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一道》拳意我意,皆是天意第40章韩非之死,卫庄入秦(万更求订阅!)[3]

诸天一道最新章节目录
   卫庄杀了韩安。”
    “看来韩国的天,终究是要变了。”
    “你准备好了吗?”
    “白亦非?”
    随着这道声音的落下。
    血衣侯白亦非的身形也出现在了寝殿之中,他看着韩王安的尸体,一脸淡漠的说道:“秦国的大军已经在频繁调动。”
    “你我,不应该为韩国陪葬。”
    ……
    咸阳,昌平君府,大书房之中。
    昌平君芈启正在招待叶千秋。
    这是叶千秋第一次来到昌平君府。
    昌平君芈启已经稳稳当当的做了秦国丞相多年。
    不过,叶千秋一到咸阳,他还是第一时间,就邀请叶千秋到府上做客,不过,叶千秋一直都没顾得上来。
    一直拖,就拖到了今日,方才到昌平君府做客。
    昌平君芈启这个人,叶千秋还是不想过多接触的。
    此人一直在暗中扶持农家的人。
    农家在七国之间的势力很大,尤其是在楚国一代,更是根基深厚。
    这一切都和昌平君芈启脱不了干系。
    这些年,他一直都让道家弟子暗中盯着芈启。
    前两年,赵高送扶苏到太乙山的时候,他还叮嘱过赵高两句,让赵高注意昌平君芈启。
    也不知道赵高掌握了芈启多少事情。
    不过,芈启和农家勾结背秦一事,是极度隐秘的事情。
    若非叶千秋早知道芈启这个人有反骨,提前做了安排。
    单凭平时的接触,也察觉不到芈启在暗中反秦。
    “国师一到咸阳,就和大王日夜相伴,促膝长谈。”
    “在蓝田大阅兵时,本相也没顾得上和国师多多交流。”
    “还望国师见谅。”
    只见昌平君芈启一脸笑意的和叶千秋说着话。
    叶千秋微微一笑,道:“丞相政务繁忙。”
    “我和丞相比起来,那可就是闲人一个了。”
    “只是进了咸阳,王上相邀,我才脱不开身。”
    昌平君笑道:“国师和大王的情谊,还真是令人羡慕。”
    “天下间的君臣,能像大王和国师这般的,可是再也没有了。”
    叶千秋笑了笑,没有多言。
    昌平君芈启一再相邀他前来府上做客,应该不仅仅是简单的拉关系才对。
    这老小子可能有什么事情。
    这时,只听得昌平君说道:“这几日,咸阳城中,因为韩非之死,可是泛起了不小的波澜。”
    “外邦在秦的士人尤其愤愤不平。”
    “长阳街,尚商坊的山东士子们已经在鼓噪着要上书大王质询此事,大王拘拿韩国使臣韩非下狱,开了天下邦交的恶例,失了公道啊。”
    “此举一出,引得六国哗然。”
    “若是六国之君往后皆效仿大王之做法,秦国岂非大大难堪?”
    “眼下,六国士子们,都想要大王给个交代。”
    “国师乃是秦国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此事,还需要国师劝解大王一二,让大王出面解释解释这件事。”
    “以免事态再度扩大,造成更多的不良影响。”
    “若是因为此事,让大王背上了杀贤大罪,在青史之上留下了骂名,那可是就不妙了。”
    “不知国师以为,芈启所言,对否?”
    只见昌平君芈启的脸上满是一副为秦国忧心忡忡的神色。
    若非叶千秋知道这老小子背地里办的那些事。
    说不定还真相信他是一心为秦。
    叶千秋一脸平静的说道:“相邦的意思,我明白。”
    “不过,此事王上自有计较。”
    “我虽然是大秦国师,但王上要做的事情,我也不能干涉。”
    “况且,此事既然都已经发生了,即便王上再多做解释,也是无济于事。”
    “既然如此,何必庸人自扰?”
    “由得他们去吧。”
    “时间久了,也就没人闹了。”
    昌平君一听叶千秋这话,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做出一副长吁短叹,忧国忧民的样子。
    叶千秋没有在昌平君府上多留。
    他从昌平君府上出来之后,便回了太玄学宫。
    当年,吕不韦将文信学宫交给他,让他掌管,还将文信学宫主动改名为太玄学宫。
    七年过去了。
    吕不韦也死了。
    但太玄学宫尚且还在。
    《吕氏春秋》虽然不为嬴政所用,但还是存放在太玄学宫的藏书阁之中,供后来的新进入学宫的士子们研读。
    这冬天是越来越冷了。
    叶千秋虽然对这等寒意没什么反应。
    但是,学宫的士子们,却基本上都穿的厚实的很。
    扶苏回到咸阳之后,在王宫里呆了没几天,便也搬到了太玄学宫,和士子们同吃同住,开始学习了。
    叶千秋让扶苏牢记一个道理,读书要活学活用,不要被书上的那些东西,把思维给僵化了。
    基本上每天,叶千秋都会亲自教导扶苏解读一些书简。
    无论是道家的,还是儒家的,亦或者是墨家的,法家的,诸子之学。
    叶千秋都会给扶苏讲到位。
    当然,他的年纪还小,想要学完这些,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每日读完了书,扶苏会在叶千秋居住的小院里练功。
    一般都是在反复练习他的那天地人三剑。
    叶千秋入宫的次数也变得越来越少。
    直到逍遥子回到咸阳,带回来了韩王安身死的消息。
    “你没在新郑见到卫庄?”
