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求生记同人修改版》卷一第一百五十回临发杂事

三国求生记同人修改版最新章节目录
   汉,建安四年春,正月初五。
    “启禀当主,宗室子弟皆整装已毕,即时可行!”
    陆府前厅,陆仁正在整点行装,听见了陆方的禀报,陆仁下意识的轻轻点头,不过紧跟着就有些无奈的摇叹了口气,心中暗自嘀咕道:“时间怎么就过得这么快呢?感觉才一转眼的功夫就到了我得随军出征的日子……唉,我现在可是对‘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有了极其深刻的体会了,老曹一句话下来,我想不去都不行啊!”
    自嘲的笑了笑,陆仁向陆方问道:“糜大小姐还没有赶回来吗?”
    “……”陆方无语而沉默了片刻,随即面色一正,神情严肃之极的向陆仁恭身一礼劝谏道:“当主请容某一言!当主随军出征在即,应专注于军旅诸事、心无旁骛,如此方能进取功绩、退守身全。不应心中贪恋女色欢爱以致心生杂念,念若杂则必有大失矣!”
    “我……”换到陆仁无语,哭笑不得中双手叉起了腰瞪住陆方,心中暗道:“这家伙……记得三天前许昌对我的征召令下来的时候就属他最兴奋,现在居然还义正言辞的对我说三道四!真***不知道这家伙兴奋个什么鸟劲!”
    当然,牢骚虽然是这么发,陆仁心底其实很清楚陆方为什么会这样。
    陆方可以说是一个汉时的传统仕子,想兴旺宗族的观念之重常常令陆仁都为之汗颜。而如果想兴旺这支陆氏支流的话,陆仁的官位名望那是至关重要的。
    陆仁现在毕竟只是个小小的县令,可以说是吏治中最底层的官员。在陆方并不知道陆仁被贬为县令的隐情的前题下,陆仁这个县令的任期一满如果没能得到提升那就什么都不是。而萌县的这支陆氏支流并不属于本土宗族,且除了陆仁之外就再没有有资格、名望出仕为官的人(就目前的时局而言,甚至可以说整个陆氏之中也只有陆仁才有官位、名望、资格),那么陆仁一但“什么都不是”了的话,萌县这支“非本土”的陆氏支流中就没有了能够支撑起大局的人。而一支“非本土”的宗族如果失去了有官位的顶梁柱,那别说是想兴旺,就连在当地立足都可能会成问题。所以陆仁的官必须得升。
    陆仁也好,陆方也罢,都知道在那个时代想赚取功绩好飞黄腾达的话,随军出征的军功才是最多且最快的。对陆方来说,陆仁这根顶梁柱现在最缺乏的就是赚取功绩并获得提升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陆仁突然一下收到许昌来的随军出征召调令,那就意味着陆仁获得了仕途提升的机会。而陆仁一但获得提升,萌县陆氏支流的发展自然就有了保障。因此陆方对这件事极为重视,闻讯之后马上就忙着张罗陆仁的随行人、物,务求陆仁用最好的状态出征,好赚取功绩提升官职,确保萌县陆氏的安定发展……
    且说陆仁心中发完了牢骚,上前几步伸指戳了戳陆方的胸脯,气又不是乐又不是的道:“喂,我说你想到哪里去了?糜大小姐可是我义妹哎!什么贪恋女色欢爱的,你当我是那种不顾人伦的衣冠禽兽啊?”
    “……”陆方哑然,心说你和糜贞之间的那档子事鬼才说得清!
    陆仁闷哼了一声道:“下次你再乱说话信不信我让你面上一个月的壁!我和义妹之间清清白白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事那都是市井好事之徒的胡言乱语,你跟起什么哄?马上派人给我去城门那里守着,糜大小姐一回来马上报知我!”
