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一道》拳意我意,皆是天意第17章道佛两立,他不是人(万字大章求订阅!)

诸天一道最新章节目录
   茶香在山间飘荡。
    时间好像静止不动,两大高手凝止对立。
    宁道奇的声音之中明显多了几分虚弱之意。
    他已经将散手八扑的八种精义尽数使出,但是叶千秋一拳轰下,做到了伤而不杀,显然是还留着很大的余力。
    这让宁道奇不禁有种挫败感。
    这种挫败感在宁道奇的一生当中,几乎从来没有出现过。
    无论是年少之时,还是壮年之时,他宁道奇几乎都没有败的如此彻底过。
    不远处的梵清惠站在茶树间,看着那突然就败北的宁道奇,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
    宁道奇雄踞中原第一人的名号已经有几十年,如今,就这么败了?
    虽然早预料到了是这样的结局,但当一切真的发生的时候,难免还是有些错愕。
    梵清惠的目光落在叶千秋的身上。
    她素淡的玉容本来给人一种看尽世俗的感觉,似乎世上再没有任何事物令她动心劳神。
    青丝尽去的光头,让她的脸如同灵秀山川起伏般的清丽轮廓,使人浑忘凡俗。
    但此刻,梵清惠的心是彻底的乱了。
    梵清惠露出一丝微不可察的伤感神色,宁道奇败了,足以说明天机子的实力已经稳居当世第一。
    无论是中土还是域外。
    天机子独步天下。
    中土无人可胜天机子,域外也无人。
    即便是突厥之神毕玄、高句丽之神傅采林,也无法和天机子相提并论。
    这二人和宁道奇是齐名的人物。
    宁道奇败的这般痛快,毕玄和傅采林也未必能比宁道奇强了多少。
    梵清惠心中有着悲伤,她悲伤,是因为天机子表露出如此强大的境界,那和氏璧和《慈航剑典》对于天机子的诱惑就小了太多。
    她自以为此番邀请天机子到帝踏峰,最起码有着七八成的把握,能将天机子拉拢到静斋的这一边。
    但是现在看来,确是她有些想当然了。
    不过,她还有机会。
    想到这里,梵清惠朝着另一边的师妃暄和李淳风看去。
    二人站在那里,犹如一双璧人。
    李淳风是天机子的爱徒,如果能将李淳风绑在静斋这边,是否能让天机子改变心意呢?
    想到这里,梵清惠的脸上泛起一丝笑意,朝着这边走了过来,朝着叶千秋说道:“天机子道兄的功力独步天下,清惠佩服。”
    “道兄说天机阁和慈航静斋道不同不相为谋。”
    “在清惠眼中,天机阁和慈航静斋的道并没有什么不同。”
    “我们都是正道同道,不是吗?”
    “我觉得道兄好像对我们静斋有什么误解之处。”
    “道兄是否在怪我这出家人尘心未尽呢?”
    “其实,我实在另有苦衷,自我派始祖地尼创斋以来,立下修练剑典者必须入世修行三年的法规。”
    “我静斋历代弟子,也是因此便被卷入尘世,在那波云诡谲的人事中,难以自拔。”
    “有些门人弟子,因此而丧命。”
    “有人以为我们意图操控国家兴替,这其实是一个误会。”
    “我们静斋的人,从来不会去操控国家的兴替。”
    “我们只是代天命,替天下百姓寻找明主,为天下百姓早一日能过上太平日子,做出了我们该做的事情。”
    叶千秋闻言,朝着梵清惠看去,看着梵清惠那张乍看之下似乎没什么特别的面容。
    看着梵清惠脸上露出的平静之色。
    叶千秋不禁说道:“如果梵斋主觉得是贫道误解了你,因此作出了这等解释,以此来挽回贫道。”
    “贫道觉得着实是大可不必。”
    “因为在贫道看来,梵斋主的话,的确是出于真心。”
    “但正是因为出于真心。”
    “贫道才觉得可怕。”
    “因为,这是你们践行了很多次的事。”
    “有些时候,人往往太过高估了自己。”
    “如果在高处站的时间太久了,就容易看不清楚这地上到底有些什么东西。”
    “其实,你们静斋历代修行剑典的传人,在三年入世修行这件法规上,有些过度流于表面了。”
    “你们所谓的匡扶天下,真的是为了天下苍生?”
    “还是为了你们自己修行?”
    “在贫道看来,你们现在口中的所谓匡扶苍生,不过是你们居高临下,想要结束一场游戏的无奈之举。”
    “既然只是为了应付一件事,又何必还要去做这件事呢?”
    “这本身就很无聊,不是吗?”
    “地尼立下这个规矩的时候,恐怕没有想到,她的传人有朝一日会将入世修行当做一种包袱。”
    “入世修行的本意是什么呢?”
    “是为了让你们匡扶天下苍生?”
    “贫道觉得并不是这样。”
    “修行便是修行,为何要和天下苍生挂钩呢?”
    “自我的修行是一件很个人,很私人的事情,你们静斋的传人也只不过是普通人而已。”
    “你们把自己的位置放的太高了。”
    “况且,凭什么你们觉得你们选出的便一定是明君呢?”
