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一道》拳意我意,皆是天意第70章是谁的一,自掘坟墓

诸天一道最新章节目录
   ……
    李当心对叶千秋的态度自然比对徐凤年的态度好了一百八十倍。
    叶千秋笑道:“本来将佛道大会之日推迟一事,就应该由我来亲自和李禅师说一声。”
    李当心道:“叶真人有礼了,推迟几天无妨,总归还是要办的嘛。”
    “就是不知叶真人对先前咱们定下的三场辩论还有没有要更改的地方?”
    叶千秋笑道:“之前定下的流程自然不必更改。”
    李当心闻言,微微一笑,道:“贫僧倒是很期待和叶真人辩论。”
    “叶真人乃是八百年来,道教少有的大真人,到时候还望真人嘴下留情啊。”
    叶千秋笑道:“李禅师客气了。”
    李当心由衷的说道:“道教三大派,神霄、龙虎、武当。”
    “神霄派和武当派倒是有几分相似之处,但又比武当多了几分凌厉气概。”
    “叶真人海纳百川,气度不凡,心境气量远超龙虎山天师府的那群黄紫贵人。”
    “难怪能以一己之力将神霄派推至今日之高度。”
    叶千秋淡淡一笑,道:“非是神霄道士比龙虎山天师府心境清净更长,只不过两山修习道路不同,但终归殊途同归。”
    “龙虎山中也有不俗之人,比如那赵希抟,算是难得清醒之辈。”
    白衣僧人笑道:“赵希抟赵真人倒是能当得叶真人的夸赞。”
    “不过,贫僧听闻那赵希抟赵真人对三教合一颇为热衷。”
    “如果贫僧没有记错,首倡三教合一的是那武当派的吕祖,不知道叶真人对这三教合一是个什么看法?”
    “这个一,到底是谁的一?”
    叶千秋笑了笑,道:“吕洞玄的三教合一,我也有所耳闻。”
    “但在贫道看来,三教原本道为首,焉能平坐共齐名。”
    “三教教义本就不同,合一之说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就比如李禅师这般人物,也要问一下,到底是谁的一。”
    “更别提是其他人了。”
    “在贫道看来,三教各有长短。”
    “抛却教义和各家道理之后,哪一家都不愿意甘居他人之下。”
    “有人要做一,那自然便有人得做二和三。”
    “至于谁坐得这个一,那就看谁的拳头大一些了。”
    “大道争锋,又岂能不漏锋芒?”
    “虽然这话说的有点不符合身份,但这本来就是最简单的道理。”
    “大道至简,真人面前,自然不需诸多粉饰。”
    “李禅师以为如何?”
    李当心听完叶千秋的这一番话,心中不免泛起了诸多浪花。
    一句三教本是道为首,焉能平坐共齐名。
    就直接让李当心的心里咯噔一下。
    北莽、离阳的灭佛之策,也没有叶千秋的这一句话让李当心感到彻骨冰寒。
    不过,李当心终究是释教之首,还不至于因为这一句话就大为变色。
    细细听完叶千秋的一番话,李当心能明白叶千秋的意思。
    三教合一是不可能的。
    不过要争的话,就要争的正大光明。
    这才是大道争锋。
    这时,李当心双手合十,朝着叶千秋施礼道:“叶真人一席话,真是教贫僧醍醐灌顶。”
    “叶真人所言虽然简单粗暴,但不得不说,道理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叶千秋笑了笑,抬手道:“只是些许薄见,让李禅师见笑了。”
    “今日天气不错,不如到山上走走?”
    李当心闻言,微微颔首,道:“不胜荣幸。”
    ……
    一行人结伴登山,叶千秋和李当心聊着青城山一带的风土人情,既无佛教机锋也无道家玄机。
    如同他乡遇故知,言语都是想到哪里就说到是哪里。
    李当心有意不理睬徐凤年,大概是怕自己又忍不住找刀砍人去。
    一个男人,遇上抢自己媳妇的,那是二话不说就拎刀砍人的。
    遇上抢自己闺女的,砍不砍,除了那个胆大包天的小兔崽子品性到底如何很关键,再就是得看闺女她娘亲的态度了。
    此时那位李东西的娘亲或者说是南北小和尚的师娘,对徐凤年则极为和颜悦色,虽说不是丈母娘看待女婿越看越欢喜的眼光,但也像是路上偶遇了一个对自己闺女有那么点想法的晚辈年轻人,谈不上会多么刻意热络,但肯定不会拉下脸对待。
    妇人也是心大得无边无际,一开始还有些端着姿态,毕竟眼前年轻人那可是西北重藩的第一号人物,可很快就水到渠成,唠唠叨叨家长里短起来。
    埋怨到这一路行来,花起钱来真是厉害,胭脂水粉什么的,价格真是死贵死贵的。
    说到这里,妇人就很是感谢了徐凤年几句,说东西那闺女当年不知轻重,离开清凉山王府的时候一口气就收了那么多昂贵礼物。
    然后妇人就自顾自笑起来,坦然如今要她还钱那是绝对还不上的,这趟走得急也没带回礼,家里那些积蓄早就给她败光了。
