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一道》拳意我意,皆是天意第16章上帝踏峰,败宁道奇(万字求订阅!)[2]

诸天一道最新章节目录
   头”翟让,不过翟让的手下大将李密,声势尤在他之上,李密又深谙兵法,如此主从不明,将来必会出事。”
    “李密不但是当今有数的武林高手,更是用兵如神的兵法家,为人亦有领袖魅力,是可问鼎天下的人物。”
    “问题是李密虽然不错,但奈何天下间出色的人并非他李密一个,他要的对手很多。”
    “四姓大阀,均是人材辈出,决不会坐看隋室天下落在外姓人的手上,门阀之见,根深蒂固,谁都没法改变。”
    “四阀最优胜的地方,就是屡世显宦,精于治国之道,并非是一般起义的山野之民所能及。”
    “杜伏威就是最好的例子,纵是武功高强,亦难成大器。”
    “除了李子通、杜伏威、瞿让、李密,眼下天下间有些声势的还有王薄、窦建德。”
    “但这远远还不是最终乱局的到来,如果杨广薨逝,天下间的乱局恐怕要比现在还要乱上许多。”
    “到时候,还不知道有多少人物要冒出来,争鼎天下。”
    叶千秋听了,只说道:“梵斋主与贫道说这些事做什么。”
    “贫道不过化外野修,对这等天下大势其实是不怎么关心的。”
    梵清惠听了,淡淡一笑,道:“道兄无须隐瞒。”
    “道兄若是真对天下大势不关心,又何必跟着宋阀的人饶了一个大圈呢?”
    叶千秋道:“看来梵斋主对于贫道的踪迹很是感兴趣啊。”
    梵清惠道:“道兄心系天下,有心的江湖人,几乎都能知晓道兄和宋阀走的很近。”
    “道兄难道是看好宋阀吗?”
    叶千秋故意装糊涂,道:“贫道不太明白梵斋主的意思。”
    梵清惠到也没什么恼意,而是继续说道:“宋阀作为天下四大门阀之一,势力的确是不可小觑。”
    “宋缺也是一代人杰豪雄,若是杨广薨逝,大隋灭亡。”
    “宋阀肯定是要争天下的。”
    “只是……宋缺的岁数终究是有些大了。”
    “宋缺的几个儿子,不知有没有人君之相。”
    叶千秋听梵清惠这拐弯抹角的话,不禁微微摇头,道:“梵斋主,你也不必和贫道绕圈子了。”
    “你只需要说一说,你今日请贫道到帝踏峰来,到底是为了什么。”
    梵清惠听到叶千秋这话,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
    终于进入了正题。
    “其实,今日我请道兄前来帝踏峰,是想请道兄帮一个忙。”
    叶千秋一听,这倒是奇了。
    他和慈航静斋屁关系没有。
    梵清惠居然要找他帮忙?
    这不是开玩笑?
    不过,叶千秋并未表露出怀疑之色,只是朝着梵清惠问道:“哦?梵斋主有何事还需要贫道这化外野道帮忙。”
    梵清惠道:“道兄客气了。”
    “道兄若是化外野道,那这世上的修道者,都要惭愧无比了。”
    “其实,我是想请道兄在天下最终的乱局显露之后,助静斋一臂之力。”
    “帮助静斋在天下间拨乱反正,扶一个有德明君登上帝位,尽早的平息天下战火,让天下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远离战争,恢复和平。”
    梵清惠这话一出,顿时惹得叶千秋有些愕然。
    他着实没有想到梵清惠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要求来?
    他和慈航静斋有那么熟吗?
    梵清惠这是把他当宁道奇忽悠呢?
    就在这时,只听得梵清惠继续说道:“道兄先别急着拒绝。”
    “道兄此番下山的种种举动,都表明道兄和静斋一般,同样是心系天下的。”
    “如果静斋和道兄达成某种默契,共同找到一个合格的君主去辅佐,那天下的乱局一定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平息。”
    “战火每早一天平息,对那些饱受战火侵袭的普通人来说,就越早能够得到解脱。”
    “道兄的修为盖世,天机阁和静斋又是近邻。”
    “我们若是达成了默契,那天下可定矣!”
    “当然,静斋也不是让道兄白帮忙。”
    “只要道兄答应帮忙,静斋便将和氏璧交给道兄参悟三年。”
    “以道兄的眼界,应该是知道和氏璧的,和氏璧之中所蕴含的能量,或许能让道兄在武学之道上,更进一步。”
    “而且,如果道兄真的答应帮忙,我还可以让道兄翻看我静斋的镇派典籍《慈航剑典》。”
    “道兄若是看了剑典,未必不能融会贯通,若是配合和氏璧之中的能量,道兄的进境恐怕将会很惊人。”
    梵清惠终于将她的计划还有诱饵全部合盘托出。
    这下,叶千秋便顿时明白了过来。
    此番梵清惠之所以请他到帝踏峰,恐怕就是因为他下山了一趟,做了一些事之后,名声远扬。
    他的武功极为高深,如今已经是天下间有数的绝顶大高手。
    这在梵清惠看来,天机阁简直就是静斋的天然盟友。
    二者既然都是邻居,还如此都心系天下,为什么不能朝着共同的一个目标努力呢?