    梵清惠听到这里,忍不住说道:“我承认,道兄说的的确有些道理。”
    “不过,我并不觉得静斋历代传人的做法有什么问题。”
    “其实我们哪来的资格挑选未来的明君呢?”
    “我们只是希望能为受苦的百姓作点贡献,以我们微薄的力量对有为之人加以支持和鼓励。”
    叶千秋摇头失笑,道:“梵斋主若是这么说,那就没意思了。”
    “凡事并非是要看你怎么说,还是要看你怎么做。”
    “如果慈航静斋的力量还算微薄,那普天之下的各方势力,就没有实力雄厚的了。”
    “你们的确没资格挑选未来的明君。”
    “但是,你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做人呢,的确不可能句句都说实话。”
    “但睁着眼说瞎话,是不是也得有个限度。”
    “真人面前不说假话。”
    “梵斋主若是继续这般摘开自己,那我们也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
    叶千秋的话说的很明白,就差没当着梵清惠的面说一句,不要当了婊子还立牌坊,说自己是贞洁烈妇。
    梵清惠闻言,终究是没有再说什么所谓的自谦之言,而是径直说道。
    “道兄或许质疑的是我们的选择。”
    “我们既然选的天下之主,自然会慎之又慎,综合去考量一些东西。”
    “从古至今,明君也有不少,我们自然有一个选取明君的标准。”
    叶千秋道:“贫道不知道你们是如何去制定出这样一个标准的。”
    “你们背后所携带的能量本就是一种加成,当你们入局天下之时,对于真正的明君来说,本就是一种破坏平衡的举动。”
    梵清惠道:“道兄且听清惠一言,如何?”
    叶千秋负手道:“说吧,贫道今日既然到了帝踏峰,自然不会轻易离去。”
    梵清惠闻言,心中大定,只听得她柔声说道。
    “纵观古今,只有赢政和杨坚,是把四分五裂的国土重归一统的帝皇,无独有偶,这两人建立的王朝也均可看作是是历两代而终。”
    “虽然,杨广现在还尚且是大隋名义上的皇帝,但是大厦将倾,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大隋定然会在杨广手中灭亡。”
    “从这其中可见,嬴政和杨坚他们虽然都有统一中土的“天下之志”,却或许欠缺了一点“天下之材”,又或许是欠缺了一点“天下之效”。”
    叶千秋淡淡一笑,对梵清惠的说法不可置否,他也没有打断梵清惠,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只听得梵清惠道:“天下之志指的是统一和治理天下的志向和实力,天下之材是有治理天下的才能,天下之效是大治天下的效果。”
    “秦皇嬴政有天下之志,可惜统一六国后,不懂行仁求静,而以镇压的手段对付百姓,以致适得其反。”
    “杨坚登位后,革故鼎新,有开皇之治的盛世,且循序渐进的平定南方,雄材大略,当时天下能与之相抗者,唯宋缺一人,但以宋缺的自负,仍要避隐岭南,受他策封。”
    “杨隋本大有可为,可惜败于杨广之手,为之奈何?”
    “秦皇嬴政,只有天下之志,却缺少了天下之材,终究没有达到天下之效。”
    “隋皇杨坚,不仅有天下之志,还有天下之材,可惜,因为杨广的缘故,也没有达到天下之效。”
    “如今,我们再选明君,便是要选有天下之志、有天下之材,还有可能达到天下之效的明君。”
    “这天下之效想要达到,的确是很难,但是未必不能做到。”
    “道兄如果肯早一点助我们一臂之力,那天下百姓的幸福就会早一点到来。”
    梵清惠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她目光灼灼的看着叶千秋。
    在她看来,她们慈航静斋要做的是为全天下百姓谋福祉的大事,天机子若是真的正道人物,就应该加入她们。
    叶千秋听到梵清惠的最后一句话,不禁微微摇头,道:“梵斋主恐怕根本没有听懂贫道的话。”
    “天下百姓的幸福和平,从来不在某一个人的身上。”
    “梵斋主,如果你要说的,都已经说完了的话。”
    “那贫道只会对今日之行,感觉到十分失望。”
    梵清惠闻言,脸上泛起一抹异色,随即开口道:“道兄,既然此事咱们暂时谈不拢,不如先搁置在一边。”
    这时,只见梵清惠朝着师妃暄和李淳风站立的地方看去,低声朝着叶千秋说道:“道兄,你难道不觉得妃暄和淳风其实很是般配吗?”
    “静斋和天机阁是邻居,妃暄和淳风也算是一起长大。”
    “妃暄虽然是静斋传人,但并未落发为尼,如果妃暄和淳风可以在一起的话。”
    “道兄是否能答应助我们一臂之力呢?”
    梵清惠这些话都是用了聚音成线的法子,除了她和叶千秋,旁人是决计听不到的。
    叶千秋听到梵清惠这话,对梵清惠的感官着实是跌到了谷底。
    叶千秋都有些疑惑,这样的梵清惠是如何将宋缺给迷住的?
    拉皮条拉到了自己徒弟的身上,或许静斋的传人本身就是被培养来诱惑天下间最杰出的那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