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一道》拳意我意,皆是天意第100章吞噬气运,九劫圆满

诸天一道最新章节目录
   一场冬雪覆盖满山。
    青城山,青羊宫的大广场上。
    叶千秋还在教神霄派的弟子们打着拳。
    转眼间,已经拒北城一战已经过去了五年。
    曾经四分五裂的天下,都已经统一在了大楚的治下。
    如今,已经是大楚开元三年。
    从西楚复国,再到曹长卿攻陷太安城,灭了离阳,再到拒北城一战,歼灭北莽主力大军,然后一股作气拿下北莽。
    天下破碎的版图一块又一块的拼接到了楚国的版图之上。
    在灭掉南疆盘踞的赵炳父子之后,楚国正式将天下收归一国治下。
    也就是在那年之后,大楚女帝姜姒改元开元。
    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曾经让离阳赵氏头痛不已的藩王问题,在大楚女帝这里似乎已经不成问题。
    北凉三十万大军在凉莽一战当中损耗过半。
    剩下的那些北凉军也在攻陷北莽之后,迁徙至中原腹地,有老卒不愿离开北凉故土的,还多加封赏。
    顾剑棠、陈芝豹犹有兵权,各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再有大干戈。
    北凉王徐凤年主动辞去爵位,与大楚女帝姜姒结为夫妇,成为大楚皇父。
    短短数年时间,天下的主人从离阳赵氏换成了大楚姜氏。
    女帝姜姒虽然是女子之身,却表现出了足够的恢弘雅量,不曾对亡国庙堂大动干戈,尤其对那些读书种子呵护有加。
    相较春秋落幕之时的山河破碎风飘絮,相较春秋八国覆灭后的人头滚滚落,离阳和大楚交替期间,曾经是离阳都城的太安城并未遭受浩劫,甚至连草原那座北庭京城在被破城之后,北征大军也秋毫无犯。
    庙堂安稳,可是江湖却是年年新气象,不但新武评新鲜出炉,胭脂评将相评也陆续浮出水面,呈现出一副三年便河东河西变换的活泼架势,令人目不暇接。
    随着拒北城一战后,许多老一辈的中原宗师隐退,李淳罡、邓太阿,甚至连徽山紫衣这样的年轻人也宣布了闭关退隐,所以,才有了这江湖的年年新气象。
    至于曾经那些名震一时的宗师们,有人在拒北城一战之后就悄然死去,也有人在大战之中直接选择死战。
    中原意气似乎在那一战当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邓太阿归隐之后,便带着徒弟再度奔赴了海外,去寻找新的天地。
    而李淳罡则是越发的老迈,他不想走,也走不动了,整日就窝在青羊宫这一亩三分地,看日出日落。
    曾经江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一代剑神,似乎就要在这样的情况下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
    许多新进神霄派的年轻弟子,每日都会在青羊宫的大广场上看到这样一个身着羊皮裘晒太阳的老头。
    这些弟子们都以为这老头只是神霄派一个普普通通的大爷,却不知这老头儿也是传奇。
    拒北城一战后,叶千秋斩断了天上和人间的联系。
    而在斩断天人二界之时,老天帝轩辕帝鸿已经将武当山上一个叫余福的小子送入了天门。
    据轩辕帝鸿说,余福和徐脂虎会成为新天庭的玉帝和王母。
    至于二人如何走到那一步,他也没细说。
    叶千秋也没细问。
    来到人间之后,轩辕帝鸿就一直在青城山静静等待着叶千秋。
    冲破天地束缚,不是那么一件简单的事。
    这么多年他都等了,自然也不在乎这最后几年。
    叶千秋一边细细体悟着人生,一边等待着契机的到来。
    如此,便又是五年过去。
    曾经冠绝江湖的陆地神仙越来越无人提及,江湖草莽和武林豪杰的茶余饭后,是新武评四大宗师和新十大高手,是新十大帮派,是雨后春笋一般冒头的公子仙子们。
    之前离阳赵氏统治之时,驿路凋敝导致消息堵塞,大楚女帝姜姒坐稳天下的这十年间,挟一统天下之风雷之势,大力改革驿路、漕运和胥吏三事,尤其以重建驿路作为重中之重,以此推动南民北迁。
    在这种大形势下,新江湖上的那些新消息,传递得尤为迅捷畅通,稍有噱头,便是燎原之势,只要一朝成名,便有一种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景象,在此期间,帝王将相和黄紫公卿无形中也为江湖推波助澜。
    天下事,江湖事,似乎都在一个圈子里搅动。
    盛世也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到来了。
    ……
    在天下盛世到来之时。
    在一座位于大楚东南的小镇上,不仅有着宁静祥和,还有人间烟火。
    小镇上,有家不算大,也不算小的酒楼。
    酒楼的名字叫“酒管够”。
    酒管够的老板是一个还算年轻的男人,男人有个十分漂亮的老婆。
    两个人有俩孩子,都是闺女。
    这样一家四口在小镇上经营着这一家酒楼,日子倒也过得去。
    酒管够在小镇上也算是小有名气。
    因为“酒管够”的说书先生说出来的故事总是最新鲜、最新奇的,这一切自然都是“酒管够”老板的功劳。
