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执道》天龙八部第4章难难难

诸天执道最新章节目录
   一旁的老狐狸老涂听了,亦是糊涂不已,他也算是博览群书,但却是从未听说过这世上还有这等修炼之法。
    老狐狸不禁搓了搓狐掌,脸上露出对那炼气之法的好奇。
    元妃心中暗道,当今这世上的修炼之法,都是经过无数代人的锤炼,方才有今日的武道修炼之法和仙道修炼之法。
    仙武同修之人不是没有,天下八大妖仙可以说同时都是仙武同修的高手。
    但像她这样的鬼仙,依旧是仙道为主,武道为辅。
    因为仙道主神魂,武道主肉身。
    一旦灵肉合一,那神魂便不能出窍,那也就等于是自废仙道。
    想要性命双修,超脱长生,达到彼岸,何其难也。
    元妃知道这条路的艰辛,稍稍一怔过后。
    倒是想听一听这位青云子道长所言的这炼气之法四大境界有何威力?
    不止元妃有这般想法,便是洪易也是目光灼灼。
    此时的洪易还是一个普通的侯府庶子,能听到这等高人之言,于他而言,着实是一件令他高兴的事情。
    元妃朝着陆凤秋说道:“敢问青云子道长,这炼气之法的四大境界较之于武道、仙道如何?不知可否超脱彼岸,证得长生?”
    陆凤秋闻言,微微一笑,道:“人活在世间,自然要内外兼修,修武不修神,只是一介武夫,修神不修武,则是一介孤魂。“
    “这炼气之法,比起那武道、仙道来,自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想要超脱长生,却又非是单纯有修炼之法门便可以做到的。”
    元妃心中暗道,那是自然,即便练成阳神、人仙也不能超脱。
    一旁的洪易好奇的问道:“敢问道长,那想要超脱长生,除了修炼之法还需要什么?“
    陆凤秋闻言,不禁开口念道:“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洪易听了,有些怅然。
    元妃闻言,不禁暗道,这青云子倒是会卖关子的很,不遇至人传妙诀,她是一点都不相信这炼气之法可以超脱彼岸,即便是性命双修,达成阳神、人仙也不能。
    若这炼气之法真的可超脱彼岸,这青云子又岂会出现在这里。
    元妃虽然承认陆凤秋是个高人,但此刻对这炼气之法也没了什么多余的想法。
    一旁的洪易却是怅然不已,心中想着,这位青云子道长定然是高人无疑,他口中这炼气之法或许真的玄妙不已。
    可惜,他只不过是洪府庶子,无缘与这般前辈高人再深入讨教这炼气之法的玄妙。
    陆凤秋仿佛看透了洪易的心思一般,从旁说道:“贫道此番入世,便是要开宗立派,传下道统,凡入我门者,可学这炼气之法。”
    要开宗立派?
    元妃听了,第一反应是诧异,然后便是恍然大悟。
    难怪这青云子说什么不遇至人传妙诀,原来是想着开宗立派。
    她只以为这青云子是哪家道门不世出的高手,却是没想到这位居然是要来开宗立派的。
    大乾王朝亲近道门,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
    这位青云子道长到玉京城来,看来是早已经做好了打算。
    当今大乾王朝官方承认册封的道门只有三大道门,分别是太上道、正一道、方仙道。
    方仙道以炼金炼丹受宠于王公贵族之间,而正一道以讲戒律,安定人心也受朝廷的扶持。
    太上道则是神秘不出世,隐居山中,修太上忘情之道。
    这青云子来历神秘,是要自立道统,那显然不是这三家之人。
    不过天下道士何其之多,从中古到现在,有多少道门都消失在了历史的岁月长河之中。
    能有气魄建立道统之人,自然不是简单之辈,但这道统能不能传承延续下去,那就是两说了。
    元妃倒是从陆凤秋这番话中听出,这位青云子道长似乎对洪易有些兴趣。
    她在那秋月寺中听到洪易作诗,“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
    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心性,的确是有些与众不同。
    也难怪青云子道长对其有兴趣。
    或许这便是洪易的机缘。
    这位青云子道长若是诚心收徒,想必这洪易应该能入了青云子道长的法眼。
    元妃能想到的事情,洪易也能想到一二。
    但是洪易却是不太敢相信,这样的高人前辈,会想着收他一个侯府竖子为徒。
    而且他心中还有些顾虑,他在府中的地位着实不高,即便是拜师也要让父亲同意才行,更何况,他父亲洪玄机一向对佛道没有好感,若是被父亲洪玄机知道他拜个道士为师,那少不了一番训斥。
    坏了府上的规矩,定然会给人留下把柄,赵夫人一向将他视作眼中钉,他马上就要参加举人试了,在此之前,还是不要节外生枝的好。
    若是能中了举人,他便能出府自立,到时候也能光明正大的拜师。
    想到此处,洪易心中还是颇为气愤,这种处处受制于人的现状,他真是受够了。
    若他有强大的实力,那府中的小婢又怎敢轻辱于他,即便站在那里没有丝毫动作,恐怕那等奴仆也不敢对他有半分的不敬。
    而非是得他声色俱厉,方才能吓走那奴仆。
    洪易心中不禁乱了起来,对于自身现状的不满,还有得遇宝山却不能去试一试的苦恼,绝非是他在书中读到的道理可以抚慰的。
    此时,那老狐狸老涂打破宁静,脸上泛着喜色,说道:“青云子道长开宗立派,着实可喜可贺,不知老夫还有这群小狐有没有福气常听道长讲道。”
    陆凤秋闻言,看向那老狐狸,淡笑道:“自然万物,凡有灵者,皆可点化,凡能通过贫道考验者,皆可入我门下。”
    老狐狸听了,看向一旁的那几十只小狐狸,他朝着那唤作小桑,小菲,小殊的三个小狐狸招招手,然后和陆凤秋说道:“道长,小桑,小菲,小殊可是这群幼狐中天资最为聪颖的,最通人性,知道理的,若是道长不嫌弃,不知可否让这三个小家伙跟着道长学习。”
    三个一身雪白的小狐狸一脸好奇的看着陆凤秋。
    陆凤秋则道:“想要入贫道门下,可不是简单之事,贫道收徒,会设下考验,若这三个小家伙想入贫道门下,可在贫道开山门之后,参与贫道设下的考验。”
    老狐狸一听,颔首道:“能有这般资格,已经是这三个小家伙的福气了。”
    这时,一旁的洪易还是忍不住开口道:“道长,我可以吗?”
