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一道》拳意我意,皆是天意第35章邯郸之事,燕丹问策[2]

诸天一道最新章节目录
   居然就是如今天下闻名,大名鼎鼎的道家掌门人太玄子。
    太玄子的名号,现在不仅是在江湖上,就是在东方六国的庙堂之间也是人所共知。
    谁不知道道家掌门人太玄子是秦国护国法师,还是秦王大公子扶苏的太傅。
    太玄子横空出世不过短短一两年的时间,但他却是做了不少大事。
    道家天人二宗分裂了近三百年,但就是在太玄子的手里给重归于一家了。
    什么是本事,这就是本事。
    道家在诸子百家之中,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道家掌门人太玄子出任秦国护法国师,还出任秦王大公子扶苏的太傅。
    可以说,道家已经完全选择了和秦国这虎狼之国捆绑在了一起。
    眼下,秦国尚未东出,荆轲对于秦国倒也没有多大的敌视。
    反倒是叶千秋救了他的性命,这倒是让他很感激。
    身为江湖中人,荆轲还是十分重义气的。
    有恩自然得报。
    荆轲朝着叶千秋举爵敬酒,一边敬酒一边说道:“太玄先生救荆轲一命。”
    “荆轲感激不尽。”
    “我先干为敬。”
    说罢,荆轲仰头便将爵中酒给喝了个一干二净。
    喝完了一爵,还不忘朝着雪女说一句。
    “雪姑娘,该你了。”
    坐在一旁的雪女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一脸冰冷的模样,仿佛没有听到荆轲的话一般。
    荆轲见状,尴尬的挠了挠头,朝着叶千秋道:“太玄先生不要见怪。”
    “雪姑娘的性子一向如此,而且她的姑姑刚刚过世,她有些伤心。”
    叶千秋微微一笑,道:“不打紧。”
    荆轲哈哈笑道:“这狗屠酿的酒还真是不错。”
    “我每次来邯郸,都要朝他讨两大葫酒喝。”
    “今夜,我与先生喝个痛快。”
    “来来来,逍遥兄,蔡先生,请。”
    荆轲十分喜好喝酒,此时,已经喝到了兴头上,举起酒爵来,就朝着逍遥子和蔡泽敬酒。
    叶千秋一边喝着酒,一边笑道:“荆轲兄弟在孟秋会上大展神威,我亦是亲眼目睹。”
    “眼下,邯郸城内,到处都是郭开的人。”
    “明日邯郸城也未必会开启城门。”
    “荆轲兄弟就没有其他打算?”
    荆轲闻言,打个酒嗝儿,然后说道:“太玄先生无需为我担忧。”
    “我荆轲要出邯郸城,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倒是先生如何会出现在邯郸城的?”
    “先生如今贵为秦国国师,到邯郸来,可是有公干?”
    叶千秋笑道:“我周游列国,故此到了邯郸。”
    “在邯郸城呆了几日,明日也打算离开了。”
    “哦?”
    “原来太玄先生是在周游列国,不知道离了邯郸之后,先生打算去哪一国?”
    荆轲从旁问道。
    “燕国。”
    “我打算去燕国。”
    “蔡泽先生此次前往燕国还有公事,我与他顺路一起前往燕国一观。”
    叶千秋在一旁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
    “那还真是太巧了。”
    “实不相瞒,我和雪姑娘离开邯郸之后,也是要前往燕国。”
    “先生若是不嫌弃荆轲吵的慌,咱们可以同行。”
    荆轲笑呵呵的在一旁说道。
    叶千秋闻言,微微颔首,道:“我倒是没什么问题,不知纲成君觉得如何?”
    叶千秋朝着一旁的纲成君蔡泽看去。
    蔡泽抚须笑道:“人多热闹些,自然没什么不妥。”
    “荆兄弟放心,明日一旦开城门。”
    “老夫的车驾,还是没什么人敢阻拦的。”
    “到时候,荆兄弟和雪姑娘都可坐在老夫的车驾上。”
    蔡泽这话倒是说的不假,秦赵虽然是有仇。
    但是,秦使若是入赵,一般不会受到刁难。
    荆轲听了这话,更是高兴。
    于是,几人便定了行程。
    明日若是城门开启,便一同离开邯郸,前往燕地。
    众人饮酒至后半夜,方才散去。
    翌日一早,逍遥子便出了狗肉铺子前去打探消息。
    不到晌午,逍遥子便回来了。
    城门已经大开。
    驿馆虽然被火烧了一部分,但是好像并没有什么人员伤亡。
    放置马车的驿馆后院,倒是完好无损。
    逍遥子从驿馆驱车而来,将蔡泽的几个随从给安顿妥当。
    一行人坐了马车,便直接奔着邯郸城外去了。
    此一趟赵国之行,虽然略显匆忙,但该了解的地方,叶千秋都已经了解了。
    目下之东方六国,无一国不乱,无一王不昏。
    赵国亦是如此,赵王赵偃上位之后,连廉颇也弃之不用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件事就是出自赵偃的身上。
    目下,廉颇早已经离开了燕国。
    赵偃宠幸郭开,还搞了个倡做王后,还要立倡后之子为太子。
    赵国之乱,已经是近在眼前了。
    如果非要在东方六国之间挑出一个相对还算平稳的国度,那只能算是齐国了。
    自从多年前,齐国差点被灭国之后。
    齐国在东方六国之间就相当于隐身了,上次庞煖联合诸国合纵,连小小的卫国都派兵了,但唯独齐国没有出动。
    这些年,齐国一直在和秦国交好,互通有无,互相贸易。
    甚至连嬴政的两位夫人之一,也是来自齐国王室。
    逍遥子驾着车驾一路出了邯郸城,奔着燕地去了。
    待到了邯郸城外七十里地外。
    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下来。
    这时,众人寻了一处营地,准备休息一晚,明天白天再赶路。
    待天色完全暗下来的时候。
    众人围坐在车驾前,已经升起了一团熊熊的篝火。
    就在这时,只听得不远处,有快马奔来。
    待那匹快马奔至近前。
    荆轲站起身来,朝着那边大声呼喊道:“太子殿下,我们在这里!”