    而且,梵清惠还有小心思。
    在梵清惠的认知当中。
    天机阁除了天机子之外,还有一百零八位天罡地煞星。
    这种隐世了千年之久的大门派,绝对是一股常人无法想象的大力量。
    如果,往后天机阁和慈航静斋不对付,在天下争鼎的时候,互相支持的不是一个人。
    那天机阁和慈航静斋定然要对上。
    可是,梵清惠一想到那一百零八天罡地煞,心中就有些担心。
    这么一股庞大的势力,如果和慈航静斋站到了对立面。
    那对于慈航静斋来说,并不是一件好消息。
    既然不想让天机阁变成慈航静斋的敌人,那就得尽全力将天机阁拉到自己的同一阵营来。
    所以,梵清惠这才打定了主意,派了师妃暄去青华峰请叶千秋。
    今日一会,梵清惠做了充足的准备,就是想要说服叶千秋。
    但是,她显然误判了叶千秋。
    梵清惠恐怕根本想不到,站在她面前的叶千秋和宁道奇有着很大的区别。
    宁道奇会做的事情,叶千秋是根本不会做的。
    宁道奇会为了和氏璧答应给慈航静斋保驾护航。
    但他叶千秋可不在乎什么和氏璧。
    这时,叶千秋直接开口,道:“梵斋主,此事,恐怕贫道不能答应。”
    梵清惠听到这里,微微一怔,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去接叶千秋这个话茬儿。
    这时,只听得在一旁站了许久,却是没有出声的宁道奇脸上露出充满童真意趣的动人笑容,朝着叶千秋道:“道友何必着急拒绝清惠呢?”
    “不如听我一言。”
    叶千秋倒是想听听宁道奇想说什么,直接道:“宁道友请说。”
    宁道奇悠悠说道:“以前天下有三神,南为南帝,北为北君,中央之神名浑沌,浑沌待南帝北君极好,于是南帝北君聚在一起商议报恩之法,想出人皆有七窍,以作视、听、饮食和呼吸,于是为浑沌每天凿一孔,七日后浑沌开七窍而亡。”
    叶千秋挑眉道:“凡行事要顺乎自然,那宁道友以为的顺乎自然,是什么样的呢?”
    宁道奇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叶千秋的问题,而是继续说道:“古时有甲乙两君,一起去放羊,结果羊走丢了。”
    “人们问甲为什么会丢了羊,甲回答是因为忙于读书;人们又问乙为何会丢了羊,乙说他去赌博了。”
    “他们二人做的事截然不同,结果却全无分别,都是丢掉了放牧的羊。”
    叶千秋道:“宁道友自己是甲,还是乙呢?”
    宁道奇听了,只说道:“其实无论甲乙,道友既然也有匡扶天下之志,为何不能与静斋合作呢?”
    “我们合作,便意味着天下间灾难性的惨事会发生的更少一些。”
    “天下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从战乱过度到和平阶段。”
    “这样,难道不好吗?”
    叶千秋道:“宁道友,应该听过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吧。”
    宁道奇道:“静斋以救助天下苍生为己任。”
    “天机阁以替天行道,铲除奸邪为己任。”
    “二者之间的道虽然有些偏差之处,但是大的方向却是一点都没错的,为何就不能合作呢?”
    这时,叶千秋停下了脚步。
    他看向一旁的宁道奇,迎上宁道奇充满疑惑的眼神。
    两人互相对视,宁道奇仍是那副与世无争,清净无为的仙姿逸态。
    叶千秋则是缥缈如云烟,看似站在这里,却好似和每一个人都相距甚远。
    这时,叶千秋却是说道:“宁道友,听说你当初看《慈航剑典》之时,还没有看完,便已经吐了血,可否是真的?”
    宁道奇听了,虽然觉得这个问题和之前的话题没什么关系。
    但是出于良好的修养,他还是回道了叶千秋这个比较突兀的问题。
    “说来惭愧,《慈航剑典》不愧是静斋的镇派神功,老道我的确是没有看完,心神便已经有些撑不住了。”
    这时,站在一旁的梵清惠道:“如果道兄对《慈航剑典》感兴趣的话,贫尼现在就能让道兄观一观《慈航剑典》。”
    叶千秋朝着梵清惠看去,道:“梵斋主倒是大气的很,难道不怕贫道将你静斋的《慈航剑典》尽数学了去。”
    梵清惠则道:“如果道兄只是看了寥寥数眼,便能将《慈航剑典》给尽数学去,那反倒是我静斋的荣幸。”
    “自从我派地尼祖师创下《慈航剑典》以来,我慈航静斋还从来没有人能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将《慈航剑典》给尽数学去。”
    叶千秋笑了笑,道:“说实话,《慈航剑典》对于贫道而言,根本没有什么诱惑力。”
    “宁道友,贫道劝你一句。”
    “你如果想要更进一步的话,依靠和氏璧是无用的。”
    “和氏璧并非是你更进一步的关键。”
    “你若想更进一步,更多的是需要在精气神之上的积累和改变。”
    宁道奇听到叶千秋这话,淡然道:“天机子道友的眼光的确毒辣的很,但想要改变精气神何其之难。”
    “到了我这个地步,每一分改变,每一分寸进,都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叶千秋听了,微微一笑,突然说道:“那不如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