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诸天为祖国事业添砖加瓦》正文卷第四十七章:“三首诗词,满堂喝彩!”(大章,二合一)

我在诸天为祖国事业添砖加瓦最新章节目录
   “五十馀年真一梦。”
    “朝来寿斝儿孙奉。”
    蔡邕轻而喃道。
    “忧患已空无复痛。”
    “心不动。”
    “此间自有千钧重。”
    皇埔嵩接而吟道。
    “好!写的好啊!”
    卢植静立一旁,抚须赞叹道。
    “...”
    “谁与共。”
    “人间天上随他送...”
    蔡邕吟而读罢,不由闭目,神色之间却是尽显一片明悟之感。
    这首诗让他不经想起了年轻之时的那些流放日子,仕途多舛的命运,也是早已在他心中留下了许多人生感悟,但却不是特别的清晰明了。
    然而此时见得这首贺寿诗词,蔡邕方才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之感。
    “这首诗词,真是让某感受颇多啊...”
    蔡邕双目缓缓睁开,便见眼神之中颇为复杂。
    “此诗内容与伯喈兄早年经历,倒是颇为贴切,却不知是何人所著?”
    皇埔嵩亦是感觉心中感悟良多,对于这首无名贺寿诗词,顿生喜爱之情,便是不由问向一旁的曹操。
    “呃...”
    闻言的曹操却是没有立刻回答,反而有些神情踌躇的望向身旁的陆祁。
    “孟德,怎不说话?”
    蔡邕没有注意到孟德的小动作,便是接着问道,毕竟,他也对这首诗的作者十分的感兴趣。
    “能够做出这般诗词者,想必也是一位与在下早年经历相似之人吧,虽未曾逢面,却是让我不由产生一种知己之感,孟德莫要磨蹭,快快道来!”
    “是啊,孟德,难道有什么难言之隐?”
    卢植亦是有些疑惑的询问道。
    “这...”
    曹操见没有得到陆祁的回应,心中也是暗自嘀咕道:
    “子翊啊!你倒是给为兄一个眼神啊!!!”
    “这不是让为兄左右为难吗?!”
    “我到底是说,还是不说呢...”
    不说众人神色,反观先前一直没有得到曹操回复的皇埔嵩,却是瞧出了些许端倪...
    “欸,子翊,不知你对于这首诗有何独特见解?”
    突兀间,皇埔嵩却是笑颜望向身旁一直未曾言语的陆祁道。
    “是呀,子翊,你之文采,我们可是早有耳闻,快快说说你的见解。”
    在皇埔嵩的提醒下,蔡邕这才想起一直在减弱自己存在感的陆祁,便是转而言道。
    “呃...”
    一直默然无语,静静观望此间场景的陆祁,不由作出一丝苦笑状。
    “看来是躲不过了...”
    暗自念叨了一句后,陆祁便是望向众人道:
    “此首贺寿诗,表层含义是为祝寿,然更深层含义却是讲到了一位仕途多舛者,在经历人间风雨之后,先前之忧患尽皆乘风而去,故而自身心性变得更为坚韧,颇有一种知天命,看尽世间百态之意。”
    “再而联想到伯喈兄早年之经历,此诗却是与您多为贴切啊。”
    言罢,陆祁淡笑的拱手向众人行了一礼,表示语毕。
    “好!子翊之理解,果然通透!”
    皇埔嵩等人不由为之喝彩道。
    “能不通透吗?这好歹也是人家所作的啊...”
    静立于地的曹操,见此却是不由面色古怪的暗自嘀咕道。
    “孟德,此诗的作者,是否与你相识啊?”
    皇埔嵩刚才就留了一丝心神于曹操身上,此时见曹操面色古怪,不由双眸精光一闪,对于内心之中的那道猜测,也是更为确认了。
    “是的!”
    见大家的目光尽皆投向自己,曹操唯有咬牙点头应道。
    “子翊啊,不要怪为兄,为兄是真的撑不住了...”
    “这几个大佬,哪一个也不是我能得罪的呀!”
    曹操见陆祁还是没有反应,故而心中唯有自行安慰了。
    “哦?可是洛阳城内人士?”
    皇埔嵩继而询问道,但是眼神深处已是有了一丝戏谑。
    “是...”
    曹操没有多话,只是点头应道。
    在他的心中,觉得只要自己没有主动道出陆祁的名字就行,至于几位大佬是否能够猜测得出,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抱着这种心态,曹操内心的动荡,也是自行平定了大半。
    然而,却不曾想,下一刻,在皇埔嵩准备继续询问之时,陆祁主动言道:
    “此诗是我所作,义真兄就莫要为难孟德了。”
    此话一出,首席众人尽皆哗然!
    “什么?!此诗竟是子翊所作?!”
    蔡邕刚才还认为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位与自己经历颇为相似的中年人,故而此时听得陆祁所言,便是产生了一丝惊愕!
    而同时,一旁的卢植也是同样的神色。
    唯有皇埔嵩一人,闻言后,方才流露出一抹‘果然如此’的神情。
    “呼...”