    陆方想了想又向陆仁拱手道:“当主,请恕……”
    陆仁立马就火冒三丈:“我恕你个大头鬼!你不把我往歪处想就不甘心是不是?马上派人去给我守着!人糜大小姐是前一阵子帮我找工匠赶制几件我在征途中要用的宝贝去了,我现在都要启程了她却还没回来,我急着呢我!!”
    陆方见陆仁突然发了这么大的火自然是吓了一跳,不过听完陆仁的话之后却也恍然大悟,赶紧出门离厅安排人去了。陆仁则怀抱起双臂,气闷不已的一**坐到了地板上。说实话,陆仁现在的心情真不怎么好,平时他都没对年长他数岁的陆方发过脾气的,今天却因为心情不好而发了。
    廊下转出了婉儿与蔡琰。二女刚才听见了陆仁发脾气的话,又各自望了一眼匆匆出门的陆方,相顾而摇头后踏入厅中。
    “主上!”“义浩。”
    陆仁抬头望向二女,脸上挤出了一个很勉强的微笑。
    婉儿把一个包袱交给陆仁,神情中流露出了几分不舍之意:“主上,这是婉儿给你赶制出来的衣物……主上,你平时一向散漫不羁,不太注意照料好自己的身体,而这次是随军征战,婉儿又不能随侍在主上身边,主上千万要好生照料自己……”
    陆仁接过包袱,叹了口气轻轻点头道:“放心吧婉儿,我会的。”
    婉儿望住陆仁,心中纵有千言万语却一句都说不出来,只能咬着嘴唇低下了头去。一旁的蔡琰见状心中暗叹了口气,把手中的竹笛递给了陆仁道:“义浩,这是你平时惯用的竹笛,带在身边聊作自娱用。顺便说一下,你与婉妹的竹笛其实相差了半个音高,我已经帮你们都调整好了。”
    陆仁点头接过来,有些犹豫不决的道:“昭姬,我和你之间的亲事……”
    那个时代除非你是私定终身,不然可不能玩什么闪婚,讲究受聘成婚之期。也就是“天子一年,诸候半年,士大夫一季,庶民一月”,陆仁是属于“士大夫”这一级,与蔡琰之间是有三个月聘期的。蔡琰住到陆仁府中去时已经是在中秋之后,之后陆仁又不敢马上就和蔡琰谈婚论嫁,而是先观查了曹操的动静有两个月,这就已经入了冬。看见老曹没什么过激反应之后,陆仁才向曹操这个蔡琰的“叔父”长辈下的聘礼,也就是说聘期是建安三年入冬的十一月才算起的,现在才一月初,陆仁与蔡琰的成婚之期还没到呢!
    蔡琰轻轻的摇了摇头道:“别说了,我等你回来就是。你放心,你不在的时候我会帮你好好的照料婉妹的。至于你书房里的那些书卷典籍,我会帮你好好整理妥当。”
    陆仁叹了口气道:“也罢,有劳你了……”说着陆仁忽然猛甩其头,自嘲而笑:“我说我们这是干什么啊?我不过是任随军主簿押运粮草,又不是真的要去上阵厮杀,我们搞得这么悲情切切的干什么?婉儿!”
    婉儿被陆仁这么一唤楞了一下神,陆仁则顺手把包袱塞到蔡琰的手里,一探臂把婉儿揽入怀中抱紧,用有如哄小孩子一般语调嬉笑道:“婉儿乖——我知道我家婉儿最乖了!呐,安安心心的在家里等我回来,不许我不在的时候就整日茶不思饭不想的。要是呆在家里觉得气闷就让子良他们陪你出去散散心,要是我回来的时候看见你瘦了,小心我打你**!”
    婉儿红着脸,声若蚊蝇的应了一声,而一旁的蔡琰则着实被陆仁的这种举动给闹得有些哭笑不得。陆仁抱了一会儿婉儿之后才放开,又向蔡琰伸出了双臂嬉笑道:“昭姬你要不要来一下?”
