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一道》拳意我意,皆是天意第29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诸天一道最新章节目录
   冬去春来的某一天。
    是宁缺和桑桑订亲的日子。
    这一天,在雁鸣湖畔的宅子里。
    来了很多人。
    这些人,都是临四十七巷的街坊。
    订亲嘛,总是要热热闹闹的,把亲朋好友都叫上。
    宁缺的朋友不多,桑桑的朋友也不多。
    人少了不热闹。
    所以,宁缺就顺带着将临四十七巷的街坊们都请来了。
    书院的师兄、师姐也来了。
    夫子也来了。
    ……
    叶千秋和夫子单独坐在湖边喝着酒。
    夫子看着笼罩在银晖里的山林,听着湖水里的鱼儿翻跳之声,突然说道:“桑桑那丫头身体里的毛病,比想像的还要严重,你能治好?”
    叶千秋道:“大概可以。”
    “不过,她身上的病,最终还是要靠她自己。”
    夫子微微颔首,道:“烂柯寺最近有个盂兰节,烂柯寺发了请帖过来,我想让宁缺带着桑桑去烂柯寺。”
    叶千秋笑了笑,道:“你和我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夫子道:“你去过烂柯寺没有?”
    叶千秋摇摇头,道:“没有。”
    夫子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你的那院子里埋了好几个和尚,你应该去烂柯寺忏悔一下自己罪过。”
    叶千秋道:“和佛祖忏悔吗?”
    夫子道:“佛祖也许会原谅你。”
    “桑桑是你的徒弟,你不护着,谁护着。”
    叶千秋道:“你怎么不去?”
    夫子道:“你觉得我能去吗?”
    叶千秋哈哈笑了起来,道:“你说的好像没什么毛病,那我去一趟也好。”
    “来到长安也有些年头了,还没去过外面看看,多多少少有些说不过去。”
    夫子道:“你肯去,我就放心了。”
    叶千秋道:“其实,本来我打算先去知守观看看的。”
    夫子道:“你想去看天书?”
    叶千秋道:“我知道书院有明字卷。”
    “等我看了其他几卷,再回来看明字卷也不迟。”
    夫子点头道:“我看了之后,总是有些地方还疑惑不解。”
    “若是你看了之后,能给我解解惑,倒也是可以的。”
    叶千秋道:“那得等我看了之后,才能知道。”
    这时,夫子转头朝着那边喧闹的院中看去。
    只听得他悄然说道:“好热闹啊。”
    叶千秋点头道:“是啊,好热闹。”
    ……
    ……
    叶千秋决定了要去烂柯寺。
    而且是和桑桑、宁缺同行。
    叶千秋早就有过行万里路的打算。
    只是,孩子们的功课不能落下。
    好在,这几年的时间没有完全白费。
    在教了孩子们读书认字之后。
    如今,他们已经能有独立的能力去阅读他们能去阅读的书本。
    叶千秋已经写下了十几本道家经典,就放在了小院当中。
    在他离去的这些日子里,这些道家经典便留给孩子们日常翻阅。
    或许,他们还难以明白其中的含义。
    但,多读几遍总归是好的。
    ……
    烂柯寺远在东南,路途遥远。
    虽然说盂兰节会的时间在秋天,但唐国准备参与盛会的游客和使团,大部分都提前了一定时间,选在初夏这些天前后出发。
    宁缺是书院的代表。
    桑桑、叶千秋、小黑自然不是谁的代表。
    他们只是去烂柯寺看看而已。
    于是,在春去夏至之后的某天。
    太阳西斜,夜色将临的时候。
    黑色的马车渐渐隐入夜晚的云雾之中。
    叶千秋一行四人,朝着烂柯寺的方向缓缓驶去。
    小黑很高兴,宁缺同样也很高兴。
    本来宁缺以为自己这一趟烂柯寺之行会有想不到的危险。
    但是,叶夫子突然也想去烂柯寺看看。
    所以,他很高兴。
    这意味着,此行,他和桑桑不会再面临什么样的危险。
    所以,宁缺忍不住唱起了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小黑坐在车里,听着宁缺的歌声,一脸疑惑道:“宁缺,你唱的是什么割?”
    ……
    书院后山上。
    看着那辆黑色的马车渐渐消失。
    二师兄的眉头微微蹙起,总觉得今日的气氛有些怪异,隐藏着某些自己无法看清楚的事情。
    大师兄看着黑色马车离开,沉默片刻后转身离开,暮色照在他旧棉袄上,隐隐可以看到一些微尘,似乎棉袖在微微地颤抖。
    二师兄回头望着山道上大师兄的背影,心头微有所动,追了上去。
    大师兄走的很慢,但不知为何,却很难被他追到。
    大师兄走到草庐时。
    夜色已经完全笼罩山谷,繁星一颗接一颗地出现在黑色天幕之上。
    夫子站在草庐外,半佝着身子,眯着一只眼睛,正对着一个筒状的铁制物事在看,不知道铁筒里究竟有什么。
    大师兄走到夫子身后,问道:“老师,你在看什么?”
