者常将这一句“阿弥陀佛”挂在嘴边。
    那是因为,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念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阿弥陀佛开创灵山佛界。
    因为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法身,佛的法身无相,遍布虚空,遍布法界。
    众生看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释迦牟佛是释加牟尼佛,地藏王菩萨是地藏王菩萨,实际上从法身来说都是一回事,所以,“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
    然而,法海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却是另有玄机。
    一句阿弥陀佛,三藏十二部神通皆在其中,一千七百桩公案通通在其中蕴藏。
    法海念的不是佛,是神通。
    法力无边,海力山崩,这是法海的法号,亦是法海的神通。
    法海求长生,重神通。
    ……
    傍晚时分。
    落日余晖洒落在西湖水上,轻舟倘佯在西湖,鹿小花不知从哪里变出了鱼竿,坐在船上钓起了鱼。
    不止鹿小花一个人在钓鱼。
    便是船上的其他人也都在坐着钓鱼,一人一个鱼竿。
    小青和鹿小花臭味相投,两人坐在船尾,说是钓鱼,但吵吵闹闹,你一言,我一语,鱼儿不说上钩,便也被她们二人的声音给吓跑了。
    陆凤秋坐在船头,背后是许仙和白素贞,坐在那一边,两人并排坐着,手持鱼竿,不发一声。
    就在这时。
    只见那西湖水面上,一圈圈涟漪泛起,一条条小鱼从湖水中起跳,好似从煮沸了的水中不停跳跃。
    一个人影出现在不远处的湖面上。
    那是法海,他的足尖轻点着水面。
    一手背后,一手挂着佛珠,横在胸前,朝着不远处船上的陆凤秋遥遥低头道:“法海见过天尊。”
    法海的声音,很正,充满一种刚性。
    或许是因为他返老还童的缘故,许仙只觉这突然出现的年轻僧人多多少少有些亲善。
    白素贞看到法海的瞬间,脸上的神色变的有些难看起来。
    法海的这张脸,她怎么能忘记呢?
    陆凤秋算到法海会来找他,但是,法海来的这么快,还是让他有些意外。
    看来,法海的自我觉醒意识,要比他想象的还要深刻很多。
    不过,这很好,省却了他很多口舌。
    他刚刚将许仙给撬了墙角,那接下来,也该对法海动手了。
    不过,他并没有将法海渡入道门的打算。
    许仙能入他门下,是因为许仙这一世还未入佛门。
    前世虽然存在,但今生才是根本。
    道门修的今生今世,修的是自我大道。
    法海和许仙不同,法海是铁杆的佛门弟子。
    属于不能渡的那种人。
    而且,凭借陆凤秋对法海的观察,法海此人戾气很重。
    他执着于长生不假,但对于神通的痴迷也到了一定的程度。
    法力无边、海力山崩。
    这法号可不是一般僧众敢取的。
    陆凤秋举着鱼竿,朝着法海笑道:“你可是扰了本尊钓鱼的雅兴。”
    法海闻言,脚下涟漪更深,持手道:“天尊想吃鱼,又何必费时费力,这些鱼,算是小僧给天尊赔罪的。”
    随着法海的声音一落。
    那些湖水中的鱼,大大小小,颜色各异,尽数从湖水下跳跃翻滚起来。
    霎时间,在小船和法海相距不过十米的距离,几乎都是鱼的天下。
    鱼儿腾空,任君选择。
    陆凤秋笑了笑,那些鱼儿便尽数落入了湖水中。
    啪嗒!
    啪嗒!
    鱼儿落水的声音,听起来很有节奏感。
    “法海,你知道你为何在人间修行八百年,尚且不能成佛得道吗?”
    陆凤秋淡淡说道。
    法海持手道:“法海今日前来,便是请天尊指点迷津的。”
    陆凤秋道:“因为你太心急。”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修行也是一样。”
    “无论是修佛,还是修道,最忌讳的便是着急。”
    “很多事并非拥有了力量便能够顺利解决的。”
    “这天上地下,有力量的仙佛多了去了,但这世间的弱小者却是更多。”
    “你明白本尊的意思吗?”
