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一道》拳意我意,皆是天意第31章护国法师,惊鲵赵高(万更求订阅!)

诸天一道最新章节目录
   ……
    秦王九年四月中旬。
    雍城准备举行盛大的加冠亲政大典。
    文信侯吕不韦在平定了咸阳叛乱之后,特意率群臣从咸阳赶来。
    这一日。
    风和日丽。
    蕲年宫,太庙前。
    高台之上,嬴政高居其上。
    数千身着甲胄的秦军锐士整整齐齐的排列在下方。
    群臣也一一站在台下。
    吕不韦跪坐在高台之上,坐在吕不韦对面的是叶千秋。
    此时,只听得礼官上前,手持加了太后印信和丞相印信的诏书,朗声念道:“秦王加冠,开始!”
    只见嬴政跪坐在高台之上。
    吕不韦站起身来,从一旁的侍者手中拿过了一卷黑布。
    只听得那边的礼官朗声喊道:“一加布冠!”
    “令月吉日!”
    “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随着礼官的话音落下,一众秦臣尽数朝着嬴政躬身行礼。
    而吕不韦则是亲自给嬴政缠上了这布冠。
    吕不韦缠上布冠之后,朝着一旁复坐下去。
    叶千秋站起身来,朝着嬴政身旁走去,从一旁的侍者手中接过黑冠。
    那边礼官继续朗声念着。
    “二加爵弁,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
    “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礼成!”
    叶千秋将黑冠给嬴政戴上,又用长钗将嬴政的黑冠给固定住,戴上了冠冕。
    做完这一切的叶千秋也坐回了原位。
    今日,嬴政加冠大礼。
    由他和吕不韦一起替嬴政加冠。
    这是嬴政一早就定好的。
    此时,冠冕已经戴在嬴政的头上,一身黑袍的嬴政脸上平静无比。
    随着礼官的那一声“礼成”落下。
    台下的一众秦臣,尽数朝着嬴政躬身,齐声高呼道:“大王万年!”
    “大秦万年!”
    而后,那些在台下站着的秦军锐士,也齐声高呼道:“大王万年!”
    “大秦万年!”
    这一道道声浪,一浪盖过一浪,朝着云端袭去。
    这时,嬴氏宗主之长将穆公长剑给拿了过来。
    嬴政将剑鞘系在腰间,一把将长剑拔出,遥指天际。
    台下的声浪愈发的高昂,直冲云霄。
    ……
    加冠大礼井然有序的进行完毕之后,众人前往宫殿议事。
    嬴政派人清点了秦王印玺与各方呈出的兵符。
    吕不韦当场请辞“仲父”称号,还政于秦王。
    这时,只听得嬴政坐在上首朗声道:“文信侯吕不韦加封地百里,仍领开府丞相,总摄国政,其余封君、大臣、将军,凡平定嫪毐叛乱有功者,皆着文信侯酌情加地晋爵。”
    “所有参战内侍,皆晋军功爵一级,王绾进长史,职掌王城事务。”
    “蒙恬进咸阳令兼领咸阳将军,职掌国都军政。”
    “王翦进前将军,副桓龁总署蓝田大营军务。”
    “内侍赵高进少府,职掌王室府库。”
    “加封道家掌门太玄子为大秦护国法师,公子扶苏太傅,封地百里。”
    随着嬴政亲政之后的第一道诏命落下。
    “大王万岁!”
    大臣们立即异口同声拥戴,终于松了一口气。
    朝臣们听到嬴政加封道家掌门太玄子为大秦护国法师,皆是暗自心惊。
    他们从咸阳赶来雍城之后,便听闻太玄子几乎以一人之力,将嫪毐的千余叛军全部诛杀。
    那一夜,雷光闪耀。
    太玄子如同仙神下凡一般,执掌天雷,灭了数千叛军。
    本来有些朝臣还是不信的,但随着嬴政宣读完诏书之后。
    这一众朝臣也终于明白,不管太玄子到底有没有天神之威,太玄子在大秦的地位已经牢不可破。
    道家再度进入了群臣的视野当中。
    多年来,秦国政出多头,传闻纷纷。
    朝野之中,人心惶惶了许久。
    如今,众臣见秦王嬴政颁布这一道诏书,顿时,知晓当今王上并非是一般人物。
    朝野之中的群臣,一向对嬴政的秉性不太清楚,只怕嬴政亲政之后,立马撤了吕不韦的相邦之位,任人唯亲。
    如今,嬴政这亲政第一道诏书一发,大臣们心下便安稳了许多。
    一切封赏都合乎法度!
    除却了太玄子这个护国法师从未有过,稍微让人意外,其余一切都十分稳妥。
    但不论是护国法师之名,还是公子扶苏太傅一位,手中都不握实权,不同于封侯拜相,尚且都在情理之中。
    群臣心安,自然直呼嬴政圣明。
    冠礼一结束,嬴政便连夜回了咸阳。
    叶千秋随驾,一同回了章台宫。
    翌日一早。
    小朝会之后。
    吕不韦来见嬴政。
    叶千秋尚且没有从章台宫离去。
    吕不韦见叶千秋也在,笑道:“正好太玄先生也在。”
    “还省了不韦再多跑一趟。”
    嬴政道:“相邦有何事?”
