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一道》拳意我意,皆是天意第24章入世修行,咸阳风云(万更求订阅!)[2]

诸天一道最新章节目录
   常的一艘商旅快船而已。
    只见盖聂站在船头之上,迎着夜风而立。
    夜风将他的衣衫给吹拂而起。
    叶千秋出现在了盖聂的面前。
    盖聂见状,朝着叶千秋恭敬的侧身虚手,道:“先生,请。”
    叶千秋微微一笑,上了船。
    正在此时,船舱皮帘掀起,一个身着黑色斗篷,挺拔伟岸的身躯走了出来,朝着叶千秋肃然一躬身,道:“嬴政恭候先生多时了。
    叶千秋闻言,微微一笑,道:“一年未见,看来秦王之势孕养的不错。”
    嬴政笑道:“先生传嬴政炼气炼神之法,确有奇效。”
    叶千秋微微颔首,道:“修行不是一日之功,要经年日久的坚持下去方可。”
    嬴政点头称是,然后抬手道:“先生请入舱说话。”
    叶千秋也不多礼,直接先进了船舱之中。
    嬴政朝着盖聂说了一句“起船”,然后也跟着叶千秋进了船舱之中。
    盖聂站在船头,吩咐人开船,快船在水中飘荡,迅速的消失在了沉沉的夜雾之中。
    船上的风灯映出粼粼波光,船上情形一目了然。
    船舱宽敞,厚实的毛毡铺在地上,三张大案不分尊卑席次按品字形摆开。
    叶千秋在临窗的案前坐定,嬴政在侧案前入座。
    这时,只见一名年轻的清秀内侍捧来了茶盅放好,又将热气蒸腾清香扑鼻的酽茶给二人倒上,然后躬身轻步的朝着外面去了。
    叶千秋看着那清秀内侍,突然心头一动。
    嬴政注意到了叶千秋在观察那清秀内侍,便指着那清秀内侍的背影笑道:“这是我身旁的内侍,小高子,不是外人。”
    “小高子?”
    叶千秋看着那内侍离去的身影,淡淡一笑,没有多言。
    这时,嬴政道:“一年未见,先生已经是道家掌门人,可喜可贺。”
    “先生此番入咸阳,可有要事?”
    嬴政的目光之中,略带期许。
    叶千秋微微一笑,开门见山,道:“我此番入咸阳,是为助王上而来。”
    嬴政一听,心头一跳,虽然早有预感,但真从叶千秋的口中听到确切消息。
    嬴政还是忍不住有些激动。
    “先生此话当真?”
    嬴政再问一句。
    叶千秋微微颔首,道:“自然当真。”
    嬴政闻言,顿时站起身来,朝着叶千秋躬身道:“嬴政多谢先生相助。”
    叶千秋也站起身来,道:“王上不必多礼。”
    “我早就说过王上有伏羲之骨,乃是天生的王者。”
    “我既为道家掌门人,便要为道家的未来考虑。”
    “自然当助王上完成一统天下之大业。”
    嬴政道:“寡人亲政之后,定然拜先生为上卿。”
    叶千秋却是微微摇头,笑道:“辅政之事,并非我之强项。”
    嬴政道:“先生想做什么官?尽管说来便是。”
    叶千秋笑道:“我什么官也不做,此事无须多提,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破解王上目前的危机。”
    嬴政闻言,心头一动,道:“先生指的是什么?”
    叶千秋道:“昨夜我夜观星象,正好看到天降流火。”
    “不久之后,咸阳城内,恐怕是要有乱将起。”
    嬴政道:“不知先生指的是何乱?”
    叶千秋缓缓开口道:“嫪毐。”
    嬴政一听,面色有些不太好看。
    “先生如何知晓此事。”
    叶千秋道:“有些事既然发生了,便难以瞒得过有心人的眼睛。”
    “我道家既然决定相助王上,自然会了解清楚王上所处的危局。”
    嬴政闻言,正色道:“太后欲封嫪毐为长信侯。”
    “若是此事成了,那来日定然是一大祸患。”
    “以先生飞剑之威,能否将嫪毐此人神不知鬼不觉的给除去。”
    叶千秋笑道:“杀一个嫪毐,不过是轻而易举之事。”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嫪毐之事看似是危局,但其实亦是机遇。”
    嬴政一听,道:“怎么说?”
    叶千秋道:“嫪毐曾是文信侯的门客,文信侯执掌大秦朝堂多年,权柄极重。”
    “王上在位已经七载,已经到了加冠之时,若要亲政,必须要跨过文信侯这道坎儿。”
    “但王上和文信侯的治国之道有分歧。”
    “文信侯为施展其道,恐怕不会轻易交出权柄。”
    嬴政一点就透,他沉吟道:“先生的意思是,借助嫪毐之乱,牵扯仲父,趁势将仲父从秦国相邦的位子上拉下去。”
    叶千秋微微颔首,道:“正是如此。”
    嬴政闻言,陷入了沉思之中。
    良久之后,嬴政道:“多谢先生提点,嬴政已经明白该如何做了。”
    叶千秋点了点头,道:“我观王上身边可用之人甚少。”
    “此番下山,我带了六名弟子,可交于王上差遣。”
    “这六人皆是我道家的杰出弟子,可以为王上充当耳目。”
    嬴政一听,面色浮现出大喜之色,道:“先生当真是解了寡人的燃眉之急。”
    叶千秋又道:“罗网在秦国的根基甚大,去岁王上在新郑遇刺一事,还有王龁叛杀一事,皆有罗网的身影。”
    “罗网若是不能为秦国所用,便当除之。”
    嬴政点头道:“先生所言极是。”
    “此事交给先生,最是稳妥。”
    叶千秋点了点头,道:“我会查清楚罗网在秦国藏匿的有多深。”
    “还有一事,王上可否听说过阴阳家东皇太一?”
