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执道》天龙八部第4章三百年后

诸天执道最新章节目录
   雁塔寺上空,紫气东来,引得长安城中诸多百姓纷纷侧目。
    陆凤秋骑鹿而来,于云端降落在高台之上。
    唐皇李世民带着群臣稽首,陆凤秋气度不凡,仙神气质尽显。
    李世民和群臣刚刚送走腾云驾雾的唐僧师徒,再见陆凤秋显化于世,倒也没有多少慌乱之色。
    反倒是个个脸上露出欣喜之意。
    仙佛显化,这于大唐来说可是好寓意。
    要知道此方天地之中,身为大唐人臣的魏征还同时在天庭任职。
    大唐虽然不像封神大战之前的人间王朝那般厉害,但现在也是人道大昌之地,是四大部洲之中颇为强大的国度。
    李世民朗声道:“不知是哪位仙君下凡?”
    陆凤秋降下云端,目视四方,脸上带着轻轻的笑意,与李世民说道:“贫道青云子,今日前来,是给皇帝送一桩缘法。”
    李世民疑惑道:“不知仙君有何缘法要送与我?”
    陆凤秋笑道:“近来,唐宫之内,是否丢了一柄龙泉宝剑?”
    李世民倒也不觉有多少惊讶,毕竟神仙之流,法术高深,道:“确有此事。”
    “仙君是为此事而来?”
    陆凤秋摇头道:“此事唐皇已经差人去办,贫道却是不好插手了。”
    “贫道此来是为皇帝而来。”
    李世民蹙眉道:“请仙君赐教!”
    陆凤秋掐指一算,道:“贫道略通天机测算之术,算得大唐国祚有二百八十九载。”
    此话,陆凤秋用传音入秘只与李世民一人而言。
    其余周遭大臣都被陆凤秋隔绝在外。
    李世民一听大唐国祚只有二百八十九载,立马愣了愣,然后有些不太相信,反问道:“仙君此话如何说起?”
    陆凤秋微微颔首道:“此乃天道定数!”
    天道所化世界,人间王朝自有气运,像大唐这种人道大昌的王朝更是如此。
    大唐国祚二百八十九载,便是天上的仙神也无法给这王朝续命。
    否则便是与天道作对,自寻死路。
    如今是贞观二十七年。
    此方世界的李世民曾经魂游地府,被增加了阳寿,将会在贞观三十三年寿尽。
    所以李世民对于仙神十分敬重。
    此时,陆凤秋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振振有词的说大唐只有二百八十九年国祚。
    他先是不信,然后心中便有了疑惑。
    “不知仙君为何要告知我大唐命数,莫非仙君是为延续我大唐国祚而来?“
    陆凤秋摇头道:“大唐治下,歌舞升平,百姓安居,皇帝有功,然国祚乃是天道定数,不可改之,但是皇帝你的命数却是可以改的。”
    “今日,贫道前来,便是与皇帝结一桩缘法。”
    “贫道欲在大唐传我道统,替百姓万民镇压灾祸。”
    “还请皇帝行个方便。”
    李世民闻言,乍然一听陆凤秋说大唐国祚不可改,还略有失望,但一听他的命数可改,也忍不住有些激动。
    纵使是帝王也怕死啊。
    不然李世民也不会在被观音吓了一通后,便让唐僧前去西天取经。
    虽然李世民可能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但也还是希望那大乘真经能有点作用的。
    “仙君要在大唐传道?需要我的帮助?”
    李世民略有疑惑,不知为何这样强大的神仙要来大唐传道。
    “怎么?皇帝不愿意?”
    陆凤秋笑道。
    李世民道:“传道自然可以,仙君若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尽管吩咐便是。“
    陆凤秋微微颔首道:“皇帝不用客气,贫道只传道统,替大唐镇压外邪。”
    李世民道:“那我的命数”
    陆凤秋笑道:“你的阳寿还有六年,今日贫道传皇帝一门筑基法,六年后,贫道引皇帝入我门下修长生大道,可脱轮回之苦。”
    李世民闻言,甚为欢喜,连忙说道:“请仙君放心,仙君道统定当在大唐扎根。”
    陆凤秋挥一挥手,往李世民体内打入一道金光。
    李世民脑海之中便多了一部分关于修行的法门。
    紧接着,陆凤秋又一挥手,递给李世民一个小瓶子。
    “此乃玉液培元丹,可助皇帝固本培元。”
    李世民接过小瓶子,只觉一股丹香扑鼻而至,沁人心脾,只是闻一闻便发觉身上舒畅不少。
    “敢问仙君道统以何为名?”
    李世民得了好处,喜不自胜,急忙问道。
    陆凤秋道:“就以青云为号。”
    ……
    数日后,长安城中热闹非凡,各处百姓都在传扬近来这几日长安城之中发生的大事。
    一来是皇帝召集大德高僧在雁塔寺举办水陆大会,诵读《大藏真经》,超脱幽冥孽鬼,普施善庆。
    二来便是皇帝在城中修建新道观,名为青云道场。
    ……
    灵山,大雷音寺,香积殿。
    此时正是一派喜气。
    如来佛祖坐在功德金莲之上,居于上首。
    下方左右坐着一众灵山诸佛菩萨罗汉。
    唐僧师徒也在其中。
    此时,唐僧师徒已然都已经换了新装,成佛的成佛,成菩萨的成菩萨。
    此时诸佛菩萨罗汉正在用着素宴,庆贺唐僧师徒取经功德圆满。
    如来佛祖高居上首,高声说道:“今日庆贺唐三藏师徒五人取经功德圆满!“
    “三界安定!实在是佛界之盛事!”