    这老板姓温,单名一个华字。
    而他的媳妇便是曾经胭脂评上榜上有名的陈渔。
    而他的两个闺女,一个叫莲花,一个叫荷花。
    拒北城一战过后,温华他们又跟着北凉大军去了一趟北莽。
    后来,天下一统,温华和陈渔回了青城山,在师父叶千秋的见证下,结为了夫妇。
    再后来,二人便回到了温华的家乡,在这里开起了这家“酒管够”。
    曾经意气风发,在战场之上双剑合璧的剑仙夫妇,成了这人间最普通的人。
    本以为日子就会这样一直古波无惊的过下去,直到这一日,温华接到了来自神霄派的一封传信。
    看完了信上的内容,夫妇二人少见的把“酒管够”挂上了歇业的牌子,带着两个女儿火急火燎的奔着西北方向而去。
    ……
    江南。
    广陵江。
    大潮将至。
    江畔,密密麻麻人头攒动观潮客数不胜数。
    就在这时,江畔的众人骤然欢呼起来,远处众人循着视线望去,依稀可见视野尽头出现一条白线。
    一线潮将至。
    当波澜壮阔的大潮来临时。
    在广陵江畔的看潮人流之中,有个身材修长的男人,脖子上骑着个皮肤微黑的丫头,她腰间挂着两柄狭长木刀,一大一小。
    丫头坐在男人的肩上,看着那大潮浩浩荡荡而来,大声呼喊道:“爹,浪好大。”
    男人道:“闺女,这才哪儿到哪儿。”
    小丫头道:“那你带我上去飞一圈!”
    男人道:“闺女,现在人有点多,影响不太好,要不等晚上?”
    小丫头哼哼一声,道:“爹,合着这不是你逗人家姑娘玩的时候了?”
    “看我回去不跟二娘三娘四娘五娘六七八九娘告状去,我就说你在外头又勾搭仙子女侠了,看她们信小地瓜还是信你!”
    男人一脸无奈,道:“小地瓜,哪来的什么五六七八九,再说了,这种玩笑万万开不得,到时候爹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跪个三天三夜的搓衣板,你不心疼啊?”
    绰号小地瓜的丫头双手叠放,望向那一线潮,长吁短叹道:“爹,我有些想青城山上的师兄师姐了,对了,还有师父。”
    男人笑着点头。
    就在这时,一只海东青从天上飞来,落在了男人的头顶。
    小丫头从海东青的脚上拆下一个小木管子,道:“爹,有信儿来了。”
    男人从小丫头的手里接过那小木管子,从里面掏出一卷小纸条,看了小纸条后。
    男人拍了拍闺女的手,道:“小地瓜,咱们该走了。”
    小地瓜问道:“爹,要去哪儿?”
    男人道:“上青城。”
    ……
    开元八年的秋天,青城山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道教圣地。
    神霄派叶千秋叶真人,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
    当这个符号在新江湖的风波之中渐渐神隐之时。
    人们似乎忘记了,江湖上曾经还有过这么一位神通惊人,修为通天的道教圣人。
    直到许多年后。
    青城山上,风云突变,祥瑞漫天飞去,人们方才又记起,原来这个符号一直都在。
    ……
    秋风萧瑟,神霄阁中。
    叶千秋正在着手安排着神霄派的事情。
    当然,神霄派的大部分事情,早在天下一统之后,就已经完全交在了荆丹的手中。
    曾经在神霄派中主事的吴灵素在那之后,就一直跟在叶千秋身边修行。
    这几年修为也是突飞猛进。
    虽然不到陆地神仙的层次,但也差不了多少。
    叶千秋这几年时不时的都会闭关,如今,他已经感觉到冲击化神的契机已经到来。
    一旦化神,必定引来天地变化。
    到时候,说不定这方天地会直接送他出去。
    所以,他才会提前安排神霄派的事情。
    其实这几年,神霄派的事情基本上都不用他过问。
    很多事,荆丹处理的都不错。
    而今天,他则是正式当着神霄派各长老、执事、真传弟子的面,将神霄派的掌教之位,传给了荆丹。
    叶千秋这些年收了不少弟子。
    但能担当起掌教之位的,也唯有荆丹。
    其他的徒弟之中,除了小山楂还算是有几分掌教之姿,剩下的那些徒弟都不太能胜任这个位置。
    像温华和陈渔,这俩人结成夫妻之后,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老黄年龄太大,而且没什么管理才能。
    小雀儿年轻,知书达礼,但太过单纯。
    至于最小的弟子小地瓜,自然更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叶千秋深知盛极而衰的道理,他在时,神霄派能兴盛,他走之后,神霄派还如何能延续下去。
    所以,在他之后的掌教智慧一定要超乎寻常人。
    荆丹无疑就是最好的选择。
    世人只知荆丹是叶千秋的亲传弟子,并不知道荆丹就是从前名震天下的春秋谋士李义山。
    而在荆丹入世的这些年,他也没有干过什么出风头的大事。
    他做的最让人瞩目的一件事,也无非是在拒北城一战前,说服陈芝豹调转马头,与北凉军合兵一处,共拒北莽。
    荆丹的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