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一道》拳意我意,皆是天意第65章大丧之日,万象天罗(万更求订阅!)[2]

诸天一道最新章节目录
   言,十分惊讶的看向李斯。
    新皇尚未正式登基,李斯这个当朝丞相却是已经透露出了极大的不满。
    这对于大秦帝国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啊。
    姚贾除了惊讶之外,就是不解。
    李斯到底是单单对扶苏可能施行的宽政之举有所担心,还是另有所图?
    姚贾一时间,没有说话。
    经历过太多的风浪的姚贾,十分明白李斯不会无缘无故对他说这么一番话。
    如果仅仅是发牢骚,李斯又何必在深夜邀请他前来呢?
    片刻沉吟,姚贾喟然一叹,悄然说道:“丞相大人莫要忘了,扶苏乃是陛下生前亲自册封的太子。”
    “陛下驾崩之前,曾经招蒙毅、冯劫、冯去疾三人前往御前托孤,就是让他们三人好生辅佐扶苏。”
    “况且,还有始皇帝遗诏在,无论如何,太子扶苏也将是大秦的下一任皇帝。”
    “此事,冯劫、冯去疾可是都与老夫说过。”
    “丞相大人其实也不必太过忧虑。”
    “太子扶苏虽然一向行宽政之举,但是大秦推行新政数载。”
    “岂会在一夕之间便全部废除。”
    “有些事,慢一点去做,也并非错事。”
    “如今,天下一统,虽然有六国余孽残存,但只要我等臣民与新帝同心协力。”
    “定然能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丞相大人统领政务多年,若论政务之事,如今朝中无人能出丞相大人左右,便是太子扶苏登基,也一样要仰仗丞相大人啊。”
    李斯闻言,突然笑了起来,道:“廷尉大人说的是。”
    “老夫也只是心中烦闷,故而才找大人前来诉诉这一肚子的苦水。”
    李斯知道欲速则不达,刺杀扶苏之事,乃是绝密。
    自然不能在这个时候透露给姚贾。
    他这是在给姚贾提前做一个铺垫。
    待到扶苏一死,那局势就将大不一样。
    到时候,以姚贾的干练劲头,又岂会不懂他的意思?
    这一场深夜交谈,一直持续了大半个时辰。
    待姚贾从丞相府的大书房离去。
    李斯方才换了一副面孔,他在昏暗不定的灯光之下细细思索着。
    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在想着如果行刺扶苏的计划失败了,他又该怎么办?
    到时候,赵高所率领的三千农家弟子,真的能攻破咸阳宫?
    将扶苏给铲除吗?
    李斯没有继续往深处想。
    如果失败,那等待他的,便只能是死亡。
    他的岁数也不小了。
    人这短短的一生,他已经走过了大半。
    如果他放弃了眼前的这个机会,那即便他苟延残喘的生存下去,将来也一定会后悔。
    所以,这一次,他一定要搏一搏!
    ……
    转眼间,已经到了守孝期的第二十六日夜里。
    阴山宫中。
    赵高和胡亥正在下棋。
    宽广的宫殿之中,灯光稍微显得有些昏暗。
    胡亥显得有些心神不宁。
    动手之日就在明天夜里。
    越是到这个时候,胡亥便越是没有睡意。
    所以,他从灵堂里跑了回来,特意来和赵高再确定一遍最后的事宜。
    赵高脸上泛起淡淡的笑意,道:“公子请放心。”
    “明日一早,始皇帝的棺椁会由宫中的三千亲卫送出宫城。”
    “待送到皇帝的安葬之地,完全入殓,这一整天的时间,王城之中的守备都是空虚的。”
    “这些日子以来,有李斯的配合,我已经提前安排了三千农家弟子入宫,潜伏在宫中各处。”
    “只待明日晚宴时,扶苏邀请三公九卿赴宴。”
    “在宴席之上,六剑奴会一起动手,定会将扶苏格杀!”
    “若是六剑奴失手,还有农家众人群起而攻。”
    “总之,扶苏一定会死!”
    “到时候,三公九卿之中,谁不服,就直接杀谁!”
    “有李斯做内应,到时候,自然大事可定!”
    胡亥闻言,悄然松了一口气,他缓缓说道:“希望一切都如老师所预料的那般顺利!”
    ……
    夜色迷蒙之中。
    白云斋内。
    叶千秋和逍遥子、木虚子相对而坐。
    逍遥子道:“掌门,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
    “明日一早,由卫尉杨端和亲率三千护卫,护送始皇帝棺椁前往下葬之地。”
    “到时候,太子和三公九卿都会随行。”
    “晚上,太子会在章台宫宴请三公九卿,到时候由蒙毅颁布始皇帝遗诏,让三公九卿查验。”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后天,太子便能正式登基。”
    叶千秋闻言,微微颔首,道:“还有什么遗漏的没有?”
