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果实》果实外传原稿(三)[3]

白色果实最新章节目录
   分析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即时社会中的分配机制是优于“市场机制”的;
    附录2
    艺术品的价值
    艺术品的好坏有其自身的专业标准,我们这里说的价值是其对人类系统的价值,即艺术品对人类系统的实际意义及其在系统内的权值表述;
    一件艺术品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其对人自身的发展和对人行为的激励两个方面;人类自身的发展是通过于外界的接触实现的,其中包括艺术品对人类自身的激发,这种激发我们可以抽象为对人大脑的刺激,比如婴儿在其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会产生对外界刺激不同的反映,及脑部的相应变化,在视觉功能发展初期婴儿对其红色有强烈的反应,其红色本身对其婴儿的发育也具有比其他颜色和画面更重要的意义;这个可以用来比喻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对成人的作用;
    艺术品对人类行为的激励,表现为大脑在接受艺术品的刺激后表现出来的直接反应,如在办公室内摆放几件精美艺术作品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我们在此对这种大脑对艺术品产生的条件反应称其为艺术品的激励;艺术品对人的这两种刺激分别反映在对脑部的功能和情感及其相应的行为两个方面,通常情况这两种刺激是同时产生的;如当我们看一件艺术品时其同时刺激了我们的脑部发育和情感行为,只是在不同情况下这两方面可能有各自的侧重,如在一个展厅其更侧重于脑部的激发,在工作场所则更偏重于对人类情感行为方面的影响;这里还需说明的是,对于艺术品的界定,我们下面对其进行一下分析;
    艺术品即对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如一幅书画作品对人类的影响不是其纸张本身也不是其文字颜料本身,而是作者思维的表达;在此我们也可以把歌唱家的演唱,运动员的竞技……都理解为一种抽象的劳动,这种艺术本身可以称其为行为艺术,虽然它于我们通常理解的“行为艺术”可能不大相同;但不能排除这种他们通过自身行为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本质;
    附录3
    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是市场机制阶段所特有的在资源错配后产生的表现形式;其根本是其对资源的分配失衡,并在其运行中产生积累,到达一定程度后机制功能的崩溃;
    在其市场机制中资本是使其运行的动力,资本的本质是对资源所有权进行量化后的抽象表示;并且在市场的主体中,资本占有率高的主体对其市场机制的影响大于资本占有率低的主体;所以对资本占有率高的主体在其机制中具有天然的优越性;市场主体都是以获取各自利润为目的参与市场活动的;这种利润的计算标准是以个人的所得与支出进行衡量,而非整个系统的投入与产出;所以其是对事物自身价值和新增价值的一种模糊反映,并不能反映出价值的真实变化;
    在此机制下运行,占有率高的主体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使其在资源的总价值中其可拥有的那部分价值通过市场机制的运行后产生的放大程度高于占有率低的主体拥有的那部分价值的放大程度,即事物的价值通过市场反映到价格中时,其占有率高的主体拥有的价值被过度放大而占有率低的主体拥有的价值被相对低估,并且这种趋势是持续的;这也侧面说明了市场机制是一种高社会成本的运行模式;市场机制产生的价格并不能保证对事物的真实价值进行有效反映;因此在此机制下,资源的分配必然产生扭曲,并且随其运行而加剧,最终使其资源产生严重的错配;其过程如下:
    这个过程在生产中的表现为,市场主体在其所拥有的资本中愿意支付市场中产品的总量小于市场中产品所蕴含的资本总量,即市场产品数量整体出现过剩,市场逐渐减少或停止某些产品的生产,使其占有的资本短期内难以进入市场,这样进一步减弱了愿意支付的市场主体的资本量,也进一步刺激了市场中产品的过剩,最终通过现有机制中价格的崩溃,使其资源从新得到分配,进入下一个周期;这里要说明的是在资源重新进行分配的过程中,具体的情况各有不同,但其实质都是对资本比例的再平衡,即通过资本比例的变化改变其价格对事物真实价值的反映,使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内,直至下次危机的到来;
    市场机制对资源的分配不具有双向性,不会自发的改变其资源分配流向,如果其分配于实际合理的模式出现偏差,市场机制本身只会加剧这种情况的恶化,如果想改变必须是外力来对其加以调整;
    其在生产层面的表现为:
    这里必须要指出资本的均化及以人自身的欲求为出发点对资源进行的再分配并不一定比市场机制对资源的分配更高效,其作用主要是对错误的修复;对其整体的循环描述可表述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