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诸天为祖国事业添砖加瓦》正文卷第九章:“安东将军,陆子翊!”(二合一!)(求票票!求打赏!)

我在诸天为祖国事业添砖加瓦最新章节目录
   “臣在!”
    三名看起来颇为精悍威武的男子,从武官行列中走出,并向汉灵帝拜服道!
    “朕已命各州郡在洛阳外围的八个关隘——函谷、太谷、广成、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设置都尉,布防护卫!”
    “现,朕宣布!任命卢植为北中郎将!抗击来自邺城方向的叛逆之军!”
    “臣!卢植!叩谢天恩!”
    卢植连忙上前,跪地拜谢天子!
    “皇甫嵩!朱儁!”
    “臣在!”
    “现,朕任命你等二人为,左、右中郎将!分别抗击来自颍川、南阳方向的叛逆之军!”
    “臣!皇甫嵩!(朱儁!)叩谢天恩!”
    皇甫嵩、朱儁二人,连忙上前,跪地拜谢天子!
    而汉灵帝将目光扫视了一番三人后,紧接言道:“尔等三人,各持使节!可调遣全国精兵,务必要将这些叛逆之军给朕彻底消灭!”
    “朕已解除党禁,赦免天下党人!尔等不用担心兵源之事!”
    “但有一点,如若战败,你等三人,就给朕提头来见!”
    说到最后,汉灵帝眼中凶光骤现!同时,洛阳上空,一道颇为淡薄的金龙身影,竟凭空出现,龙吟之声,响彻整片天地!
    “臣!愿领死命!”
    卢植三人却没有丝毫的惧怕,反而被汉灵帝的一番话语,激发了久违的战意,同时,三人之中的皇埔嵩眼中,却是流露出了一抹喜悦之意。
    无他,只因天子刚刚所言的解除党禁,便是由他先前所提出,这番举动,让他觉得,天子总算是开明了...
    就这样,卢植、皇埔嵩、朱儁三人,各领一军,以洛阳为中心,形犄角之势向着北、东、南三个方向开始抗击纷至而来的黄巾叛逆!
    原本,在朝廷百官看来,天子已经赦免天下党人,并下发充裕的军饷,天下之兵若起,理应很快便能平乱才是。
    却不曾想,才隔数日,南阳的张曼城竟杀掉了城中郡守,响应了黄巾的起义号召!
    就这样,原本的战线,直接被拉大!
    南方的黄巾军队,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打的朝廷之军,节节败退!
    汉灵帝见此,唯有颁发征召民间义军之公告,望天下有能之士,能够协助朝廷之军,镇压叛乱!
    然而,就算有各地世家豪强纷纷自行响应抗击叛逆之军,依旧难挡这黄巾的燎原之势...
    同年四月,朱儁与黄巾将领波才一战,却直接战败,唯有退守战线,与皇埔嵩一起,退守长社,并被波才率军围城!
    然,城中兵少,众寡悬殊,而朝廷之军又多次战败,一时间,军中震恐!
    而洛阳方面...
    “嘭!”
    大殿之内,随着一声恐怖的闷响作起,整座大殿竟是产生了刹那之间的地动山摇之感!
    “废物!都是废物!!”
    汉灵帝刘宏此时面若疯狂,其面前所有之物,皆被摔砸至粉碎!
    而下方的文武百官,却是噤若寒蝉,不敢有丝毫动静...
    “奇耻大辱!!!”
    “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汉灵帝面涨通红,目眦尽裂,胸中之怒气,简直如同那汪洋大海般,无法挥散而去!
    “朕的大汉,难道就连一个小小的叛乱之军,也无人能够处理吗?!”
    “啊?!”
    怒吼声回荡于整座大殿之内,久久无法平息,但殿下之百官,却无一人胆敢上前有所举动。
    而这一切,皆被那看似暴怒,实则心中一片清明的汉灵帝,看在眼中,不由,对此产生了一种颓败之感...
    “龙运大减,贼子作乱,朕的寿元亦是随之骤减...”
    “莫非,这传承多年的大汉,就要这样毁于朕的一手之中吗...”
    “死后,朕可如何面对那列祖列宗啊...”
    汉灵帝一脸痛苦绝望色彩,再也无法掩饰得住...
    而下方文武百官行列之中,一黑矮胖男子,正欲踏步上前,却被一旁的一名青年男子所制止。
    “本初?”
    曹操满是不解的望着自己的至交好友,竟是将自己死死拦住。
    “孟德,莫要此时找死...”
    袁绍十分清楚明了此时的境况,如若曹操真的上前领命,并得到汉灵帝的认可的话,之后若是兵败,必是难逃一死!
    此时两人的感情还是十分要好的,袁绍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好友,行那愚蠢之事!
    “唉...”
    而曹操其实心中也是明了,但此时的他,可是一腔报国热血!说是一个热血青年,亦不为过!
    然而,见自己的好友这般阻拦,曹操也唯有作罢...
    一时之间,满朝文武,鸦雀无声...
    而坐于龙椅之上的汉灵帝见此,也是心灰意冷,正准备自行起身离开之时,殿外却是行来匆忙脚步!
    “踏踏踏...”
    “千里急报!”
    “快快闪开!”
    一名骑着战马的士兵,匆忙间快速下马,迅疾的脚步已至大殿之外!
