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神鬼仙》第二十四章流水积尸,夜探地宫

尸神鬼仙最新章节目录
   “上万人啊,全都死在那了,大部分连脸都看不出来是什么模样了,但是所有人都始终保持着一个姿势,那就是高举盾牌抵挡洪水的姿势。
    禹王看到这种情况又是震惊又是心痛的,赶紧带着人爬上旁边的河堤去找具丘。
    那个具丘就在尸堆的最上方,神奇的是底下人都死了,偏偏具丘一点事都没有,完好无损地站在河堤口上,两眼紧紧盯着面前滔滔不绝的黄河水。
    心爱的大将还活着,禹王总算是稍微有点欣慰,赶紧冲具丘喊了声,让他下来,底下的河道已经挖通,完全可以疏导洪水。
    谁知道这句话喊出去之后,那个具丘双眼一闭,仰头从最高处栽倒了下去,紧接着尸体堆积出来那道堤坝开始从中间裂开,无尽的洪水冲刷下来,把所有尸骨都给淹没了。
    这个事听上去跟神话故事一样,但是最早记载禹王治水的史料里面真的提到过这么一节,有些甚至还把那个具丘给神化了。说什么他是巨人的后裔,身高十余丈,如石岳山丘,是他以一己之力堵住决堤口,才使得禹王幸免于难。
    不管那个具丘是大将还是巨人,反正他肯定存在,后来禹王还亲手给具丘和他手下那近万人修了一座高几十米的土墓,并且给土墓的坟头起名叫具丘山。喏,就是你们这禹王亭遗址里的那座小土坡。
    其实那是个坟头,结果后代人不清楚其来历,就当成了是大禹治水留下的遗迹,建了一座亭子在上面,起名叫禹王亭,来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
    唉,想想都觉得可悲可叹啊。”
    黄翻天说到最后仰天长叹,而小队长看着他双手握起拳头来,恨不得狠狠打他一顿。
    小队长可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啊,从小到大不知道跟着家里长辈去过多少次禹王亭遗址。那么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人文景观,到了黄翻天的嘴里竟然成了一座土墓,这谁听了不生气。
    只是黄翻天一点都没察觉出小队长的异样,整个人往旁边的土坑坑壁上一依。继续说道:“唉,要说起来,上古时期的那些人还真是不讲究。那具丘好歹也是个大将军,而且还是为了治水才死的,怎么就随便堆起来个土坡当墓**了。好。就算是条件有限,尸体都找不回来了,好歹也给弄点陪葬品表示一下吧。结果那底下什么玩意儿都没有,真是穷死了!”
    “穷死了?”听到黄翻天的话,小队长挑了下眉毛,轻声问道:“黄翻天,听你这意思,你去过具丘山底下?”
    “当然了,早十年前我和我爹去那边干过一票,什么玩意儿都没找到。空着手回来的。你要不信,你问问连得利,昨天我还带着他们去了一趟当年我们挖出来的那条盗洞里呢。十年了,都没什么变化,而且……嘿嘿……”
    “你笑什么?”
    “哈哈……我忽然想起件事来,可笑死我了。昨天去具丘山底下那个盗洞的时候,我看到有不少同行在那边晃悠,当时心血来潮,就在我爹挖出来的盗洞尽头墙壁上刻了行字,也不知道后来去的人看见之后会怎么想。”
    “你刻了什么字?”
    “我说。前方三十米处,进入禹王九鼎埋藏地,闲人勿入。”
    “啊?禹王九鼎真的在那吗?”
    “怎么可能!这就是我随便一说,忽悠那些后来去的人的。昨天我们顺着那条盗洞又往前挖了一小段。没挖到一点有用的东西,就撤下来了。这不今天又顺着我黄家祖上传下来的手记找到这来了吗。”
    “呃……呵呵,黄翻天,你还真是好心情啊。”
    “嗨,人吗,不管干什么工作都得给自己找点乐趣。要不然整天闷头苦干那不就成傻子了吗。算了,不说这个了,我继续跟你讲这边这个万人坑的事。
    刚才说到哪了?哦,对,说到那个禹王不讲究,随便堆了个小土坡给手下大将当墓**。不过,禹王的儿子启是个讲究人。那夏启真不愧是把禅让制变成世袭制的中国古代第一个帝王,就凭他在这个殉葬先祖的事上,完全配得上那个皇位。
    他当了皇上之后,先是铸造九鼎纪念自己的父亲,又挨个寻找当年那些治水的功臣给他们追封、帮葬礼、搞祭祀。咱中国古代厚葬的那种仪制,就是夏启传下来的呢。你想想,要是还按照原来的禅让制,所有人选出来个皇帝,这选出来的皇帝怎么会给上一任那个完全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皇帝搞那么隆重的殉葬仪式啊。没有殉葬,我们这些盗墓贼上哪去摸金盗宝。
    所以,必须得感谢夏启,他可是我们这一行当的衣食父母!”
