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执道》天龙八部第13章蝉鸣季寥

诸天执道最新章节目录
   原始帝关的一座神山之上,山风轻拂,不时传来仙禽的啼鸣之音。
    陆凤秋坐在一座亭子下,正在提笔书写一些东西。
    随着他法力愈发的高深,修为境界愈发的恐怖,很多事情其实便更不需要亲力亲为。
    一念化生,只要他想做什么,一个念头化出,便可以出现他想要的东西。
    陆凤秋很久以前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当你还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的时候,你会羡慕那些有权有势的人。
    但当你得到一切之后,经过最初的那些时候,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陆凤秋时常审视自己的内心,这也是一种修行。
    不是修炼外物,而是修炼己身。
    他从来没有发下过什么宏愿,但一直都在为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那就是长生,而修道所带来的法力提升,只是求长生途中所带来的一些便利而已。
    陆凤秋在纸上写下了前世轮回时听过的一首歌词。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
    “多少男子汉,一怒为红颜。多少同林鸟,已成分飞燕。人生何其短,何必苦苦恋。”
    陆凤秋将笔搁置在一旁,吐出一口浊气,轻声道:“谁说仙无杂念,以凡人的思维去揣测仙人,本来就是一种虚妄。”
    “仙亦有红尘恼,无论世间如何变幻,都脱不了一个争字。”
    他穿越诸多世界,经历过种种,见识过种种。
    如今坐在这仙境一般的地方,心里却是不是很平静。
    自从融合前世,得悟大罗道果以来,他就一直在想,什么才是圣人之道。
    多元大宇宙中九十九个圣人之位,他必要证得其一。
    这不是贪念,而是执着。
    有所执,方能有所执。
    力量就像一件事物的表象,只有看透了本质,才能将事物本身给掌握。
    成就大罗之后,已经不用去执着于力量的大小,没有道的支撑,力量就像水中月,镜中花。
    当年还是一介凡人之时,追求力量无可厚非。
    因为力量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行心中所行之气。
    但到了如今这个层次,再去一味的追求力量,那就是蠢。
    力量的本质,归根结底还是道。
    想到这里,陆凤秋又提笔在写。
    “何为圣人之道?”
    他师从太上道祖,若按《道德经》所言,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那为而不争又是什么意思?
    这难不倒陆凤秋,早在很多年前,他就将这些道家典藏吃的十分通透。
    上天的道理养育了万物而无加害之心,做人的道理是与世无争而懂得用方法来实践。
    陆凤秋仔细在咀嚼着这八个字。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他这一世历经轮回苦,方才从沉沦之中醒来。
    前世身为文始真人时,早就奉行了为而不争的道,但是结果呢?
    他历经数万载岁月,没有成圣。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成圣之道,不可借鉴他人。
    太上道祖的道是无为之道,所以太上道祖成圣,他的道已成为多元大宇宙中的烙印。
    他若想成圣,必须推陈出新,走出一条非无为的道。
    这也是他积极入世的原因。
    若事事都效仿太上道祖,那他注定要变为第二个太上道祖。
    画虎不成反类犬,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止步于大罗。
    陆凤秋将自己这一生所学在脑海之中不断融汇,不断掰开了揉碎了,去分解,去重新融合。
    陆凤秋仿佛感觉到脑海之中一片混杂,却又感觉无比清楚。
    自己的意识好似一个旁观者一般,将这前世今生的所学都如同放电影一般的放了一遍。
    神山之上,风动,树动,神禽动。
    唯陆凤秋的神意不动。
    这一日,陆凤秋仿佛重回最初学道之时的景象。
    他人虽然不动,但心思却是异常活泛。
    整个神山周围都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力场当中,无人可以接近。
    一旦有人接近,便会立即陷入沉睡之中,不论修为有多高。
    即便是真仙至尊,也无法抵御。
    “什么是道?”
