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一道》拳意我意,皆是天意第62章江湖之事,天下之事[2]

诸天一道最新章节目录
   安城古桥头发现石板下的蚣蝮,八十岁去旧东越国访友,在古钟之中与蒲牢相逢,九十岁入太安城,得见貔貅。”
    “至此,凑足了九剑,本该人生自得圆满。”
    “可是我这辈子除了找剑还是找剑,也从不问为何练剑,只要每隔十年一剑到手,就琢磨如何舍剑取意,十年复十年,错过了很多人间风光。”
    “其实我也明白,当初算是剑冢对不住素丫头,只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呐,我也没办法,只能做个恶人。”
    “家有家规,我若是不这么做,坏的是剑冢的规矩。”
    “只是我这些年心里还是有些过意不去。”
    “今日来青城山,替那小子求个情,也是想弥补一些当年对素丫头的亏欠。”
    叶千秋闻言,明白了吴见的用意。
    他微微一笑,道:“赵玉台就在青羊宫中,吴家主要不要见一面?”
    吴见闻言,颇为诧异,他怔了怔,然后摇头道:“还是算了吧。”
    “她不会想见我这副老骨头的。”
    吴见在青城山呆了小半天,便下山去了。
    吴见却是不知道,在他离去时。
    赵玉台站在青羊宫外的山头之上,一直看着他的背影,直至他彻底的消失不见。
    斯人已逝,多少往事,已成云烟。
    赵玉台摸了摸自己的脸颊,脸上的痕迹消不去,心里的痕迹更难以磨灭。
    ……
    转眼间,又是数月过去。
    冬日到来。
    祥符元年也即将收尾。
    这一年中天下,江湖都不安生,前半截与后半截,天壤之别。
    陈芝豹入京担任兵部尚书,与徐家彻底划清界限,空悬已久的离阳太子之位水落石出,诸王出京就藩。
    老凉王徐骁过世,徐凤年世袭罔替北凉王。
    广陵道大乱,兵部侍郎卢升象为帅,藩王靖难,两位春秋功勋老将一个战死,一个至今被困,离阳十数万精兵悍将打了个水漂。
    还未入冬时,北莽百万大军便开始蠢蠢欲动,打算南下中原。
    儒圣曹长卿在广陵道东线露面,跟广陵王赵毅对峙,一触即发。
    离阳王朝的东线上,总领北地军政的大柱国顾剑棠按兵不动。
    以上算是天下事,剩下的便是江湖事。
    江湖风起云涌,四百年前的老魔头高树露刚刚入世,便又身死。
    武帝王仙芝在高树露之后,也同样嗝屁。
    然后就是大魔头黄三甲也死了。
    再往后说,便是南海观音宗近百练气士已经进入陵州境内。
    吴家剑冢一百骑直奔北凉。
    还有那上阴学宫的学宫大祭酒齐阳龙进入了太安城。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不算是小事。
    若是放在寻常年份,一年有一件就足以惊人。
    但这短短的一年,却是发生了这么多事。
    当然,无论江湖如何变化。
    青羊宫是越发的香火鼎盛。
    王仙芝死后。
    叶千秋这个曾经打败王仙芝的天下第一和徐凤年这个把王仙芝给打的升天嗝屁的新武帝,到底谁更厉害些,成为了江湖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很多人都挺期待,叶千秋和徐凤年有朝一日能战上一场。
    当然,在很多懂行的人眼中。
    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徐凤年怎么赢的王仙芝,叶千秋当初又是怎么赢的王仙芝。
    稍微懂行的人,都明白这其中的关窍。
    不会真的就把徐凤年当成能够与叶千秋争锋之人。
    ……
    神霄阁中。
    叶千秋这里是难得的安静。
    徒弟们都有了各自的屋舍,到他这里的次数是越来越少。
