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诸天逍遥行》龙魂凤血,碎心江湖第608章大慈大悲唐僧肉

影视诸天逍遥行最新章节目录
   地藏王菩萨昔年许下誓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一者确实是慈悲为怀,愿渡化众鬼,二来也是懒理红尘纷扰,明哲保身。
    如今孙悟空显露出高深修为,地藏王菩萨也不会故意招惹,任凭孙悟空带走了寇员外的魂魄。
    有了人情好办事。
    孙悟空面子足够大,不仅把魂魄带走,还给寇员外加了一纪(十二年)寿元,算是回报他当初的礼敬。
    至于寇员外以后如何,那就和孙悟空无关了。
    继续做善事,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总归都是善事,可以得个善果。
    假若做了恶事,得了恶果,那也是他自找的。
    离开铜台府,夜宿晓行,过了六七天,眼前忽然出现一片亭台楼阁。
    冲天百尺,耸汉凌空。低头观落日,引手摘飞星。豁达窗轩吞宇宙,嵯峨栋宇接云屏。
    真堂谈道,宇宙传经。花向春来美,松临雨过青。紫芝仙果年年秀,丹凤仪翔万感灵。
    唐僧指着前方,笑道:“悟空,前方可真是个好去处。”
    孙悟空打趣道:“师父,你在那假佛寺,面对那假佛像,老孙拦着也要下拜,今日到了灵山,怎的不认识了。”
    唐僧闻言,立刻翻身下马。
    前行几步,众人到了楼阁门口,一个道人早早在此迎候。
    没错,道人。
    本世界的佛道并非撕的不可开交,反而多有合作。
    道门的“人事部长”东华帝君,也能:
    教化众僧脱俗缘,指开大道明如电。也曾跨海祝千秋,常去灵山参佛面。
    守在门前的道人乃是玉真观的“金顶大仙”。
    见到唐僧师徒,金顶大仙道:“圣僧怎的今日才来,观音菩萨唬我。”
    唐僧道:“弟子来的确实晚了一些,大仙恕罪。”
    “贫道不是这个意思,当年观音菩萨领了佛旨,去寻取经人,让我在此等候,说是两三年就到,不想眨眼间,已经十四年寒暑。”
    回想这一路的艰辛,唐僧叹道:“十四年寒暑,十四年啊,阿弥陀佛。”
    孔圣人说,三十而立,唐僧也是在三十岁那年,立下普渡众生的誓愿。
    十四年过去,风华正茂的唐玄奘变得饱经沧桑,无论身体还是思想,都和以前全然不同。
    唯一不变的,就是那颗向佛之心。
    只不过当年拜的佛,是如来佛祖,现在拜的佛,却只在心中。
    金顶大仙把师徒四人迎入玉真观,让道童为他们安排香汤,洗去一身风尘。
    这正是:
    功满行完宜沐浴,炼驯本性合天真。千辛万苦今方息,九戒三皈始自新。
    魔尽果然登佛地,灾消故得见沙门。洗尘涤垢全无染,反本还原不坏身。
    翌日清晨,唐僧披上锦斓袈裟,戴了毗卢帽,手持九环锡杖,登堂拜辞金顶大仙。
    金顶大仙笑道:“昨日褴褛,今日光鲜,现今看来,圣僧真佛子也。”
    虽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但世人最先见到的便是皮相,倒也没什么可鄙视的。
    唐僧道:“多谢大仙款待,贫僧要告辞了。”
    金顶大仙道:“圣僧且住,我送你们上灵山。”
    孙悟空道:“大仙请留步,老孙认得路。”
    “你认得的是云路,圣僧还未登云路,当从本路而行。”
    “大仙说的是,请大仙引路。”
    登上灵山,走了约有五六里,眼前忽见一道活水,滚浪飞流,八九里宽。
    这处渡口名为“凌云渡”,上面只有一根独木桥,唐僧却是过不去。
    惊疑之时,接引佛祖乘船来接。
    接引佛祖的船无底,却能为人脱去凡壳,渡过苦海。
    唐僧身上十世因果,沙僧背不动,猪八戒驮不起,孙悟空也不能抓着唐僧驾云,唯独接引佛祖的无底渡船可以载动。
    按照原本的“剧本”,应当是师徒四人乘船过河,脱去凡壳,可唐僧却满怀心事。
    自从明悟了自身,唐僧一直在想取经路上的劫难。
    前番在布金禅寺,寺内和尚说唐僧是圣僧,取经渡人,功德无量。
    唐僧却觉得自己罪孽深重,千刀万剐也不能偿还自己的罪孽。
    一个身负无穷罪孽的人,如何有资格成佛?
    也是在那个时候,唐僧想到了偿还罪孽的办法。
    他没有降妖伏魔的神通,但有十世修行积攒的——唐僧肉!
    渡船载得动十世因果,载不动唐僧变幻不断的心。
    行至中间,只听得“噗通”一声,唐僧落入水中,不知去向。
    孙悟空惊呼:“接引佛祖,出了何事?”
