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一道》拳意我意,皆是天意第17章分道扬镳,天人二宗

诸天一道最新章节目录
   咸阳。
    吕府。
    此时,正是夜里。
    府中灯火通明。
    书房之中。
    秦国相邦吕不韦还在挑灯夜读。
    自从吕不韦成为秦国相邦以来,这吕府就一直是秦国中枢最为受人追捧之地,每日都有很多人来到吕府求见吕不韦。
    只有到了夜里,方才能清净一些。
    吕不韦权倾朝野,由一介商人成为当世最强国的相邦,可谓是走到了这世间名利的顶峰。
    吕不韦在秦国封侯拜相,成为了秦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可是,吕不韦的脸上似乎没有露出半点喜悦。
    只见他轻轻蹙着眉头,看着手中的那副竹简,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就在这时,书房之中的烛火一阵摇曳。
    书房里突然多出了一个黑影。
    黑影隐藏在黑暗之中,似乎身着秦锐士独有的盔甲。
    吕不韦放下手中竹简,微微一叹,道:“你来了,情况如何?”
    黑影就隐藏在黑暗之中一动不动,只是他手中的两把剑,似乎泛起了幽光。
    “相邦,一切尚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吕不韦道:“王上如何?”
    黑影道:“王上毫发无伤,王龁已经伏诛。”
    “王上已经从武遂绕道,折返咸阳,大概有半个月可到咸阳。”
    吕不韦道:“哦?”
    “是盖聂护住了王上吗?”
    “将其中详情细细说来听听。”
    黑影道:“启禀相邦,王上在新郑时,八玲珑尚未见到王上的人,就已经被人给灭了。”
    “灭掉八玲珑之人姓叶,疑似是鬼谷中人。”
    “盖聂、卫庄皆对其执弟子礼。”
    “有人说其便是鬼谷子本人。”
    “不过,这个尚且存疑。”
    “王上似乎对其也十分尊敬,称其为叶先生,在武遂大营,王上能安全无忧,此人功不可没。”
    “从武遂军中传回来的消息,此人的实力深不可测,不是一般人物。”
    吕不韦点了点头,嘀咕一句。
    “鬼谷子……”
    接着又问道:“那玄翦人呢?”
    黑影道:“玄翦已经死了。”
    吕不韦点了点头,道:“一把剑有了自己的想法,背叛了主人,的确该死。”
    “不过,你查清楚没有,这一次,到底是谁指使玄翦前往新郑刺杀王上。”
    黑影道:“相邦,此事应该和昌平君脱不了关系。”
    吕不韦站起身来,负手在屋中踱步,道:“昌平君芈启……”
    黑影道:“相邦,昌平君一直想要谋夺罗网的掌控权。”
    “这些年,他暗中谋划之事可不算少。”
    “这一趟,五国合纵攻秦,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昌平君在这个时候对王上发难,其用心不可谓不歹毒。”
    吕不韦的左手在肚皮上轻轻摸着,只见他眼中泛着精光,道:“罗网的力量可不是谁想掌控,就能掌控的。”
    “即便是本相,也不敢妄言说能完全掌控罗网。”
    “昌平君芈启不算什么,最关键的是站在昌平君背后的那个老妖妇华阳太后。”
    “楚系在秦国根基深厚,罗网之中三成力量由楚系掌控。”
    “华阳太后才是楚系的主心骨。”
    “这些年,华阳太后这个老妖妇看似幽居宫中,对外面的事情不闻不问,但其实她对于秦国之事,可是关心的很。”
    “自从长安君成蟜死后,华阳太后一直对本相暗恨不已。”
    “不过,华阳太后虽然不喜欢王上,但事关秦国国本,她应该不是背后的主使人。”
    “若是成蟜还活着,刺杀王上一事,尚且有可能是她谋划。”
    “但成蟜已死,纵使杀了王上,楚系也无可扶植之人上位,她应该不会做出这种蠢事来。”
    “看来,这一次,还真是昌平君芈启搞出来的事情。”
    “之前,倒是本相小觑他了。”
    说到这里,吕不韦突然朝着那黑影看去,道:“掩日!”
    黑影回道:“请相邦吩咐!”
    吕不韦在书房之中一边踱步,一边说道:“你继续去探听王上的消息,留意那个叶先生。”
    “属下明白!”
