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诸天为祖国事业添砖加瓦》正文卷第二十三章:“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大章二合一)

我在诸天为祖国事业添砖加瓦最新章节目录
   “滚滚大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好文采!”
    “不曾想,名扬大汉的安东将军,不仅武略超凡,就连这文采亦是斐然也!”
    落日余晖之下,青山长坡之中,陆祁刚吟了半首‘临江仙’,便被一旁的郭嘉所打断。
    “让诸位见笑了。”
    陆祁见在座的几位武将和谋士,尽皆目光炯炯有神的盯着自己,不由尴尬一笑道。
    他没想到,自己只不过是望着远处的天边景色,不由有感而发,便将明朝诗人杨慎的《临江仙》吐露而出,却是带来了这般效应。
    “安东将军过谦了,仅凭只言片语,便将历史兴衰之感,与人生沉浮之慨,尽皆融入其中,在下实属钦佩不已!”
    戏志才目光灼灼的望向陆祁,同时行了一个文人敬佩之礼。
    这是表示自己对于陆祁文采的认可。
    “忠所见之年轻一辈,以主公之文采,只怕无几人能够出之左右!”
    黄忠也是一副敬佩不已的神色,望向陆祁。
    “天下被利益熏心之辈,不知凡几,可安东将军却偏偏以淡泊名利之心,获得了绝大部分之人一辈子都无法得到的地位...”
    “人生百态,无常矣!”
    郭嘉原本内心之中所残留的最后一丝疑虑,也是尽数打消。
    刚才在听闻了陆祁如何一人单枪匹马,独自劝降二十万大军,并以智谋离间张曼成和下属关系,然后兵不刃血的破掉南阳之危时,郭嘉内心之中便已是有了认主之心。
    而此时陆祁的一番行为,更是如同顺水推舟一般,让郭嘉下定了决心。
    “在下不才,想请教安东将军几个问题,还请将军能够告知。”
    郭嘉行了一礼后,满脸严肃的望向陆祁道。
    “哦?请讲。”
    陆祁闻言,挑了挑眉道。
    “不知将军如何看待此时的大汉?”
    “日薄西山,气数将近。”
    “这...”
    一旁的张飞关羽还有黄忠,尽皆吃惊不已的望向陆祁。
    “主公...”
    黄忠想要行言语,劝陆祁不要如此大胆言说朝廷。
    却不曾想,竟是被一旁的戏志才,悄然阻拦。
    “将军莫急,先行静听。”
    戏志才以精神之法,悄然传音道。
    “...”
    黄忠见陆祁没有反应,数张嘴口,却是不知该说些什么。
    “将军为何如此认为,还请详解。”
    郭嘉闻言后,目露精光道。
    “朝廷之中,党政之争持续多载,为民间留下诸多隐患,此时的黄巾事宜,便是最大的爆发点。”
    “虽说大汉绵延数百年之久,民间之威望更是入木三分。”
    “但从目前来看,民心虽还在,但已涣散了许多。”
    “即便数月之后,霍乱结束,此之祸根也是留存于民间,无法抹去。”
    “故而,久之必亡!”
    陆祁言罢后,郭嘉紧接着便继续问道:
    “古树参天,根虽烂,但依旧顶天而立,将军为何不认为朝廷可以依靠时间将民心重新凝聚?”
    “阉党乱政,士族纷争。”
    “霍乱结束之后,二者必有一争!”
    “到时京都必是龙争虎斗之像,而伤及的最根本,却是大汉皇族之威望。”
    “士族之力量,暗中孕养如此之久,只需一个合适的时机,必然会出现诸侯分割乱战之局面!”
    “何为合适之时机?!”
    戏志才突然插了一句道。
    陆祁扭头淡漠道:“天子。”
    “!!!”
    郭嘉和戏志才闻言顿时如同遭受雷劈一般,神色惊骇不已,内心之中更是如同掀起惊涛骇浪一般,翻涌不已!
    “竟是如老师所言之语,不差分毫!!!”
    郭嘉望向陆祁,目光失神的喃喃自语道。
    紧接着,下一刻,恍如回光返照一般,神色肃然,正衣冠,躬身拜伏道:
    “郭嘉,见过主公!”
    而一旁的戏志才亦是如此行为:
    “戏志才,见过主公!”
    “二位先生,快快请起。”
    见两人突然行此大礼,陆祁连忙上前将两人搀扶起身。
    “郭先生刚才所言的老师,莫非是...”
    陆祁做出一副好奇的模样道。
    “是我等之恩师,水镜先生。”
    郭嘉和戏志才如实相告道。
    “果然。”
    陆祁目露精光道。
    “主公见过我等老师?”
    见陆祁好似听闻过自己老师的名声一般,郭嘉和戏志才不由显得有些疑惑。
    毕竟,司马徽现在可还是一名隐士,顶多是在颍川郡颇有名望,但对于整个大汉民间,还是显得有些陌生的。
    所以,对于陆祁的表现,二人显得有些疑惑不解。
    “前些年间偶然听闻过水镜先生之名,世间之隐士,有惊天之伟才,让我神往已久,此间却是遇到了两位先生,真是缘分矣。”
    陆祁淡笑的解释道。
    “原来如此。”
    “主公之才,已是不弱于我等恩师了,刚才之见识,天下之间能够看清者,无几人也!”
