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科幻小说》正文卷第五十六章朝野震动

鬼谷子科幻小说最新章节目录
   看着刘畅的身影消失在校场门口,县令不由得惨笑:“如今,连我要当乞丐,居然也成了一句威胁语言。”
    试着几次,实在没力气站起来,就干脆坐在地上,看着到处的尸体,刘将军的尸体就在旁边,用手摸了一下,还有温度,喃喃自语道:“大汉朝看来是受天谴了,不然怎么会降下这么个妖孽。”
    “报!!!”
    传警士兵的声音,打破皇宫内夜空的寂静。而皇宫外,长安城所有的钟楼、鼓楼,鼓声、钟声大作,百官大臣瞿然变色,莫不胆战心惊。自从李广利最后出征,边境已有一年多没有战争警报了,而且战争都在国门以外,即使匈奴入侵,宫城之内也不会钟鼓齐鸣,这是有什么紧急要事发生?
    ……莫非,大臣面面相觑,心里升起同样的疑问,却谁也不敢提出来。
    “出了什么事,为何钟鼓齐鸣!”老皇帝刚刚睡下,听到警报之声,立马翻身起来。
    “报!今日亥时许,北军大营遭到不明攻击,全军尽没,刘将军战死”殿外,报警士兵声音洪亮,字字清晰。
    本来还昏昏欲睡的皇帝刘彻,一下子睡意全无,瞪大眼睛,厉声说道:“再说一次!”
    “今日亥时许,北军大营遭到不明攻击,全军尽没,刘将军战死!”
    “召光禄勋、卫尉觐见”老皇帝一反常态,口齿清晰,神色威严,根本不像一个老人,更像一个神色自若的将军,有条不紊地发布命令。
    “光禄勋李将军,卫尉司马将军已在殿外侯旨”
    “宣”
    “宣光禄勋李将军,卫尉司马将军觐见!”二位将军进来的时候,皇帝尚未穿戴整齐,宫女正在帮他整理。
    看见他们进来了,一把推开伺候的宫女,走了出来。
    皇帝一看到他们两人,还没等他们大礼参拜,便急切的问道:“说,怎么回事!”
    “今日戌时末,长安令传来紧急军报,报告上说,今日戌时初,有一个不明身份人物,该人自称是丐帮帮主,袭击北军大营,将北军大营全部屠尽,刘将军亦……亦被逼自尽。”
    老皇帝皱了一下眉,也没想起‘丐帮’是什么东西:“丐帮?丐帮是什么玩意儿?他们攻陷了长安城?我怎么不知道?有多少人?”
    毕竟是铁血皇帝,虽然老迈荒唐,面对突发事件,依旧镇定自如,没有惊慌失措。帝国面临的什么局面,他也清楚,整个大汉朝到处烽烟四起,流民造反到处都是,对于出现什么帮造反也不十分意外。不然,他也不会放下尊严,弄个什么罪己诏了,所以,很细心地询问详细情况。
    “回陛下,据长安令报……就一人。”光禄勋李将军也迟疑一下,说道。
    “多少人?!你刚才说多少人?”老皇帝掏了掏耳朵,以为自己听错了,追问道。
    “回、回陛下,不是我们说的,是长安令说的;他说、他说就一人。这是他的密报。”光禄勋赶紧用颤抖的双手把密报举过头顶。
    老皇帝气愤地一把薅过来,并没有看,而是阴森森地笑着,看着跪在面前的二位将军,说道:
    “你们是不是觉得朕已经老糊涂了?敢当面欺君!还是想在这半夜三更逗朕玩?”
    “长安令”皇帝瞪着眼睛,看看二人身后左右都空无一人,说:“人呢?长安令何在?”
    “回,回陛下”二人都有些冒虚汗了,回奏道:“长安令示警后,就回县衙了,可、可能是组织抵抗了。”
    “抵抗?!就一个人也需要组织抵抗?!滚下去!长安令谎报军情,立即斩首!你们两个也别干了,回家抱孩子吧。”老皇帝气的把案上的一堆竹简都掀翻在地,大声骂道。
    “陛下……”
    “滚!滚下去!!”
    “是…”两人对视一眼,不敢狡辩,狼狈地退了出去。
    “饭桶、一群饭桶!!”殿门还没关上,里面传来老皇帝愤怒的诅骂声。
    听到骂声,二人互相对视一眼,李将军晃了一下脑袋,说道:“这下怎么办?”
    “怎么办!在那个直娘贼脑袋落地之前,我们的好好地骂他一顿出出气。他妈的,谁知道这个狗日的遇到什么邪了,发什么癔症。妈的,一个人灭一个军,格老子老子也不信。”卫尉司马将军也是一肚子气,愤愤的骂道。
    “你不信你还上报?还拉上我?我得罪过你吗”李将军更是愤怒,自己捋顺调扬在家和妻妾玩猫抓老鼠,就被这个猪队友拉来垫背,找谁说理,斜眼瞪一眼死马,满肚子委屈。
    “他是长安令,我敢不报吗?不信也得报呀。北军被屠营,你敢不报?!万一是真的呢,我们就不止被骂、被撤职了,那是要掉脑袋的。”看到同伴埋怨,司马将军赶紧解释道。
    “那你刚才不说只有一个人?”
    “我说只有一人屠营,你还来吗?”
    “我来你妈个蛋,老子还没疯。”
    “消消气、消消气,反正罪过由长安令扛着,我们不过挨顿骂。”
    司马将军犹豫一下,试探地说道:“要不,派人去北军营地看一下?”