    接引佛祖道:“玄奘心中还有尘埃,我这条破船却是载不动了,他这一难,谁也帮不了。”
    别说接引佛祖,便是如来佛祖,此时也有些心惊,不知为何会出这么个岔子。
    回头看向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也蒙了。
    若是唐僧在这个时候堕入苦海,损了一世修行,祂这十多年的辛苦可就都白费了。
    整个灵山,唯一一个懂唐僧心思的,便是孙悟空。
    没有人比孙悟空更懂唐僧。
    孙悟空知道唐僧心中在想什么,也知道唐僧选择跌落苦海,是多么大的勇气。
    凡人落入苦海立刻沉沦,永世不得翻身。
    唐僧是圣僧,且有锦斓袈裟和九环锡杖护体,竟然因为自身执念,顺着苦海到了阴曹地府,把地藏王菩萨都给惊住了。
    十殿阎王领着众多鬼差出门迎接。
    “秦广王”蒋歆道:“圣僧不去西天取经,怎的到了这里?”
    唐僧笑道:“阿弥陀佛,贫僧已经到了灵山,只是有一桩公案没有了结,身上背着因果,便是见了佛祖,也取不得真经。”
    “楚江王”厉温道:“可是圣僧父母之事?”
    唐僧道:“那件事十多年前便已经结束,贫僧说的这桩公案,是贫僧自己的罪孽。”
    “宋帝王”余懃道:“圣僧连只蚊子都没有打死过,何来罪孽?”
    唐僧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岂不是我的罪孽?”
    地藏王菩萨赶至,劝道:“玄奘,你现在回头,我可以送你回灵山,否则,十世修行一朝损,十四年辛劳尽数白费。”
    唐僧道:“悟空他们已经到了灵山,功德圆满,佛祖慈悲,把三藏真经赐予他们,他们传下弟子,亦能普度世人。”
    “仵官王”吕岱道:“大圣神通广大,但教导弟子,普度世人,却未必擅长。”
    唐僧道:“在玉华县的时候,悟空已经传下了道统,前几天,悟空下地府,渡化了枉死城和奈何桥的冤魂,说明他可以普度世人。”
    五殿阎罗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转轮王纷纷劝告,但都劝不动唐僧。
    谛听兽道:“圣僧心意已决,诸位不用再劝了,况且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圣僧未必没有一线生机。”
    唐僧道:“贫僧西行一十四年,历经九九磨难,连累的无数百姓身死。
    劳烦诸位把死难的百姓,连同那些被悟空打死的妖精,全部都带来,了结这一桩公案。”
    十殿阎罗互相看了看,又看了看地藏王菩萨,最终还是答应了唐僧的要求。
    为了凑齐九九八十一难,各路神仙菩萨派出童子坐骑。
    红孩儿、辟寒之类的不伤百姓,无有因果,青狮白象之类的却是杀人无数,罪孽深重。
    还有凤仙郡那三年干旱的大灾,死伤百姓更是多不胜数。
    即便十殿阎罗亲自去招冤魂怨鬼,也耗费了足足三个多时辰,才把这一路上受难的无辜百姓全部都聚集起来。
    有沙僧吃掉的商旅,有奎木狼和百花羞的孩儿,有凤仙郡因干旱而死的无辜百姓……
    凡是因西行劫难而死的百姓,只要还没投胎的,全部都在此处。
    妖怪也有不少。
    老虎精,白骨精,狼妖,牛精,狮子精,蛇精,丫丫叉叉,煞气逼人。
    按理来说,这些妖怪大多吃过人,死的并不无辜,但唐僧心怀慈悲,决定连他们一同渡化。
    由于要割肉,因此妖精站在前面,凡人站在后面,免得吓坏了那些凡人。
    看着这些冤魂怨鬼,唐僧饱含歉意的说道:“你们这些鬼,有的是为贫僧添难而死,有的要吃贫僧的肉,被悟空打死。
    今日,贫僧便舍了这身臭皮囊,把一切了结。”
    说罢,唐僧拿出一把琉璃戒刀,一把陨铁匕首。
    这是离开长安时,李世民赠与的礼物。
    唐僧的武艺比小妖还差很多,这两件武器,自然不能用于防身。
    往常只是想家的时候拿来看看,连果皮都没削过,没想到今日却用到了。
    “都说贫僧是十世修行的善人,吃一块肉可以长生不老,今日便要试试,这血肉能不能净化诸位身上的怨气。”
    戒刀一挥,从大腿上切下一块肉,递给站在最前面的老虎精。
    老虎精是孙悟空破封后打死的第一个妖怪,虎皮目前还穿在孙悟空身上。
    见到唐僧递过来的血肉,老虎精眼中满是贪婪和欲望。
    不过十殿阎王冷冷的看着,它也不敢放肆,小小的咬了一口,把肉递给身旁的白骨精。
    白骨精对唐僧施了一礼,咬了一小口,把肉递给一只狼妖。
    唐僧的血肉自然不是凡俗之物,这些妖怪大多也都受过地府的惩罚,一口肉下肚,身上的罪孽和怨气全消,可以去转世投胎了。
    大腿切下一块肉,鲜血滴滴答答的流。
    楚江王变出一条冰道,把鲜血引走,秦广王在鲜血上施了法,变为琼浆甘泉模样,让百姓的冤魂上前,每人饮用一滴。
    唐僧见血肉有用,戒刀和匕首齐出,在大腿上快速切削,抛出一块块血肉。
    这般作为,无异于凌迟。
    华夏古代诸般酷刑,以凌迟为最,乃是最最痛苦的死法。
    唐僧为了心中的佛法,心中的慈悲,主动凌迟自己,不仅没有感觉到痛苦,反而越来越精神。
    抛出血肉的时候,甚至会讲几句佛经,谈几句佛法。
    十殿阎罗看的敬佩不已,地藏王菩萨也默念慈悲。
    灵山诸佛见到唐僧作为,纷纷诵念佛号,为唐僧祈祷。
    按照唐僧原本的功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