    郭嘉想起陆祁之前的一番见解,不由再次的感叹道。
    “不过是一些猜测,事实到底如何,还未揭晓,此时不可下定论。”
    陆祁谦虚一笑道。
    “主公,京都之龙气,已是日渐消亡,即使有主公您异军突起,也只能解燃眉之急,根源之危,却是已经注定。”
    “不出数载,京都必乱,大汉必乱。”
    戏志才却是直言吐露了心中之想法。
    “...”
    而一旁已经听呆了的黄忠几人,此时已经不知该说些什么为好了。
    毕竟,此间陆祁几人之言语,已经可以说得上是大逆不道之言,如若被朝廷知晓,必是杀头之祸!
    “主公...”
    “难道真的大汉会如您所说的那样...”
    黄忠还是有些不信的询问道。
    见此,陆祁本着让自己的属下早知晓,也好早做心理准备的打算,便问询道:
    “汉升,你觉得黄巾之乱,如果平定之后,大汉会出现如何局面?”
    “霍乱结束,民间自然休养生息。”
    “朝廷方面,亦是会整治民间病根,重整威望。”
    黄忠闻言后,思索之间便将心中之想法,尽数道明。
    “没错,天子必会开始整顿朝纲。”
    陆祁点头表示赞同后,紧接言道:
    “然,宦官当道,对于朝中文武百官而言,如刺梗喉。”
    “故而,必然会想办法抹除掉这一敌对势力。”
    “两者之争,初期也许不会名刀相向,但如果天子寿元将近,甚至病危呢?”
    “什么?!”
    “您是说...”
    黄忠还有张飞关羽三人,顿时一惊!
    “主公,您是如何看出天子...”
    张飞满是疑惑和惊骇的悄声问询了一句。
    “龙气。”
    一旁的郭嘉却是直接替陆祁讲解了一句。
    转而,见众人的目光转向了自己,同时陆祁也用眼神告诉自己可以继续后,郭嘉紧接言道:
    “我等谋士所修的自然之力,可以看清世间万物之气息,而我等之老师,更是此中之翘楚。”
    “在太平道还未起军之时,老师便已察觉到,天地之间的龙气之中,蕴含着一股如同跗骨之虫般的阴毒能量,正在无时无刻的侵蚀着大汉的龙运。”
    “想必天子当时也是已经知晓。”
    “然,施法者隐匿于世间,无从寻找,而解救之法,更是没有。”
    “为何没有?”
    关羽插了一句道。
    “那种阴毒能量,就连我等老师,也是从未见过,即便多次研究,也根本毫无头绪,恐怕唯有那施法者才有解决之法,也相当于解铃还须系铃人。”
    “但这系铃人,这般作为,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所以,此事直到现在,也依旧只能任其为之。”
    郭嘉解释了关羽的问题后,继续说道:
    “大汉龙运被侵蚀至今,已是消亡了过半,所以民间才会出现如此诸多凄惨之景。”
    “龙运代表着国运与民运,龙运有失,首当其冲的便是天子和人民,天子根源力量来自于龙运,故而龙运衰减,天子力量也会随之衰减,同理,国家子民也会厄运连连。”
    “待龙运消耗殆尽之时,天子力量便会消失,而紧接着,寿元也将飞速锐减!”
    “直至...”
    “陨落!”
    言道最后,郭嘉嗓音之中,不带一丝感情!
    “咕嘟!”
    而一旁的黄忠几人,却是震惊的有些头脑晕乎乎的。
    “所以,主公之前所言的诸侯乱战之局面,恐怕十有八九必会发生!”
    见郭嘉不再言语,一旁的戏志才便上前一步补充了一句。
    “不亏是水镜先生之高徒,两位先生之才,亦是超凡!”
    陆祁听到现在,也是不由的赞叹了一句。
    毕竟,他的所有见闻,都是来自于后世,对于已经发生的历史,陆祁自然是全部知晓,但郭嘉几人却不是啊!
    但就是因为如此,他们却能做到好似亲眼所见一般的,将未来会发生的事情,尽数道出...
    这便是恐怖之处!
    “主公谬赞了,我等二人之才,还是不如主公您。”
    戏志才和郭嘉,谦虚一笑的向着陆祁行了一礼道。
    他们二人对于未来的看法,大部分还是来自于自己的老师,水镜先生那里,而陆祁却是自己亲自看清了一切,这才让他们钦佩不已。
    “主公,既然如此,那我等此间镇压黄巾,岂不是为了...”
    张飞说到最后,眼神之中所蕴含的答案,不由呼之欲出。
    “主公之所谋...”
    关羽也是惊骇的望向陆祁。
    “天下!”
    黄忠震撼不已的死死盯住陆祁道!
    他没想到,自己的主公,竟是有如此庞大的野望!
    “黄将军,你却是说错了。”
    郭嘉此时,却是说出了让几人摸不着头脑的话语。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