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求生记同人修改版》卷二隐伏荆襄待机翔卷二第二十三回陆仁论道

三国求生记同人修改版最新章节目录
   柴桑陆氏码头,糜安的茶酒肆。
    且不提厨下正如何的忙着准备酒菜,只说前厅的座席之中,东吴郡主孙尚香正紧锁着一对细眉,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再仔仔细细的打晾着对面席中的陆仁。而陆仁先前因为要避嫌守礼,一直没有认真的看过这位在三国史中算得上是颇有戏份的女中豪杰,直到这会儿才有机会好好的看一看。这一看之下陆仁心中在暗暗点头,就是现在不过十五、六岁的孙尚香,身上有着典型的江南女子那水灵秀气、娇小灵珑的特点,人也确实长得不错,姿色方面就算是放到现代社会也称得上是中上,的确对得起各种书中对孙尚香所描写的文字。再就是因为孙尚香自幼习武的关系,眉宇之间有着那么一股英姿之气……不过老实说,骄纵之气也挺重的。反正就算是不认识孙尚香的人,诂计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位绝对是哪家的蛮横大小姐。
    一念至此,陆仁悄悄的拉了拉身侧貂婵的衣袖,悄声问道:“喂,论查颜观色你比我强得多了,那你那时和她比剑,怎么会没看出她的身份不简单呢?”
    貂婵回应道:“就是因为看出她的身份不简单,所以我才没有互通名号!当时我和阿贞是在柴桑临时靠岸避一避风浪,前后加起来还不足三天。我是因为在船上呆久了想上陆活动活动筋骨,带着小兰去郊野踏青的时候和她碰上的。见她剑练得不错,我又一时技痒……”
    话未说完,那边的孙尚香用带着十二分怀疑的语气向陆仁问道:“你……真的是陆义浩,陆仆射吗?”
    陆仁赶紧笑而回应道:“货真价实,如假包换!”
    孙尚香哑然:“货真价实如假包换?听你这话不像个曾任朝堂要职的天下名士,至更像一个行商贩货的商贾。”
    陆仁道:“今时今日的陆仁就是一介商贾而已,到让郡主见笑了。”
    孙尚香又细望了陆仁一阵,忽然不住的摇头道:“不对不对,我听说陆仆射初出仕时正是弱冠之年,时至今日已年过三旬。可我看你……比我大不了几岁,最多不过二十一、二岁而已。”
    陆仁笑道:“郡主岂不知‘人不可貌相’?其实陆仁曾早年修道,略通一点养生之法,所以看上去会显得年轻一些。至于我实际的年齿到正如郡主适才所言,今年已经三十有一了。”
    “修道?道士?”一听到这个词,孙尚香的细眉便又皱紧了几分,眉宇间甚至还带出了几分怒意,右手亦按到了佩剑的剑柄之上。
    还是在孙尚香的神情忽变之时貂婵便已经有查觉到,到孙尚香的手按住剑柄时,貂婵的心头便暗自一紧,右手亦往自己佩剑的剑柄上按了过去。只是手方到半路,陆仁却悄悄的伸手按住了貂婵想要握剑的手。
    貂婵明白陆仁的意思,稍稍的皱了皱眉头之后还是把右手收了回去。再看陆仁向孙尚香淡淡一笑,十分淡定的道:“孙郡主,我陆仁并不是于吉,你为何要对我生出杀意?亦或是说,郡主对全天下的修道之人都心怀怨恨,欲除之而后快?”
    孙尚香闻言楞了一下,已经按到剑柄上的手也下意识的收了回来。略一迟疑,孙尚香便向陆仁问道:“你为何会知道于吉之事?”
    陆仁道:“两年多前,曹孟德与袁本初交兵于官渡,当时曹孟德尽起倾国之兵使其后防空虚,心里最担忧突然发兵侵袭许都的并不是坐拥重兵的荆襄刘表,而是你故去的大哥孙伯符,所以发往江东一带刺探消息的细作从未少派。我那时与荀文若留守许都,大小事物必先经我二人之手再择其重者转呈于曹孟德,所以当时的一些事我知道得是很清楚的。哦,说起来我与江东二张之一的张纮张子纲颇有几分交情,便是那时在许都相识的。”张纮于建安四年被孙策派去许昌向曹操求官,陆仁作为尚书仆射自然会见到张纮,不过只是点头之交而已,所谓的“颇有交情”当然是在唬孙尚香。
    孙尚香哪懂这个?不过她还确实听张纮提起过陆仁。不过这位急性子的郡主大小姐在意的不是这个,而是望了陆仁一会儿,细眉又紧锁了起来,稍侧过些头去闭口不语,看那神情似乎是对陆仁很有些反感。
    貂婵心中暗自奇怪,暗中扯了扯陆仁的袖子再悄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刚才还好好的说着话,怎么突然一下就变成这个样子了?看起来她好像是想杀你啊!还有于吉又是谁?”
    陆仁悄声回应道:“那时候你已经去了夷州,江东这里的事你当然不知道。那于吉是琅琊宫的道士,一直都在江东一带传道,而孙郡主的大哥小霸王孙策孙伯符之死,与于吉脱不开干系。这位郡主一直都很敬爱自己的大哥,可他的大哥之死却与道士有关……”
    貂婵恍然道:“明白了。人说爱屋及乌,反过来也会恨屋及乌,难怪一听说你曾经修道就想翻脸斩人。”
    再看孙尚香猛然侧回头来,冲着陆仁冷冰冰的道:“所谓的修道之人最是可恨!就譬如那黄巾张角妄称仙师,实则却不过是在蛊惑世人、祸乱天下,令天下百姓都民不聊生。故此在我看来,那些自称修道之人都是些贼心妖人,自当是人人都得而诛之!”