    逍遥子道:“这几日宫城之内的守备调动有些频繁,但暂时没发现什么漏洞。”
    叶千秋点了点头,道:“农家的人不会无缘无故的消失,他们既然是朝着咸阳方向来了。”
    “那自然便一定是来做事的。”
    “始皇帝下葬,有大军随行。”
    “我担心的是咸阳城中。”
    “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明日一早,李信会率一万大军到咸阳城外驻扎。”
    “宫中若是有大变故,李信的一万大军可当即入城。”
    “赵高、李斯、胡亥,这三个人得盯死了!”
    逍遥子和木虚子同时拱手道:“弟子明白!”
    叶千秋摆手道:“行了,你们都去吧。”
    ……
    清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
    章台宫中。
    三公九卿齐聚。
    扶苏带着一众皇弟从大殿之中迈步而出,身上都穿着孝服。
    后边是始皇帝的一众夫人嫔妃。
    始皇帝的棺椁便被一众秦军锐士抬出了大殿,朝着大大的车驾之上摆放而去。
    丞相李斯全权处置始皇帝葬礼事宜,举凡国府郡县官署得一体从命。
    这始皇帝下葬可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李斯之所以能掌控葬礼全局,还要多谢他的老师荀子。
    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将葬礼论说得最透彻的,当属荀子。
    荀子的《礼论》,其轴心便是论说葬礼。
    李斯以荀子的礼论为根基,将始皇帝葬礼操持成有大师学说为根据的亘古未见的盛大葬礼。
    只见李斯走到前方,在殿前高声念道:“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
    “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死之为道也,一而不可再得其复也。”
    “臣之所以致重其君,子之所以致重其亲,于是尽矣!故,事生不忠厚,不敬文,谓之野;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谓之瘠。”
    “君子贱野而羞瘠,故天子诸侯棺椁七重……,使生死终始若一。一足以为人愿,是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极也。”
    “天子之丧动四海,属诸侯……若无丧者而止,夫是之谓至辱。”
    “丧礼者……”
    一大篇祭文念了下来。
    李斯再高呼一声。
    “启程!”
    扶苏坐上了护送嬴政棺椁的车辇,带着三公九卿,在三千秦军锐士的护卫之下,浩浩荡荡的朝着咸阳城外行去。
    大部队远去了。
    晓梦、逍遥子被叶千秋派到扶苏身旁保护扶苏。
    叶千秋站在王宫的城墙之上,看着那浩浩荡荡的大部队沿着咸阳城的长街,朝着城外缓缓驶去。
    叶千秋微微一叹,始皇帝嬴政的时代,就这么落下帷幕了。
    他不禁想起了很多年前,在新郑城中与始皇帝嬴政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一切,还真是恍如隔世。
    短短数十载,人间已经是翻天覆地。
    曾经的大争之世已经渐行渐远了,始皇帝的余威也将从这天下间渐渐消失了。
    远处,丧乐传来。
    咸阳城的老秦人纷纷走上街头,自发主动的去送嬴政最后一程。
    无论六国遗族如何诋毁嬴政,说嬴政是暴君。
    但在老秦人的眼中,嬴政是整个老秦的骄傲。
    是嬴政带领着老秦人,奋六世之余烈,一统了这纷乱的大世。
    如今,一代雄主逝去,老秦人都泪流满面。
    有人缓缓唱起了那古老的秦风。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仅仅是瞬息之间,一波又一波的声浪伴随着丧乐朝着天地间席卷而去。
    ……
    暮色时分,送葬的扶苏和三公九卿终于回到了王宫里。
    扶苏身着孝服,已经初具君王气度。
    晚宴要在一会儿开始。
    扶苏来到了章台宫的大书房当中面见叶千秋。
    “师尊……”
    扶苏见了叶千秋,依旧行弟子礼。
    叶千秋道:“今夜,可能就是赵高和胡亥动手的时候。”
    “若是过了今夜,明日在登基大典上动手,风险太大,他们应该不会那么蠢。”
    “所以,一会儿晚宴之时,你要万分小心。”
    “为师会时刻关注殿中的情况。”
    “宫里宫外都已经布置妥当,一旦有风吹草动,他们一个也跑不了!”
    扶苏面色平静,他轻声说道:“有师尊在,我一点都不担心。”
    叶千秋闻言,微微一笑,道:“在某方面,你很像你的父皇。”
    扶苏道:“哦?师尊为何这么说?父皇在世时,可从来没说过我像他。”
    叶千秋道:“当年,为师随你父皇前往雍城加冠,彼时嫪毐势大,欲对你父皇不利。”
    “那天夜里,也是如同今夜这般宁静。”
    “你父皇没有一丝一毫的惧怕之色,和你一样平静无比。”
    扶苏闻言,朝着叶千秋深深一躬,道:“师尊护我大秦两代君王,是当之无愧的国师。”
    “师尊大恩,扶苏没齿难忘。”
    叶千秋抬手将扶苏扶起,笑道:“扶苏啊,你从今往后就是这大秦帝国的皇帝,你的一言一行,将会影响无数苍生的命运。”
    “你做好准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