    只有李淳罡和他每日作伴,聊聊天,喝喝茶,下下棋。
    两人在一起闲聊,就免不了要聊江湖上的事。
    李淳罡笑道:“听说最近新评的十大门派,神霄派可是直接问鼎榜首了。”
    叶千秋淡淡一笑,道:“这样的评比没什么意思。”
    江湖新评的十大门派,除了神霄派这个异数之外。
    徽山大雪坪无疑是最大的赢家,轩辕青锋不但让自己的大雪坪缺月楼跻身前三甲,一举超过江河日下的龙虎和蒸蒸日上的武当。
    还与吴家剑冢和烂陀山并肩傲视武林,而且还带着春神湖快雪山庄鸡犬升天,之后便是龙宫,北地新兴门派的刀庄,西蜀竹海内由胭脂评美人“谢谢”领衔的春帖草堂。
    不过,和以往的江湖不同的是,如今的江湖,女子也撑起了半边天。
    以前,江湖上阳盛阴衰,所谓的女侠和仙子,那都是锦上添花的点缀,掀不起大风浪。
    如今却是大不一样,十大门派里头光是女子魁首,武林盟主轩辕青锋,龙宫新宫主林红猿,西蜀谢谢,已经是三个。
    若是再加上在北凉风头正盛的鱼龙帮刘妮蓉,就已经有四个,几乎与男子平分秋色。
    李淳罡听到叶千秋这么说,也不在意,只是笑道:“你嘴上这么说,心里肯定早是乐的开花。”
    “这个排名,可是能让更多的人来投神霄派。”
    “我看不出十年,神霄派内的弟子数量就要远远超过龙虎山和武当山。”
    叶千秋微微颔首,道:“这个倒是真的。”
    李淳罡又道:“你觉得现在这局势,将来这天下还会是离阳的吗?”
    叶千秋道:“洪洗象斩亡国气运,分别流入西楚和北凉,其实现今的天下走势,倒也好说。”
    “离阳太子赵篆不用多说,有着无与伦比的先天优势,依旧占据了最多的气运。”
    “只是离阳天子命不久矣,这个太子能不能坐得住这个江山,这可说不准。”
    “黄三甲临死前,和北莽国师袁青山同时选中了燕剌王世子赵铸。”
    “如果黄三甲没死,我没来,这小子还有点机会,现在嘛……就算了。”
    李淳罡呵呵一笑,道:“你果然在谋算着这天下。”
    “你说你一个修道的,掺和这些事儿做什么。”
    叶千秋却是笑道:“修道,也得修天下。”
    “这是道的一部分。”
    李淳罡撇嘴道:“你怎么着都有理。”
    叶千秋笑了笑,却是突然道:“你说,将来让你那徒儿小姜泥做个楚国女帝怎么样?”
    “啊?”
    李淳罡张大了嘴巴,有些惊讶。
    叶千秋笑道:“现在离阳和西楚都算名正言顺,前者坐拥江山,是要靖难平叛,后者打出了中原正统的旗号,这不是亡国两百年后,而只是二十年后,西楚当年灭国,连史家都认为过不在皇帝臣子百姓,西楚的覆灭,更被无数士子痛心疾首视为神州陆沉。”
    “西楚,还是很有机会的。”
    李淳罡发呆了片刻,然后说道:“你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呗。”
    “反正这事儿,我插不了手。”
    “你能让黄三甲那老东西心甘情愿的赴死,就说明你比黄三甲那老东西还魔头。”
    叶千秋闻言,不禁摇头失笑。
    这时,李淳罡又突然道:“为什么不选徐凤年?”
    叶千秋笑了笑,道:“那小子身上背的东西太多了,即便是坐上去了,也坐不安稳。”
    “现在,已经是他的极致。”
    “这样不也挺好嘛。”
    李淳罡微微一叹,道:“这我可不懂。”
    叶千秋笑道:“你是不想懂。”
    李淳罡道:“太累的事,我不去想,太烦人。”
    “还是说说剑吧。”
    “这一次吴家剑冢近百人倾巢而出,这是要搞大动作啊。”
    “上次吴见来见你,没和你唠唠这事儿?”
    叶千秋缓缓说道:“我和吴见又不熟,他也只是来求个心里安慰,至于这次吴家剑冢近百人齐赴北凉,那自然是为了对付北莽。”
    “要打仗了啊。”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