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一道》拳意我意,皆是天意第55章人间之人,只信自己

诸天一道最新章节目录
   叶苏坐在台上。
    看着自己曾经的老师,缓缓说道:“吾爱吾师,吾更爱大道!”
    “在叶夫子这里,我学到昊天并不是这世界的全部。”
    “在大道之下,昊天也将不复存在。”
    “我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让一切世人,都走在大道之上。”
    “纵使在这条道上,他们走的不远,但只要曾经在道上走过,那便算是不枉来这人间走一遭。”
    观主的脸上泛起一丝冷笑。
    他一步一步的往前,仿佛是行走在人间最普通的道人。
    但是,他走下的每一步,都在对这人间造成一些影响。
    因为,他是观主。
    他是道门之中最强大的人。
    “你知道吗?”
    “在你去往长安之时,我就已经料到了今日的结局。”
    “其实,无论是从何得到新的教义都好。”
    “只要你踏上了这条路,你终究是要死的。”
    “这是你的使命。”
    “在这一切完成之后,你的使命也便结束了。”
    叶苏一脸平静,道:“您想让我怎么死?”
    观主抬手,从这座城中的各个角落不停的飞出了一块又一块的木料。
    木料漫天飞来,仿佛如同雪花一般落下。
    落在了叶苏所在的高台之下。
    木料错落有致的堆积起来。
    很快,便堆满了高台四周。
    “在火焰之中死去,也不枉你这激荡的一生。”
    观主如此说道。
    叶苏看了他一眼,说道:“既然老师让我死,那我不得不死,不过在这之前,能否恳请老师,让我将这最后一段书给写完。”
    观主的身上泛起了强大的自信。
    他说道:“我只给你半柱香的时间。”
    叶苏道:“足够了。”
    于是,他开始低头继续书写起来。
    观主的脸上没有任何不耐的神情。
    叶苏作为他的弟子,这点时间,他还是可以给的。
    很快,叶苏便停笔不写。
    他抬起头来,看向观主。
    “我写完了。”
    观主有些诧异,道:“这么快?”
    叶苏道:“我怕老师等不及。”
    叶苏写的不是笔记,也不是什么教义,而是游记。
    写的几年前的长安城。
    在长安城里,有座小道观。
    他在道观里生活了很长时间,他替街坊修房子,替道长攒银钱,他曾和书院大师兄辩难,也曾和摊贩谈价。
    更为重要的是,他在那里第一次见识到了真正的道家经典。
    很多年游历诸国时的体悟,在长安城里真正开花。
    他在长安城获得了很多,而那些所得,在临康城里那条陋巷里逐渐成型。
    这篇游记共五千零四十一字,只叙述不评论,只写所见所闻不写道理,只有悲悯与自强没有乞求与对来世的向往,简单又很不简单。
    这篇游记通篇说的只是一件事:活着。
    信仰究竟是什么,信徒们信仰的意义在哪里,那是教义需要解释的事情,那是追随者们的工作,叶苏要说的只是活着。
    怎样活着,为什么活着。
    活着就是大道。
    人若死了,大道便无。
    这篇游记里没有给出任何答案,只是通过对那些市井生活的描写,对那些苦难和幸福的怀念,指出一条道路。
    要活得好,必须先信自己。
    只有相信了自己,才能相信自己能够走出一条大道来。
    叶苏搁笔于案上,然后对着纸上未干的墨迹吹了几口气,摊开晾晒,正好对着天空。
    随后,叶苏站起身来,缓缓说道:“大道在我的脚下。”
    “在每一个人的脚下。”
    “从前,人间之人信昊天,信佛祖。”
    “但是,从今往后,人间之人,只信自己。”
    此时,天光洒落,恰好落在他的身上,替他镀了一道金边,如神如圣。
    观主看到这一幕,依旧平静。
    无论叶苏身上发生怎样奇妙的变化,也依旧逃不过他的掌心。
    阳光照耀着人间,叶苏的身躯仿佛变得透明起来。
    阳光穿过叶苏的身躯,然后向人间播洒,光线传的极远,竟照亮了远处的街巷。
    那些城中的普通民众,都看到了广场处的光明,看到了朝阳里的那个人。
    人们很震惊,又有些惘然,下意识里移动脚步,向那边走去,人流渐要汇成海洋。
    叶苏站在前方,背对着光明,看着不远处的观主,还有从城中四处赶来的百姓。
    叶苏缓缓说道:“当永夜来临,太阳的光辉将被尽数遮掩,天空与大地陷入黑暗之中,人们将为之欢欣鼓舞,因为那才是真实地活着。”
    叶苏的声音飘荡在安静的广场上,就像是林中的蝉声,池里的蛙声,山崖间的风声,秋日里的瀑布声,让世界变得更加安静。
    安静的世界里,人们在认真地倾听,就像听到圣人的教谕,然后他们开始思考。
    此时,观主看向叶苏,道:“说完了吗?”
