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执道》天龙八部第1章初临长安[2]

诸天执道最新章节目录
   一旁听着,嘴角微微泛起一丝笑意。
    这时,跑堂的茶倌儿来给陆凤秋添茶,还不忘和陆凤秋多白话两句。
    “这位道长,您听听,这玄奘大法师是不是厉害的很。”
    “我还听说,那玄奘大法师的大徒弟是一只老猴精,会腾云驾雾,厉害的紧。”
    陆凤秋从袖管中多掏了散碎银子,放在桌上。
    茶倌儿一看,眉开眼笑道:“哎吆,道长,瞧您这范儿,一定是得道高人。”
    陆凤秋老神在在的说道:“茶倌儿,弘福寺在哪个方位。”
    茶倌儿一听,当即给陆凤秋指路。
    “您呐,出了门右拐,过两条街,再右拐,再过两条街,然后就能看到弘福寺了。”
    陆凤秋笑了笑,起身离去。
    茶倌儿热情洋溢的道:“道长,您慢走,下次再来!”
    ……
    唐僧四人取经回到长安之后,唐僧便在弘福寺翻译经书。
    陆凤秋之所以要到弘福寺来,自然是为了传道而来。
    如何传道,自然不能是空口白话,找个山头,收两个徒弟完事儿。
    而是要正大光明,打响名气,然后愿者上钩。
    唐僧师徒刚刚回到长安,风头正盛,此时,正好借他们师徒的风头一用。
    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经书,只是为了让东土大唐有情众生不再于这人世苦海沉沦。
    让这人间的众生不再饱受冤魂的骚扰,用这大乘佛经普渡冤魂。
    唐僧慈悲心肠,悲天悯人不假。
    但是经书是死的,人是活的。
    他虽然将经书取回来了,但他人却是去灵山享福去了。
    所以,他虽然取得真经,这世间依旧没有什么改变。
    ……
    弘福寺,藏经阁中。
    一个浓眉大眼的光头和尚,正在和一众僧人翻译着经书。
    他生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身披佛衣袈裟,气度不凡,一看就是大德高僧。
    他便是大唐御弟,唐玄奘。
    “玄奘师兄,此处该如何译?“
    一个身着灰衣的老僧坐于玄奘的左侧,手持一卷经书,正在朝着玄奘询问其中真意。
    玄奘见状,仔细一瞅,然后道:“言十种障者,一无物相障,二有物相障,三非有似有相障,四谤相障,五一有相障,六异有相障,七实有相障,八异异相障,九如名义相障,十如义名相障,此之十障障于般若。“
    一旁有个眉清目秀的年轻僧人问道:“师叔,此经真意何在?”
    玄奘闻言,正要开口作答。
    此时,门外传来一句清音。
    “此经真意皆在性空假有四字之中。“
    “正所谓人无我、法无我。”
    那年轻僧人闻言,忍不住回道:“那何为性空?何为假有?”
    清音又从门外传来。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实在的自性,故称为“性空”。“
    “但“性空”并非虚无,虚假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种虚假的现象就称作“假有”。”
    ““性空”和“假有”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获得般若智慧,才能在观察事物时,不为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才能摆脱世俗认识的束缚,把握佛教真谛,达到觉悟的境界。”
    那年轻僧人听到这里,不禁目露沉思之色。
    本来坐在蒲团之上的玄奘脸上则泛起好奇与欣喜之色,当即起身道:“不知是哪位大僧到此!”
    这时,一道身影从门外走了进来,顿时引得一众僧人目瞪口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