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饶命》第133章写完论文

大黄饶命最新章节目录
   (风暴石是我,我就是风暴石,啦啦啦啦……?????……)
    下午黄超把自己的实验安排上,开始整理论文数据。现在他做的研究工作,可以用来写下一篇论文——为了保持效率,自然要让实验一直进行,然后在等待过程中完成电脑前的工作。
    这应用了基本的统筹学原理,最经典的例子为“在烧开水的刷茶壶和茶杯”。
    在上次回归现实的时间,黄超为增强使用电脑的效率,同时阅读文献和观看软件教学视频,在现在他这些积累全部利用起来。
    上午时候,他不需要参考查阅文献,一气呵成完成论文,同时根本不用搜索挑选,直接将论文需要引用的文献做好。
    而现在,他打开几个作图软件,鼠标飞快点击操作,当需要输入少量文字时,他只用左手就可以在电脑上完成飞快输入。
    实验数据大多用真实的实验记录,像数码照片、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这些照片,虽然要人为添加标尺,却也不能再做任何图像上修改,否则那就是伪造数据。
    而更多的实验数据,会以图表形势表现,直接罗列样品和性能数据,做出各类图像。这里面有格式和配色可以调节,但也不能对原有数据进行修改。
    比如看一条曲线不好看,把它加工一下,变得更圆滑或更“有规律”,这属于严重的学术不端。
    黄超最能发挥实力的,是做实验过程示意图和原理示意图。它们属于示意图,所以只要直观显著表现出文章的重点,不一定要和真实完全相同。
    比如画一个球代表分子,这大家都可以理解,但分子真是一个球吗?显然不是,示意图中不会考虑这种问题。当然,这种简化要和文中内容搭配适当。
    如果这篇文章研究的是分子反应,那应该把分子里的原子表现出来,画一个实心圆球就太粗糙了。
    “哦,现在限制我的居然是电脑运行速度……”黄超的电脑平常用性能还可以,画图软件一开,每一步运算和渲染操作都卡顿半天。这是内存、显卡等等问题,黄超属性再强也无可奈何。
    你尽管把鼠标点成残影,我要反应过来算我输!黄超感到电脑向自己发出恶意的嘲讽。
    虽然电脑有点小矬,但黄超依然速度十足。他在电脑卡顿的时间里,足够完成所有构思,那是优化的结果,不需要他再调整修改。很多时候,写文章和作图最占用时间的就是繁复修改。
    因为人们难以一次得到最好结果,他们要不断思考完善,想法是逐渐产生的,黄超现在的智力,却可以让他一步到位!
    “超哥,你在画什么?哇,好叼啊。”实验室的小伙伴马变飞,凑到他身后嬉笑说道。他故意用一种尖利的声音讲话,达成公鸭嗓般的搞笑效果。
    黄超知道这可能演化出一场新的围观,但是他并不慌张,还有心情打招呼:“啊呀,小马哥,呵呵呵!”
    小马哥一来旁观,引动其他人凑上来,马风因为比小马哥年级高,所以被称为大马哥。他扶着黄超椅子,声音低沉地说:“哎哟,超哥做得很溜啊。”
    大马哥身高马大,小马哥精瘦枯干,倒非常匹配他们各自的外号。
    朱然之所以的没过来,是因为他下午有实验测试要做,现在去了大学的研究中心,否则现在在黄超身后大呼小叫的人又得多一个。
    “什么什么?超哥开始作图了?”
    这帮人又来围观,然后目瞪口呆地看着黄超,用最快速度画好了示意图。他的操作太快,占用时间的反而是电脑卡顿,这让大家感到深深的捉急,认为黄超的电脑有愧于如此强大的主人。
    但是对自己的电脑还是非常喜欢,暗暗安慰它:“小破电脑你放心,苟富贵勿相忘,等我放大了,一定会把你升级的哈哈哈。”
    马风也是个作图高手,他平时为人和热心,经常无偿帮大家绘制示意图,更厉害的是还会把钱借给别人。他喜欢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作图能力,现在看到黄超的操作,不由赞叹:“超哥,你这种操作,比那些专业制图的人还牛啊!怎么练的啊!”
    做眼前这些工作,黄超理当比他们牛啊,他这智力属性都已经六十多点,跟智力有关的因素受到综合的提升,这种学习和思考的效果强到难以想象。
    但如果真说黄超完全超过他们,那却不是这样,黄超学习的也是常见教学视频,如果所有人都没有使用的功能,他也不会知道。他现在还没有系统学习软件公司的全部资料。
    他只是以自己强大的基础,把那种十几个小时可以做好的事情,放在一个小时内完成,这就显得十分可怕了。平常人也不会不眠不休干十几个小时,所以看起来,黄超这像是瞬间完成了几天工作。
    “这手速,这APM!”马变飞热切地称赞,“哇靠,超哥你要是去玩游戏,肯定是职业第一呀!你如果当主播,也是大神啊!”