    “我在看星星……嗯,应该说观星,这样比较雅。”
    夫子示意他过来看看,说道:“这是老六和十三作出来孝敬我的,他们给取了个名字叫观星镜,但我先前试了试,星星还是那个星星,不过却能把远处的风景放大,拉到近处,我看倒不如见望远镜为好。”
    大师兄把眼睛凑到铁筒前看了看,发现确实如老师所说,铁筒视野里的星星没有变大,但如果看远处星光下的山峦,则会显得清楚放大很多。
    “真是有趣的事物,小师弟懂的事情真多。”
    他微笑的说道。
    夫子望向头顶夜穹里的繁星说道:“世间或许有生而知之的人,但没有无所不知的人,你小师弟懂的事情再多,总有很多事情是不懂的。”
    “我也一样,相传那七卷天书是昊天意志化形而成,当年我还如你一般是个青衫书生时便能看懂其余六卷,如今已然垂垂老矣,却依然还是看不懂和尚在明字卷上留的那些话。”
    大师兄诚恳说道:“弟子也看不明白。”
    “废话,为师看不明白的,你又如何看的明白。”
    夫子看着他微笑说道:“不过既然看不明白,那便不要日夜烦恼。”
    大师兄说道:“如此事由,不得不忧。”
    夫子看着他严厉说道:“如果这是一个故事,谁也不知道该怎样发展,你不知我不知世人也不知,那你凭什么认为故事的结局就一定是那样?”
    大师兄沉默很长时间后说道:“若无明日忧,便有今日愁。”
    夫子说道:“人当为今日愁,不必为明日忧。”
    大师兄说道:“老师若不是忧虑人世前景,为何要让小师弟去烂柯寺?”
    夫子看着笼罩在银晖里的山林,听着远处隐隐传来的瀑布声,说道:“你只看到了你的小师弟,却是没看到叶千秋。”
    大师兄有些讶然,道:“叶夫子也和小师弟同行?”
    夫子道:“当然,不然,我会这么高兴?”
    大师兄道:“这下,好像,要出事了。”
    夫子笑道:“且看那佛祖能否降得住魔头。”
    大师兄道:“老师说叶夫子是魔头?”
    夫子道:“我没说。”
    大师兄道:“老师明明说了。”
    夫子吹胡子瞪眼道:“我没说,是你说的!”
    ……
    世间亿万民众早已忘记了盂兰节的起源和由来,冥界依然存在于他们的传说,童年时的故事里,然而早已变成了真正的传说或故事。
    没有人相信冥界真的存在,更没有人相信什么冥界入侵的鬼话。
    在人们眼中,盂兰节是个祭祖饲鬼的重要节日,而那些沿街摆放的兰花盆,穿着古服的少女,各种诱人的吃食,游灯的习惯,更是让这个节日没有沾染半点阴森的鬼气,充满了美好和迷人的意象。
    烂柯寺的盂兰节会自然是修行界的盛事,盂兰节本身也是世间的一次盛事。
    除了修行者,还有无数游客香客和各国的官方使团,依循着距离的远离,从不同城市依次出发,向着烂柯寺而去。
    唐国依照旧例也派出了使团,使团的级别很高,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代表陛下巡游世间的使臣,是镇西大将军冼植朗。
    镇西大将军乃是帝国四王将之一。
    在镇国大将军许世,和夏侯相继死后。
    他的地位愈发显得重要。
    随同使团一同前往烂柯寺的,还有长安红袖招的舞团。
    三十年前,唐国先帝强行把红袖招从南晋召至长安城后,红袖招里的女儿们只是在后一年去过一次烂柯寺参加盂兰节祭,此后便再也没有出过长安城,时隔二十余年,红袖招再次出行,也吸引了很多目光。
    所有的目光都在大唐官方使团的车队上,没有人注意到,在使团后方约十几里地外,有辆黑色的马车正在官道上孤单的行驶着。
    那辆黑色马车的车厢壁上刻着繁复难名、有若重锦的线条,看森寒的反光竟似铁铸一般,应该沉重到了极点。
    可是拉车的那头黑色骏马依旧是意态闲适,马车行走在官道上幽寂无声,似乎轻若羽毛。
    ……
    车厢里,宁缺靠在软榻上。
    和一旁的叶千秋说道:“叶夫子,您说这大唐的将军怎么不是镇西就是镇东?”
    “镇来镇去的,能镇得住谁?”
    叶千秋正在看书,看的是天书,明字卷。
    在临行前,夫子将明字卷给了他,让他一路上消遣用。
    叶千秋一边看着明字卷,一边想着,这次烂柯寺之行结束之后,一定要去一趟知守观。
    把另几卷天书也都看完。
    听到宁缺的瞎白话,叶千秋懒得理他。
    这小子自从除掉夏侯之后,就彻底的放飞了自我。
    宁缺见叶千秋不理他,便在一旁朝着小黑问道:“小黑,你说,是为啥?”
    小黑迷迷糊糊的说道:“我哪里知道?”
    这时,叶千秋突然听到外面有些风拂过。
    他转头向窗外望去。
    只见窗外官道两侧的农田里,庄稼长势喜人。
    有农夫正在粉刷自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