    黄翻天说着,满怀敬意地双手合十拜了一拜。
    小队长看在眼里,着实无语,轻咳一声说道:“咳咳,黄翻天,咱现在说万人坑的事呢。”
    “哦,哈哈,不好意思啊,一提起夏启来,我就忍不住激动,跑题了。咱就说这万人坑啊。刚才不是说夏启不仅厚葬禹王,还追封那些治水的功臣吗。带着上万人用身体堵住洪水的具丘就是夏启追封的人中的一个。
    我黄家先祖的手记上写过,夏启专门到具丘淹死的那处河口派人打捞尸体,想给具丘一个正儿八经的葬礼。可惜从具丘死到夏启当上皇帝这中间过去太长时间了,一时半刻根本找不到,而且也不可能找到。所以,夏启就想了一个奇招。
    他让人抓了一万个奴隶过来,把这些奴隶连上木板捆在一起,赶到具丘堵住的那道河堤口上,用几棵大树的树干支撑柱奴隶堆起来的人山上,让他们跟具丘一样堵住河口。等河口上的水积攒得跟洪水差不多的时候,他再让人吧支撑用的树干给撤掉。
    大水一冲下来,上万个奴隶的尸体随着水流往下走,等这些尸体到哪停下来了,夏启就确定具丘死在什么地方了。
    然后,夏启把这个地方当做具丘的墓地,那些奴隶算是殉葬的,然后再埋进去一些财宝、青铜器。这就算是给具丘的葬礼办成了。只不过,禹王早年已经弄了个具丘山出来,夏启尊重先人,不好造出第二个墓**来。说自己父亲错了。所以,这个具丘墓只是简易弄了墓碑,派人世代看守着。
    按照这个地理方位来说,我现在猜想,那第二个具丘墓应该就是咱们现在挖的这个。”
    黄翻天讲到这里。不自觉地往旁边坑洞里瞧了一眼,恰恰在这时,野村的两个手下从里面跑了出来,一人手上手上提着一把生锈的大刀,另一人则是捧着一把手枪模样的东西。
    两人把东西送到野村的面前,黄翻天赶紧凑近过去拿着两样东西细细查看了一番。
    “哎?长刀和火枪,这什么搭配啊?”
    黄翻天不明所以,而另一边刚刚跑出来的两人对着野村说了几句,野村又跟连得利耳语一番,连得利这才转头说道:“黄翻天。别瞧了,野村先生带来的专家说,这两样东西的时间也是百年左右。只不过埋藏的地方在之前挖出的骨头下方,跟你说的明末清初不搭调,赶紧解释解释怎么回事。”
    “这我怎么解释啊?按我们黄家手记上记着的来说,这最后一次埋在这的应该是明末的一帮农民起义军,你们挖出来的应该是三百年前的东西才对啊。难不成,还有人死在附近过?”
    黄翻天一脸的委屈,旁边的小队长凑过来瞧了瞧,试探着说道:“黄翻天。我看那把手枪好像是火铳。我看电视剧的时候,见到过八国联军手里用的就是这玩意儿。”
    “八国联军?”
    “对。清末的时候,我们这出过义和团的大刀队,再往前说。还有太平天国北伐军在这里跟西洋鬼子打过仗,是不是那时候留下的东西啊?”
    “嗯,有这个可能。警察同志,还是你有文化,一眼就瞧出这东西是哪来的了。厉害!”黄翻天了然地点点头,夸赞小队长一句。随后转头冲着连得利说道:“连得利,我们黄家自打清朝那会儿开始就很少往这边跑了,战乱的时候就更没工夫来这瞧瞧。所以,也没记的太详细。你就跟这帮日本鬼子说,接着往下挖就行,下一次挖出来的肯定就是明末清初的古董了。”
    “行,姓黄的,再信你一次,下回要是再错了。不等野村先生动手,我先废了你!”
    连得利恨恨地扔下一句,转头去跟野村解释了。
    黄翻天一挑眉毛,朝地上啐了一口:“什么东西啊,一脸的汉奸像,还废了我呢。这种人就该生孩子没屁眼!”
    说完,黄翻天把那大刀和火铳随手往地上一扔,揽着小队长的肩膀向另一边走去。
    “警察同志,咱们继续说咱们的事,跟这帮没文化的完全没共同语言!”
    小队长被黄翻天拉着,人是往旁边走,眼睛却紧盯着被扔在地上的东西。那可是一百年前的玩意儿啊,这些要是让前两天那帮在这搞研究的考古专家看见,不得当场疯了,结果到了盗墓贼手里就成了垃圾一样的东西了。
    “不行,得想办法把这些东西保护起来。唉,怎么还想着保护着破玩意儿,先把自己的命保住再说吧。”
    小队长心里无限纠结,就在这时,身边的黄翻天往地上一坐,开口道:“警察同志,来,坐一会儿,咱们刚才说到哪了?”
    “啊?哦,说到现在挖的这个坑是什么具丘墓。”
    “对,具丘墓。警察同志,我跟你讲啊,我敢说这个具丘墓是自古以来,第一个建在河边上的墓**,也是第一个衣冠冢,同时也是第一个万人殉葬的墓**。从夏启建造这个墓往前说,根本就没有这么干的。就连禹王墓,也没有这么多奴隶给下葬。”
    “真的假的?”小队长的好奇心瞬间就被黄翻天的话给勾~引起来,忍不住问道:“黄翻天,刚才听你说夏启为具丘建造墓**,也是废了好大功夫的,而且这殉葬的手笔也比他亲爹禹王都要强。难不成具丘和夏启的关系不一般?”
    “哈哈,何止是不一般啊,按照传说来讲的话,这个具丘还应该算是夏启的母亲呢。”
    “什么!具丘是女的?”
    “不知道,也没人说的清。反正就是有那么一个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故事你知道吧?”
    “知道,从小就听呢。怎么了?”
    “嘿嘿,其实这个三过家门而不入,家里的老婆是禹王的小老婆,禹王还有一个正牌妻子叫涂山氏,这个你知道吧?”
    “不知道。”
    小队长疑惑地摇摇头,见他这副样子,黄翻天顿时来了精神。拿出一个小本子来,翻到其中一页,微笑着说道:“嘿嘿,警察同志,涂山氏这个事很少有人知道的。我跟你讲啊,《吕氏春秋》里面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