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求生记同人修改版》卷一第三十八回强辩斥责

三国求生记同人修改版最新章节目录
   却说陆仁去徐州向糜竺求助购粮,结果却发展成为在徐州府衙中面对刘关张以及所有的徐州官员。身处在徐州官僚们的敌视与轻蔑之下,陆仁却发出了一阵张狂大笑……
    “哼哼哼……哈哈哈——”为求夸张,陆仁特意选取了KOF中八神式的狂笑。
    大笑过后,厅中安静了下来。陆仁冷眼环视了一圈,冲着众官冷笑道:“常听人说徐州众官如何如何,亦不乏当世才俊。今日观之,不过都是一群徒有虚名的酒囊饭袋!!”这个是学弥衡的。反正是要骂,那就先狂了再说。
    “什么——!?”徐州众官一片哗然。
    当时就有人蹦了出来道:“可笑!曹孟德与吕布交兵,岁逢蝗旱两灾军已无粮,已是难以继日之局!差你来徐州求粮不正是为此吗?有求于人尚如此狂妄!”
    陆仁这会儿突然有种感觉,感觉他现在不是在古代的辩论场上,而是在读书时的网页论坛上。别的或许不行,论坛上强辞夺理的种招数陆仁还会几招。想了想陆仁笑而应道:“所以说你们是徒有虚名!你们除了依仗着家世名望坐与庙堂之中夸夸其谈之外,可曾有过半分的远见?不错,曹操是眼下军中乏粮,但以曹操雄才与其帐下众多谋士之智,又岂会坐以待毙?我陆仁没读过多少书,像样的话也说不出来几句,我只知道一个有才智有办法的人,真正面临困境想要去摆脱困境的时候,办法绝对不会只有一个!我陆仁现在是站在徐州府衙这里向徐州求购粮草,但我也敢说曹操肯定有另外派出其他几路的人马另筹粮草。换言之,能不能从你们徐州购来粮草,我不在乎,曹操也一样不在乎!这一点你们这些人有谁想过!?”反正在原本的历史上曹操也真没依赖过徐州什么,陆仁说出这话来那可是底气足得很。
    又有人接上话道:“既然如此,你又何必来我徐州?”
    陆仁翻了个白眼,都懒得去看是谁出的声,反正他也不认识几个人的:“你是白痴还是脑袋秀逗了啊!要不就是耳朵进了水……呃!”说了这些陆仁才反应过来汉代哪里知道“脑袋秀逗”是什么意思?他这是一时兴起,习惯性的把在网络论坛上和人对骂的语言给带了出来。
    不过只这一顿,陆仁却也听到了有人气得咬牙切齿外带气喘嘘嘘的声音,当下便故作歉意的抱拳环施一礼笑道:“各位想必都知道我陆仁本来只是个山野村夫,不怎么知书达礼。适才若言语之间有所冒犯,还请见谅!”靠了,这故作姿态的话不说还好,一说出来才真是气人呢。
    却见陆仁闭目稍稍措筹了一下说辞,睁眼笑道:“方才不知是哪位说我何必来徐州求粮?在下反问一句,阁下可知什么是多多益善吗?刚才我还说过如有困境就要多想办法去解决,如果真的只在一棵树上吊死,依我看那才是真正的愚蠢之极。想我陆仁多少也算与徐州有旧,故此来徐州求粮,而曹操本身与河北袁绍亦是少年之时的知交好友,若曹操差人去河北求粮,以冀州之富庶,袁绍与曹操之亲,支出三、五万斛的粮米给曹操应急会很难吗?我来徐州求粮,本身不过是一试行之举,得之为益却不过是锦上添花,不得亦不为之损!”咳咳……强调一下你徐州的粮草有没有无所谓来着。
    再有人强辩道:“休要夸夸其谈!曹孟德明明已势穷力竭,无计可施之下才差你来徐州求粮,你却还在这里强言狡辩……”
    陆仁心中大喜,暗道:“哎哟碰上了!这个话题我还真有准备!”
