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圆梦收割机》正文卷第9章改变(5300字)

万界圆梦收割机最新章节目录
   近万人前来报名参加南诏国太学院招生,其中从南诏国外来的人中,有近三千之数,而南诏本国之人有七千。
    第一步筛选,剔除了一些心志不坚,纯属是来凑热闹的,余下九千人。
    第二步筛选,剔除了一些太过年幼,不满6岁者,又剔除了近五百人,这些人及其家属,都被好言相劝,令其过一些年,待其长大一些再来。
    第三步筛选,又剔除了一些太过年长,超过五十岁且身体不佳者,好言劝走,并发放了路费,令其返家。其中有心志坚定,坚持要留下的数人,拜月教众禀报了拜月教主后,将其留了下来。
    经过了五天的初步筛选,剔除了近半数人,只余下五千来人,其中南诏本国人与外国人各半。
    而后,开始逐一签署入学契。
    到了此时,近两千多名外国人员中,只有千余人没有异议,签名画押,其余近半数不愿意签署入学契,他们宁愿缴纳高额的束脩,对此,拜月大手一挥,都同意了下来。
    拜月知道,愿意签署入学契的人,大部分都是贫苦人家或是小地主家庭出身,对他们而言,用二十年工作来换取一个晋升之阶,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而那些不愿意签署入学契的人,定是各国富裕家庭或是官僚家庭出身,对他们来说,宁愿花上一笔巨款,也不愿意蹉跎岁月。
    对于这些,拜月通通都不在意,一视同仁,并未另眼相待。
    筛选完毕之后,没有选中者自然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选中者,等待分班。
    分班,按照年龄、各人意愿,选择所学专业。
    其中因所学不同,又分为文化和技艺两类,通俗来讲,就是现代的大学和专科的区别。
    未满16岁者,一律强制选择文化类为主业,辅以武功类,再选修一门技艺,如铁匠、木匠、种植等等。
    满16岁者,可自由选择一门主业,再选择一门副业。
    其中又男女分班,各不相交集。
    待忙完这些事情之后,已经是半个月之后。
    举办了开学典礼后,太学院开始了教学工作,只是,等这一批人成长起来,可能要三五年后了。
    …………
    另一边,参加了拜月的开学典礼后,陈恒之一行人又回到了长安城。
    毕竟,刘晋元身为新科状元,差不多也该去吏部点卯,等待了近月时间,朝廷已经分配了职务下来,东宫太子侍读兼翰林院编修。
    《事物纪原·持宪储闱部·太子侍读》有言:太子侍读者,东宫官属,选用文学之士,侍奉太子读书,讲读经史,属正七品。
    也就是陪太子读书的闲散官职。
    翰林院编修,副六品衔,主要是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实际上,其重要作用在于培养人才,类似于现代的实习生性质。
    从授官的大小来看,属于不好不坏,翰林院编修是每任科举三甲的必经之路,属常态,倒是太子侍读算是一个添头。
    “原来都只是小官员,亏得我还以为考中状元后就可以当大官,当宰相了呢!”
    李逍遥听完刘晋元的讲解,不由满脸失望。
    陈恒之笑道:“逍遥,你这就是不学无术了,一般而言,科举中得状元者,万中无一,而最后能拜相者,更是了不得,一万个官员中都不一定有一个。”
    “而考中状元,只能证明会读书,不代表你会做官,在官员体系中,还属于新手,什么都不懂,得从头学起,想一下子就升任宰相,你这是在做梦呢。”
    “你问问晋元,就算让他担任大唐的宰相一职,他能否胜任?他能治理好这个诺大的国家?他能调理好三省六部之间的关系?他能处理好皇帝和百官之间的矛盾?”
    一连串的质问,一下子就把李逍遥问蒙了。
    他张了张嘴,脑子里一片空白。
    刘晋元闻言,苦笑连连,言道:“回师尊,弟子不能!不经历各种磨炼,怎敢轻言担当重任?或许十年二十年后,弟子可以勉力一试!”
    陈恒之拍了拍他的肩膀,赞许道:“志气可嘉,其实,做宰相也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难,以晋元你的资质悟性,或许不出十年,就可以擢升尚书,再升宰相之职。”
    刘晋元微微一笑:“弟子当仁不让!”
    “很好!为师看好你!”陈恒之说道:“在长安城已有近月,我们也该离开了,晋元,以后有什么事情,随时联系为师,我们就告辞了。”
    这段时间以来,众人的武功都进步很大,李逍遥与林月如的进步极为明显。
    也许是刘晋元开始习练武功的缘故,李逍遥每日习武更为勤快,他的武功已经达到了大宗师的境界,可以说是一日千里。
    林月如也是不遑多让,已达宗师之境。
    唯有刘晋元的武功稍微差了一点,勉强达到先天之境,当然,这是在没有使用积分的情况下,每日苦修所得。
    用他的话说,若非必要,力量还是自己一点一滴修炼,更为放心。
    对此,陈恒之颇为赞许。
    各人有各人的选择,能勤勤恳恳,努力修炼,这是好事,陈恒之又怎会不赞成,当然,要是有捷径可走,他也不反对。
    就他自己来说,若非开挂,根本就不会走上这条求道之路,又何谈以后。
    在长安苦修的日子持续了近月,众人皆有了脱胎换骨的进步,陈恒之终于感觉到厌烦,下定决心,离开长安,前往他处。
    “师尊一路顺风!”