    嬴政闻言,点头道:“我从祖母太后那里听过此人。”
    “听闻,此人是祖母太后的座上宾。”
    “先生突然提到此人,是有什么事?”
    叶千秋一听,心中一动,嬴政口中的祖母太后便是华阳太后。
    华阳太后是楚国人,而东皇太一又是华阳太后的座上宾。
    看来,阴阳家的手早就伸到了秦国的王室之中。
    “哦,也没什么,只是听闻阴阳家的总坛在秦国,却是一直不知在秦国何处,所以,想问一问王上是否知晓。”
    嬴政闻言,开口道:“这个我倒还真是不知,不过寡人听闻阴阳家和道家似乎有些关联?”
    叶千秋点了点头,道:“五百年前,阴阳家脱离道家,剑走偏锋,自成一派,追求天人极限。”
    “阴阳家世代也有俊杰辈出,我虽然没有和这一代东皇太一见过,但听闻历代阴阳家首领东皇太一,都是道法高深之辈。”
    “若是能将阴阳家也收揽在王上手中,那很多事做起来自然也就更加顺手了。”
    嬴政闻言,不禁说道:“先生莫不是想将阴阳家重新收拢回道家?”
    叶千秋却是摇头道:“阴阳家能自成一派,自有其道理。”
    “阴阳家脱离道家,和天人二宗的分裂,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我对收拢阴阳家的事,一点兴趣也没有。”
    嬴政听了,也就没有在此事上多说什么,而是换了个话题。
    “昨日寡人听闻,《吕氏春秋》公然悬赏求错,先生也曾在南城出现,看过了《吕氏春秋》。”
    “实不相瞒,仲父已将《吕氏春秋》整本送我观看,但寡人想不通他为何要以此非常之法,将《吕氏春秋》公诸于天下。”
    “不知先生觉得相邦此举,意欲何为?”
    此时,舱外风声流水声清晰可闻。
    嬴政也不说话,只在幽幽微光中专注的盯着叶千秋。
    叶千秋沉吟片刻,开口道:“文信侯此举之意,在于以《吕氏春秋》诱导民心。”
    “民心同,则王顾忌,必行宽政于民,亦可稳固秦法。”
    嬴政道:“先生此言,莫非是说秦法不得民心?”
    叶千秋笑道:“六国之人,皆言秦法严苛。”
    嬴政道:“先生也如此认为?”
    叶千秋道:“秦法的确严苛,然则,确实是适合秦国。”
    “治国之道,不在于某种固定成法,而在于适合不适合国之运行。”
    “秦法固然得秦人民心,但是庶民对秦法,更多的是敬而畏之。”
    “文信侯行宽政缓刑之举,也是为了秦国所计。”
    “文信侯图天下,意在徐徐图之。”
    “而王上图天下,意在尽快图之。”
    “不知我说的可对?”
    嬴政闻言,微微颔首,道:“先生所言,确实是寡人心中所想,天下战乱已久,寡人若是依照仲父之言治国,不知何时才能一统天下。”
    叶千秋笑道:“凡做事欲速则不达,但一统天下之事,不能以常理度之,快刀斩乱麻,亦不是不可。”
    “王上之志,在强兵息争,一统天下,但王上要明白,商君之法的作用在今时今日要胜于《吕氏春秋》。”
    “但若是天下一统之后,《吕氏春秋》的作用便要胜于商君之法。”
    “灭六国容易,但要让六国之人心尽数归于秦国,则大不易。”
    嬴政听到这里霍然起身,肃然再朝着叶千秋一躬身,道:“请先生教我。”
    叶千秋微微一笑,开始给嬴政讲起了治国之道。
    河风萧萧,长桨摇摇,风灯在夜色之中犹如萤火一般。
    这一夜,叶千秋和嬴政相谈甚欢。
    叶千秋虽然是道家掌门,但他并不会拘泥于道家之学,而是结合后世治国之道,总结出了最适合眼下这个时代的国策。
    最关键的是,叶千秋所提国策符合嬴政的治国理念。
    这个年轻气盛的秦王和吕不韦不同,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建立不世之伟业。
    如果你让他徐徐图之,纵使你说的花团锦簇,他也不会采用。
    叶千秋最擅长的就是识辨人心,嬴政纵使是王者,在他面前,依旧还只是稚童而已。
    黎明之前的黑暗中。
    黑蓬船上,传来了嬴政的大笑之声。
    只听得嬴政朗声道:“先生一言,尽扫我心头阴霾!”
    “小高子,掌灯上酒!”
    “盖聂,你也进来,我等与先生浮一大白!”
    ……
    清晨,吕不韦刚刚醒来,沐浴更衣后进得厅堂之中。
    吕不韦没了食欲,随便吃了一些饭菜,便不由自主的走进了书房之中。
    这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