    马变飞沉迷游戏不可自拔,经常为此氪金,所以他看到黄超的操作,直接往游戏领域想也是可以理解。
    这两位马哥把周围人都吸引过来,毕竟作图比敲单词有意思,他们驻足围观,眼看黄超生成一个个单元,然后组成完整的示意图,精美传神,在传递了科学信息的同时还拥有艺术的美感。
    马变飞这么坑,黄超完全无视了他的意见。随着他把第一张图做好,不停给黄超推荐游戏的小马哥,也只剩下惊叹了。
    马风建议:“超哥你应该换电脑了。”
    “不,我觉得还可以坚持。”黄超现在吃饭都要花好多钱,已经进入了最贫穷的阶层。
    有个什么理论,根据人们消费的内容占比来划分贫穷等级,吃饭占比越高,说明越贫穷……好吧,黄超现在吃饭的花销已经达到90%以上,简直穷的不能再穷。
    换什么电脑,待我去个超级位面……等下他并没有储物空间,不可能带些黑科技的东西来升级电脑……那还是等我学会祭炼法器的方法,把电脑祭炼成极品法器吧。
    虽然法器很坑,但黄超实事求是地承认,它的材质有限,很难炼成法宝啊。
    于是在作图同时,黄超还未自己的穿越做出一番长远规划。
    他之前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所有数据都收集齐全,对于整篇文章,从正文到补充信息,黄超都有明确的腹稿。于是黄超作图毫无滞涩,根本不需思考,鼠标点击声练成一片,将各种需要使用的数据安排整齐。
    越往后越快,示意图还要画,其他数据都是齐全的。
    “等等等等……”小马哥重复不停地说,这不是结巴,而是蓄意搞笑,虽然听起来跟网卡了460一样。
    小马哥上午也来围观过,他发现严重的问题:“超哥你上午写的文章,没有这些图,你那时候就把每个图片的位置想好了?搞完图片,你都不用修改文字部分的?”
    这种操作看起来容易完成,如果只有三五张图,人人都能先写文字再插图,但一篇论文有十几二十几的图很正常,因为包括了正文和补充信息。这些图还是复合图片,里面还有图一、图二、图三……
    这种细节的把控能力,实在让人惊为天人。
    “怎么做到的?”小马哥问出大家共有的疑问。
    黄超敲了敲自己太阳穴:“脑子。”
    “我靠!”众人为之绝倒。
    说实话总是没人信,我要没智力加成能这样干吗?不可能啊。所以说“脑子”岂不是非常真实。
    人类啊!总不愿意接受真实!
    黄超吐槽了一下人性,开始最后的打包,身后围观的人来了又走——站在那看久了也累,所以又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黄超把全部内容做完,直接发给自己的导师。然后——打开新的文献,打开新的教学视频,开始议论新的积累,这次准备做一个更大的课题。
    他的导师名叫周军全,是个年轻的正教授,他自己的博士导师也在黄超大学,那老人家是总课题组的大老板。那都属于黄超的师祖了。
    周军全收到邮件也惊了,记得他半个月前还跟黄超讨论过这个课题,当时黄超正在顺利推进,这怎么眨眼之间文章都写好了?
    他现在也没事,干脆下载附件进行查阅。本来他想草草看一下,然后叫黄超进行讨论,结果他眼镜盯住屏幕,越看越是认真。
    “这个文章写得不错啊。”
    科学的问题,周军全早就了解过,因为课题选题本身一般,所以他们能做到的“科学”也就是普通程度。他说的文章好,是指黄超文章的逻辑、词语、语句都非常出色。
    这里面最重要的是逻辑,这毕竟不是写散文,科技文章最重要的是逻辑,需要将研究思路和重要性准确地传达给读者。人们往往会说,某篇重要的文章,讲述了一个很好的故事。
    这个指的故事,和《故事会》里面那些不同,而是一种科学研究的优秀阐述。同样的工作,如果讲解得好,将重要性表现得更好,也可以提高它的层次。
    黄超的文章,在这里做得就很好,周军全仔细阅读,把之前正在进行的工作都放下了。
    看完后他振奋地一抬头:“很好!”
    他立刻给黄超打电话,办公室里黄超早就准备着,周军全电话一来,他就去办公室了。
    “黄超,你这个工作做得很好,我们再来讨论一下。”
    两人对文章进行了一些讨论研究,这里面也基本没什么修改,两人又聊起之后的科研计划。黄超之前都开始了下一步内容,这时候直接拿出详细的工作计划。
    周军全很是满意,两人随便聊了聊,周军全鼓励黄超抓紧时间完成。
    “啧啧,如果我学生都像黄超这样,就省心了啊。”周军全也知道自己想得太好。
    学术论文黄超是第一作者,导师是通讯作者,这是学术界约定俗成。人们一看就知道,黄超是研究生,而最后打星号是他导师,往往又称为“老板”。
    其实欧洲是导师制,美国是老板制,两者还有一些区别。中国则将两种模式都学了一些。像抢学生文章的老师,在黄超大学中倒没有这种奇葩。
    文章进入投稿阶段,这又是漫长的等待过程,就算杂志社接受,审稿人也会有一些修改意见。
    这里面其实有些坑,审稿人一般会选择该领域的研究者,这叫做同行评阅。黄超这篇文章,会送到其他课题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