    吕不韦道:“启禀王上,臣今日前来,是为了将罗网这件凶器交还给王上。”
    嬴政闻言,微微一挑眉,道:“哦?”
    吕不韦道:“罗网是当年先王在世时交给臣的一件凶器,刺探六国之情报,杀人于无形,罗网可谓是一件利器。”
    “前番,臣已经将罗网的各种组织人员架构,还有各种联系方式都尽数交给了太玄先生。”
    “眼下,臣手中所掌控的只有两把剑。”
    “一把是掩日,一把便是惊鲵。”
    “黑白玄翦已经由太玄先生掌控。”
    嬴政点了点头,道:“此事,寡人已经知晓。”
    “相邦操劳国事,这些小事的确要有人替相邦分忧。”
    “这样好了,太玄先生和相邦将这三把剑都交给小高子去掌管。”
    “罗网是凶器,小高子是寡人的内侍,他掌管罗网,一旦有什么消息,也能第一时间让寡人知道。”
    “相邦和先生以为如何?”
    嬴政看着叶千秋和吕不韦说道。
    叶千秋微微一笑,道:“王上的安排,很是合理。”
    吕不韦也点头道:“理当如此。”
    嬴政笑道:“那好,那就先这么定了。”
    今日,嬴政召来廷尉、司寇、宪盗、御史、国狱长、国正监等一班行法大臣,在东偏殿举行了小朝会,专一计议对嫪毐乱党的定罪处罚。
    依照百余年传统,秦国法度严明,任何罪行历来都是依法定罪,从来没有过朝会商议某案的先例。
    但是,自从吕不韦摄政之后,首开此举,后来虽未成法,但却已经为朝臣默认的章法。
    大刑可朝会,朝会可宽刑。
    此时,一干重臣已经离去。
    殿中只剩下叶千秋、吕不韦和嬴政三人。
    嬴政道:“今日关于嫪毐如何定罪一事,丞相似乎有未尽之言。”
    “国有法度,自当依法行处。”
    吕不韦正襟危坐,道:“然则,法无万千之细。”
    “若确有特异人事,也当就事论事,妥善处置。”
    “当年蒙骜宽刑,便是量事量情而宽,设若不宽,秦军大将几无存焉!”
    “我既为秦相,便当处处为秦国长远计,当严则严,当宽则宽。”
    “老臣所虑者,惟太后一人!今太后涉案,若不法外议处,王室颜面何存?”
    “此事理也,非法理也,我等自然得三思而后行。”
    嬴政闻言,半晌没有说话。
    而后看向叶千秋,想要听一听叶千秋的看法。
    叶千秋本来极力避免在朝堂政务之中,但若是此时一点建议也不给。
    嬴政估计会觉得他是有意推脱。
    叶千秋淡淡一笑,只回道:“嫪毐谋逆作乱,是秦国法治之耻!”
    “但若是事事依法,嫪毐何能以宦者之身入得宫闱?”
    “不过,此事自然当以廷尉府领事勘审此案,严查不怠。”
    “至于太后,也当议处。”
    吕不韦闻言,朝着叶千秋看了一眼,然后不说话。
    嬴政听了,拍案道:“先生此言,甚合我意。”
    “法若不法,何以成法?”
    “先生虽是道家之人,但在这方面却是从来深合寡人心意。”
    一番商谈之后,嬴政定下了方案,叶千秋和吕不韦也一起向嬴政告辞,出了宫殿。
    离了章台宫中央主殿之后,吕不韦朝着叶千秋道:“过几日,老夫请太玄先生喝酒。”
    叶千秋笑道:“如此甚好。”
    二人在宫门前分开,叶千秋刚刚要回白云斋。
    结果,走到半路上,便被一个内侍给拦住。
    那内侍道:“太玄先生,王太后有请。”
    此时,刚刚正午时分。
    叶千秋听到华阳太后要见他,倒是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自从上次见过华阳太后,这中间也已经隔了两个月。
    如今,嬴政已经亲政。
    但相邦依旧是吕不韦。
    华阳太后这是着急了呀。
    叶千秋没有拒绝,直接跟着那内侍前往华阳太后所在的甘泉宫中。
    ……
    甘泉宫中。
    华阳太后已经等候叶千秋多时。
    在甘泉宫中和华阳太后一起等候叶千秋的还有昌平君芈启。
    二人看到叶千秋前来,脸上都泛起笑意,昌平君更是早就站在甘泉宫外相迎多时。
    华阳太后坐在主位,道:“先生与王上一并回到咸阳,在章台宫中与王上呆了一日,可谓是深得王上信任啊。”
    “如今,先生已经是大秦护国法师,又任公子扶苏太傅。”
    “当真是可喜可贺。”
    一旁的芈启也说道:“现在应该称呼太玄先生为国师了。”
    “我也算是公子扶苏的舅爷,现在太玄先生既然成了公子扶苏的太傅。”
    “那往后咱们还当该多多走动才是。”
    华阳太后也深以为然的说道:“确实是该多多走动。”
    叶千秋闻言,淡淡一笑,道:“王太后和昌平君的心意,我晓得。”
    “不过,我乃是闲散之人,只是王上信赖,封了个国师的虚名而已。”
    “至于太傅一位,公子扶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