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一道》拳意我意,皆是天意第17章魂出窍穴,岁月匆匆(万更求订阅!)

诸天一道最新章节目录
   襄阳城,郭府。
    密室之中,叶千秋正在静坐修身,自观体内,外视天地。
    人的身体也是一个小天地,当小天地和躯体之外的大天地发生了某种感应之时,并能稍微调动一些天地之势,这就是天人合一之境。
    叶千秋在很久之前,就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
    蒙古大营之战,叶千秋耗费了将近七成的先天真气,可谓是在破碎虚空,天雷之下,他所经历的最耗费精力的一战。
    从蒙古大营离去之后。
    叶千秋很快便追上了黄老邪他们。
    本来,从蒙古大营到襄阳城,以他们的脚力,一天便可抵达。
    但一行五人却是用了三天。
    三天里,除了给冯默风、洪七公、周伯通疗伤之外。
    五人还顺带指引那些从蒙古大营之中逃亡出来的汉人百姓,朝着襄阳城跑。
    这一来一去,便耗费了三日。
    进了襄阳城,叶千秋便当即闭关。
    是因为,他发现自己的道心在这一场杀戮之中,出现了一丝破绽。
    这种破绽,是由厌世之感所导致。
    在世俗间的长久修行,经历过一场血腥屠杀,让叶千秋感觉到自己的内心在排斥这些杀戮。
    叶千秋修行近三百年。
    道心之坚,远非常人想象。
    然而,道心想要久固,尚得时时拂拭。
    不然,终究会迷失在这天地山河之间。
    叶千秋时常自省,问自己修长生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那和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修行、修炼、养生就是为了长生,为了让自己活的更久。
    但仔细想一想,这种为了活着而活着的长生,是否太过无趣。
    漫长的生命,如果无所事事,其实是一种折磨。
    就好比让你呆在一个封闭房间里,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能做,过上一万年,你肯定不愿意。
    追求长生,是希望更长的寿命里,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事情,或者去享受生活。
    所以长生不是目的,你想要做的事才是目的,长生只是更好的帮助自己达到目的。
    道为方向,修炼即为修真,修真即为求真;为的是解答心中疑惑,探究宇宙奥秘,求得真我,弥补自己的不足,明晰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非成仙成佛、追求权力财富。
    道家修炼,本意是为了探索生命的奥义,其最终极的目的是理解“道”。
    可以把道看作是一种本质和规律,所有事物的背后都有其本质和规律,宇宙的规律,自然的规律,掌握并利用这些规律,谋求自身的发展。
    蚍蜉不晓昼夜,蟪蛄不知春秋,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得“道”,需要有更长的生命来做支撑,养生、炼气都是延长生命的方式。
    如果只有漫长生命而没有追求,活着其实是一种痛苦。
    长生只是在追求“道”的过程中而产生的附属品,得道才是本质,为长生而修道,实则本末倒置,成仙成神更是妄谈。
    人有信仰,无论你信仰什么,宗教也好,其他的思想也好,都一定要清楚它背后真正的本质是什么?
    否则,舍本逐末,永远得不到。
    而他叶千秋的“道”又在何方?
    他又该如何去践行自己的“道”?
    叶千秋心中不断对着自己发问。
    一遍遍洗涤着自己的内心。
    修行不修心,便成为了只追寻力量的莽夫,迟早要栽在路上。
    叶千秋盘膝而坐,嘴中念道。
    “清心治本,直道谋身。”
    “至性至善,大道天成。”
    “法是心之臣,心是法之主,无疑则心正,心正则法灵,守一则心专,心专则法验……”
    “天地之间岂有橐龠乎,虚而不屈……”
    叶千秋一遍遍默诵着道家经典,清净已心,梳通道理。
    “杀戮不是目的,以武止戈,方是本心。”
    “我非善人,亦非至人,只愿做一真人。”
    良久之后,叶千秋的心中再无波澜,平静如斯。
    此时,他的魂儿又蠢蠢欲动,想要挣脱躯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而今的叶千秋金丹已成,不再束缚自己的魂儿。
    魂儿在刹那间,脱壳而出。
    物极必反,道穷则变是道家无上法旨。
    魂儿一脱壳而出,便好似是心神之中多了一道慧眼。
    体内金丹,成为魂儿的灯塔。
    处在神魂状态下的叶千秋看到了盘膝而坐,闭目打坐的自己。
    他朝着外面飞去。
    只见此刻的襄阳城中,美轮美奂。
    夜空浩瀚,繁星点点,万家灯火与繁星相互映衬。
    叶千秋的魂儿畅游在郭府大宅,只觉浑身上下没有一丝一毫的重量,心头空灵无比。
    此时,已是深夜。
    郭府之上,已然是万籁俱寂。