    不多时,一袭快马破开了夜色,匆匆而至。
    却是一身黑衣的燕国太子燕丹到了。
    只见燕丹风尘仆仆,脸上带着几分焦急之色,待看到荆轲和雪女之后,脸上的焦急之色便尽数敛去了。
    这时,荆轲朝着燕丹迎了上去。
    “太子殿下,你来的可是一点都不慢。”
    燕丹点了点头,道:“你们没事吧。”
    荆轲笑道:“没事,好的很。”
    “这趟,我和雪姑娘能安全离开邯郸,还要多谢太玄先生和蔡先生。”
    说着,荆轲带着面上有些疑惑的燕丹前来见过叶千秋三人。
    “太子殿下,这位便是道家掌门人太玄子。”
    “这位是秦国使者纲成君,此次是为出使燕国而来。”
    “这位是逍遥先生,是道家门人。”
    荆轲一一为燕丹介绍。
    燕丹看到叶千秋时,已经想起了曾经在哪里见过叶千秋。
    当他从荆轲的嘴中听到叶千秋便是秦国国师、道家掌门人太玄子时,燕丹也有些愣住了。
    燕丹着实是没想到,道家掌门人太玄子已经出现在了邯郸城,还刚巧救了荆轲和雪女。
    这让燕丹闻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
    据他收到的情报,太玄子深得嬴政信任。
    而且,此次太玄子周游列国,离秦之前,亦是和嬴政在章台宫中深谈了许久。
    燕丹不太相信身为秦国国师的太玄子此次周游列国没有带着其他任务。
    不过,太玄子的出现,早已经在燕丹的准备当中。
    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而已。
    燕丹脑海之中的思绪一闪而过。
    他脸上泛起淡淡的笑意,朝着叶千秋和蔡泽表达了谢意。
    听闻蔡泽要出使燕国,燕丹还多朝着蔡泽问候了几句。
    不过,燕国不是他燕丹当家。
    接洽使臣之事,还轮不到他来做主。
    他只是旁敲侧击,想要提前从蔡泽这里知道,蔡泽此行前往燕国到底是什么使命。
    蔡泽也是做过宰相的人物,自然口风紧的很,虽然他已经打算辞官不做。
    但眼下,他还是秦臣,自然要为秦国办事。
    燕丹旁敲侧击一番无果,只好作罢。
    这时,燕丹又瞄上了叶千秋,和叶千秋闲聊了起来。
    “丹早听闻太玄先生一统道家天人二宗,还特意拜读了先生的《道经》十二篇。”
    “先生之才,当世罕见。”
    “听闻太玄先生在咸阳与太玄学宫诸士子谈天说地,纵论天下时局。”
    “丹愚昧,想要向太玄先生请教一个问题,不知先生以为,当今之世,我燕国该如何自处?”
    燕丹知晓叶千秋乃是道家大贤,学问惊人,对天下时局的把握很准确,所以,想从叶千秋这里,得到一些能够帮助燕国的东西。
    叶千秋闻言,微微一笑,道:“当今之天下,燕国是十足的弱国。”
    “不过,燕虽弱而善附大国。”
    “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
    “独战则不能,有所附则无不重。”
    “南附楚,则楚重;西附秦,则秦重。”
    “中附韩魏,则韩魏重。”
    “且苟所负之国重,此必使王重矣!”
    叶千秋的这观点,并非单纯是他的评判,而是借用了昔日苏代对于燕国处境的剖析。
    在天下七国之中,燕国不能独当一面,但是却能做举足轻重的附属盟约国。
    燕国依附于任何一国,都将使其力量陡增。
    燕国之重要,在于依附大国,而不在独当一面。
    事实上,燕国除了燕昭王乐毅时期强盛一时,短暂破齐而独当一面外,此前此后,大体都在强国之间寻求依附而摇摆不定。
    苏代的说辞,本意在为燕国在七国纵横中寻求稳定长期的方略,而燕国避免倏忽领头倏忽退缩的问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直到如今,依旧适合燕国。
    秦国在合纵连横最激烈的时期,能多次与燕国结成盟约而破除合纵,实际上正是在燕国奉行“附国方略”的时候做成的。
    虽然,燕国对附国方略之贯彻并未一以贯之,与最经常结盟的齐、赵、秦也是阴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