    诸佛菩萨脸上露出笑容,齐声道:“阿弥陀佛!”
    这时,唐三藏和孙悟空脸上却是露出几分迟疑之色。
    如来佛祖法力广大,一眼便看出了唐三藏的异样,高声问道:“三藏,你有何事?”
    唐三藏闻言,当即起身,走到大殿中央。
    殿中的诸佛菩萨见状,纷纷看向唐三藏。
    唐三藏双手合十,朝着如来道:“佛祖,三藏心中有一事,还请佛祖解惑。”
    如来佛祖笑眯眯的说道:“三藏,有何疑惑,尽管说来便是。”
    唐三藏面上露出迟疑,道:“大乘真经传到大唐真的可以普度众生吗?”
    唐三藏此话一出,顿时便让殿中的诸佛菩萨一下子都愣住了。
    唐三藏师徒五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才取得大乘真经。
    如今却是问出了这样的话。
    观音菩萨的脸上泛起不解之色,不知为何唐三藏会如此问话。
    如来佛祖坐在上首,笑眯眯的看着唐三藏道:“三藏,何出此言?”
    “大乘真经乃是我灵山至宝,如今传入东土,自然可普度众生。”
    唐三藏闻言,脸上露出了然之色,然后继续说道:“佛祖,三藏有个请求,还望佛祖成全。”
    如来佛祖道:“说。”
    唐三藏道:“先前佛祖将三藏道场封在灵山,三藏感激不尽。”
    “然而,坐在灵山,离东土有十万里之遥,如何能知大乘真经是否真有普度众生之效。”
    “所以,三藏想请佛祖成全,让三藏在东土寻一处道场。”
    唐三藏此话一出,不仅仅是殿中的诸佛菩萨脸上变了颜色,便是如来佛祖脸上也不再带着笑意。
    如来法旨亲自封唐三藏的道场就在灵山。
    如今唐三藏居然想要换个道场,而且还是换到东土去。
    观音菩萨脸上的担忧尽数显现。
    旁人或许不知晓,但是她却是发觉今日的唐三藏有些反常。
    平日里的唐三藏可不会在这种情况下和如来提要求。
    如来佛祖一脸威严的看向唐三藏,道:“三藏,你为何要去东土寻一处道场?”
    唐三藏双手合十,道:“佛祖,三藏千辛万苦从灵山取得大乘真经,便是为了普度众生。”
    “如今,三藏既已成佛,取得大乘真经,理当在大唐传我佛法,为众生讲经才是。”
    “如此,方才能亲力亲为普度众生。”
    如来佛祖闻言,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然后双眼一闭,手中金光闪烁。
    片刻后,如来佛祖睁开了眼睛,道:“三藏,你是否和一个道人打了一个赌?“
    唐三藏闻言,诧异道:“佛祖,你知道了?”
    如来佛祖笑道:“三界之内,天视地听,万物生灵,能瞒得过本座的事情不多。”
    唐三藏道:“既然佛祖已然知晓,还请佛祖成全三藏!”
    如来佛祖却是摇头道:“三藏,你着相了!真经已传下,你既已成佛,灵山便是你的道场,南瞻部洲虽然广大,但却无诸佛菩萨的道场存身之地。”
    唐三藏闻言,一脸不解,问道:“佛祖,这是为何?”
    如来佛祖却是答非所问,道:“三藏,你可知那道人是何身份?”
    唐三藏道:“三藏只知那位真人自称青云子,却不知那真人是何根脚。”
    如来佛祖眼中闪过一抹金光,道:“那道人神通广大,来历不凡,是这三界之中少有的异数。“
    “你与他对赌,定是中了他的圈套了。”
    唐三藏闻言,大为惊诧。
    “佛祖,那位青云子真人到底是何来历?为何要下圈套于我?”
    如来佛祖的目光延伸到大殿之外,摇头道:“不可说,不可说。”
    “三藏,此事休要再提,你且记得,往后若是再遇到那道人,切莫与那道人多言便是,那道人诡计多端,当心再着了他的道儿。”
    唐三藏听了,更是惊讶不已,那位青云子真人的来历居然连佛祖也不敢轻易说出来吗?
    听佛祖这意思居然让他往后见了那青云子真人要绕道走,但是那青云子真人也不像是诡计多端之徒。
    那位青云子真人虽然言语之中似乎对灵山不太尊敬,但是其中有几句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殿中诸佛菩萨脸上亦是泛起惊讶之色。
    如来佛祖是如今的三界至尊,那唤作青云子的道人到底是什么来历,居然连如来佛祖也心存忌惮。
    唐三藏心中满是疑虑,但此刻也不敢再违逆如来之意,一脸失望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就在这时,孙悟空从自己的座上离开,跳到了大殿当中。
    ……
    天界,兜率宫。
    一道青光落入这三十三重天之上,走进了这兜率宫中。
    八卦炉前,太上老君正在炼丹。
    一道身影进得门来,太上老君便睁开了眼。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