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一道》拳意我意,皆是天意第36章声名远播,逐鹿天下(万字大章求订阅!)[3]

诸天一道最新章节目录
   br>……
    翌日。
    叶千秋、宋师道、宋玉致、宋鲁、石之轩、还有石青璇坐上宋阀的大船,从洛水出发,目的地是宋家山城。
    石之轩和石青璇倒不是要去宋家,而是石之轩要去幽灵小筑闭关,所以,一起随船西去。
    而就在洛水的另一头,寇徐二人还有宁道奇、李淳风,也乘船而去,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路程。
    叶千秋没让李淳风跟着自己,是想让他确保在宁道奇拿到杨公宝库之中的邪帝舍利之后,能将邪帝舍利摧毁。
    师妃暄死在李淳风的剑下,还是给李淳风的心里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虽然,从小李淳风就接受叶千秋的教导。
    但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师妃暄和李淳风也算是青梅竹马。
    李淳风只有经历了这些,才会更快的成长起来。
    叶千秋放他出去,也是让他尽快从师妃暄逝去的悲伤之中走出来。
    人不能总活在过去。
    洛阳城,早已经不是昔日的洛阳城。
    叶千秋以一己之力杀了正邪两道七成以上的顶尖高手。
    还将天下各方势力之中的高手都给杀了个七七八八。
    这不仅让天下皆惊,更让各方势力胆颤心惊。
    没有人真正清楚那一夜在洛阳城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但是,结果无疑是震撼人心的。
    清楚那一天夜里死去的到底是些什么人物的人。
    心里更是无比的恐慌。
    江湖上更是渐渐有传言流出。
    这些正邪两道的高手,全部死在天机阁阁主天机子率领的高手之下。
    自慈航静斋、净念禅院、阴癸派这些正邪两道之中,极为隐秘的正邪魁首之后。
    天机阁这三个字正式成为很多人心中的顶尖大势力。
    无人知晓天机阁之中,到底有多少顶尖高手。
    但所有人都知道,天机阁阁主天机子乃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人。
    如果说,前几十年的天下江湖,是宁道奇、毕玄、傅采林、祝玉妍、梵清惠这些顶尖宗师的江湖。
    那从今往后,江湖上便只有一个人的名号最响亮。
    那就是天机子!
    无论是中原,还是域外。
    天机子之名,成为江湖上挥之不去的存在。
    而随着北方草原之上,东西突厥被灭,武尊毕玄身死的消息传到中原之后。
    更是让引起了中原各方势力的恐慌。
    因为,有确切的消息,灭掉东西突厥、杀掉武尊毕玄的人就是天机子!
    至此,天机子彻底被推上了神坛。
    对于中原汉人来说,天机子是神秘莫测,从天而降的人间真神。
    对于域外各族来说,天机子是无可匹敌,令人心悸的死亡之神。
    突厥被灭,让域外各族一时间都不敢再对中原生出觊觎之心。
    即便是有这个心思,也不敢透出分毫。
    一时间,无论中原江湖,还是域外江湖,几乎江湖上的所有人都在寻找着关于天机阁的蛛丝马迹。
    甚至有流言传出,如果能拜入天机阁,成为天机阁中人,便有机会成为被神眷顾之人。
    可以习得无上神功,可以获得想要的一切名利财富地位。
    这流言的传出,刺激了许多想要一跃成为江湖顶尖高手的三教九流中人。
    这些人无时不刻的在寻找着关于天机阁的蛛丝马迹。
    但是,除了那些已经和天机子有过瓜葛的人,他们似乎根本找不出天机阁更多的信息。
    而在这一场江湖风暴席卷的同时,天下间各方势力的倾轧,也在急速加剧之中。
    瓦岗寨的李密和洛阳王世充发生大战。
    而长安李渊痛失二子世民,亦是借故朝着洛阳发兵。
    而大江以南,李子通也率着大军朝着扬州进犯,和宇文阀发生了大战。
    一时间,天下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而就在这天下大乱之际。
    叶千秋一行人乘着宋阀的货船,已经一路西来,快要抵达宋家山城。
    这一日,天光正好。
    叶千秋和宋鲁坐在船头,一边赏着美景,一边商谈一些关于宋阀内部的事情。
    这时,只听得宋鲁道:“其实,在我们宋家内,对天下的形势有两种看法,一部分人认为如今天下大乱,乃是振兴宋家的最佳时机,这部分人可称为主战派,以宋智为首,力主以岭南为基地,再向长江扩展,建立一个以南人为主的皇朝,至不济也可和北人平分春色。”
    “另一部分人是主和派,只要宋家能稳保岭南,由于有重洋高山偏阻之险,无论谁人得天下,都只能采羁糜的政策,山高皇帝远,宋家等若划地为主。”
    “这一部分人以其实一开始是以师道和玉致为主。”
    “不过,如今既然师道改变了看法,想要争鼎天下,那定然会得到他智叔的大力支持。”
    “至于玉致,她一个女儿家的意见,反倒是不那么重要了。”
    叶千秋闻言,微微颔首,道:“那不知令兄他倾向于哪一派的主张?”