    当下哈哈一笑,振声回应道:“无计可施?我刚才说了那么多,阁下还这么认为吗?恕我无礼,我到认为阁下胸无远见,甚至没有见识!犹记得当初陶府君款留曹嵩,后遣张闿带兵护送,各位好歹与那张闿同为陶府君帐下幕僚,却竟无一人看出那张闿贼心未死必生祸乱!若当时有一人站出来劝陶府君另遣他人,旧年徐州又何来大祸?诸多百姓又岂会命丧黄泉!?我再说句不客气的话,我陆仁本为徐州百姓,现在却站在这里与各位争论是非,也都是拜你们的胸无见识所赐!”
    “强、强辞夺理,强辞夺理!”
    陆仁心说废话!我不把这歪理先夺过来,就顺着你们的话走,那我不是自取其辱了?当下也不等他人开口,陆仁直接就抢过了话头:“说曹军无粮,故遣我来徐州求粮,这话自然是不错,可是你们只看到了曹军眼下无粮的近事,却并未想过今后又当如何,这便是我说各位胸无远见之处。各位不妨想想,当初陶府君又为何要款留曹嵩一家且执礼甚厚?”
    厅中一阵沉默。其实谁都知道那时陶谦就是想结交曹操。不说拉个靠山之类的话,至少陶谦也是想和曹操保持友好关系,好让自己的徐州安宁一点。
    陆仁没理会这些人,自顾自的往下说:“曹操自克平黄巾余贼之后,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兼之兵强马壮,威震山东。陶府君知操有势不可招惹,故此一意结交,为的也不外乎是想给徐州赚回一份清宁……各位可不要忘了,当日曹操兵临徐州城下之时,若不是吕布偷袭衮州,曹操不得不退兵自救,徐州之战谁胜谁负犹未可知。现在曹操虽然与吕布争夺衮州,又遭荒年军兵无粮继日,但依曹操之才,肯定会渡此困境继而重掌衮州。真到那时,各位认为曹操的矛头又将指向哪里?积年旧恨犹在,曹操也算是师出有名,所以我只说除了徐州再无他处!各位现在安坐于此,就没有看到这些日后之事吗?”
    张飞忍不住吼道:“区区曹兵,俺老张从来就不放在眼里!”
    这大嗓门没几个受得了的,大厅中人几乎都捂住了耳朵,陆仁当然也不例外。等放下手来,陆仁微笑道:“岂不闻将在谋而不在勇?关、张二位将军的确勇不可当,但行军打仗并非只凭一勇之气就可取胜的……这个先姑且不论,真正仗打起来的时候,受苦受难的会是谁?不是你们在座各位,而是面对曹军没有丝毫抵抗之力的徐州百姓!旧年曹操兵发徐州,一路上屠戮人民,所过之处鸡犬不留之事,你们还记不记得!?依我看你们这些整日只知道把酒清谈的人,因为眼前的安宁就早已经抛至脑后了吧?”
    众官中有人怒道:“你、你你!一派胡言!不,这分明是想从徐州取粮的胁迫之语!主公,万万不可被此人言语唬到!”
    刘备没有说话,而是眯起了双眼望了陆仁很久,忽然侧目向官席中的某人目询了一下。被刘备望到的人沉思了片刻,向刘备轻轻摇头。
    陆仁正筹措着说辞,没有留心到刘备的举动。稍作思索之后,陆仁抗声道:“我还是那句话,曹操就算没有徐州之粮,渡过眼下的困境也是必然之事,徐州百姓亦难逃日后兵难。初时不是有人说我陆仁本为徐州之人,如今却在曹操帐下为吏,为世人所不齿吗?我现在告诉你们,正因为我曾为徐州之人,所以我才来此求粮,因为我不愿看到日后曹操再次屠戮徐州之举!而我此刻见到在座各位只看到眼前的安宁,不为徐州日后安危稍作设想,着实令我寒心不已!”