    蔡琰大窘,急忙把手里的包袱往陆仁的怀里一塞借此挡住了陆仁,扭过头去尴尬的道:“我不用了……义浩,你的这点温存之意还是都留给婉妹吧。”
    陆仁伸手抓头,嘿嘿嘿的笑了几声却又正色道:“婉儿天性柔弱,而我现在的家业又多,不像以前那样没什么要管的,以婉儿的性情肯定是管不了的。昭姬,家内的事有劳你多上上心,至于产业方面,糜贞她自会打理。”
    蔡琰点头道:“我知道了。你身在军旅,望君珍重,勿以家事为念。”
    陆仁点头,用力的做了几次深呼吸之后道:“好了,我出去看看那些个随我出行的宗室子弟。”
    踏步的走出府院,陆仁凝神观望,只见院门外有二十个陆氏正在相互整点行装,陆方就在一旁向身边的几个陆氏子弟反复的交待着什么。此刻见陆仁出了院门,陆方马上就一声令下,这二十个陆氏子弟便停下了手中的杂事与闲谈并站好了队列。
    细望过去,这二十个陆氏子弟全都是二十岁往上,三十岁往下的青壮男丁,一个个都身强体壮、精神饱满。事实上当初陆方带着两百挂零陆氏子弟来到许昌的时候,这两百来人中有一百六十多号青壮男丁,其余的则是妇幼。而这些青壮男丁因为要承担起一路上护卫宗族的任务,所以都是经过陆逊严格挑选出来的,可以说个个会武、人人带艺,不然就当时那三百来号人,绕了那么大一个圈子,还路经了袁术、吕布的领地的,没点自保的实力不早就让这二位给打没了?
    这次陆仁出征,陆方一得讯就马上去挑选宗室子弟,只本是想挑选五十人出来让陆仁带在身边的,陆仁却说不能带那么多。因为陆仁现在在萌县是有钱人,又是这个场那个场的,需要人手守护的产业太多,带走五十人的话萌县陆氏的人手就吃紧了,所以最后只是挑选了二十个精英子弟出来而已。
    不过对这二十个陆氏子弟,陆仁也是一咬牙,把这一年来存下的一点好货都拿了出来。首先是武器,前面不是让糜贞再去中山贩了一回铁吗?三支分流商队总共是带回来了近万斤的镔铁,其中转卖进许昌府库的是七千斤左右,其余的陆仁让糜贞全运来了萌县,七成左右作为萌县发展生产用铁,另处的一半陆仁就让糜贞、陆方去找寻铁匠,打造自己这些人马所需的武器装备。
    当时的制铁工艺本身就以吴、越之地最佳,而陆氏子弟中就有十来个精于铁艺,再加上陆仁手上有好的制铁资料,人又舍得花钱,与这些个铁匠反复试制的结果,普通的钢制武器那就不用说了,居然还打制出了三十柄有一定钨含量的合金钢刀剑。这三十柄刀剑在当时来说可以称得上是神兵利器,陆仁一直都没敢拿出来,而是收藏在了府中的收藏库里。这次出征,陆仁便人手一把,自己还带了一柄趁手的长命在身上。没办法,陆仁这不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吗?
    此外,陆仁还凭借着自己以前当许昌令时的关系,从许昌那所由他筹建的竹木工艺品生产作坊中招纳了好些个技艺精湛的木匠来萌县。这些木匠除了确保萌县的生产用具制作外,还有帮陆仁制做一定数量的兵器组件,如戈、枪、槊所需的硬木长杆就是一例。汉时主要还是府兵制,有军籍或是家中有从军之人的家庭,武器都是要自备的,因此陆仁贩卖些这个并不违法。再就是陆仁就有让木匠制做少量的弩弓……前面不是说过陆仁给竹木工艺坊搞出过竹制卡尺吗?直接的效果就是使木匠们做出来的工艺尺寸得到了较好的精确值,每个木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