    宋鲁闻言,有些无奈的说道:“我大兄的行事从来都是令人难解的。”
    “一方面任由宋智招募兵员,进行种种训练和做战争的准备功夫;另一方面又指时机未至,要宋智按兵不动。”
    叶千秋闻言,笑道:“我大概能明白令兄的想法了。”
    宋鲁闻言,眼睛一亮,道:“哦?不知道真人有何高见,在下愿闻其详。”
    叶千秋笑道:“其实令兄的想法不难猜测,从他的布局来看。”
    “他未必就没有争鼎天下的心思。”
    “只是,他这一生,更大的追求是在刀道之上的追求。”
    “如果要争鼎天下,宋阀之中除了他之外,还有谁可为宋阀之主,成为宋阀争鼎天下的代言人?”
    宋鲁的脸上露出恍惚之意。
    叶千秋继续说道:“说白了,他虽然有三个儿子,但是,三个儿子之中,唯有师道有能力去争鼎天下,治理天下。”
    “但是,师道却是有些缺陷,在儿女情长之上,太像令兄了。”
    “所谓知子莫若父,这一点,令兄不会不清楚。”
    “所以,这也是令兄一边让宋智招兵买马,一方面却又要宋智按兵不动的原因。”
    “况且,他终究是岁数大了些。”
    “没有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如何能让他下最后的决心,去出兵岭南呢?”
    叶千秋的话音落下。
    宋鲁的脸上泛起清明之色,他恍然大悟,道:“真人所言极是,倒是我一直忽略了这些,方才没有看透大兄的心思。”
    “真人不愧是真人,仅仅凭借我大兄的一些安排,便能窥查到我大兄的一些心思。”
    “宋鲁当真是自愧不如!”
    宋鲁不着痕迹的又拍了拍叶千秋的马屁。
    叶千秋微微一笑,早已经习以为常,宋鲁是个妙人。
    宋阀内部还是十分团结的,宋鲁对于自己侄儿宋师道想要争鼎天下的心思,表达出了十二分的支持。
    这时,叶千秋转过头去。
    只见那不远处的大江之上,有一艘大船朝着这边行来。
    只见那船头处高高矮矮的站立着十多人。
    叶千秋目力远胜宋鲁,看到其中两人是女的,年纪大的是一个满头白发的婆婆,年青的则身段丰满迷人,均是穿上色彩缤纷的苗服装束。
    宋鲁见状,顺着叶千秋的目光看去,问道:“真人在看什么?”
    叶千秋道:“没什么,只是看到前边那艘船上有个身着苗服的白发老太婆,看那船上的人不少,应该是有些实力。”
    宋鲁从旁道:“真人的眼力真了得,那老婆子是否一头白发,手执拂尘?”
    叶千秋点头道:“那老婆子倒的确是手里拿着一柄拂尘,你知道那是谁?”
    宋鲁微微颔首,道:“应该是通天姥姥夏妙莹,不过这通天姥姥一向不问江湖的事,现在倒是现身在这里,有些奇怪。”
    叶千秋点了点头,也没太在意。
    倒是宋鲁说道:“听说这通天姥姥有通灵神术,能与地府阴曹内的死者对话,倒也是个奇人。”
    叶千秋闻言,面上倒是泛起一丝感兴趣的神色。
    “这倒是有些意思。”
    从来都是他忽悠人,说他是天机神算。
    神神叨叨的神婆子,他倒是没怎么见过。
    不过,那大船行的倒是飞快,叶千秋也没心思专程去船上瞅一瞅那神婆子。
    很快,宋家山城就已经遥遥在望。
    宋家山城位于郁水河流交汇处,三面临水,雄山耸峙,石城就由山腰起依随山势磊阿而筑,顺山婉蜓。
    主建筑物群雄踞山岭开拓出来的大片平地上,形势险峻,有一夫当关的气概。
    这建筑物群君临附近的山野平原,与郁林郡遥相对望,象征着对整个岭南区的安危的主宰力量。
    沿郁河还建设了数十座大货仓和以百计的大小码头,叶千秋乘舟渡河时,码头上泊满大小船舶,河道上交通往来不绝,那种繁荣兴盛的气势,教他觉得颇有一番气势。
    叶千秋站在船头,道:“群山萦绕,郁水环流,崎岖险阻,纵使有数万精兵,恐亦难以攻下这山城。”
    “这山城经营了有二百多年了吧。”
    宋鲁从旁笑道:“是啊,修建这山城耗用了不知多少人力物力,仍要历三代二百多年时间,才建成现在这般规模,城内长期储备超过一年的粮食,又有泉水,清甜可口,泡茶更是一绝。”
    “真人喜好喝茶,倒是能好好尝一尝。”
    叶千秋闻言,微微一笑,道:“挺好。”
    此时,货船靠岸。
    叶千秋一行人也从货船上往岸上行去。
    岸边,早已经有十多名宋家派出的青衣劲装汉子牵马迎接,人人精神抖擞,虎背熊腰,无一不是强悍的好手。
    而叶千秋等人刚刚下岸,便听得那一帮青衣劲装汉子后边传来一声大笑。
    “天机子道长大驾光临山城,着实是让山城增色不少。”
    随着这一声大笑。
    那些青衣劲装汉子让开一条路,只见一人快步走了过来。
    那人的年龄大概在四十多岁,身材修长,肤白如雪,瘦窄的脸庞上有一双满载幽郁但却机灵智能的眼睛。
    一张多情善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