    曹操闻之,顿时送了口气。
    先前被几位大佬一直询问,他内心的压力还真是感觉有点大,但没有得到陆祁的指示,他也不敢直接道出此诗的作者身份啊,正是左右为难之间,还好陆祁为他提前解了围。
    “此诗的确是子翊所作,而且还是两天之前,在他府中,当着在下的面,亲手所作的。”
    “之前本是想着为蔡师祝寿,但却不知送些什么礼物,过于俗气之物,在下也不敢相送,思来想去,方才想起子翊的斐然文采,故而才会上门求诗一首,想要今日送于蔡师。”
    “先前诸位大人询问于我作者身份,因未得到子翊的许可,故而在下才不好直接明言,还请诸位大人莫怪才是。”
    曹操言罢,便是向着蔡邕几人躬身行礼道,神色之间尽是自责。
    “欸,这有什么好怪罪的?孟德无需如此,也是我等几人有些孟浪了,没有考虑周全。”
    “倒是忘却了这首诗作者的想法,你说是不是啊?子翊。”
    “哈哈哈...”
    蔡邕几人调笑的望着陆祁道。
    “几位兄长莫要调笑于我了,之前只是因为在下的确是不想多出风头,方才不作言语,但见孟德左右为难,若我继续默然观望,那就有些不尽人意。”
    陆祁哭笑不得的摇头言道。
    “子翊啊,你就是太过谦虚低调了,年轻人就该张扬一点嘛!”
    皇埔嵩却是抚须言道。
    “就是,义真兄所言不错,子翊之文采,我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真不凡!”
    蔡邕笑颜望向陆祁道。
    目光徐徐打量,内心之中对于陆祁的认可,更胜之前三分!
    “对了,既然孟德的贺礼是子翊所作之诗词,那子翊今日又带了什么礼物前来啊?莫非也是诗词?”
    卢植却是想起了今天的日子,便是有些好奇的问向陆祁道。
    “是呀,方才得见孟德之贺礼,倒是忘记问子翊了。”
    皇埔嵩闻言亦是好奇不已。
    “呃,这个...”
    见包括蔡邕在内的几人尽皆一副好奇神色,陆祁却是有些不好接话了...
    因为,他好像忘记带礼物了...
    “之前赶来的时候,好像子翊身上并没有拿着什么礼物吧...”
    曹操也是想起来了,之前他一直催促陆祁,在离开平阳侯府的时候,陆祁身上还真就没有拿什么东西。
    “要遭!”
    见堂中众人的目光尽皆注意到了这里的动静,曹操不由暗自慌道。
    而下一刻,仿佛见证了曹操的念头一般,便见堂中众客皆而言道:
    “下官亦是好奇平阳侯之礼物,今日恰逢蔡大人寿辰,倒是能够一饱眼福了。”
    “是啊,侯爷先前所作的贺寿诗,我等也是听闻了,那侯爷自己所送的礼物,岂不是更加惊艳?”
    “今日前来,倒是不虚此行啊!”
    “哈哈哈,是极!是极!”
    堂下众人尽皆好奇于陆祁为蔡邕所准备的礼物,当然,像是那种故意挑衅陆祁者,却是没有。
    毕竟,众人虽说心里知晓陆祁的身份,是有名而无权,但也犯不着在蔡邕的宴会之上,去得罪一个二品的侯爷。
    至少,众人的智商,还是在线的。
    虽说,有那么一定的起哄嫌疑,但居多者还是对陆祁所准备礼物的好奇之心,毕竟来者多为文人,对于这些精彩诗词,自然是想一睹为快。
    “不瞒伯喈兄,今日来的匆忙,原本准备的礼物,却是忘了携带,还请伯喈兄莫怪。”
    见众人的目光尽皆在自己的身上,而之前的确又因为曹操催促的缘故,导致自己忘了先前郭嘉为他准备的贺礼,至此,陆祁只好明言讲出。
    “呃...”
    陆祁话音一落,满堂尽皆失声...
    特别是蔡邕等人,脸色显得有些古怪...
    “咳咳...”
    “忘了...”
    “没事,没事,既然子翊人在这,不如,就让子翊当场作诗一首如何?”
    皇埔嵩不由咳嗽了几下,见蔡邕的脸色显得有些古怪,便连忙言道。
    “对对对!子翊之文采,我们刚才已是见得,此间便让子翊再作一首诗,就当作是赔罪了!”
    卢植也是连忙做起了和事佬。
    “那这样的话,子翊可就得作两首了。”
    蔡邕听闻了皇埔嵩两人的话语后,也是回神了过来,待内心情绪平复后,便是笑颜望向陆祁道。
    他刚才并没有生气,只不过太过期待陆祁的礼物是否是诗词,而答案又有些出乎意料,才会有这般神色。
    “没错!一首诗词赔罪,另一首诗词才是祝贺!”
    皇埔嵩笑而抚须道。
    “是极,是极!”
    能够多听陆祁作一首诗,卢植自然没有意见。
    而堂下众人回过神来后,亦是这般应和。
    “多谢伯喈兄,多谢各位,那在下,就献丑了。”
    陆祁见蔡邕没有怪罪自己,便淡笑的拱手一礼道。
    随后,走出案台之前,一酒饮罢,便道:
    “这第一首诗,就以谢罪为由,送于伯喈兄。”
    众人闻之不语,静待后文。
    便听陆祁徐徐言道:
    “滚滚大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