    徐凤年听着妇人毫不忌讳自揭其短的絮叨,徐凤年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
    一行人登上其中一座山峰之后,只听得前方有叫好声传来。
    几人往前行去,却是看到不远处,有两位高手正在大战,看起来到不像是生死相争,只不过是切磋而已。
    四周都是叫好声,放眼望去,只有当两位高手高高跃起时才看得见两人身影,一刀一剑,刀光剑影,交相辉映。
    大多看客都是踮起脚跟伸长脖子,有人在一惊一乍的进行招式讲解,有些人在自嘲,瞧瞧别人打斗是何等气派。
    看的人多,喝彩声自然是震天响。
    几人走到人堆里,也算是瞅个热闹。
    徐凤年也探着脑袋,嘀咕道:“这才是年少时梦寐以求的那座江湖啊。”
    叶千秋闻言,淡淡一笑。
    四周的看客之中,不乏有人见识多的。
    已经将这正在酣畅淋漓一展身手的两位年轻侠士的名头和来历都说了个遍。
    这两人在江湖上可都不是什么无名小辈。
    其中那位佩名剑“五束素”的江湖俊彦,乃是一位宗师嫡传弟子的至交好友,关系虽然是有点远,但那也是沾亲带故。
    至于用刀的年轻人,那就更有来头了,据说是连北凉王徐凤年也爱惜其才,甚至亲口指点过两式三招刀法的。
    听到这话,徐凤年忍不住呲牙咧嘴的笑起来。
    现在,他也是江湖的传说了。
    曾几何时,他也像这些人一样八卦着江湖中的那些顶尖人物。
    就在这时,场中的两人切磋结束,用剑的把用刀的给打败了。
    二人刚离场,便又有两名男子挤开人群朝着场地中央走去。
    二人皆是神情肃穆,一人怀抱长剑,一人双手负后,像是要即将参加一场去争夺天下十人名头的巅峰大战。
    四周看客又有人开始接着介绍这二人的身份来历。
    其中一位人称“江南梅雨剑”,另一位绰号“中原神龙”。
    两人开打之后。
    叶千秋几人便离开了喝彩的人群,继续朝着山里行去。
    偌大的江湖,总有这样那样的小人物。
    叶千秋几人在山间行走交谈至深夜时分,方才分开。
    叶千秋本来打算让徐凤年到山上住,顺便让他见一见红薯和小地瓜母女俩。
    结果这小子溜的快,还没来得及告诉他,他就走了。
    不过,这事儿也不急在这一时。
    叶千秋就由得他去了。
    ……
    叶千秋刚刚回到神霄阁中,便看到了下山多时,突然归来的李义山。
    自从徐骁过世之后,李义山奉命下山,已经是一年多的时间过去。
    叶千秋倒是没想到李义山会在这时候回来。
    李义山下山之前,叶千秋便让他下山之后到处去走走,去看看。
    本以为最起码得用个两年时间。
    只是没想到他一年多就回来了。
    李义山见过了叶千秋,行礼之后开始和叶千秋讲起了他这一年多游历江湖的见闻。
    别看他才走了一年多。
    但去的地方确实是不少。
    从西北到东南,再从东南到北方。
    去过了广陵江,也去过了太安城。
    这一趟回来,是专门为了参加佛道争辩大会。
    叶千秋得知李义山是专门回来参加佛道争辩大会的,到也没说什么。
    但辩论的人选是提早定下的,现在虽然说还能改,但他刚刚才和李当心说了双方辩论人员没有什么变动的。
    这出尔反尔的也不好,所以,叶千秋便不打算让李义山上。
    李义山倒也没有多说什么,能代表神霄派出场辩论自然好,不能的话,也就算了。
    李义山这一趟游历,感触颇多。
    对于天下形势的了解更深。
    夜里无人。
    他和叶千秋说着说着,就说起了西楚和离阳的那一场广陵水战。
    当时,李义山就在现场,算是将双方的形势看了个一清二楚。
    这一场速战速决的战事,由西楚胜出。
    “眼下西楚的形势并不容乐观,虽然那一场水战是西楚胜了。”
    “但卢升象和燕敕王的南北夹击一旦形成,即便西楚有着广陵江的天险之利,也依旧逃脱不了被离阳一点一点蚕食的局面。”
    “西楚的国势在曹长卿一战而定广陵江之后,几乎达到了顶点。”
    “西楚国势再盛,终究是一杯酒而已,而离阳之势,则是大如酒瓶,杨慎杏的蓟州步卒伤亡不小,阎震春的骑军一战尽没,甚至广陵王赵毅的水师全军覆没,瓶中酒水,仍是比这杯中酒要多,多很多。”
    “离阳真正的大势,在于新帝登基后,离阳民心,依旧稳固,甚至可以说是愈发稳固,永徽祥符交替,远没有外人想象中那般动荡不安。”
    “我前往太安城之后,便愈发的能感触到这一点。”
    李义山知道,叶千秋有意支持西楚,所以,这一年多来,也是在暗中对比西楚和离阳的种种形势。
    一番对比下来,离阳的赢面的确是更大一些。
    叶千秋笑了笑,知道李义山讲这些事情的意思。
    叶千秋稍微顿了一下,反倒是朝着李义山问道:“北凉铁骑到如今也有三十年了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