    陆凤秋抬了抬头,看了看那边的法海。
    法海闻言,脸上泛起一些困顿之色。
    “请恕小僧愚钝,不解天尊真意。”
    法海低头请教,他今日前来,的确是来请教的。
    天尊之所以是天尊,是因为天尊有着超越常人的智慧。
    不然也不会成为昔日玉帝的老师。
    陆凤秋听到法海的话,笑道:“不懂不要紧,你可以说一说你心中的疑惑和不解。”
    法海道:“前番小僧接受了天尊的善意,接受了天尊的金丹,虽然是为了小僧自己的修行,但也是为了化解小僧和白蛇之间的旧怨。”
    “因为小僧吞服了天尊的金丹,所以,小僧才能返老还童,增寿三百年,道行也涨了几分。”
    “可是,也正因为此事,佛祖给小僧托梦,说小僧佛心蒙尘。”
    “敢问天尊,小僧到底错在了何处?”
    法海倒是很直接。
    他知道在天尊面前,打马虎眼是没有用的。
    他已然恶了如来佛祖,自然不能再得罪天尊。
    一旁的许仙听到法海的话,不禁有些疑惑。
    这和尚是哪家寺里的僧人,能在水上行走,定然是个有法力在身的。
    又能让如来佛祖托梦,看来是个有道行的高僧。
    不过,他看到了身旁的白素贞脸色有些不太好。
    许仙朝着一旁的白素贞小声说道:“白师姐,你还好吧?”
    白素贞听到许仙唤她师姐,微微一愣,想到许仙成了她的同门师弟,白素贞倒觉得有些怪异。
    不过一看那边的法海,白素贞的心情便有些不美丽了,她勉强笑了笑,道:“我没事。”
    “白师姐认得那和尚?”
    许仙朝着法海努了努嘴。
    白素贞顿了顿,然后才道:“我和这和尚有些旧怨。”
    许仙闻言,微微颔首,大概明白了白素贞的脸色为什么不太好。
    这时,许仙道:“刚才那法海和尚说,师尊给了他一枚金丹,让他返老还童,莫非他就是这几日在杭州府传的沸沸扬扬的那个法海禅师?”
    白素贞闻言,点了点头,道:“应该是他。”
    许仙“哦”了一声,没有继续说话。
    白素贞也没有说话,她是在想着法海刚才说的那些话。
    这几日,杭州府传扬镇江府金山寺的法海禅师得了仙师青云子一枚金丹,得以返老还童。
    本来听闻此事之后,白素贞心里倒也没联想什么。
    但是今日一看到法海,她仿佛便猜到了些什么。
    再听法海之言,白素贞便全明白了。
    原来天尊为了解开她和法海之间的恩怨,居然亲自去见了法海,还给了法海一颗金丹,让法海能返老还童。
    白素贞突然觉得心头有些沉重。
    她何德何能,居然让天尊为了她的事亲自跑一趟,还搭上了一颗金丹。
    以天尊的身份,其实大可不必这么做。
    毕竟犯错的是她。
    和天尊没有半点关系。
    若非法海突然出现,恐怕她还不知道她与法海的旧怨就这般已经被天尊化解了。
    白素贞的心头有一种被长辈呵护的感觉。
    虽然她也是久经岁月的大妖,但还是平生第一次感受到这样的关怀。
    白素贞又看了看身旁的许仙。
    又看了看那法海。
    白素贞不禁想到,天尊真的是在尽心尽力的在帮她挡下劫数。
    那边,陆凤秋在回答着法海的不解与困惑。
    他自然不能告诉法海,说你应该把如来当成无所不能的神,如来让你往东,你不能往西。
    你没听如来的话,就是犯二,不知道谁才是你的老大。
    陆凤秋只说了一句。
    “法海,你修佛是为了渡自己,还是渡众生。”
    法海闻言,当即回道:“法海能力有限,只想渡自己。”
    陆凤秋闻言,微微一笑,道:“那你应当明白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的区别。”
    法海闻言,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片刻后,法海道:“便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