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局档案》第六百零八章失踪真相

国安局档案最新章节目录
   “敌对势力?究竟是哪一个敌对势力,杀死了孙教授还有戴厅长?”我咬牙切齿地追问了句,想起他们惨死的样子,愤怒就不打一处来。.d.m
    叶主任双手一摊:“不知道,想要获取档案信息的,既有国外的情报人员,也有民间的邪术修炼者,所以不好确定是那一伙。”
    我有些失望,也有些怀疑,面前的这位叶主任,既然能够知晓那么多孙教授和戴厅长的信息,怎么连是谁残害了他们也不确定,估计是在刻意隐瞒我。
    他不说我也不好‘逼’问,只能询问另一个问题:“你刚才说孙教授和戴厅长之所以被杀,是因为扯进了一桩档案之中,究竟那是什么档案,为何会如此神秘和诡异?”
    叶主任咂了下嘴:“档案是在建国前建立的,里面的内容牵扯到一种力量,或者说一种生物,也或者说一种理念,原谅我只能说这么多,这是准则。
    它是不能面世的,所以当时的国民政fu,将关于它的所有信息,包括研究资料和成果,全部封存了下来,但百密一疏,档案中的只言片语还是传进了民间,被少数参研术法的人,包括邪术师察觉出端倪,于是官方与觊觎档案的人,开始了长达一个世纪的保护与偷盗斗争。
    虽然国民政fu**无能,但也知道大局,没有将档案资料公开化,避免了‘混’‘乱’和动`‘荡’的爆发,但保密措施不周到,或者说军统中有人因为贪污,泄‘露’了一些内容,才造成了后来的局面,包括现在的形势。”
    听后我暗自思忖起来,行尸事件与尘封档案有关,而孙教授以及戴厅长的死也与档案有关,但他们当初牵扯进来完全是由于台儿庄古墓,难道说古墓与罗布泊有着什么联系?记得紫嫣说过,最先进入古墓的老胡发生了异变、浑身腐烂不堪,但一直不停地吞食死人内脏,看情景似乎也是一种活尸,只不过与罗布泊的行尸略有不同,不知道它们之间会不会有着什么联系?
    除了这些,我还想起一件事,那就是孙教授告诉过我们,他和老戴追查赖清水,以及台儿庄古墓内在秘密过程中,查到了抗战时期,松‘花’江出现的冰中怪影事件,亲口告诉我,老胡是当年解放后,在丹城研究冰中怪影的专家之一。
    那么由此可以看出,罗布泊的行尸事件,松‘花’江出现的冰中怪影,以及台儿庄古墓里老胡的异变,这三者有着什么内在联系,如果没有推断错的话,应该全与尘封的档案有关,但这位叶主任已经给我先打过招呼,不能透‘露’档案的内容,所以问他肯定不会有什么答案。
    “怎么了?先前说是有好多问题,现在都没了?”叶主任微笑了下,对我调侃似的询问道。
    我不想放过这次机会,思忖了半天开口道:“似乎你先前的故事还没有说完啊,彭姓植物学家出走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不是真地犹如媒体报道的那样,失踪了?还有就是,既然科考队伍中‘混’进了敌特,那彭为什么还要将日记留下来,不是风险很大吗?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混’进队伍的敌特究竟是谁,有没有被查出来?”
    叶主任哼了声,给你个机会还真会把握,一下子冒出这么多问题,那好吧,我就继续给你说说,后彭姓植物学家失踪的经过:“他不见了后,我将此事告诉了邓首长,得到的首长的授权后,立即命令罗布泊周围的所有驻军参与搜寻,并且配备了直升机还有汽车,前后进行了不下于十几次搜寻,但全都没有任何成果。
    当然了,对外宣称的没有这么大动静,毕竟那时候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一些谣言,要是让普通百姓知道了搜寻对我这么庞当,一定会有好事的人编造出更多流言,更加民众的负担,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算是善意的谎言吧!
    彭的失踪也令我们很意外,想想他留下纸条出走的当天,就已经让支援科考队物资的直升机搜寻了,按说即便是走得再快,也没有直升机快啊,何况后来几天,在附近几百公里处进行了拉网式的寻找,除了也是一无所获,似乎他从沙漠里蒸发了。
    包括随后这些年,军方又组织了数十次搜寻,但也是没有什么发现,要是算上民间自发组织的,更是不计其数。
    关于他出走后失踪的事情,领导层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他被害了,的确,即便是累死渴死在了沙漠中,也应该留下尸体,种种迹象朝着他被敌特杀害后,埋进沙土下的方面引导。所以第一‘波’搜寻结束后,其他的九名队员就被隔离了起来,进行单独的审查与测谎。
    不过审问结果是没问题,他们所说的任何事情,时间地点等都能对的上来,但这并不能消除上面的怀疑,尤其是阅读了彭姓植物学家的日记后,更是加重了这种怀疑。
    当时社会上处于真理大论辩的时期,这件事情被所有人盯着,没有证据就囚禁科考队员,是十年动`‘乱’时期的那一套,是一种法制与文明的倒退,再加上潜伏的敌特没有毁坏日记,也能从侧面看出他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毁掉了所有证据,所以领导层做了一个决定,科考队的救命队员全部释放。
    不过这释放只是表面的,实际上一直派人暗中监视他们,三十年来从没有断过,即便死了尸体也不能立即火化,放进冰冻室冷藏起来,经过数月的核实后才能埋葬。”
    “那你们找出那个敌特了吗?或者说发现谁的嫌疑最大了吗?”我忍不住‘插’嘴问了句。
    叶主任摇摇头:“没有,他们九个人的生活起居,工作范畴,都没有发现问题,而且也没有与外界
    人士进行过接触,看上去再正常不过了,你知道这一切的根源出在哪里吗?”他说着反问了我一句。
    “根源?应该是那个敌特隐藏得很深吧。”我试探‘性’地回应了句。
    “不是他隐藏的伸,而是我们太大意了,忽略了一件事!”