    张飞再次吼道:“放屁!你明明是为曹操求粮,怎么反到说成是为了徐州着想了!?真是不知羞耻!要打就打,谁怕谁来!?”
    陆仁等的就是这句话,当下一指张飞道:“不错,要打就打,谁怕谁来!张将军,既然这日后之仗是非打不可的,那我奉劝你一句,徐州最好现在就趁曹操之势赢弱之时出兵衮州,与吕布携力攻破曹操,如此便可免去徐州日后大祸!若迟疑不决误了时机,那到时就会是曹操收复衮州,继而兵发徐州!各位也不用担心会师出无名而惹人非议,兵发之日只消打出为旧日遭曹操屠戮的徐州百姓报仇雪恨之名便可!至于阵战胜负,那不是我陆仁所能预料得到的了。”
    此言一出厅中大哗!必竟陆仁现在是曹操帐下的官吏,现在却说出这样的话来又岂能不惊?不过那边张飞又吼了起来:“放屁!要俺老张去和那三姓家奴合军一处,门都没有!”
    陆仁心说早就知道你会这样,不然也不会专门对着你说了。
    刘备很不高兴的瞥了张飞一眼,喝骂道:“翼德,禁声!!”
    张飞被刘备这一骂就没了脾气,老老实实的不再出声。刘备扭回头复又扫了陆仁数眼,忽然拱手一礼问道:“陆先生,如此说来,你来徐州求粮,明为曹军,暗中却是为了我徐州?”
    陆仁轻轻点头。说实话陆仁能把话题扯到现在这个地步也真不容易,陆仁现在是相当的累。
    坐席中又有什么“可笑”、“无稽之谈”之类的嗡嗡声,不过刘备与陆仁都没有理会。刘备很干脆的问道:“备愿闻其详!”
    “哎哟,总算是和刘备面对面的碰上了!”
    陆仁深吸了几口气,也算是让自己稍稍的休息了一下,这才平心静气的道:“且不论曹操往日如何,他总归还顾虑着几分信义之名。即便是旧日攻打徐州,他也是打出了为父报仇这样的出师之名,因此这一路上不管他屠城也好、发丘也罢,至多只会让人说他行之太过,却不会说他心怀歹念。而只要有这父仇之名在,曹操日后再次攻伐徐州就是注定之事。刘使君,我素知你是仁德之人,不忍百姓遭受兵革之难。为免去日后曹操的屠戮之举,我再斗胆奉劝一句,使使君最好是在这个时候出兵衮州,击破曹操以绝后患!”
    刘备作色道:“备本欲止戈,又岂能有兴兵伐人之举?陆先生,难道你来徐州求粮是假,欲令刘备攻伐曹公,以复你往日私仇才是真乎?”刘备当初追陆仁追去小村时肯定会看到陆仁葬下的那两百多人,这会儿自然而然的会以为陆仁对曹操其实心中怀仇,在曹操帐下为官是有那么点卧底的味道。
    这回换到陆仁楞了一下,他哪里搞得明白刘备话里的意思?不过现在陆仁也不会去争论这些,因为陆仁感觉到刘备并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出兵。对此陆仁当初在网络上也曾和人争论过,一致认为刘备没有把握这个占据衮州扩充势力范围的机会,其实是有很多条件限制住了。比如说刘备坐领徐州才刚刚才一年,对徐州的官僚阶层还没有能真正的掌握住,因此不敢轻离徐州就是关键问题之一。
    陆仁来徐州的路上就对刘备不愿出兵的事作过完整的设想,此刻感觉到刘备不愿出兵之后,后面的话就好说了很多:“使君既然不愿出兵伐曹,那陆仁便在此奉劝使君不如援给曹操万斛粮米,暂解其燃眉之急。”
    “为何?”
    陆仁一字一顿的道:“以德报怨,去其父仇之名!”
    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