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求生记同人修改版》卷一第二百四十六回此心彼意[2]

三国求生记同人修改版最新章节目录
   。”
    许攸道:“攸在河北时亦多有听闻此人传闻,只是市井传闻终难尽信。今即遇见,攸到想斗胆问公一句,在孟德看来,6义浩其人如何?”
    曹操道:“嗯……在许都,郭奉孝与6义浩被人并称为许都两大浪子,不治行检、放荡终日,亦有人称此二人为鬼郭怪6。郭奉孝长于谋略,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计略依人而定,计则必中,无有所失,便如有鬼神之智一般,故称其为鬼才;6义浩身负诸多杂学,行事往往不依旧法,旁人见之而不解,故呼之为怪,然其事成之日甚见其效。这鬼怪二才一司政理一司军谋,吾甚得其助矣!不过现在回想起来,当初若不是奉孝、文若、元让极力举荐,吾到险些错失了6义浩这个绝世怪才。没办法,他这个人看上去太不像样子了。”
    许攸听到曹操赞许6仁,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想想现在的自己什么都不是,也就只能附和着曹操道:“攸亦听闻说6义浩可堪比汉相萧何。孟德得此贤才相助,幸也!”
    曹操笑着点了点头,不过脸色却随之一黯,继而轻叹道:“不过子远尚有所不知,这个人……吾快留之不住了。”
    许攸一楞,随即便追问曹操是怎么回事,曹操也就把6仁前前后后的事大致的说了一遍。许攸听过之后愕然了许久,心中却没来由的泛起了些许的喜意,但在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而是故作认真的向曹操道:“孟德且恕攸明言,他6仁若只是个碌碌庸才,放任他离去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可是他身怀绝世怪才,即不能为公所用,又放任他就此离去的话……攸以为,他若真的胸无大志,便不应该应征就辟,还立下诸多的功绩,得来如此之高的名望。而且他口口声声的说自己只想逍遥度日不愿为官,说不定是在有意的欺瞒而令孟德你……”许攸曾与曹操是好友,知道曹操是个聪明人,因此话不用说得太明白。
    再看曹操执杯的手轻轻的颤了颤,习惯性的眯起了招牌三角眼却并不说话。许久过去,曹操才压低了声音道:“吾亦不瞒子远,此正是吾心中担忧之事。其实程仲德亦向吾提及过此事,只是一直以来6义浩有大功于吾,吾亦知其为人心性如何,实在是不忍心……”
    许攸心中再喜,面上却正色道:“公切不可有妇人之仁。在攸看来,6仁此人万万不可轻而纵之。想公曾因刘备于许都种菜一事而轻纵刘备,险成心腹之大患,而攸观那6仁的处世之谋似乎犹在刘备之上,兼之胸怀不世之才,又多有奇能异术。若任彼轻去,被他寻机而起,只怕必为孟德心腹之患矣!”
    曹操闻言放下了杯盏,在帐中来回的转了几个圈,神情变得越来越冷峻。其实也不知从何时开始,曹操就已经有了想除掉6仁一绝后患之心,只是因为曹操常常会看见6仁软弱而重情的一面,在爱才之心的驱使之下又很想把6仁完完全全的收归已用。但是随着事情一步步的展,曹操越来越感觉到6仁不是他真正能够驾御得了的人,因此心中的杀机已越来越盛。实在是曹操考虑到要与袁绍决战,需要6仁这样的人来稳定后方的军需供应,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使得曹操还是得把这件事给先压下来暂不理会。但是现在这场关键的官渡之战,曹操已胜券在握,本就有心之下又被记恨着6仁的许攸这么一提,曹操也就真正的开始考虑这件事了。
    但是既便如此,曹操的心底还有最后的一点犹豫,就是6仁如果肯留下来的话,曹操相信自己完全能够压制得住6仁,而6仁身上的富国才干,曹操也明显的感觉到还没有真正的完全挥出来。因此曹操真正的打算是想控制住6仁。不到万不得已,曹操也真不想下这个杀手。曹操做事务实,知道如果真能控制住6仁的话,对他的霸业会有难以诂量的帮助。
    一念至此,曹操又沉思了片刻,笑着向许攸道:“想必子远此刻也已倦乏了吧?且归帐安歇,明日我们再把酒言欢如何?”
    许攸知道曹操此刻需要一点思考的时间,而自己目前的身份也不好说得太多,当然是恭敬的领命欲退。只是才刚刚与曹操一同走出大帐,忽有传令官来报说张郃与高览差人来献降,曹操大喜之下急忙率众出迎。当曹操与郭嘉站在营门前等候的时候,曹操无意中听见了郭嘉的低声自语:
    “这臭小子,居然又给他料中了张郃、高览一定会势尽而降。现在仔细回想起来,官渡一役从开打到现在,运送石车、暗探乌巢、易燃鱼油、营盘激战,还有现在的张、高二将献降,好像事事他都早已料尽……嗯,他如果真的用心而为,只怕我远远及不上他。”
    曹操心中微微一惊,因为郭嘉的这番自言自语似乎提醒了曹操些什么。略一沉吟,曹操回过身向郭嘉低声笑道:“奉孝已经很久没沾过酒了吧?不如今夜来孤帐中,孤与你小饮几杯如何?”
    郭嘉点头应命,但从曹操的眼神之中,郭嘉似乎已经看明白了什么,心中却也为之一窒……
    (上周六去了一趟庐山,正赶上是南昌今年最大的一场暴雨,瓶子不小心中招感冒了,昨天头痛了一整天,这会儿扁桃体还着炎呢……漏更之事,还请原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