    “要去你去,老子不去!傻子才去。”李将军气冲冲地甩下一句,抬腿就走。
    “你不去,我也不去,傻子才去。”
    二人骂骂咧咧,消失在夜色里。
    “敌袭!敌袭!!”
    次日卯时,传警士兵的声音,又一次划破夜空。从寅时就在宫门外等待上朝的大臣,再一次被弄蒙了,昨天晚上就钟鼓齐鸣,不仅是市民,所有的朝廷官员也个个被惊的像受伤的麻雀,甚至通宵不敢入睡。可是,心惊胆战一夜,也没出现什么意外的事件,天快亮了,才放心入睡。而这些要上朝的大臣,就更可怜了,还没爬上床榻,就要起身去上朝,根本就没睡觉。
    很多大臣,正在抓紧上朝前的时间间隙,闭着眼,眯瞪一会,又听到敌袭警报,吓得连最后一点睡意也没有了,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三公九卿,长安令,皇上紧急召见。马上跟我觐见陛下”皇宫侧门走出一个黄门太监,也不顾什么礼仪,大声喊道。
    “长安令!长安令!!”黄门巡视一圈,没发现长安令的身影,不由急的大叫。而众人也左右看看,没有发现长安令的身影。
    “长安令来了,让他马上宣室觐见”黄门也等不及了,跟大家交代一句就要走。
    “公公,公公,到底发生什么事?”
    “发生什么事,咱家不知。”黄门面无表情,带着丞相、太尉、御使大夫等消失在门洞里。
    等这一众人来到宣室外,映入眼帘的是两位将军跪在台阶下,而宣室内传来噼噼啪啪的摔东西的声音和老皇帝愤怒的嘶叫:“废物!废物!!”
    哦?皇上没事?一路悬在嗓子眼的心,听到皇上的声音,终于放回肚子里。可是,可怜的小心肝刚回位,又突的一下悬了起来,这是发生什么事,让陛下暴怒如此,就连二师投靠匈奴,老皇帝都没有发如此大的火气。
    “启禀陛下,丞相、太尉、御使大夫等殿外侯见。”
    黄门站在门外,小心翼翼的启奏道。
    “宣”老皇帝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火气,说道。
    “陛下有旨,各位大人觐见。”
    “臣等恭请圣安”众人眼观鼻,鼻问心来到皇帝面前,跪倒请安,根本不敢看推倒的御案,破碎的瓶瓶罐罐和满地的竹简和帛书。
    皇帝看着众人,没有说话,只是摆了一下手,然后精神有些颓废地坐在御座上。
    黄门太监郭穰赶紧趴在地上,一顿手忙脚乱的翻找,终于找到绢布,然后,小心翼翼的捧在手上,递给丞相田千秋。
    丞相赶紧展开,与众人一起观看,只见上面写着:
    “臣上官宇泣血启奏:后元元年十月丙寅日亥时,一神秘人闯入北军营地,全军被屠,无一幸免。北军统帅刘将军被逼自尽。”
    “这,这”众人看完这份极不规范的奏折,脸上的肉都不自觉的抖动。在看看皇帝,老皇帝正脸色铁青,也不敢询问。只得看着太监郭穰,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昨晚,长安令送来的紧急军报,具体的情况,还是请光禄勋李将军和卫尉司马将军跟你们说吧。”说完,征求皇帝的同意后,将跪在殿外的二位召进大殿。
    “……今日丑时末,宫门卫士正在勤务交接,按以往惯例,北军在这个时辰向内卫提交勤务清单。今日卫士发现以往的都按时出勤的北军勤务人员,没有踪影,便派人过去看一下。一进大营发现营中已无活人,刘将军也死于大堂,这才、才发现,昨日长安令奏报……”
    两位将军将昨日和今日发生的事,详细的叙述了一遍。话刚说完,额头的汗水已经打湿衣领。
    “可发现何人所为?”太尉急忙问道,长安城禁军虽然不是他管辖,但这是他的职责范围。
    “营中无一活口,连伤者都没有。”
    询问完,殿上更无一人说话,大家都陷入沉默,关键是这事过于诡异,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陛下”御使大夫首先打破沉默:“除开神秘人,臣有一事不解:北军无一活口,长安令是如何得知,还如亲眼目睹一般?还有,亥时,他去北军营地干什么?他是唯一人证,他为什么迟迟不到?”
    御使大夫发挥自己的职业本能,虽然嘴里说一事不解,却一连提出三个问题,每一个问题,字字如刀。
    御史的话,就像黑暗中的一道霹雳,一下震醒在场的所有人,包括老皇帝,这才反应过来,县令才是关键人物:“宣,马上宣长安令觐见!”
    “诺”接到旨意的黄门,离开跑着离开宣室大殿。
    就在那奉旨的太监到处寻找长安令,急的焦头烂额的时候,刘畅却在他父亲的院子里,喝着茶。什么瓜架,地里的蔬菜瓜果都一片狼藉,好在还剩些盆盆罐罐没有损坏,茶叶也找到了一些,烧茶的小炭炉也在,不然,他就没茶喝了。
    刘畅端起茶碗,喝一口,看着对面的人说:“县令大人啊,你不回你的县衙召集人手通缉我,你跟着我做什么?先说好啊,你把我画的太丑,我可不干!你看,靠你一个人也抓不住我,对了,我一直大人、大人的叫你,还不知道你叫什么?我能问一下,县令大人贵姓?”
    “上官”县令答道,昨天,他的确被吓坏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