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一道》拳意我意,皆是天意第40章韩非之死,卫庄入秦(万更求订阅!)

诸天一道最新章节目录
   ……
    秋天很快过去了。
    冬天的第一场大雪降临了。
    在这寒冬腊月里,秦国山下所有的官署是前所未有的忙碌着。
    咸阳王城的灯火彻夜大亮,郡守县令被轮番召进咸阳秘密会谈。
    边塞关城的将军士兵频频调动,黑色的长龙无休止的盘旋在茫茫雪原之上。
    夜里,咸阳城,章台宫中。
    嬴政靠在炉火旁一边取暖一边和叶千秋说道:“先生,姚贾和顿弱一个北上燕国,一个东去韩国。”
    “明年一开春,我大军将大举东出,一举灭韩。”
    “不过,眼下,韩非尚在咸阳。”
    “若是任由他在咸阳乱动,恐怕会让韩国提前做的准备太多。”
    叶千秋老神在在的坐在一旁。
    自从来到咸阳之后,他基本上天天都会到章台宫来。
    嬴政有不少事都会和他通气,征询他的意见。
    蓝田大营阅兵之后,秦国便犹如一架高速行驶的战车,上上下下都更加快速的转动了起来。
    灭国大战一旦开始,便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韩,让其他列国反应不过来。
    这是秦国朝堂自嬴政之下,不少君臣都已经知道的大方针。
    听到嬴政再提韩非。
    叶千秋便明白了嬴政的意思。
    他入咸阳也有近两个月的时间了。
    从秋末到冬初。
    韩非和他一样,都已经在咸阳呆了差不多两个月了。
    咸阳城内,充斥着各国的密探。
    韩非的到来,似乎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
    流沙,这个在韩国无孔不入的组织,到了秦国之后,好像就不太灵光了。
    也许是因为韩非根本没有动用流沙的力量。
    韩非屡次三番的请见嬴政,嬴政都避而不见。
    韩非也没有离开,事实上,他也无法离开咸阳。
    罗网的人一直在盯着他。
    但凡他有出逃咸阳的迹象,便会被叶千秋第一时间知道。
    “明日,我便让逍遥先将韩非带回太乙山去。”
    叶千秋从旁说道。
    嬴政闻言,微微颔首,道:“他走之前,寡人还是见他一面吧。”
    叶千秋道:“那我明天,带他来章台宫。”
    嬴政点了点头,将手上的书简递给了叶千秋。
    叶千秋低头看去,那是《韩非子》。
    嬴政对韩非之才,还是很敬佩的。
    一有时间,便会翻阅《韩非子》。
    “韩非之才,天下罕见。”
    “希望他能明白寡人之心吧。”
    嬴政悄然说道。
    ……
    翌日一早,叶千秋便带着韩非进了章台宫。
    这是韩非第一次进入章台宫中。
    嬴政站在殿中,韩非进殿之后,朝着嬴政躬身拱手道:“韩非见过秦王。”
    嬴政缓缓转过身来,看向韩非,悄然说道:“九公子,多年未见,风采依旧。”
    韩非看着嬴政,道:“秦王比起从前,更加的意气风发了。”
    嬴政笑了笑,抬手道:“坐。”
    三人落座。
    嬴政继续道:“九公子的来意,寡人早已知晓。”
    “寡人的意思,不知九公子可否明白?”
    韩非笑道:“当我踏入秦国的土地时,我就已经知道,摆在我面前的有两条路。”
    嬴政道:“哪两条路?”
    韩非道:“一条生,一条死。”
    嬴政微微一叹,道:“多年前,寡人在新郑,便邀请九公子和寡人一同建立一个新的天下。”
    “可是九公子并没有答应寡人。”
    “今时今日,九公子还是选择不答应吗?”
    韩非道:“在这个世上,我们时常会面临很多选择。”
    “而有时候,既然选择了一条路,那就要矢志不渝的走下去。”
    “秦王还记得当年我在紫兰轩中和秦王说过的一句话吗?”
    嬴政挑眉道:“什么话?”
    韩非道:“我说过,我曾经穿过岁月长河,看到过自己的死亡。”
    嬴政闻言,道:“九公子的确说过这句话。”
    韩非道:“那相信秦王也一定记得我当时还说过,我并不畏惧死亡。”
    “人终究是会死的。”
    “但如果只是庸庸碌碌的死去,那便是白来这世上走了一遭。”
    “我韩非的命运,或许是老天早就已经定好的。”
    “而我一直在逆天改命。”
    “事实上,直到今天,我才发现,这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
    嬴政道:“所以,你的选择是?”
    韩非笑了笑,道:“我不怕死,但我还想活着。”
    嬴政闻言,眼睛微微一亮,道:“这么说,九公子是答应相助寡人一统天下了?”
    韩非摇了摇头,道:“韩非不会帮助秦王。”
    “可以帮助秦王的也不会是韩非。”
    “秦王不是让韩非前往太乙山吗?”