    陆凤秋微微一笑,道:“自然可以。”
    洪易闻言,心中大定。
    一番谈论,已经是后半夜。
    那元妃抬起头来,看了看天色,突然站起身来,开口说道:“天色不早了,我要回去了,今日能得和青云子道长相识,听得道长一番高见,着实乃是我之幸事。”
    元妃又看了洪易一眼,她对洪易观感不错,不如顺水推舟,再帮洪易一个小忙。
    若是洪易能得这位青云子指点一二,倒也算是一桩好事。
    “我看洪易小先生也是个雅人,老涂,你那藏书洞里的藏书乱七八糟的,倒是可以让小先生整理整理藏书。”
    “我想,小先生这般雅人,定然是对书本爱极了的,小先生说无功不受禄,小先生替老涂整理一番藏书,也就不算是无功不受禄了。”
    元妃一番话语,让洪易颇为意动。
    他的确对老狐狸的藏书颇为感兴趣。
    毕竟他是个读书人,还喜好读杂书。
    一旁的老狐狸倒是不怎么在乎对外开放他的藏书,反倒是颇为欢喜,有些臭显摆的意味。
    “元妃这个法子真是好极了,这下小先生能答应了吧。”
    老涂脸上带着笑意说道。
    洪易闻言,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不推辞了。”
    这时,只见元妃洒然一笑,一个纵身,人就到了三十步开外,几个纵身,就消失在了山林之中。
    那等飘逸至极的身法还有来去自如的性子,着实让洪易看了羡慕不已,同时也对元妃的身份很好奇,这样一个美艳的少女竟然能和这一窝的狐狸有交情,这其中定然有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这时,老涂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带着洪易去参观他的藏书。
    但陆凤秋在此坐着,他便先邀请陆凤秋前去。
    陆凤秋倒也没有拒绝,多了解了解此方天地的事情,总归是没错的。
    于是陆凤秋跟随老狐狸老涂前往那山谷南面的一个石洞,那石洞又大又宽,左右足足有五六百步,高也有五六人高,走进去之后,好像一个大殿一般,一点都不觉得拘束。
    石洞的石壁上凿有许多小孔,小孔上,点燃着一盏盏油灯。
    石洞四面全部都是木质的书架,书架上都放着一册册的书籍,各种各样,有大本的,有小本的,有手抄本,有石印本,有木刻本,纸质也各种各样,有竹纸,檀纸,绸书,羊皮卷,还有丹书铁券。
    四周的墙壁,除了数十个大书架之外,在那四面的墙角下,还堆放着无数纸质已经发黄的书籍,有残缺的古籍,还有一些残缺的经文。
    洪易看着那石洞中藏书满是感慨,他心中暗道,这石室之中的藏书保守估计也有十万册之多。
    洪易如何想法,陆凤秋却是管不得了。
    他随手翻看一番那洞中藏书,那老涂在一旁说道:“让道长见笑了,这里着实有些乱了。”
    一旁的洪易则道:“我今夜便开始整理这书架吧。”
    老涂道:“那就多谢小先生了。”
    ……
    转眼间,陆凤秋已经在幽谷之中呆了三日。
    这三日间,陆凤秋和洪易在藏书洞中翻看那藏书。
    洪易翻出了那《宝塔观想出壳法》,一不小心便沉迷了进去,结果还真被他神魂出窍而去。
    陆凤秋也没有刻意去指点他什么,只是在看书的同时,顺便观望洪易一番。
    他看了两日那洞中藏书,便没有再看,他只是想多多了解一番这方天地而已,该看的他都看了。
    这一日,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从天而降。
    这雪下的非常大,外面更是寒冷刺骨,那如同鹅毛一般的大雪铺天盖地。
    老狐狸老涂神魂出窍去了,老狐狸是日游的境界,此时出去巡游,一来是锻炼神魂,二来是防范猎人趁着大雪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