    却是忽然听得前边院里,有婴孩的啼哭声传出。
    叶千秋的魂儿飘了过去。
    却见那屋内灯光摇曳。
    半开的窗户,却是黄蓉和郭靖怀中各自抱着一个婴儿。
    夫妇二人正在说着话。
    “靖哥哥,你看破虏是不是比襄儿更老实些。”
    “襄儿是一点都不怕生人,饿了就知道哭,长大了一定是个鬼灵精。”
    身着紫衫的黄蓉一边摇晃着襁褓中的孩子,一边和一旁的郭靖说道。
    郭靖的脸上露出笑意,道:“蓉儿,咱们这两个孩子生下来的还真是时候。”
    “本来以为蒙古大军会长驱直入,兵临襄阳城下。”
    “谁曾想,叶道长几乎以一人之力,便将鞑子的十万大军给打退。”
    “以一人之力敌千军万马,若非是师父、岳父、周伯通他们三位老人家异口同声,我还真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
    “想不到武学之道走到叶道长那种地步,竟然已经和仙神无疑。”
    黄蓉微微一叹,道:“是啊,若非爹爹和咱们说叶道长其实是修行了近三百年的得道高人。”
    “咱们又岂能相信这样的事情。”
    “人间自有奇人在。”
    “有叶道长相助,咱们守下襄阳城的把握便更大了。”
    郭靖道:“是啊,真当是天佑大宋。”
    “叶道长已经闭关半个多月了,也不知道叶道长何时能出关。”
    黄蓉闻言,说道:“那可就说不准了,像叶道长这样的陆地神仙,咱们寻常人又岂能猜得透。”
    郭靖点了点头,又说道:“此番蒙古人受了大挫,应该不会再短时间内继续南下。”
    “襄阳城的百姓总算是有一段安稳日子可以过活了。”
    黄蓉也没搭话。
    郭靖又在一旁说道:“也不知道过儿和龙姑娘去了何处?”
    “希望他不要走上歧途吧。”
    黄蓉一听,只说道:“若是他真和那位龙姑娘做出了什么不该做的事,靖哥哥打算如何对他?”
    郭靖听了,叹息道:“我也不知道……过儿本性不坏,便是走上了歧途,也和我脱不了关系,都怪我没有管教好他。”
    “早知道当初就不该送他上重阳宫。”
    黄蓉道:“靖哥哥,你就是责任心太重了。”
    “各人自有各人的缘法,我瞧过儿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的,你就放心吧。”
    郭靖听了娇妻的安慰,心里倒是好受了一些。
    夫妻二人感情很好,新添了龙凤胎,话更是说不完。
    叶千秋只听了一小会儿,便直接回了自己屋子,然后归魂入体。
    魂儿在天地间游荡,和人的身体在天地间行走,完全是两种感觉。
    “想不到,我已经闭关了半个月。”
    “黄蓉也生产了。”
    叶千秋的魂儿回到身体当中。
    当即睁开了眼睛。
    他如今道心稳固,体内的精气神也已经都达到了巅峰。
    这一次大战,给了他不小的启示,让他心境修行更进一步。
    这一趟闭关,可以结束了。
    ……
    翌日,一大早。
    叶千秋一出关,便被人请到了郭府大厅。
    大厅之中。
    黄老邪、洪七公、周伯通、郭靖、黄蓉都在。
    叶千秋一进城,便闭关。
    而且一闭关,就是半月之久。
    着实是让众人捏了一把汗。
    此时,看到叶千秋神采飞扬的出关。
    顿时,众人的心情自然都好了不少。
    到了正午时分,郭靖在府上大摆筵席,宴请众人。
    郭府之上,本来就住着从大胜关陆家庄赶来的不少江湖群雄。
    自从半月之前,蒙古人十万大军南下的消息传来。
    各路群雄便已经纷纷齐至襄阳。
    本以为,襄阳城会有一场大战。
    谁曾想,蒙古人的十万大军还没有到了襄阳城,就已经大败而归。
    这一战,天下皆惊。
    但是,这一战的详情,却是很少在外流传。
    只是那些从蒙古大营之中被叶千秋救出的那些普通百姓口口相传,是一位仙人从天而降,救了他们。
    而那些逃走的三万余蒙古人,更愿意称呼叶千秋为“九天杀神”。
    直到数年之后,他们都不知道叶千秋的名姓,但是提到“九天杀神”之名,却是如雷贯耳。
    郭府的宴席上,叶千秋毫无意外的再次成为了焦点。
    一众群雄纷纷忍不住来向叶千秋敬酒。
    蒙古大营一战的结果是喜人的。
    至于过程,黄老邪也就对寥寥几人提起过。
    这些江湖群雄,只是以为叶千秋等人纵火烧了蒙古人的粮草,又引起蒙古大营的混乱,才让蒙古人死伤了许多。
    并不知道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于叶千秋等人的敬佩。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宴席直到傍晚才结束。
    叶千秋也不着急离开襄阳。
    一来是为了看蒙古人下一步的动作。
    二来也是趁着黄蓉刚刚生产,奶水很足,让她连带着将他救回来的那个孩子也一起带一带。
    叶千秋给他救回来的那孩子起名“敬天”,意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孩子随他的姓,就姓叶。
    这一日。
    叶千秋和郭靖到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