    陆仁心说你这不是在指桑骂槐吗?别说我没修习过什么道术不道术的,就算是修习过我又招你惹你了?再者说张角那是官逼民反的农民起义,只不过借用了宗教来作为聚众的名头,又关修道哪门子事了?
    他在这里啼笑皆非,身边的貂婵却有些坐不住了。只是貂婵刚想动嘴开骂却又被陆仁给拦了下来,一气之下瞪了陆仁一眼便扭过头去暗生闷气。
    陆仁无奈的摇了摇头,向孙尚香微笑道:“郡主,其实‘道’的本意不过是教人修身养性劝人向善,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于千百年来借题发挥,吹嘘捏造些飘渺虚幻的东西出来欺瞒世人再为己牟利。实不相瞒,我陆仁虽曾习道却从不信有妖鬼仙神,因为鬼神之事只在人心而并不在实。”
    “咦?”孙尚香再次楞住。你想啊,自称修道,民间传闻中也传得神忽其神的陆仁,自己却说不信鬼神,这在当时换谁谁都得楞住。
    陆仁笑了笑接着道:“如果郡主硬要把我陆仁看成是张角、于吉那一类的人,我也无话可说。不过我还是要说清楚,他们修习的是骗人的幻,我所修习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技’;他们自称为仙来蛊惑世人,好令旁人听命于他、敬畏于他,信他们的人其实什么都得不到不说,往往还会倾家荡产甚至是家破人亡,我却是将我学来的天地万物之理教给世人,然后让世人们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去实实在在劳动与收获,最后丰衣足食。或者应该说,他们的‘道’是有如梦幻的心之虚道,尽管梦中的仙境美不胜收,实际上再怎么苦修也不过就是虚幻之梦而已。而我所修的‘道’是物之实道,探求的是天地万物前后因果的实理,并且一定要用实实在在的实物去证明某件事物为什么会如此。”
    孙尚香这时人可就懵了:“你、你在说些什么啊?我、我一点都听不懂!”废话,陆仁扯的这些已经有点唯物主义的思想了,孙尚香一个古代人听得懂才怪!
    陆仁又笑了笑,随手拿起面前的竹杯道:“那些妄称为仙之人,也许会说这种东西他能够变化出来是不是?真要他们变根本就变不出来,在他人面前的变化其实不过是在玩一些欺骗人的障眼法而已,变出来的东西其实是他们在暗中早就准备好了的。”
    孙尚香疑迟道:“那按你的说法,你能变出来?”
    陆仁哑然笑道:“我又哪里能凭空变化出来?但是我知道这件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甚至自己都可以做出来。注意了,我是说做,而不是变。”
    “嘘——(大致的意思类似于现在的“切——”)”孙尚香栅唇一嘟:“我以为你说些什么呢!闹了半天只是工匠技艺而已嘛!”
    陆仁摇头笑道:“错,我指的是明其理。现在的道家尊上古三帝之一的轩辕黄帝为道之始祖,皆称黄帝是如何如何的神通广大,甚至说黄帝最后登天升仙,却隐略了黄帝是如何教子民们开荒僻土、养蚕种桑以为自给自足之道之事,只是在一味的吹嘘一些飘渺玄幻之事而误导世人。我想如果轩辕黄帝真的在天有灵,多半也会被这些不长进的徒子徒孙们给气得从天上再掉下来。”
    后一句玩笑话惹得孙尚香忍不住噗哧一笑,但马上就又板起了脸道:“这和你说的‘道’又有什么关系?”
    陆仁心说我随手挑的一件东西好像是不怎么样,看来得给孙尚香玩点玄的东西才行。略一皱眉计上心来,随即笑问道:“郡主见过彩虹吗?”
    孙尚香道:“当然见过!雨后彩虹乃人间至美之景。”
    陆仁望了一眼屋外晴朗的天空:“那郡主现在想不想看彩虹?”
    孙尚香大奇道:“你难道能在这么晴朗的天里唤来天边彩虹?”
    “这有何难?”陆仁端起了茶壶再来到屋外,含了一大口水之后再用力的那么一喷。之后也不用多说,反正一道简化版的彩虹就出现在了陆仁所喷出的“茶雨”之中。
    孙尚香这会儿眼都直了,楞了老半晌才回过神来,再望向陆仁时刚想问话,却见陆仁神情有些黯然的站在那里,望着手中的茶壶一言不发。孙尚香犹豫了一下,唤道:“陆仆射?”
    陆仁回过神来,向孙尚香表示歉意的一笑,轻叹道:“以前在许都为官的时候,我经常这么逗婉儿开心的。刚才在郡主的面前好强逞能,却无意中让陆仁想起了以前与婉儿在一起的事……一时失礼,还望郡主见谅。”
    孙尚香“哦”了一声,却因此在不知不觉间对陆仁的反感少了那么几分。略一沉吟,孙尚香又向陆仁道:“想不到陆仆射真有奇能异术,竟能晴日生虹……”语气中已经带出了几分尊敬。
    陆仁连忙摆手道:“不不不,这不是什么奇能异术,谁都可以做到的。郡主若不信那现在就可以试试,保证郡主也一样可以晴日生虹。”
    “真的!?”孙尚香立刻就来了兴趣,连忙也抓起了茶壶奔至屋外,学着陆仁刚才的样子喷起了茶水。话又说回来,这也就是孙尚香会这样,要换了其他的大小姐才不会如此的失态。
    (这里要PS一下:有关“喷水生虹”,瓶子记得好像在哪本古代的书籍上有所记载,但是是汉前的还是汉后的瓶子却记不清了,码字码到这里的时候又懒得去网吧上百度查,所以就顺手写出来了。知道这个典故的朋友可千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