    刘晋元带着彩依,在尚书府门前,依依惜别。
    自刘晋元晋入先天阶段后,蝴蝶妖就化成人形,侍伴左右,红袖添香,以报救命之恩。
    …………
    出了长安城后,行了一段路。
    这时,陈恒之突然停了下来,他眉头一皱,轻声自语道:“剑圣,他来做什么?”
    话音刚落,前方山头处,一道人影骤然出现,正是蜀山剑派掌门剑圣殷若拙!
    神色恬淡,眼神平静!
    童颜鹤发,仙风道骨,观其容貌似乎只有三四十岁,可却满头银丝,与容貌极其不符。
    他身着月白色长袍,长发披肩,背负着双手,缓缓走来,令人感觉到平静,有一种面对着深邃的大海和无尽的星空一般的感觉。
    这,就是蜀山剑派掌门剑圣殷若拙。
    当剑圣见到陈恒之的时候,他脸色漠然,言道:“阁下是何来历?吾查遍天下,未曾找到阁下存在过的踪迹!又为何要陷害我师弟?”
    自莫一兮出事后,剑圣亲自追查,他到过余杭镇,以回光回朔之法,查看出手暗算莫一兮之人,只见到人影一闪,就消失不见,看不清面容。
    但是经过询问,剑圣得知了陈恒之的存在,随后,他开始追查陈恒之的来历,却发现一片迷雾,只能查到陈恒之首次现身就是在余杭镇。
    其余的,出身来历,成长经历等,一概不知。
    便是剑圣以卜算之法查看,也是毫无所得。
    因此,剑圣一路追踪,直到长安城。
    陈恒之淡然一笑:“剑圣这是盘查陈某的户籍吗?难不成蜀山剑派是替朝廷办事不成?”
    “阁下不肯说出自己的来历,莫非就是上界所说的域外天魔不成?”
    剑圣闻言,剑目驽张,冷冷地说道:“就让我领教阁下的高招,看看阁下有何本事,竟然让上界发下通缉令!”
    “呵呵,蜀山已经做了天界的走狗吗?那就放马过来吧,我还怕你不成?”
    陈恒之说着,身影缓缓消失。
    剑圣见状,冷笑一声,身形闪动,跟了上去。
    李逍遥和林月如对视一眼,皆是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诧之意,弄不懂两人说的是什么意思。
    不由得四下望去,哪里还有陈恒之两人的身影,就这时,天空中传来声响,李逍遥抬头看去,惊呼道:“恶女,在天上!”
    林月如抬头一看,果然如此。
    只见距离两人数千丈的高空中,陈恒之和剑圣两人悬空站立,凝神相对,气势如虹。
    赫然间,只见一蓬五色光华自陈恒之身上绽放开来,却是他率先动手。
    随即,白青蓝红黄,一道光束自他的掌心腾起,分化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色光华流转,化为一个巨大的能量球在左手掌上悬浮,散发出恐怖的威势。
    “逆转五行!”
    口诵咒诀,陈恒之右手一抬,五指交错瞬间,叠出无以计数的繁杂法印,赫见一枚一枚的符文缓缓浮空而起,闪烁着微微光芒,宛若游鱼一般,绕着他周身不断飞舞,五色交织,绚丽非常。
    “敕令!”
    没有半点的耽搁,赫见陈恒之手中法印起处,悬浮在他周围半空之中的万千符文顿时排列组合,形成了一道巨大洪流,逆冲天空而起,径直撞在了五色光球上,然后融入其中。
    “嗡”
    伴随着一阵若有若无的翁鸣之声响起,原本五色分明的光球之上,迅速生出一道道的神异纹路,纵横交织,不断蔓延,眨眼之间,便就凝成了一道道威力巨大的禁制,闪烁之间,明灭其中。
    “去!”
    他轻轻一推,恐怖的五色光球缓缓飞去。
    天空上,出现了一团五色斑斓的光球,凝聚成龙形,直向剑圣冲击而来,这团光球,宛如极光,明亮耀眼,锋芒贯穿天地。
    “小五行神通·逆转五行!”
    这是陈恒之自小五行神通中领悟而出的混合神通,五行之力以相克的顺序排列,一旦触碰目标,必将爆发出恐怖的杀伤力。
    在这危机关头,剑圣不再迟疑,剑光闪动,一道道剑气飞扬,形成一个剑界,将自己护在其中。
    与此同时,他口中好像史诗一般吟唱起来:“人道渺渺,仙道莽莽。
    鬼道乐兮,当人生门。
    仙道贵生,鬼道贵终…
    …束诵祅魔精,斩馘六鬼锋。
    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
    只见他每一句咒言出口,都形成一座飘渺的阵法,层层叠加在剑界上,宛如一层厚厚的乌龟壳。
    五色光球似缓实快,就在剑圣所布剑界刚刚完成的一瞬间,它降临了。
    一阵“滋滋滋!”声响起,光球与剑界接触的一瞬间,轰然爆发。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地面上,李逍遥和林月如二人只见到一股强烈的光芒爆发,双目立即一痛,眼泪横流,什么都看不见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