    在陆凤秋的脑海之中,有一黑一白两个人影互相对坐着,他们都是陆凤秋。
    黑白二色泾渭分明,秋毫无犯。
    黑色的陆凤秋抬起右手,白色的陆凤秋抬起左手。
    两只手互相接触交融,然后一切消失的无影无踪。
    “道,更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无处不在。”
    良久之后,陆凤秋轻声呢喃道。
    霎时间,陆凤秋仿佛更像是一个普通的凡人,将身上所有的光辉都收敛了去。
    就在这时,一声蝉鸣打乱了陆凤秋身上的寂静。
    陆凤秋随意看了那蝉一眼,那蝉身上泛起神光,仅仅用了数息,便化为一个背身双翅的少年。
    只见那少年恭敬无比的跪倒在陆凤秋的面前,用蹩脚的话语说道:“见过师尊。”
    陆凤秋闻言,微微一笑,道:“起来吧,从今往后,你便是这青云道宗的守山护法。”
    那少年看起来尚有些懵懂,片刻后,方才道:“多谢师尊。”
    陆凤秋见状,略微沉吟一番,道:“给你起个名字,就唤作季寥吧。”
    那少年闻言,又道:“多谢师尊。”
    陆凤秋点了点头,就在这时,只见远处有神光泛起,一道曼妙身姿出现在前方。
    正是叶倾仙。
    在这青云道宗的神山之上,敢这么大摇大摆的出现的人不多,叶倾仙绝对算一个。
    “咦?这是哪儿来的小毛孩。”
    叶倾仙缓步走来,有些好奇的打量着季寥。
    陆凤秋笑了笑,没有多言。
    季寥的本体是一只蝉,先前他进入道境,参悟圣人之道,一声蝉鸣打扰了他参悟圣人之道,让他清醒过来。
    同时,也让这季寥通晓了道理,直接化形,拥有了法力。
    万物皆有灵,陆凤秋也就顺手点化,给其赐名季寥。
    这也是一种缘法。
    季寥是一只蝉,在他悟道之时啼鸣,颇为应景。
    为何取名季寥?同音寂寥之意。
    寂寥,无形体也。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混元者,记事于混沌之前,元气之始也。
    元气未形,寂寥何有?
    季寥初通灵性,却一点都不怯生,朝着叶倾仙大大方方的见礼。
    陆凤秋吩咐季寥离去,季寥便化身为一只小蝉,朝着山野间飞去。
    叶倾仙看到这一幕,觉得十分有趣。
    “叶姑娘,有事?”
    陆凤秋看着叶倾仙道。
    叶倾仙进了亭子,大大咧咧的坐在陆凤秋对面。
    看到石桌上的纸张,还有纸张上的笔迹,觉得有些好奇。
    她看了看,发觉自己看不懂。
    因为,这是她没有见过的文字。
    文字不同于语言,文字是一种独立的载体,陆凤秋写字自然用的是最顺手的汉字。
    叶倾仙没学过,自然不懂。
    但这并不影响二人的交流。
    “你在这里写写画画的,好生自在。”
    叶倾仙大大方方的说道。
    陆凤秋道:“有事说事。”
    叶倾仙白了陆凤秋一眼,觉得陆凤秋太没劲,但也只能开门见山。
    “听说你要传下成仙之法?”
    “嗯~~~”
    陆凤秋漫不经心的回道。
    “那个我能学吗?”
    叶倾仙有些不好意思。
    陆凤秋闻言,看了叶倾仙一眼,道:“没什么问题。”
    叶倾仙嘀嘀咕咕的说道:“可是九天十地已经快要进入末法时代了啊,还有用吗?”
    陆凤秋笑了笑,道:“那要看你怎么想。”
    叶倾仙不太懂陆凤秋这句话的意思,觉得陆凤秋有时特别喜欢云里雾里的。
    ……
    帝关城和原始帝关不同。
    原始帝关坐落在那一片大陆上,连带着大陆都被陆凤秋用大法力改造,直接飘到了帝关城的上空。
    帝关城在地上横亘着,与原始帝关遥遥相望,上下呼应。
    此时,帝关城中。
    一队又一队的士兵正在从帝关城外走,这些士兵一个个血气滚滚,精气环绕,这些人的神力外泄出,汇聚在一起,如同惊涛拍岸,震荡长空,让这里不稳固。
    这些士兵都是十足的精锐,他们的盔明甲亮,兵器闪烁着寒光。
    那寒光恨不得能照耀九天,这些士兵如同都是从地狱中走出的一群魔神,注定要在沙场厮杀,征战八荒。
    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些士兵朝着城外走,还算平静。
    到了后面,已经不仅仅是一些士兵在往城外走,还出现了许多蛮兽坐骑。
    那些坐骑都是古兽,动辄就是修炼了万年以上的异种,上面坐着的都是修为高强的骑士,那些骑士手中持着长枪、战戈!
    一个个面容上面露出不一样的神采。
    但露出最多的便是笑容。
    战争结束了,他们这些来自九天各大长生家族的士兵也要回去了。
    这些日子,帝关城已经走了很多人。
    他们这一批,已经算是走的很迟。
    石昊和天角蚁等人前来给一些人送别。
    这些人都曾经和石昊并肩作战,比如大须陀,谪仙,十冠王。
    “你们不再多留一些日子了吗?”
    “青云道宗新立,开山大会定然热闹十足,九天各方强者都会前来。”
    “你们不如再等几日,带开山大会结束了,再回九天不迟。”
    石昊身旁站着不少人。
    他现在的身份地位都很高,在帝关是无人敢忽视的存在。
    除却他本身对帝关有大功,更大的原因自然是有一个无敌的师尊。
    石昊并不排斥这一点,相反他很高兴。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就送到这里吧,诸位。”
    说话的是大须陀,他曾经和石昊并肩作战,和石昊有战友的情谊。
    石昊微微颔首,脸上尽量表现的没有那么忧伤,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
    有可能便是永别。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