    “啪!”
    沉重的膝盖,直接归于大殿之外,兵士随之怒吼道:
    “千里急报!民间大胜!请求天子垂听!”
    “千里急报!民间大胜!请求天子垂听!”
    “...”
    咆哮之声,回荡于大殿之中,却无一人脸上有所震怒色彩,反而流露出恍如梦境的呆愣之色...
    “快!快宣!”
    而汉灵帝,也是呆愣了瞬间,便连忙反应了过来!
    只因,他刚刚听到‘民间大胜’这四个让他震耳欲聋的大字!
    “宣!”
    “殿外之士,上前觐见!”
    一旁的张让也瞬间便醒悟了过来,进而用那尖细的嗓音,传天子之令!
    “踏踏踏...”
    随之,在满朝文武百官与汉灵帝那期盼的注视之下,传报之兵快速上前,来到殿内,跪拜道:
    “启禀陛下,幽州涿郡,民间大胜!”
    “平民陆祁,率领自身义军,以四千之兵,大败黄巾五万之众!并斩首黄巾将领程志远于阵前!民间首次大捷!”
    “幽州现任刺史刘虞,特意上报千里加急之告,此为战报!”
    传报兵言罢,直接双手托举手中文函!
    “快!给朕呈上来!”
    汉灵帝闻言,面若狂喜姿态!
    而一旁的张让便连忙踏步下行,取走兵士手中之文函,转而提呈到汉灵帝手中!
    “好!好啊!”
    “哈哈哈!”
    快速的翻阅了一番手中的文函后,汉灵帝开怀大笑道!
    而反观殿下的文武百官却是一脸茫然,他们虽说刚才也是听到了一部分的消息,但是却也只是只言片语,具体的细致情况,依然还在汉灵帝手中的战报上。
    故而,大家唯有翘首以盼,待天子宣告。
    “哈哈哈,众位爱卿,刘虞发来胜报,民间有子,名曰‘陆祁’,扬州人士。”
    “本为游历山水一书生,游至涿郡之时,却是恰逢我大汉生起霍乱!”
    “不曾想,这陆子翊,文武双全,心怀浩然正气!竟以自身钱财,召集民间义士,抵挡那作乱于涿郡的黄巾叛逆!”
    “以四千义士,竟大败贼军五万之众!”
    “阵前还亲手斩杀贼军首将程志远!”
    “然大胜之下,却没有影响其子之判断,陆子翊携胜军之势,竟是直接将幽州境内的所有叛逆尽皆镇压!”
    “并在刘虞告知长社之危后,不卑不亢,直接领命,带领手下义军,已是向着长社而去!”
    汉灵帝满是喜悦的将手中文函的内容告知了殿下的众人。
    “好啊!真是扬我大汉之威也!”
    闻言的文武百官皆是弹冠相庆道!
    “信中还言道,这陆子翊文采斐然不说,就连那武艺,也是勇冠三军的猛将啊!”
    “这些,皆是刘刺史亲眼所见,必然无虚!”
    “你们说说,朕该如何奖赏这陆子翊?”
    一扫之前颓废色彩的汉灵帝,此时满是喜悦和兴奋色彩!
    “陛下!民间首次大胜,胜者还为民间义军,此番壮举,理应重赏才是!”
    “一可以此来壮哉我大汉之军威,二可鼓舞民间更多义士效仿那陆子翊,此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
    “三可体现陛下您爱民如子,赏罚分明!重赏之下,民间必会出现更多的‘陆子翊’!以此可推动我朝廷之军,胜利之势也!”
    文官行列中,一名老者缓步上前,躬身行礼言道。
    “不错!袁太傅所言极是!”
    汉灵帝闻言,顿时高兴无比!
    而殿下的众人,见文官的扛把子,有着‘四世三公’名号的袁隗竟是第一个发言,便也无人做那反对之举,反而尽皆附和道:
    “袁太傅所言极是啊...”
    “是极!”
    “我大汉一直急缺一场大胜之机,来鼓舞民心!”
    “此番陆子翊之壮举,如同那及时雨一般,解救了我大汉之危也!”
    “陛下理应重赏!”
    “没错...”
    “...”
    “好!既然如此,来人!”
    “陛下!”
    张让连忙上前一步。
    “今有陆祁,陆子翊,扬州人士,领义军四千,得大胜!壮我大汉雄风!”
    “实属朕之幸也,亦属大汉之幸也!”
    “现,任命陆子翊为‘安东将军’官居四品,可自行领军两万!”
    “并赏百金!望安东将军能够再创功绩,朕必有大赏!”
    汉灵帝面色威严,朝着殿下文武百官宣布道!
    “陛下圣明!”
    文武百官尽皆齐声道。
    另一边,由幽州前往颍川长社的路上。
    一条望不到尽头的钢铁之龙,正在快速前行着。
    “主公,我等此次大胜,想必朝廷必有重赏!却不知会是几品官...”
    人数近万的队伍首列,骑马列于陆祁右侧的张飞,满是喜悦的向着陆祁言道。
    他们之前暗中收纳贫民,结合陆祁所给予的‘血煞战法’,在短短时间内,便将四千名良莠不齐的普通之人,训练为精悍雄兵!
    并且是统一皆为四阶战力的士兵!
    ‘血煞战法’是一部以战斗为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