    “什么事?”我提起了好奇心,忙追问道。
    叶主任深吸口气:“就是那张纸条的日期,日期有改动过的痕迹,起初我们以为是彭姓植物学家在半夜出走时,发现已经凌晨,所以写错了时间又改了过来,不过仔细思索就能发现这几乎不可能。
    首先,彭是搞科研工作的,心思非常缜密,再加上是在沙漠中惊醒科考,所以对时间的注意度远远高常人。
    其次,他留下的那本记录行尸事件研究结论的日记,最后一页上的时间明明出现了凌晨字样,所以可以推测,在他留下纸条之前,潜意识里已经知道是第二天了,这样的情况下,一个人是很难再犯低级错误的。
    最后,如果他发现写早了一天,完全不用改啊,从彭日记中的描述可以看出,他希望在队员醒来的时候,自己已经远离了营地,越远越好!早些一天的话,可以往队员中的那个敌特误以为他行走的距离更远,没办法去追赶了,岂不更好?!”
    我若有所悟地点点头:“所以你的意思是,彭姓植物学家留下的纸条上,落款日期是被人修改了,修改的人十有***就是那个潜伏在队伍里的敌特!”
    “对!我们领导层经过数次分析之后,觉得那天夜里的事情应该是这样的:彭姓植物学家在那名科考队员从自己帐篷里离开后,迅速地将经过写在了日记上,并且决定了先行离开的想法,写下纸条夹在笔记之中就要离开时,有一个人偷偷闪了进来,将他打昏或者杀害!毫无疑问,这人是敌特,但究竟是刚离开不久的那个队员,还是彭所怀疑的另一个人,我们无法确定,或许只有他遇害时才确定了那个人是谁!
    将彭姓植物学家打倒之后,那个人翻看了他的日记,没猜错的话,他白天溜进来并没有看完日中所有的内容,或者是害怕彭将自己的怀疑写进日记中,但令他宽心的事,日记中虽然记叙了彭对两名队员的怀疑,但没有指名道姓,也或者是,那两个人都不是这个潜进帐篷里的敌特,于是乎他放心了不少。
    现在,我们不知道究竟是那名敌特一开始就失手杀死了彭,还是他后来觉得昏倒彭看到了他的面目,过不了所以要灭口,总之彭是被害了,然后尸体被掩埋,深度一定在几米之下,要不然过不了几年,狂风的肆虐下,砂层移动,尸体就会暴‘露’出来。
    这名敌特掩埋好了彭姓植物学家后,又回到了他的帐篷,将自己存在过的一切痕迹抹了去,之后拿着日记和纸条思忖起来,究竟要不要毁掉它们,良久之后做的决定是留下,因为只有这样,上面才不会将思路往彭被杀的方面想,会单纯地认为他是在沙漠里失踪了。
    并且,日记的内容这名敌特已经基本知道了,偷不偷走对他没什么必要,烧不烧掉对他也没什么必要,留下来的话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让队员们都知道他们的队长,彭姓植物学家究竟来罗布泊是在研究什么,使消息走漏出去,造成一定影响,最好引起民众恐慌。
    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所以他留下了日记和纸条,但为了摆脱自己的嫌疑,将日期做了稍微修改,至于目的,我们领导层的分析认识他有两个。
    一是为了给大家造成假象——队长还没有走远,马上去找可能还追的上,从了潜意识里让队员们觉得队长就是独自出走的,将可能变成事实;
    二是为了消除自己的嫌疑,保不准晚上出来的时候,被哪个队员看见了,将时间改成下半夜之后,可以摆脱时间上的嫌疑,当然了,这么做有点虎蛇添足的危险,但他敢于冒险,因为最愚蠢的方法,可能我们约不会怀疑。
    他成功了,我们开始时,确实以为彭的失踪是自己躲避敌特,主动出走的后果,知道后来发现彭的尸体,才明白一切都错了!”
    我听后浑身一颤,大声质问:“你说什么?彭姓植物学家的尸体找到了?!”
    叶主任平静地点了下头:“是的,不过是在他失踪十年后发现的,通过尸体上破烂不堪的衣服,以及头骨的复原,确定骸骨就是彭姓植物学家无疑。尸体的出现地,就是当年科考队扎营的地方,这从正面印证了我们领导层的推断——彭是被杀害的!
    在彭腐烂的殆尽的‘胸’廓里,我们发现了一张牛皮纸,打开之后里面的文字虽然模糊,但仍依稀可辨,内容是日记上所没有记载的东西:造成行尸事件发生的植物是什么,它们以及何时会出现,在哪些地方会出现,还有就是这些植物因何而来,怎么形成都做了一一记录,更重要的是上面提到了一个地图上没有的地点!”
    “是……双月泉?”我试探‘性’地询问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