    “或许,从太乙山走下来时,我可以拥有另一个身份。”
    嬴政听到这里,笑道:“如此甚好。”
    ……
    叶千秋带着韩非离开了章台宫。
    和嬴政的见面,是韩非来到秦国前,最想做的事情。
    本来,他是打算向嬴政进言,让嬴政放弃攻韩之事。
    但自从听了叶千秋的劝告,他在思考了许多天之后,终于打算听从叶千秋的建议。
    韩非透过历史的重重烟雾审视了古今兴亡,也审视了目下的战国大势,尤其缜密的审视了秦国。
    韩非也知道,天下必将一统于秦,六国必亡于自身。
    在这样的滔滔大势之下,他若再顽固不化,那可要被这滔滔大势给碾压的渣滓都不剩了。
    叶千秋的“破而后立”四个字,给了韩非很大的启发。
    这世上,或许不缺少聪明人。
    但一定缺少引路人。
    韩非被叶千秋点醒,叶千秋成为了韩非的引路人。
    在既定的命运之中,韩非终于走脱了出来。
    韩非会听叶千秋的建议。
    但也不是全听。
    如果韩非是一个老实人,那他也就不是韩非了。
    从章台宫出来,叶千秋带着韩非来到了咸阳城外的渭水河畔。
    逍遥子已经在河边等候。
    叶千秋和韩非坐在了船上,朝着韩非说道:“从今天开始,韩非已经死了。”
    “你以后就叫无尘吧。”
    韩非闻言,脸上泛起一抹笑意。
    “无尘?”
    “不着尘埃?”
    “先生,你这是让我加入道家了吗?”
    “你不怕将来,道家因为我而被诛连?”
    韩非似笑非笑的看着叶千秋。
    叶千秋老神在在的说道:“有我在一日,便没有人敢打道家的主意。”
    “你不是说,你曾经穿越过岁月长河,看到过自己的死亡吗?”
    “现在,我告诉你。”
    “你的命,现在属于我了。”
    “我不让你死,你便死不了。”
    叶千秋这话说的平静无比,但又充满了霸气。
    韩非闻言,不禁笑道:“先生,你说这话,让我好害怕啊。”
    “若非你是个男子,我岂不是要以身相许了?”
    叶千秋瞅了他一眼,道:“你信不信我现在能把你踹到河里去。”
    韩非急忙正色起来,深吸了一口气,站起身来,朝着叶千秋深深一躬,然后说道:“先生救命之恩,韩非多谢了。”
    叶千秋摆了摆手,道:“行了,去吧。”
    “回到太乙山之后,按着我传你的功法先好生修炼几年。”
    “一个大男人,还要靠一把剑里的残魂保护,你不嫌寒碜,我还嫌丢人。”
    “你现在既然是道家无尘,那自然该修行道家法门。”
    “待我回到太乙山之后,可是要检查你功课的。”
    “若是你的功课让我不满意,那你这辈子就别想下山了。”
    韩非一听,脸上顿时变色,惨叫道:“掌门,要不要这么狠啊……”
    “我的天赋不行啊。”
    “练武不是我强项啊。”
    “能不能通融通融。”
    叶千秋道:“没商量。”
    这时,叶千秋不再搭理韩非,而是和一旁的逍遥子说道:“逍遥,你将无尘送回太乙山之后,顺便去一趟新郑。”
    “将红莲给带回太乙山。”
    “顺便把我的亲笔信交给卫庄。”
    “他看到我的信之后,便知道怎么做了。”
    逍遥子闻言,立马点头。
    “我走了。”
    话音落下,叶千秋的身影消失在了船上。
    韩非见叶千秋离开,朝着逍遥子道:“逍遥兄,有酒没有?”
    “长夜漫漫,不喝点酒,怎么能入眠呢?”
    逍遥子闻言,淡淡一笑,看着韩非,悄然说道:“传闻之中的流沙之主韩非很喜欢喝酒。”
    “不过,从今天开始,韩非已经死了。”
    “做了道家弟子,酒以后得少喝。”
    说罢,逍遥子摇船划桨去了。
    小船从河畔缓缓离去。
    夜空之中,传来韩非的哀怨之声。
    “还有没有天理了,连酒都不让人喝了……”
    “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啊……”
    ……
    韩国特使韩非死了,死在了咸阳的大狱之中。
    这一则消息短短几日之内,便在七国之间流传起来。
    秦王诏书已经悬挂在了咸阳的城门前,说到了韩非触犯了秦法,自缢于咸阳大狱当中。
    韩非下狱,在大狱之中自缢而亡,秦国朝野一片哗然,外邦在秦士人尤其愤愤不平。
    韩非是天下名士,一卷《韩非子》,让他成为天下间的大人物。
    咸阳市集酒肆之间,有好事者在议论纷纷。
    “喂,你们听说了吗?”
    “韩国的九公子韩非之所以死在了大狱里,是得罪了他的那什么同窗好友李斯。”
    “听说这李斯和那韩非都是荀子的弟子。”
    “这两人都推崇以法治国。”
    “李斯那小子心胸狭隘,怕韩非被秦王所用,所以,在秦王面前说韩非乃是韩间。”
    “在咸阳打探秦国情报,传递到新郑去。”
    “秦王大怒,便直接将韩非下了大狱。”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