    声音落下,黑影彻底消失在了书房之中,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般。
    吕不韦看了窗户外面,明月高悬夜空之中。
    吕不韦的眼中精光闪闪。
    “芈启啊芈启,希望你能藏的更久一点。”
    “本相倒是想看看,你还有多少手段。”
    ……
    秋风萧瑟,落日的余晖挥洒在平川之间。
    平川之上,一架车马正停靠在一处河边,马儿正在饮着河水。
    这已经是叶千秋三人从武遂大营离开之后的第十天。
    他们这一路行来,速度不算快,但也不慢。
    经过武遂大营王龁一事,这一路上,他们也不朝着人多的地方去,从武遂大营带了干粮,一路向着咸阳方向进发。
    三人赶了一天路,正好碰到河水,停下来,饮饮马,休息休息。
    这时,叶千秋朝着马车一旁的盖聂问道:“聂儿,到咸阳大概还有几日的路程。”
    盖聂环抱长剑,道:“先生,还有不到一日的路程。”
    叶千秋闻言,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咱们便就此别过吧。”
    盖聂闻言,面上虽然依旧平静,但眼中还是露出几分不舍之意。
    “先生,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盖聂朝着叶千秋说道。
    叶千秋闻言,微微一笑,道:“聂儿,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从韩国出来,咱们一路同行,也有一月有余。”
    “眼下,咸阳将至,我就不去咸阳了,我打算前往太乙山一观,寻道访友。”
    盖聂闻言,微微颔首,道:“先生既然要前往太乙山寻道访友,那我自然不便多留先生,还请先生保重才是。”
    叶千秋闻言,笑着点了点头。
    此时,站在不远处的嬴政负手看着叶千秋,道:“先生,当真不到咸阳去停留几日吗?”
    叶千秋微微一笑,道:“尚公子不必再劝了。”
    “到了咸阳,尚公子回宫,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了。”
    “从这几日沿途打探的消息来看,文信侯并没有动王龁三族的意思,应该还在等着尚公子回到咸阳之后,再做定夺。”
    “文信侯的心还向着秦国,那尚公子的危机暂时已经解了。”
    “自从进入秦国以来,我一路上领略了不少秦国风光。”
    “咸阳城,我日后定然会去。”
    “待来日,我到了咸阳,尚公子定然会知晓的,到时候,再与尚公子言谈道理。”
    嬴政闻言,微微颔首,朝着叶千秋拱手道:“先生指点护持之恩,嬴政没齿难忘。”
    “待来日先生到了咸阳,一定要让嬴政知道。”
    叶千秋微微一笑,道:“尚公子放心,咸阳,我定会去的。”
    说罢,叶千秋朝着嬴政和盖聂拱拱手,然后笑着转身离去。
    秦国都城咸阳,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
    太乙山便是终南山,离咸阳不算太远,此地已经靠近了太乙山。
    所以,叶千秋便在这里和嬴政、盖聂分道扬镳,独自前往太乙山。
    嬴政看着叶千秋离去,心中尚有些怅然若失。
    盖聂收拾一番行囊,朝着嬴政道:“王上,咱们也该启程了。”
    嬴政点了点头,上了马车。
    盖聂驾着马车朝着咸阳城方向驶去。
    沙土扬起,秋风之中,已经带了一丝凉意。
    ……
    ……
    太乙山,便是终南山。
    终南山,对于叶千秋来说,并不算陌生的地方。
    不过,眼下这方天地之中的终南山,叶千秋还是第一次前来。
    太乙山作为道家祖庭。
    曾经有许多道家先贤在太乙山讲法布道。
    叶千秋在鬼谷之时,曾经看到过一些关于太乙山的资料。
    太乙山作为道家祖庭,在这乱世之中,一直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诸子百家之中,道家算是很古老的存在。
    道家起源于远古时的隐士传统。
    创始人老子于函谷闭关著旷世之作《道德经》,主张以自身修炼达到万物融合的至高境界。
    五百年前,阴阳家便是从道家分裂出去的。
    大概三百年前,道家又因为理念不同,分成了天人二宗。
    即便如此分裂了一次又一次,道家之人,在江湖上的地位,依旧是很高。
    地位来源于实力。
    道家之人在江湖上显露声名的不算多,但个顶个的都是实力强横之辈。
    近二十年来,道家之人在江湖上显露声名的,无疑便是道家天宗掌门赤松子,还有道家人宗掌门逍遥子。
    相比于人宗来说,天宗的人似乎在江湖上露头的还要多一些,不过也多不了多少。
    道家天宗除掌门赤松子以外,还有六位天宗长老,还有一位北冥子,似乎比赤松子的辈分还要高那么一些。
    道家的影响力很大,即便是第一代鬼谷子王禅,也一样是修道之人,只不过他所学甚广,最终自立一派。
    儒家先圣孔子当年也一样要向道家创始人老子讨教学问。
    叶千秋远离了常人的视线之后,便飞身而起,沿着太乙山四处观望。
    太乙山由许多座山峰组成,叶千秋前来太乙山就是为了看一看道家天人二宗之中还有多少隐藏的高手。
    如果道家天人二宗的高手足够多,那他不介意将道家天人二宗给整合一二。
    叶千秋在太乙山上空飞了小半天,穿梭在云海之中,自有一番别样体验。
    就在这时,叶千秋只听得前方山头有人的呼喊声传来。
    叶千秋透过云层看去,只见那云层之下,金光闪烁,异彩连连。
    只听得有人呼喝道:“掌门必胜!”
    “掌门必胜!”
    叶千秋落下云端,朝着那人声鼎沸之处行去。
    只见那一座山峰高台之上,正有数十名身着青衫长袍的人在高台左右齐聚。
    那些人中有年轻的,有年迈的,甚至还有年轻漂亮的女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