    书房中,叶千秋正在询问着逍遥子。
    逍遥子道:“我到了紫兰轩时,按照您的指示,找到了流沙的人。”
    “可惜,他们并没有人知道卫庄身在何处。”
    “我在新郑等了几日,也没有等到卫庄回来。”
    “韩王安的死讯传了出来之后,我立马便去找了红莲公主。”
    “却是发现,红莲公主也不在新郑。”
    叶千秋闻言,微微颔首,揉了揉眉心。
    这事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不过,他转念一想,倒也知道这一切不可能尽如人意。
    韩非的死讯传的很快。
    逍遥子纵使是快马加鞭,将韩非送到太乙山之后,再赶往新郑,也是需要时间的。
    而韩非的死讯传回新郑,一定是比逍遥子的速度要快的。
    他本来是希望逍遥子带着他的亲笔信将红莲和卫庄带到咸阳来。
    他将红莲安置一下,毕竟红莲是他在此方天地收的第一个弟子。
    以前他之所以好几年没管红莲,是因为有韩非和卫庄在,她出不了什么大事。
    但现在,韩非名义上已经死了。
    依着红莲和韩非的关系,肯定会想着为韩非报仇。
    最后肯定会在仇恨之中越陷越深。
    这是他不希望见到的。
    只是眼下,找不到卫庄,也找不到红莲。
    叶千秋也只好静心等待了。
    他猜测卫庄为了调查韩非的死因,一定会到咸阳来。
    红莲或许会跟着卫庄一起来,也说不定。
    叶千秋没有在这件事上多做纠结。
    他经历的生死多了去了,有些事,尽过心意,便算是过了心里的那道坎儿。
    他不会钻什么牛角尖。
    修行,修行,更多的是在修心。
    而生离死别,便是修心所要经历的事情。
    叶千秋将逍遥子给打发走了。
    他现在有两重身份。
    如果没事,叶千秋不会叫他前来。
    ……
    冬天的又一场雪落下了。
    平静的日子,好像越来越少了。
    临近年关的时候。
    卫庄终于出现在了咸阳。
    而卫庄到了咸阳之后,第一时间,便被罗网的人给发现了。
    逍遥子将卫庄在咸阳的藏身之地告知了叶千秋。
    叶千秋闻言,微微一笑,叫上了盖聂,一起前往了卫庄的藏身之地——长阳街的尚庆坊。
    这里是六国之客商聚集之地。
    来往于咸阳的客商,基本上就没有没到过尚庆坊的人。
    卫庄到了咸阳之后,在这里居住,倒也不是什么令人意外的事情。
    尚庆坊的一间上房之中。
    长发飘飘,一脸冷漠的卫庄正坐在屋子里,仔细观看着咸阳大狱的地图。
    他打算今夜潜入咸阳大狱之中,查探一下。
    就在这时,门突然被敲响了。
    卫庄的心头突然一跳。
    他突然感觉到了一股十分熟悉的气息。
    “师兄既然来了,那便进来吧。”
    卫庄到了咸阳之后,本来没打算找盖聂,但却是没想到盖聂自己找上门来了。
    卫庄的声音刚刚落下,门便被推开了。
    盖聂走了进来,一脸平静的说道。
    “小庄,你还是那么敏感。”
    卫庄抬头,看了盖聂一眼,很是淡漠的说道:“看来,你很关注我。”
    “怎么?不在你的秦王身边护卫,来找我做什么?”
    盖聂对卫庄冷漠的语气,丝毫不以为意。
    这时,一道笑声从门外传来。
    “小庄,你这样待人,可是会没朋友的。”
    卫庄听到这声音,脸上不禁有些动容,他站起身来,看着门口,声音有些嘶哑的说道:“先生……”
    “小庄,好久不见了。”
    下一刻,叶千秋的身形缓缓出现在了门前。
    卫庄见状,冷如冰山一般的面容之上,终于有了不一样的神采。
    只见卫庄朝着叶千秋躬身拱手道:“卫庄,见过先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