    叶苏道:“说完了。”
    观主道:“那好,你可以死了。”
    只见观主抬手,一朵火焰出现在了他的掌心之中。
    那朵火焰妖异无比。
    从观主的手掌之中朝着那高台四周的木柴上飞去。
    在飞向高台的过程当中,一化二,二化三,三化百。
    嗤!
    火焰落在木柴上,发出了嗤嗤嗤的声响。
    然后,火势骤然间升起。
    叶苏坐在高台上,坦然赴死。
    就在这时。
    有雪花从天上飘来。
    雪花落在那熊熊火焰之中。
    融化,然后消失。
    一股彻骨的寒冷突然不知从何处出现。
    直接笼罩了整个大广场。
    随着寒冷而来的是寒风。
    寒风吹过了熊熊火焰。
    熊熊火焰,慢慢消失在了高台四周。
    随即,两道身形出现在了高台之上。
    是叶千秋和叶红鱼。
    叶千秋看着摇摇欲坠的高台,看了一眼坦然赴死的叶苏,道:“既然写下了活着,为何还要坦然赴死。”
    “死亡并不是高尚的代名词。”
    叶苏睁开了眼,看到了叶红鱼,眼中闪过一抹异彩。
    此时,叶千秋朝着下方的观主看去。
    叶千秋道:“观主,你应该算到了我会出现。”
    观主淡淡一笑,道:“你比我想象的还要沉得住气。”
    “就在刚刚,我还在想,或许,你真的放弃了这颗棋子。”
    叶千秋道:“我不是你。”
    “还记得上次,我放你离开的时候,我说过什么吗?”
    观主道:“当然记得。”
    叶千秋道:“记得就好,那现在,你该告诉我,你还准备了什么。”
    观主笑了笑,道:“如果不着急的话,我们可以再等一等。”
    叶千秋道:“好,那就再等一等。”
    天地仿佛陷入了寂静之中。
    观主在等人。
    叶千秋也在等人。
    这一等,便是数日光景。
    叶苏和叶红鱼,还有神殿的诸位执事,还有城中的很多百姓,每天来了走,走了来。
    只能看到叶千秋和观主在广场之中对峙。
    二人的身影几个月没有动弹一下。
    无论刮风下雨,二人都是一动不动。
    转眼间,便是一年过去。
    一年后的某一天。
    终于有新的身影出现在了大广场之中。
    那是酒徒。
    他一手拿着酒壶,一手背在身后。
    他一边朝着观主身旁走去,一边说道:“道门看来是真的衰落了。”
    观主道:“从衰落中走向新生,这样难道不好吗?”
    酒徒微微颔首,道:“人我给你带来了。”
    观主回头,只见屠夫带着一人前来。
    那人不是旁人,正是桑桑,挺着大肚子的桑桑。
    叶千秋看向桑桑。
    怀了孩子的桑桑,即将临盆。
    她的力量被压制到了极致。
    此刻,她的脸上多了几分人情味。
    或者可以说是母性的光辉。
    观主看到桑桑到了,回头朝着叶千秋说道:“我等的人来了,你呢?”
    叶千秋笑了笑,道:“我等的人,也来了。”
    只见不远处,少年模样的夫子大摇大摆的走来。
    观主显然没认识到情况的严重性。
    不过,作为一个赌徒。
    既然已经堵上了全部的身家,那到了此刻,已经没有了回头路。
    夫子来到叶千秋身边,道:“我没来晚吧。”
    叶千秋道:“晚倒是没晚,就是你这个样子,能不能行?”
    夫子道:“应该,大概,没什么问题吧。”
    叶千秋道:“无所谓了,既然人到齐了,那也该做个了断了。”
    夫子道:“不对,还有一个秃驴。”
    叶千秋道:“他来不了了。”
    ……
    极西荒原。
    烂柯寺外的那颗菩提树下。
    一朵莲花从岐山大师的身下升起。
    就在那朵莲花升起的那一刻。
    烂柯寺中,钟鸣不已。
    岐山大师坐在莲座之上,飞天而起,落入那烂柯寺上空,朗声道:“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随着这四句话的落下。
    岐山大师脑袋后边,化出一道道琉璃佛光。
    佛光普照而下。
    照入那天坑之中。
    照入那天坑的数百万农奴身上。
    “善……”
    一个善字传出。
    烂柯寺震荡。
    讲经首座枯瘦如柴的身形出现在烂柯寺门前。
    一脸不可置信的看向莲座之上的岐山大师,道:“你竟然真的得了道果……”
    岐山大师道:“今日起,我为现在佛。”
    “百万农奴,归自由。”
    讲经首座猛的吐出一口黑血。
    然后,轰然倒地,再也没有起来。
    ……
    宋国都城的大广场之上。
    观主看向叶千秋,平静说道:“我不知道你想做什么,但是,同为道门中人,你应该站在我这一边才是。”
    “轲浩然说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